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2075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4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docx

《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docx

6003维修站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中国浙江恒逸(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维修站。

维修站包括综合楼、机修厂房、仪修厂房三个子单位工程。

机修厂房、仪修厂房均由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及单层钢架结构组合而成,机修厂房、仪修厂房轴线尺寸为69m×18m,独立基础JC-1有24个,垫层底标高-2.70m,JC-1短柱顶标高-0.10m;独立基础JC-2有4个,垫层底标高-2.70m,JC-2短柱顶标高-0.10m;基础混凝土C35,垫层混凝土C2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基础50mm,梁、柱40mm。

综合楼独立基础J-1有22个,垫层底标高-2.60m,J-2有9个,垫层底标高-2.60m,J-3有9个,垫层底标高-2.60m,J-3a有3个,垫层底标高-2.60m;基础、基础梁混凝土C35,垫层混凝土C2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基础50mm,梁、柱40mm。

1.2气候状况

工程所在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

气温:

年平均气温27.1℃,极端最高气温38.0℃,极端最低气温18.4℃。

降雨:

年平均降雨量2932mm,日最大降雨量252.3mm。

风:

基本风压值0.3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A类。

湿度:

年平均湿度85%,最小相对湿度31%。

1.3场地地貌及水文地质

场地地貌:

本工程所在摩拉岛位于文莱—沙巴盆地。

勘察场地上部为3米左右的吹填砂。

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0.20-1.70,相对高程1.16-3.56.水位年变化幅度在1.0m左右。

1.4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

表1.4-1工程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

特点

重点、难点

解决措施

工程

量大

施工管理难度大

动态管理,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加大项目组织机构中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边设计边施工

设计协调难度大

设计输入、设计工具、设计协议等因素,导致设计深度不足,引起现场设计变更增加,导致施工工作量增加,影响材料采购和工程施工进度。

施工

工期紧

施工资源调配困难

项目开工后在短时间内组织大量人员、机械工具、施工材料等各种资源到达海外项目现场。

相应的对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机具、施工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尺寸造型不一

构件尺寸不一给模板下料及重复利用带来一定困难

施工以前全面审阅基础图纸,本着尺寸先大后小、造型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施工,增加模板的利用率。

精度要求高

螺栓安装量大,安装精度高

积极组织人力、物力,优化螺栓安装方案,提高螺栓安装精度,注重后期成品保护。

2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3、《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5、《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

1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1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14修订)》

18、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下发的图纸及相关文件

19、业主HSE管理程序

20、我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1、我公司的质量体系、职业安全体系及环境体系控制文件。

22、施工手册(第五版)

3施工总体流程

场地平整→定位测量→井点降水→土方开挖→基坑清理→修整找平→基槽验收→混凝土垫层施工→基础施工→基础验收→土方回填→基础交安。

4施工前准备工作

4.1技术准备

4.1.1审查设计图纸,熟悉有关资料。

检查图纸是否齐全,图纸本身有无错误和矛盾,设计内容与施工条件能否一致,各工种之间搭接配合有否问题等。

同时应熟悉有关设计数据,结构特点及土层、地质、水文、工期要求等资料。

参加甲方、设计部门组织的图纸会审,尽可能把设计图纸上的疑问解决在施工之前。

4.1.2搜集资料,摸清情况。

搜集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料和技术经验资料;摸清施工现场情况。

4.2施工现场准备

4.2.1建立测量控制网点。

按照总平面图要求布置测量点.设置永久性的经纬坐标桩及水平桩、组成测量控制网。

4.2.2搞好“三通—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

修通场区主要运输干道.接通用电线路.布置生产生活供水管网和现场排水系统。

按总平面确定的标高组织土方工程的挖填、找平工作等。

4.2.3修建临时设施,包括各种材料加工场地、仓库、休息室等。

4.3物资准备

4.3.1做好建筑材料需求量计划。

材料要落实货源办理订购及运输手续,已到材料足够开工条件,并经检验合格。

4.3.2做好施工机械和机具的准备、对已有的机械机具做好维修试车工作;对尚缺的机械机具要立即订购、租赁。

4.4施工队伍淮备

4.4.1健全、充实、调整施工组织机构,引进施工技术较高的施工队伍。

4.4.2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无证的不准上岗操作。

4.4.2对职工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4.4.3下达作业计划或施工任务书,填写开工申请报告,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即可开工。

5主要施工方法

5.1测量放线

5.1.1进入施工现场后,测量工、施工员、专业工程师应参加工程测量控制网点的交接工作。

5.1.2测量控制网点交接,业主或项目分部提供的资料应包含测量控制点平面布置图、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

