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621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XXXX基地水电家园住宅楼工程

 

 

XXXX基地水电家园项目部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3

第二章编制依据3

第三章质量目标4

第四章施工方案5

第五章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5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市金旭路东侧,朝阳三路南侧,由地下车库、1#、2#、3#、4#、5#住宅楼5个单体工程组成,总层高32层(局部3层框架结构裙房),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本地冻土标准冻深为室外地坪下600mm内为冻土。

地下水埋深7.60~8.30m,属孔隙潜水类型,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1#、2#、3#、4#、5#楼地基设400×19000mm素混凝土刚性桩,桩端为含砾中细砂,复合地基设计承载力特征值fak≥540kpa。

地下车库地基持力层为中砂,设计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

筏板基础厚度为1200㎜、局部为500㎜,混凝土标号为C30、S6抗渗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地下室底板到管道夹层高为6.2m,管道夹层顶板标高为-0.070m,剪力墙厚度为300㎜和200mm,混凝土标号为C40、P6抗渗混凝土;筏板钢筋为三级钢双层双向20,剪力墙及暗柱钢筋为三级钢12,顶板钢筋为三级钢14,板厚为200㎜和250mm。

第二章编制依据

1、XXXX基地水电家园住宅楼工程设计图纸

2、陕西省建筑施工工艺标准

3、现行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XXXX基地水电家园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质量目标

第四章施工方案

一、施工部署

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根据本工程特点,筏板应采用斜面分层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

根据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混凝土浇筑量较大,现场管理人员分成两班,每班12小时,各专业有关领导及施工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同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主要机具准备:

规格

单位

数量

单耗量(KW)

总功率(KW)

备注

塔吊36B

2

ZN-50型振捣器

24

1.1

26.4

平板振捣器

6

2.2

13.2

铁锹

40

铁抹子

40

木抹子

40

HGY13布料杆

2

IPF-100型泵车

2

17

34

排量100m3/h

HBT-60地泵

2

二、施工方法

主要措施

 

施工流水段划分

底板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

名称

资料填写名称

备注

一段

13后浇带~18,A~H轴后浇带

二段

13后浇带~18,H后浇带~1/J

三段

6后浇带~13后浇带,A~H轴后浇带

四段

6后浇带~13后浇带,H后浇带~1/J

五段

1~6后浇带,A~H轴后浇带

六段

1~6后浇带,H后浇带~1/J

三、施工准备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1、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2、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内一切杂物清理干净并进行适当浇水润湿,但基层不得留有积水。

3、在浇注前,相关工序及资料已报经监理验收合格,并签写混凝土搅拌通知单。

4、施工书面技术交底已经下发,现场交底会已开。

5、各种施工工具已准备到位。

劳动力已全部到位。

6、水电已确保通畅,不会影响到浇注施工的顺利进行。

混凝土的准备

本工程全部采用天宇商品混凝土,先施工墙、柱分项,后施工梁、板分项,柱、梁、板、墙体采用泵送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编制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必须确保20年内不发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损害;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上报配合比及所选用各种材料的产地、碱活性等级、各项指标检测及混凝土碱含量的评估结果。

混凝土要用低活性集料配制,其混凝土含碱量不得超过5kg/m3。

1、为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减水剂,掺量必须经过实验确定。

为保证混凝土的缓凝时间到4~6小时,能够满足混凝土出机运至现场具有可泵送料条件,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缓凝剂。

严禁在混凝土中加水。

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6~18cm。

2、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

3、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4、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5、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仔细检查井字架加固情况。

6、由技术部门提供具体供应时间、标号、所需车辆数量及其间隔时间,特殊要求如抗渗、防冻剂、入模温度、坍落度、水泥及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所需提供的资料等。

四、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商品混凝土制备→混凝土场外运输→混凝土泵送入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试块制作)→混凝土收面→混凝土养护

五、具体施工方法:

1、总体安排

地板混凝土量约为m3,计划分为3次进行浇筑。

以(10)——(11)轴后浇带为分隔线,2013年09月05日、25日先进行1——10轴(A段)的基础部分混凝土浇筑,浇筑路线由东向西;2005年5月28日、29日进行11-16轴(B段)基础混凝土的浇筑,5月底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完。

