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7743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3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docx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docx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正式版

控状态

□受控文件

□非受控文件

分发号

 

食品安全管理程序

《本手册根据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PAS220:

2021公众可获取规范及CAC/RCP1-1969,Rev.3(2003)附件HACCP原理编制》

 

批准

编制

 

修改履历

No

修改日期

修改页与修改内容

批准

编制

 

章节

名称

公司关于建立食品安全小组的颁布令

产品描述管理程序

产品工艺流程图管理程序

危害分析管理程序

关键控制限的建立管理程序

CCP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纠偏措施管理程序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程序

附件1原辅料及产品规格书

附件2产品工艺流程图

附件3危害分析工作表

附件4操作性前提方案

附件5HACCP计划

附件6风险评估方法和措施分类判断树

 

1.目的:

规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策划、实施到体系的验证等所有过程具体的实施要求,确保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过程得到控制。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杭州紫江包装。

3.引用文件:

ISO22000:

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PAS220:

2021《食品安全生产前提方案》;

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的《食品卫生通则》。

4.定义/术语:

参考ISO22000:

2005第3部分。

5.主要职责:

a)公司总经理负责任命食品安全小组及组长;

b)食品安全小组负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编制、实施及确认和验证。

c)各部门参与相关文件的策划、编制及实施。

6.程序内容

 

(一、)公司关于建立食品安全小组的颁布令

各管理部门: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确保食品安全的控制体系,为保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顺利建立、保持和运行,通过学习HACCP原理,参照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和成员的基本条件,现决定成立以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小组(小组的成员及职责详见《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及职责》)。

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应认真学习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结合本公司特点,制订好公司现有产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的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本人承诺,全力支持食品安全小组的工作,提供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培训和资源。

作为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

1.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得到建立、实施和维持;

2.向总经理报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包括改进的需求;

3.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4.就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

本任命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食品安全小组人员资质及相关职责参考附件

 

总经理:

日期:

年月日

 

(二、)产品描述管理程序

1.目的

对产品进行明确描述,防止不安全的使用或食用者的不正确使用。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

包括所有原料、辅料和与产品接触的材料的描述以及成品描述。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对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产品描述;

3.2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确认所有的描述是否适当;

3.3采购人员、仓库管理员及生产人员负责确保按照产品描述对产品进行正确标识和防护。

3.4品管部负责收集来自监管部门对产品的要求。

3.5销售部门负责收集来自顾客对产品的要求。

4.程序

4.1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相关的部门对原料、辅料和与产品接触的材料以及生产的产品进行描述,每一产品或产品类别,其完整的产品描述应详尽地显现安全危害的敏感性。

4.2对原料、辅料和与产品接触的材料的描述,其详略程度应足以实施危害分析。

适宜时,描述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a)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b)配制辅料的组成,包括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c)产地或供方;

d)生产方法;包装和交付方式;

e)贮存条件和保质期;

f)使用或生产前的预处理;

g)与采购材料和辅料预期用途相适宜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接收准则或规范。

相关部门应识别与以上方面有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有关原辅料的产品描述参考附件《原辅料描述表》中的定义。

4.3对最终产品的描述,其详略程度应足以进行危害分析,适宜时,描述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产品名称或类似标识;成分;

b)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c)预期的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d)包装;

e)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识,和(或)处理、制备及使用的说明书;

f)分销方式。

g)相关部门应识别与以上方面有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4.4所有对原料、辅料和与产品接触的材料以及终产品的描述应保持更新。

4.5每一产品要形成单独的产品说明。

具体参考《产品规格书》

4.6相关的产品描述还可能涉及公司在正常生产管理中的中间品。

对中间品的描述有助于适当的标识、防护该产品。

4.7相关文件

原辅料描述表

产品描述表

4.7相关记录

 

(三、)产品工艺流程图管理程序

1.目的

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相关过程或区域得到充分识别。

规定产品工艺流程图的建立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

3.职责

3.1生产部主管负责组织本厂有关人员拟定成品从原料进厂到客户接收所有过程的工艺流程图;

3.2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对产品工艺流程图的验证并保存验证记录;

4.程序

4.1流程图

由食品安全小组确认工厂的生产加工流程图,流程图中,所有作业步骤均被详细地描述,且可适当地了解关于产品安全作业的控制。

工艺流程图中,所有活动过程的细节应包括以下内容:

1)重要的缓冲、暂时储存及检验过程;

2)重要的运输管线、配送阀等;

3)重要的返工及回收的线路;

4)重要的器械、设备及工具的清洁与消毒(包括加工的清洁)准备;

5)重要的开工/停工/紧急停产等准备;

