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2216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docx

《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docx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茹国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诵读:

通过诵读,体会思想感情。

②品味:

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把握不同诗歌所表现的不同情感,正确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在鉴赏评价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借助意象挖掘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形象、概括的语言,体会意象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二、三课时

一、导入

由《高考考试说明》导入“古代诗歌鉴赏题之评价思想内容”的课题。

二、命题规律及知识储备

[命题揭秘]

v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属必考内容。

v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v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v命题规律

v考查的主要方面有:

思想感情——积极或消极,健康或颓废;内容——论史、叙事、抒情、言志;风格——豪放或婉约。

v试题形式:

综合要求,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单项提问;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知识储备】

v“诗歌内容”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景物、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够顺利地解读、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v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无论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的揣摩,都是为了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

三、典例探究

下面三句都写“愁”,却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③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教师设疑:

三句都写“愁”,却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请同学分析。

教师引导:

都将难以名状的、抽象的“愁”情具体化了,需抓物的特点。

答案:

①“一江春水向东流”,使我们感受到愁思汹涌,难以阻抑,深广而又无尽;这是一种因遭逢巨大变故而伴随终生的哀怨,是一种家国之痛,决不是花草闲愁。

②李清照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搬到船上,小船载不动之愁,既见愁之多,又有沉重压抑苦闷之感。

③贺铸迭下三个意象——遍地滋生的春草,满城飘飞的柳絮,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没完没了的江南梅雨,渲染出的是“闲愁”,撩人心绪,让人心乱如麻,无法排遣。

上述三种不同的“愁”,虽然没有直说愁的内容,我们却从不同的意象中,感知到了它们的情感性质、程度、情味,乃至产生的环境氛围。

小结:

借助意象挖掘思想内容

四、巧题精练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4分)

答:

(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

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2、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2006年高考重庆卷)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这两首诗虽是同时代人所写,但写作对象不同,在诗中表现有情感也就不一样,前者描写的是春雷,“只待新雷第一声”寄托了作者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描写的是“落花”,“化作春泥更护花”寄托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

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

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

(3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小结: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物象,诗人的主观情感往往通过一组或一二个精心选择的具体物象来体现。

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

五、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咏史怀古

v咏史诗:

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创作。

怀古诗:

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抒发感慨而创作。

这类作品多用典故。

v思想情感:

v1)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达到借古讽今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目的。

v如乌衣巷刘禹锡

v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v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v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v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

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v背景:

南宋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为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被异族金人占领,因此南宋的很多诗词抒发了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

但由于南宋统治者懦弱,不想抗战收复失地,所以很多有识之士的诗歌中又有许多英雄报国无门的感慨和对统治者苟且偷安和不能任贤唯能的讽刺和谴责。

辛弃疾的许多词都有这方面的思想与情怀。

v【析】这是一首咏史诗。

作者借赞扬历史人物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表达了自己想要仿效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去干一番伟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希望能有朝一日为国效力,讽刺南宋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恰当传达了词人当时那种壮志犹存、报国无路而深感悲愤的复杂情绪,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例】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踯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v问:

作者站在长安附近的潼关边,想到了什么?

v明确:

这首散曲,从潼关要塞想到古都长安,又从古都长安想到历代兴亡,想到了无论盛世和乱世百姓所受的苦难。

v问:

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作者可贵的人文主义情怀?

v“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两句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v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v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v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v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二)山水田园

v内容: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以田园风光以及农民、牧人、渔父等为主要描写对象。

特征有:

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v诗境:

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v思想情感:

有的诗歌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表达自己的隐逸情怀,即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诗人往往从山水中或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例】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v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v【析】①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

②诗人选取空山、新雨、明月、松树、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等意象,营造了清幽静寂的意境,③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保持人格高尚的志向。

(三)送别悼亡

v内容:

送别诗,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v送别诗常见的意象:

长亭、短亭,阳关、古道,北梁、南浦,芳草、杨柳,明月、夕阳,青灯、美酒等。

v思想情感:

v1.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和关切之心。

【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v深切地表达了李白对挚友王昌龄的同情和怀念

v2.坦陈心志的告白。

【例】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v表达了诗人在友人离去后的孤寂之感和对洛阳亲友的深情坦陈告白。

v3、情深意长的勉励。

【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v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悼亡诗:

多借追怀往事表现伤逝之情。

【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v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v【析】这是一首悼亡诗,在诗中,诗人通过回忆妻子对窗梳妆的片段。