2、混凝土的运输

---地板混凝土运输采用6—8m³混凝土运输搅拌车,现场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车送入模内。

---混凝土的运输必须保证施工现场连续浇筑作业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搅拌车内任意加水。

3、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分区流水施工,底板混凝土每一流水段内混凝土采用汽车泵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予以堵严。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应均匀,同时要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浇筑时,为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内卸出时,其片面上倾浇高度不得超过2m,超壶时采用串筒或斜槽下落,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先填以30-50mm厚的同配比减石子砂浆。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复核钢筋的位置,并在浇筑前用钢筋定位卡固定牢固,以保证位置正确。

梁、板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用4米刮杠找平,墙体根部刮杠找平,拉通线控制根部标高,使其误差小于2mm。

洞口下挡墙部位,应在下挡墙模板留置观察、振捣孔,确保洞口下混凝土浇筑到位,振捣密实。

振捣过程中应遵守以下要点:

“快插与慢拔,落点要均匀,不可漏点振,时间掌握好,密实质量佳”。

基础、墙、梁柱、地下室楼板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棒),垫层、其他楼层楼板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初振、表面振动器补振,阳台拦板、装饰线等壁小型构件要采用轻型插入式振动器。

——混凝土的浇筑方式:

地板混凝土采用斜向赶浆法浇筑,表面及时平整,分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分层厚度为400mm-800mm,基础梁1300mm-1900mm浇筑顺序从低处开始,自一端向一端推进8M,返回再次向另一端推进,逐层上升,分层浇筑,不留施工缝连续完成梁的浇筑。

——浇筑时,先浇底板再浇梁,再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实际的施工缝并将表面的溢水及时排出。

减少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避免混凝土的离析现象。

混凝土的下料厚度不得大于400mm,并保证有一定的间隙时间,以便混凝土能自然下沉,减少混凝土的浮力。

——泵车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易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时,速度可以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的速度进行泵送。

压送要连续进行,不应停顿,遇到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时,需降低泵送速度。

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不得大于60分钟。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注意观察模板、插筋、支撑、管道和预留孔洞有无移位现象,当发现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毕。

——混凝土浇筑将结束时,应计算好混凝土的需要量,避免剩余混凝土过多。

——为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现场每车做一次塌落度试验,塌落度应控制在18±2cm范围之内,如有问题应及时退货并及时与搅拌站联系。

——在搅拌站与施工现场,分别按100m³混凝土做一批试块,每批三组,7天、28天及同条件养护各压一组。

抗渗试块做四组,同条件在现场养护,标准养护的在试验室进行标准养护。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做好防雨措施,备好覆盖用的塑料布,防止雨水直接冲刷新浇混凝土。

4、混凝土的振捣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准备六台插入式振捣器,两台备用。

抽调6名熟练的振捣手进行振捣,采用4-2队引振捣法进行施工,及按照浇筑路线,在布料点上一线安排四名振捣手集中力量振捣密实(分层浇筑),特别是墙边、集水坑、电梯井等一层的振捣,防止混凝土斜面过大而产生漏振。

使用30、50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棒应为52.5cm;取50cm,30棒应为40.5cm取40cm)。

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振点间距控制:

50振动棒其有效作用半径不得大于400mm(及其移动间距)30振动棒不得大于300mm。

——振点延续时间:

一般为20-30秒。

表面观察:

以表面呈现浮浆而无气泡出现为宜。

——边角和钢筋较密集处、梁与地板交接处、集水坑处就从多方面进行了振捣。

集水坑底模应开气孔,观察底板向上翻浆时再封闭。

——外梁、墙内吊模处要专人负责振捣,不得撬挖钢筋、模板,表面收面人员应紧随其后,随浇随清,确保该处密实平整。

——在振捣过程中泌水和浮浆是不可避免的,故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流向基坑周边的泌水通过集水井用潜水泵抽走,流向电梯井底部和后浇带处的积水,用真空泵抽走,所有积水抽到地面的污水井里,经过沉淀池后流入市政污水网管。