5.1.3在业主代表或项目分部工程师引导下,熟悉每个控制点在施工现场的具体位置。

5.1.4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网点进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返馈业主或项目分部处理解决。

5.1.5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网点及新建立的施工控制点的标桩进行可靠的防护,视现场情况打护桩、立标志或砌围井加盖。

5.1.6施工程序

熟悉总图、施工图及现场情况,制定测量定位作业图

厂区测量控制点交接及复核

形成记录

保护

标桩

测量定位

土建分部复核确认

计量器具校准

5.1.7基础施工阶段厂房控制网的测设

建立厂房矩形控制网。

维修站综合楼A1A2、B1B2、C1C2、D1D2四条线为维修站矩形控制网的控制线,机修厂E1E2、F1F2、G1G1、H1H2四条线为机修厂矩形控制网的控制线,仪修厂J1J2、K1K2、M1M2、N1N2四条线为仪修厂矩形控制网的控制线。

其端点坐标可从设计图纸上查取。

使用经纬仪与测距仪(全站仪或钢尺)用直角坐标法在实地测出其平面位置,并用大木桩标定。

最后,检查实地控制线交点的内角是否等于90°,其边长是否等于其相应的长度。

要求测角中误差不超过±5″;边长测距中误差1/20000。

轴线控制示意图

5.2轻型井点降水

经勘查单位提供数据稳定地下水位埋深0.2m~1.7m,相应高程1.16~6.56m,水位年变化幅度在1.0m左右。

因此对于大型、重型设备基础施工需要采取降水措施。

本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与明沟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降水。

基坑开挖前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以下0.5m为宜。

5.3土方开挖与回填

5.3.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前办理动土许可证,确定开挖范围内地下情况。

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及放坡系数规定确定土方开挖放坡系数m=1/1,基础土方开挖方式根据基础类型确定为基槽开挖,采用一台2m3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装运至指定地点,回填所需的土方二次回运。

基坑(槽)预留300mm采用人工清槽,防止基底原土扰动。

挖土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开挖尺寸、边坡,测量人员配合施工,防止超挖、塌方和破坏桩基。

挖土时应配备专人进行标高检查控制,并及时进行清理,人工清理时要注意检查坑底是否有洞穴、裂隙、断层、树根及其他不良地质情况,作好检查记录。

基础开挖时,若有地下水,可考虑明沟降水,必要时可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确保施工中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开挖完成后向项目分部递交地基验槽记录,通知业主、土建分部、勘察、设计等相关单位验槽,复核开挖尺寸和地质情况等。

5.3.2土方回填

1工艺流程:

基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碾压密实→找平验收→上层铺土。

2填土前将基底表面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要作好记录及验收手续。

3回填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填土前应取回填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

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

检验土料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凉晒等措施;如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浇水润湿等措施。

4回填土回运采用50型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

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50mm。

采用小型压路机(立式打夯机配合)分层夯实,夯实应互相搭接半夯,防止漏夯,压实遍数不少于3遍,压实系数≥0.94。

5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取样,测量压实系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合格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6土方取样数量按照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执行。

7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高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5.4钢筋工程

钢筋进场要求

钢筋进入加工厂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且做好原材的进场保护,对现场原材进行标识。

按批进行验收,每一批验收重量不超过60吨。

检查分两步进行:

外观检查:

每批钢筋抽取5%进行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凸块不得超过横肋高度,每1m的弯曲度不大于4mm。

交货时随机抽取10根(长6m)称重,其重量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试验检查:

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上截取两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及重量检测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试件重新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退回厂家,以确保用于工程的钢筋均为优质钢筋。

5.4.1钢筋加工

本工程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试后才能进行加工。

所有钢筋堆放及加工均在现场进行。

现场钢筋加工机械设弯曲机2台,切断机2台,调直机2台,交流电焊机4台。

钢筋加工严格按照钢筋配料单进行加工,加工的钢筋半成品堆放在指定的范围内,并按规定明码挂单,防止使用时发生混乱。

现场施工员应对加工的钢筋验收后才能绑扎。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无斑点,不得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钢筋的弯钩应按施工图纸中的规定执行,同时也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

5.4.2钢筋绑扎

钢筋的绑扎,将严格遵照施工与验收规范,并注重原材料检验,构造要求以及锚固搭接长度等技术规范。

在砼浇筑施工时,配备钢筋工跟踪检查、校正;对于在安装预留预埋中被割断、损坏的钢筋,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对于基础双层钢筋,应设置马凳将两层钢筋分开,一般用基础底板同规格的钢筋做成@300的马凳,马登做成“几”字型,如下图所示。

5.4.3钢筋连接

a、焊接:

直径大于28mm的带肋钢筋,其焊接应经试验确定。

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且不小于500mm;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钢筋焊接接头的类型、质量、构造要求及质量验收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要求。

b、机械连接:

纵向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采用II级接头,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质量、构造要求、安装及质量验收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要求。

c、绑扎搭接:

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d、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且征得设计认可。

e、现浇框架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不宜位于梁的中部,且宜避开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f、绑扎接头搭接处应用(20-22)号铁丝扎紧,扎紧在搭接部分中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

5.4.4钢筋工程施工要求

1预见性的提出和处理钢筋有关设计的矛盾问题或施工难处,需核定的要及时与设计院、土建分部联系核定,做到准确认真翻样。

所有钢筋下料单及翻样处理均由现场工程科负责校审批准。

2钢筋在受力支座处的锚固长度,图纸有规定的照图施工,当图纸无规定时按规范施工。

3钢筋制成的半成品进行挂牌验收,专人负责清料,质检员负责抽查。

4验收标准

5.5模板工程

5.5.1支模工艺流程:

设计模板图→模板拼装→弹模板位置控制线→模内杂物清理→模板安装→方木支撑→调整尺寸、标高→模板验收→砼浇筑

5.5.2模板安装技术要求

1模板采用多层板或竹胶板,方木采用50mm×100mm×4000mm。

2基础支模前要检查中心线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整个基础模板必须保证几何尺寸,而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全部模板表面涂刷隔离剂,拆模后必须清理修整,以备重复使用。

3安装尺寸准确,防止凹凸不平,模板加固采用钢管支撑,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

柱模板根部定位(或内撑)可在放完线后,在楼地面钻孔插Φ6或Φ8钢筋头定位(或内撑),严禁在环墙、柱纵筋上烧焊钢筋头做内撑。

模板外侧根部钉压脚板,可防止柱根部模板移位。

4模板拆除时不得损坏砼各部位棱角,拆模后做好成品保护,及时浇水养护。

5预埋螺栓的安装和固定

预埋螺栓的位置严格按照图纸摆放,砼浇筑时应及时检查和调整。

模板安装固定好后,安装地脚螺栓,地脚螺栓要与主筋焊接牢固,保证不发生位移,螺栓安装时,应用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尺反复测量,保证螺栓位置的准确。

预埋螺栓的标高控制:

在模板四周的钢管上抄出螺栓顶部标高,安装螺栓时带线,且用水平尺将所有螺栓抄平。

预埋螺栓轴线的控制:

用木模板制作定位模板,按照柱头螺栓间距在定位模板上开孔,用经纬仪、水准仪和钢尺校正螺栓位置及标高,然后用Ф10的钢筋将螺栓与主筋焊牢。

螺栓施工前,应核对地脚螺栓与设备,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螺栓安装完成后,应涂抹黄油并用塑料布包裹好,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丝扣不被污染。

6验收标准

5.6混凝土工程

5.6.1混凝土施工条件

施工前钢筋隐蔽验收已完成,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准确牢固,模板安装加固系统牢靠。

5.6.2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运输→浇筑→振捣→抹面→养护

1混凝土搅拌、运输:

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汽车混凝土泵浇筑。

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现场检查混凝土塌落度是否满足混凝土开盘鉴定的记录,基础模板内应先清理干净并浇水润湿。

基础混凝土浇筑应分2次进行分别是承台和框柱。

框柱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该用电锤凿除松散混凝土块,用净水湿润后开始浇筑框柱混凝土。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掌握“快插慢拔”先振四角、后振中间等要点。

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的间距不大于振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约50mm。

以消除两层间的接搓。

当钢筋较密时,可以用ф30振动棒振捣作业。

砼应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不应超过2h。

浇筑的过程中,应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等有无移动,变形等情况。

对地脚螺栓、预留螺栓孔、预埋管道等一些特殊部位,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好混凝土上升速度,使其均匀上升,同时防止碰撞,以免发生位移或歪斜。

对于大直径地脚螺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用经纬仪随时观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3养护及试块留设

混凝土浇筑后,在当地温度和适度条件下浇水次数可适当降低,但要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宜,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求在浇筑点派专人按规范要求制作试块,标样混凝土试件必须送标准养护室养护28天送检,同条件试件必须同所浇筑的建筑部位放置在一起,同时养护,同等周围条件。

检查数量:

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lOO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连续浇筑超过lOOOm3时,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4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即要做到:

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

(3)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4)混凝土应细致振捣密实,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5验收标准