6)产品如需要在客户处验收,应注明重要的验收细节。

4.2配置

工厂的配置规划应描述到所有生产线、储存区域、人员设施等。

应规划生产车间的平面布置(工艺布局图)。

过程输入(包括原料、加工中、包装材料、添加物、润滑剂、人员、容器等)可能交叉污染的地点。

过程输出如废弃物(包装材料、原料、在制品、返工及拒收产品)可能交叉污染的地点及下水管道等。

4.3工艺流程图的控制与确认

食品安全小组应对拟定的加工流程图进行初次的现场确认,可采用下列方式开展活动。

1)观察流程;

2)抽样;

3)讨论;

4)常规/非常规生产。

食品安全小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工艺流程图的确认,时机可选择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前完成。

以适时监督加工设备及配置的改变/修正,并形成文件,以及时评核产品安全的风险。

确认的执行应以规定的方式形成文件及记录。

4.3.4针对新的工艺,或者工艺的变更,食品安全小组应重新验证。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附件2:

产品工艺流程图以及现场验证记录

 

(四、)危害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危害;评估这些食品安全危害的风险程度,包括严重性和可能性。

2.适用范围

杭州紫江包装。

3.定义

食品安全:

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概念。

食品链:

从初级生产直至消费的各环节和操作的顺序,涉及食品及其辅料的生产、加工、分销、贮存和处理。

食品安全危害:

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的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

对包装材料而言,相关食品安全危害是指按所提供包材的预期用途,可能直接或间接转移到食品中,并由此可能造成人类不良健康后果的因素。

4.职责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收集危害分析所需的资料,确保资料是最新版,并负责进行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

5.工作方法

5.1食品安全小组

应任命食品安全小组。

食品安全小组应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建立与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经验。

5.2要收集的资料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5.2.1原料、辅料、与产品接触材料的描述。

相关要求参考《产品描述管理程序》。

5.2.2终产品特性的描述。

相关要求参考《产品描述管理程序》。

5.2.3产品的预期用途的描述。

5.2.4流程图,相关要求参考《产品工艺流程图管理程序》。

5.2.5过程步骤和控制措施的描述。

针对流程图,应描述现有的控制措施、过程参数和(或)其实施的严格程度,或影响食品安全的程序,还应描述可能影响控制措施的选择及其严格程度的外部要求(如来自监管部门或顾客)以上描述应在必要时进行更新。

5.3危害分析的对象

危害分析时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主要考虑以下范围:

5.3.1正常和非正常的生产活动(包括从采购到最终销售的所有活动)

5.3.2所有的材料(包括原材料、包装材料)

5.3.3机器设备与工器具

5.3.4人员

5.3.5厂房环境(包括车间内、外)

5.3.6产品特性和工艺特性

5.4危害分析的时机:

初次建立体系时;

当分析的对象发生改变时;

每年至少重新评审一次危害分析全过程。

5.5食品安全危害分析

5.5.1食品安全小组应实施危害分析,以确定需要控制的危害、确定为确保食品安全所要求的控制程度,并确定所要求的控制措施组合。

危害分析时应具体根据下列方面对食品安全危害进行识别:

a)已接受的顾客要求;

b)组织的现状;

c)对原料和产品的描述;

d)对产品用途的确定;

e)流程图和布置图;

f)公司内部历史经验;

g)外部信息,尽可能包括流行病学和同行业历史数据

h)来自食品链中,可能与终产品、中间产品和消费食品的安全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

指出可能引入每一食品安全危害的步骤(从原料、加工和服务)

对产品、原材料和包装材料分析评估的内容分别记录于《产品危害分析》和《原辅料危害分析》表中。

5.9风险评估

5.9.1风险评估的办法

根据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价。

5.9.2风险的严重程度:

a)严重{0><}0{>–可能导致死亡或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伤害——3分。

<0}

Ⅰ病原微生物:

具备病原微生物{0><}0{>滋生繁衍的条件。

病原微生物造成的{0><}0{>污染。

<0}

病原微生物未能灭活。

Ⅱ有害的外来物污染:

<0}

金属(会导致人员的严重伤害)。

<0}

{0><}0{>硬质塑料、{0><}0{>玻璃、陶瓷。

 

{0><0}

{0><}0{>木制品<0}

Ⅲ有害化学制品:

{0><}0{>化学品:

<0}

Ⅳ过敏原。

b)中度–由食品腐败导致的人体轻微性疾病,虫害污染或由令人厌恶的外来物造成的污染——2分。

Ⅰ腐败微生物。

Ⅱ虫害滋生。

Ⅲ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令人不快的外来物质污染:

{0><}0{>来自原料袋的软塑料、绳带和纸张<0};{0><}0{>外部环境(灰尘、泥土、剥落的油漆涂料)<0};{0><}0{>橡胶密封部件<0};食品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