5、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标高处理:

采用在钢筋上抄出500mm控制线,缠红塑料胶带做出标记,纵横多方面进行拉线控制。

——表面平整度处理:

表面平整根据500mm控制线,用2m-2.5m的刮杠纵横刮平,用木抹子搓毛,铁抹子压光作为第一次收面:

第二次在终凝前,手指压下去有手印而不下沉即进行第二次收面。

——表面拉毛:

在终凝前收好的面上,顺开间方向压好直尺,用塑料扫把拉毛拉毛时起落点要轻,以免影响美观。

拉毛方向应统一顺直、深浅一致。

收面拉毛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的塑料薄膜和棉毡的覆盖。

6、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捣结束后,应切实加强混凝土的后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要及时养护。

2)、常温下采用塑料薄膜和混凝土养护毡覆盖浇水或喷水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地下室外墙模板拆除后,立即组织外墙防水施工,以便及时对基坑回填、对混凝土进行隐蔽保护。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的养护采用保温法进行,即在混凝土成型后,采用一层塑料膜与二层毛毡的覆盖、进行养护。

——为了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与养护。

养护时间为14天。

7、混凝土的测温(重点修改)

1)测温意义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其面积大、最厚处度厚达m、强度等级为C35,内部水泥水化热高且又不容易散失,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变大温度应力也相应变大,如不加以控制必然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因此,通过测温工作了解到大混凝土内部温度,并根据测温结果指导混凝土外部的保温、保湿等工作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对保证混凝土的后期质量和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有重要的意义。

2)测温管理制度

必须设置专职测温工及技术管理人员,测温工应将当日测温表项目填写完整并签名后,及时交给技术管理人员,一方面使管理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各管理层应及时对有代表性的孔位(不得少于三孔)掌握测温记录值,绘制该孔位的中部温度和上部温度变化曲线。

以便准确推算温度变化趋势和检查测温记录的真实性,以及确认是否增加覆盖或采取其它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时随时用测温探杆测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在混凝土入模1MP时后,开始对预埋的测温探头进行测试读数。

测温要求如下:

1---2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

3---7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

测试结果按不同浇筑区填写,每天早上9:

00和下午5:

00将测试结果交技术人员签阅。

采用2层薄膜,中层棉毡控制内外温差,防止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开裂。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进行浇水盖塑料薄膜或草袋养护。

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得超过25℃,温度陡降不得超过10℃。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3)测温点的布置(见附图)

为保证测温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本工程中底板混凝土测温孔,平面按150m2/孔的原则布置,转角、截面变化较大处需布置测温点。

4)测温注意事项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支撑钢筋的红色油漆线标高是否正确,并将钢筋顶部测温线插头用塑料包严,防止插头被污染。

使用探头测温时,应将探头插入被测物约一分钟左右后读数,每次使用完毕应将头擦试干净。

——测温材料:

采用酒精温度计,测温孔为48钢管,底部用钢板封住。

——测温点的布置:

在五周梁的中间设一组,8—9轴梁的中间设一组测温孔,A段底板设一个测温孔,A段共设七个测温孔。

13轴梁中间各设一组测温孔,B段底板设1个测温孔B段共设四个测温孔。

——测温孔深度:

梁测温孔3个为一组,深度为1.7m、1.2m、0.6m;底板测温孔的深度0.4m,A、B段共设11个测温孔。

——测温制度:

测温工作由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

在混凝土上升温度阶段,2天以内每1小时测温一次,三至四天内每2小时测温一次,五至七天以内每4小时测温一次,七天以后温度下降阶段每8小时测温一次,同时应测量大气温度。

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具体详见测温孔平面布置图。

所有的测温记录,都必须交技术质保部部长进行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测温时,既要测量混凝土内部的中心温度,又要测量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要及时控制混凝土的内外两个温差,发现温度差超过25摄氏度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和裂缝。

——混凝土的测温时间为七天。

由于昼夜温差大,不管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是否在25摄氏度以内,夜间必须进行保温覆盖。