表达了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

(四)思乡怀人

v思想内容: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边塞诗)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远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思念故国,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角声、鸦鸣、柳、亭),或因梦寄情。

v行旅诗的主要意象:

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

v思想情感:

v1、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

v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v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v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v【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寻常的)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v2、抒发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单寂寞、忧怨、愤慨之情;

v例1:

春日思归(唐•李频)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间。

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

v例2: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v写出了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等千愁万绪。

v3、抒发厌恶战争之情。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v这是一曲戍边思乡、壮志难酬的塞外悲歌。

抒发厌恶战争之情。

(五)爱情怨女

v内容:

爱情诗是以爱情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怨女诗,又可以分为宫怨诗和闺怨诗。

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后宫的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生存困境;闺怨诗,则多是抒写闺中妇女对丈夫的思念或抒写独居闺中的孤独等内容的诗歌。

v思想内容: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v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v(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v(4)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上邪(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v【析】这是汉乐府中的一首情歌,是一篇爱情的誓词。

主人公通过选取一系列自然界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向冥冥上苍发誓的方式十分坚决地对自己所爱的人表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变故,自己都要和对方相爱到底,世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使自己对爱人真挚热烈的感情发生丝毫的动摇。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v

(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v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

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v

(1)答:

没有违反题意。

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v

(2)答:

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

v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六)边塞征戍

v思想内容:

以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为题材。

常出现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

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v出现下列意象的常常是边塞战争诗歌:

v金河、玉(门)关、青冢、轮台、龟兹、黄河、黑山、楼兰、羌笛、阴山、孤城、疆场、沙场、燕山、匈奴、无定河、塞下、狼烟、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李广(飞将军)、龙城、烽火…

v思想情感:

v1.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v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v表达作者保家卫国一种建功立业的理想。

v2.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v3.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v【析】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

“一夜”和“尽望”则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v4.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

(七)咏物抒怀

v通过细致地描绘自然之物,寄托诗人思想感情。

常与言志连在一起,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理想。

即写物就是抒发自己的志向与理想。

v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咏物诗,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v 读此种诗,还要了解诗人所咏之物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物的观点态度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

v2、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拟人、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

v3、思想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v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v(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v(4)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v4.把握特殊意象,体会象征意义

v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v注:

于谦是明朝时期爱国英雄,一生精忠报国后被诬陷惨遭杀害。

v1、这四句写石灰的四个特点,概括一下。

v2、作者写石灰其实是在表达什么精神?

v1、全诗写了石灰四个特点:

出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

v2、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八)即事(景)感怀诗

v内容: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

v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

v①“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

v②“怀”,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

v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谨记。

v思想情感:

1.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

v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2.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写自己的忧愁哀思。

(闺怨诗、离别诗)

v如:

欧阳修《踏莎行》

v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v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3、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析】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写出诗人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的情思。

5、反映离乱的痛苦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首即事感怀诗,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写出了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6、或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远大报负。

如屈原《离骚》。

7、或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8、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

杜甫《兵车行》

9、青春易逝的伤感

v如:

一剪梅•舟过吴江(宋•蒋捷)

v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v最后一句卒章显志,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

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

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10、仕途失意的苦闷

【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v全词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

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11、告慰平生的喜悦

v如: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九)谈禅说理诗

v内容:

对自然,生活的感悟;对事理的体察

v重点注意:

宋诗。

如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禹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王安石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v泾溪罗隐

v泾溪石险人惊惧,终岁不闻倾覆人。

v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v注:

泾溪是指今甘肃天水市东南的泾谷水,今名永川河。

v这首诗寓含着—种什么哲理?

谈谈你的看法。

v许多事故往往出于人人自以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时候。

v水口行舟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v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v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

设问方式:

v

(1)“×××××”一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问诗人为什么会发出“××”的感慨

v

(2)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v(3)“×××××”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

请简要分析。

v(4)简析“×××××”与某位作者的“×××××”表达的不同情感。

v(5)本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v(6)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v(7)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v(8)这首诗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

就词中的有关诗句,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v⑼这首诗寓含着—种什么哲理?

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步骤:

v第一步 确定诗歌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若不能准确判断最好不写)

v第二步 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答题形式是“××句(联)写了×××”。

v第三步 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

v答题范式:

v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特别提示:

v

(1)要学会知人论世。

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要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

v

(2)要结合时代特点。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都打上印记。

v(3)要利用暗示信息。

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解。

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