5.7成品保护

5.7.1钢筋工程成品保护

1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不得踩踏钢筋,所有人员必须在铺设的马道上进行操作。

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其垫铁、砂浆垫块不得遗漏。

3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派有经验的钢筋工看筋,随时校正钢筋。

4柱子钢筋绑扎之后,不准攀踩。

混凝土浇注时,不准碰撞柱钢筋。

6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5.7.2模板工程成品保护

1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2拆下的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

3模板支撑不准随意松动、拆除、碰撞、攀爬。

5.7.2混凝土工程成品保护

1加强混凝土成品保护工作,在施工中严防高处落物,对低处混凝土的击打和冲撞。

2已浇筑浇完的混凝土,应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3浇筑完的梁、板混凝土要及时覆盖、养护。

4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

5.8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钢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

控制和预防措施

钢筋锈蚀

1、对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必须清除。

2、钢筋除锈后仍留有麻点者,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3、进场后加强保管,堆放处要下垫上盖。

钢筋弯曲不直

1、采用调直机调直,禁用“死弯”。

2、对严重曲折的钢筋,调直后检查有无裂缝。

钢筋裂缝脆断

1、钢筋冷加工工艺参数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运输装卸时防止钢筋剧烈碰撞和摔打。

3、钢筋用电弧点焊时,经过试验鉴定后方可采用。

钢筋接头的连接方法和接头数量及布置不符合要求

1、严格技术交底及工艺控制。

2、合理配料,防止接头集中。

3、正确理解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钢筋网中主副筋放反

1、认真看清图纸,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复杂部位应附施工草图。

2、加强质量检查,做好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钢筋绑扎时缺扣、松扣,钢筋骨架变形

1、缺扣、松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扣数的10%~20%,且不集中。

2、钢筋骨架堆放平整合理,运输安装方法正确。

3、认真按要求施工,加强检验。

4、控制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成型方法。

接头尺寸偏差过大

1、绑条长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偏位不大于0.5d;钢筋轴线偏位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

2、焊缝长度沿绑条或搭接长度满焊,最大误差0.5d。

钢筋安装位置偏差过大,垫块设置及固定方法不当,钢筋严重错位

1、认真按施工操作规程及图纸要求施工,并加强自检、互检、交接检。

2、控制砼的浇灌、振捣成型方法、防止钢筋产生过大变形和错位。

箍筋端头弯钩形式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1、箍筋的弯钩角度和平直段长度严格执行设计文件施工规范的规定。

2、绑扎钢筋骨架时,防止将箍筋接头重复搭接于一跟或两根纵筋上。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

控制和预防措施

混凝土表面裂纹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作业队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顶面的二次收抹和养护,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喷雾器喷水养护,初凝后及时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方式。

基础顶面要求必须采用蓄水养护方式(蓄水养护不少于3天),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现场技术员负责监督实施,质检员抽查。

混凝土表面缺浆、粗糙、凸凹不平

1、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混凝土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3、振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人员在振捣时掌握好止振的标准:

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

混凝土局部酥松,石子间几乎没有砂浆,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1、混凝土拌合时间满足其拌合时间的最小规定。

2、混凝土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厘米之内;振捣时振捣器移动半径不大于规定范围;振捣人员进行搭接式分段,避免漏振。

3、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搅拌、下料高度不宜超过2m,避免混凝土离析。

仔细检查模板,并在混凝土浇筑时加强现场检查。

混凝土结构直边处、棱角处局部掉落,有缺陷

1、加强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强度均匀增长。

2、设计模板时,将直角处设计成圆角或略大于90度。

3、拆模时精心操作,保护好结构物。

4、按成品防护措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

砼强度增长缓慢或砼强度达不的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1、认真阅读设计文件及图纸;

2、执行规范及施工工艺操作流程;

3、不得随意掺加外加剂,设计要求的外加剂经配合比设计选配与试验;

4、在浇筑砼的同时制作砼试件,并按规范要求养生;

5、雨天施工时,可根据所测定的砂石料含水率适当减少用水量。

5.9基础交安标准及要求 

5.9.1在设备安装前,必须对照土建图、安装图和设备实际尺寸对设备基础进行验收,以便确认设备基础有无问题,使基础问题提前得以处理,保证安装的质量和进度。

5.9.2基础验收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检查土建单位提供的中心线、标高点是否正确。

2对照设备和工艺图检查基础的外形尺寸、基础标高尺寸、基础孔的几何尺寸及相互位置尺寸等。

5.9.3提交安装设备的基础,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为了两次灌浆结合紧密,基础表面必须凿毛。

2所有遗留的模板和露出混凝土外的钢筋等,必须清除,并将设备安装场地及地脚孔内碎料、脏物及积水等全部清除干净。

 

3基础周围必须填平、夯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