8、后浇带的处理

——本工程设置了2条宽1000mm、800mm的后浇带,此后浇带从±0.000以下全部断开。

——对于基础底板与地下室剪力墙后浇带处的垂直面,采用双层钢丝网进行隔断,同时设置3mm厚、30mm宽的止水条(带)。

——对于个层楼梁板处的垂直后浇带,用单层钢丝网进行隔断,设置平缝。

——后浇带在主楼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封闭。

后浇带的混凝土采用带补偿性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并且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并保持至少15天的湿润养护。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并清理干净施工缝,保持湿润24小时,并排出混凝土表面积水,然后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接缝处混凝土应该认真振捣,以求密实,并且进行二次混凝土抹光收面。

浇筑后应避免震动冲击,并加强养护。

现浇筏板厚度及平整度控制措施

浇筑前先检查钢筋保护层是否正确,上层钢筋网是否平整。

检查框架柱筋上,是否标注有水平标高线,大开间平板要设置不超过2.5米间距的标高标志,控制板面标高和厚度,浇筑时按标志点控制下料厚度。

在第一遍震动密实后要及时用刮杠按标志刮平,有坑凹及时填补捣实,复振后铁滚纵横碾压,再按刮平→拍实→搓毛的顺序收出毛面,确保现浇板面平整度,2米直尺检验平整度误差在2㎜以内。

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面裂缝的措施

1)、发生板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

a施工管理人员对裂缝缺乏统一的认识,对裂缝的重视程度不高,防治措施不力。

b混凝土浇筑工艺不够先进,不够合理,没有使用平板振动器,混凝土内部质地不均匀。

c收面太早,混凝土未能充分沉实,表面抹压不充实。

d混凝土表面塑料薄膜覆盖不严密,造成局部过早失水。

e混凝土表面覆盖的塑料薄膜撤除过早,整个现浇板面直接暴露在烈日下照晒,早失水,是造成板面裂缝的直接因素。

f由于施工用水供量不足,且不直接到达操作面,造成掀去塑料薄膜后一时无水养护或浇水养护不及时,不充分,致使混凝土早期严重缺水。

g新浇筑的混凝土受荷过早。

由于塔吊成捆吊运钢筋、钢管、落地冲击、集中堆放、抽绳不当造成局部受冲击荷载,不可避免的造成对终凝初期混凝土的扰动而产生裂缝。

模板支撑刚度不够,混凝土在振捣后模板产生变形。

水泥存放期不够,初期强度增长过快,导致混凝土急剧收缩裂缝。

2)、防治措施:

改变混凝土浇筑工艺,严格按照梁部位先用振动棒振实至板底,现浇板平面用平板振动器振动的施工工艺。

(2)缓收面时间,将平板振动器二次振动的时间适当后延,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振动密实、及时覆盖。

(3)塑料薄膜覆盖严密,保证混凝土内水分不蒸发损失。

(4)适当推迟放线时间,要保证混凝土固化后放线。

3)、养护方法:

﹙1﹚弹线不碍事处塑料薄膜不揭,保持原始覆盖状态。

﹙2﹚基础混凝土采用蓄水养护。

﹙3﹚控制钢筋、钢管、模板在板面堆放位置,杜绝集中堆放。

钢筋钢管吊运落地前应有垫木支垫,垫木必须垫在梁的表面,严禁将垫木垫在板的部位,落地要轻,杜绝用吊塔抽取吊索的做法。

同时应分散堆放,避免在某处集中堆置。

﹙4﹚剪力墙在保证混凝土拆模时不发生损坏棱角、不发生混凝土剥皮的前提下可以拆模,但要经过批准。

﹙5﹚施工用水管必须在支模前装到操作面上0.8米高处,每层设置出水口,要保证出水压力,满足板面和板下剪力墙养护用水。

﹙6﹚严格检查水泥安定性,严禁使用热水泥,严格控制混凝土外加剂掺量、粗细骨料含泥量,严格掌握混凝土输送泵管出口处的坍落度

﹙7﹚在混凝土施工阶段,混凝土工长应做好“混凝土施工日志”。

﹙8﹚浇筑过程中,各专业派专人负责各自项目的质量,经常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稳定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浇的混凝土终凝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施工缝

1)、施工缝的留置

施工缝的留置位置选择在结构受剪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应满足以下规定:

(1)底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不留施工缝,地下室挡土墙水平施工缝,内墙留置于基础梁顶,外墙留置于梁顶上300mm,防止模板下口漏浆而产生的混凝土缺陷。

(2)单向板:

留置于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

(3)有主次梁的楼板顺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4)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楼层处,楼梯混凝土与该层顶板同时浇筑。

2)、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1)墙体顶部施工缝处理: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高出顶板底40mm。

墙体模板拆除后,弹出顶板底线,在墨线上5mm处用云石机切割一道5mm深的水平直缝,将水平直缝以上的混凝土软弱层剔除露出石子,清理干净。

(2)墙、柱底部施工缝处理:

剔除浮浆,并使剔除向下凹20mm,沿墙、柱外尺寸向内5mm用砂轮切割机切齐,保证混凝土接缝处的质量,接茬处充分湿润、冲洗干净,但不得积水。

(3)顶板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底板底筋下垫15mm厚木条,保证底部钢筋保护层;上下钢筋之间用木板保证净距,与下部钢筋接触的木板按钢筋间距锯成豁口,卡在钢筋上。

3)、施工缝处混凝土的浇筑

(1)地下室墙施工缝施工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封闭布置,具体做法见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2)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一般不少于36小时)。

(3)在浇筑混凝土前,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厚度50~100mm。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本工程设置了2条宽1000mm、800mm的后浇带,此后浇带从±0.000以下全部断开。

——对于基础底板与地下室剪力墙后浇带处的垂直面,采用双层钢筋网进行隔断,同时设置3mm厚、30mm宽的止水条(带)。

——对于各楼层梁板处的垂直后浇带,用单层钢筋网进行隔断,设置平缝。

——后浇带在主楼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封闭。

后浇带的混凝土采用带补偿性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并且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并保持至少15天的湿润养护。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并清理干净施工缝,保持湿润24小时,并排出混凝土表面积水,然后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接缝处混凝土应认真振捣,以求密实,并且进行二次混凝土抹面收光。

浇筑后应避免震动冲击,并加强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热功计算

本工程底板采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5。

从本工程工期来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日期大约在2013年7月,天气平均温度约29℃,混凝土出罐温度及入模温度预计大于20℃。

混凝土内部绝热温升:

根据底板C30P6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验,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约为370Kg(取我司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用量,42.5级水泥),混凝土比热C=0.97(J/KgK),混凝土密实度2400Kg/m3,525#水泥每千克水化热Q=461KJ/Kg,根据资料表明,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一般在浇筑后三天左右达到峰值。

WQ

Tτ=──(1-e-mt)取t=3查表得:

1-e-mt=0.688

cP

Tτ=370×461×0.688/(0.97×2400)=50.41℃

混凝土浇筑三天后内部最高温度:

Tmax=Tr+Tτζ

Tr=20℃Tτ=50.41℃

底板厚度按1500计算

查表得ζ=0.425

Tmax=20+50.41×0.425=41.42℃

混凝土表面温度:

浇筑后用一层塑料薄膜、一层草帘,4cm厚度计算值判断: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板产生温差裂缝,应尽量降低混凝土内部绝热温升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部最大温差不宜超过25℃。

根据以上计算,本工程筏板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三天以后内部最高温度可达41.42℃,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棉毡,其表面温度可达到28.17℃;

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为:

41.42-28.17=23.34<25℃

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为:

28.27-20=8.17<25℃

大体积混凝土温差均小于25℃,满足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温度裂缝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配合比设计

选用425#抗硫硅酸盐水泥,用量控制在330-350kg/m3以内。

粗骨料选用碎石,最大颗粒不大于30mm,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

细骨料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4,含泥量在2%以内。

2)外加剂

考虑掺加优质磨细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引起的温升。

使用高效缓凝剂,延长初凝时间,延缓水泥水化,降低放热峰值,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早期出现过高温度。

采用加纤维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

3)混凝土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