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第五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409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docx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第五单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docx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

17.可贵的沉默

学习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4.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

2.文字投影片。

3.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a.学会自由读课文。

b.检查生字读音:

蕴,读“yùn,不读wēn;霎,读shà,翘舌音,不要读成sà;拙,读zhuō,不要读成zhuó。

2.(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单元导读时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

(如,第一幅图:

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第二幅图:

沉默、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

3.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

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儿到哪儿是写这一堂课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一幅图片的,哪些段落是写第二幅图片的。

提出要求,合作学习

1.同学们在读书中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对话很多,而且这件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就以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好吗?

2.要想演好课本剧,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提出几点要求)

a.每个人都要认真练习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组内商议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

c.画出描写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句子,再认真多读几遍,读出人物的语气,仔细体会应该怎样才能演好。

d.共同讨论一下扮演老师和学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在组内排演。

深入小组,个别指导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一下各组学生读书情况,并在角色把握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尤其是对阅读有困难的学生,要结合他所画的重点语句进行个别指导。

小组表演,引导评论

1.激发兴趣:

哪一组愿意为大家表演《可贵的沉默》这一堂课?

那我们其余同学就来做小小评论家仔细观看表演,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进行评论。

一会儿,我们来评出这一组中的“最佳演员”,好吗?

2.小组表演,老师和学生一起认真观看。

3.引导学生评出“最佳演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依据──结合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来深入体会爱的情感。

如,

a.对老师的表演要做到和蔼可亲、真诚平等。

这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对爱的感受过程中,非常民主,语言儿童化,“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

”“啊,这么多啊!

”与孩子们的情绪是一致的;当孩子们与她一起点数、回头看,站起来、快乐交谈时,老师都没有阻止,而是让他们尽情表达被爱的欢乐。

在引导学生回报爱的过程中,与孩子一同沉默,没有批评和教育,而是轻轻地问和提建议,使孩子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孩子们潜意识的开发、觉醒,*老师的引导、启发,这是一位具有高超教育艺术的老师。

在评论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以扮演者的表情、动作、腔调进入评价,从而体会文中老师的形象与教育的艺术。

b.对文中学生的表演要真实自然。

在表演对爱的感受这一过程中,要表现得兴奋热烈。

对“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索性站了起来”等词句,要引导学生在评论中体会文中学生当时的心理活动:

生日,带给他们的是欢乐,是浓浓的亲情,因此,他们才那么兴奋、那么骄傲、那么急于表达被人爱的欢乐。

在表演体悟到要回报爱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评论中体会“寂然无声”“沉默不语”“刚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躲开了”“像获得赦免”“七嘴八舌”等词句的理解,认识到孩子们的心理变化:

热闹兴奋(感受到爱)──羞愧不安(意识到自己从未回报过爱)──热闹兴奋(准备回报爱)。

c.沉默的时间要足够。

文中写“足足有一分钟”,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老师的沉默是有意的。

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回报爱的意识的觉醒。

因此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第 二 课 时

师生创造性表演,结合生活实际,升华文中爱的情感

1.激励:

在刚才的表演和评论中,我们班不但诞生了“最佳演员”,还诞生了许多“小评论家”。

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演课本剧,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得更好。

2.提出要求:

老师演老师,我觉得很自信;同学们演学生呢?

请大家在表演中注意演好这些内容(出示):

 异口同声 骄傲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  索性站起  霎时

 寂然无声  像获得赦免  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不约而同

3.按课文叙述顺序创造性表演。

a.在表演到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日照片或生日礼物,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难忘的、欢乐的生日。

并请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

b.在表演到12、13自然段时,若班内有学生知道并给父母祝贺生日的要请这样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怎样做的及父母的表现。

c.在“一分钟的沉默”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刚才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父母辛劳,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代价,教师适时播放《懂你》歌曲。

d.变换角色:

学生扮演自己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向老师表达感受。

e.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a.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

b.“贺”,上小下大,“顾、犯,”左右相等;“恰、缓、稚”,左窄右宽。

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1.询问:

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

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3.回忆:

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我们将在下节课前三分钟交流自己的综合性学习进展情况。

18、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

“我”又指的是谁?

指点“恒”的读音。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

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

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

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

[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内容;提出了预习的要求。

理解“挽救”、“垂危”。

]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

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

你能像她那样读吗?

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

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

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

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

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

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抽泣捂住呜咽竭力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

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

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

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

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

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B、输血迫在眉睫。

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

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逼迫;b急促;c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B、用“如果.......就.........说话。

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

D、指导朗读。

4.小结:

A、结标。

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

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

他是怎样献血的呢?

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

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2.讲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

3.对照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

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A、出示生字词。

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

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

〔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

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

请划出有关的动词。

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

他开时表现怎样?

划出有关的语句。

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

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A、出示: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B、出示:

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C、出示: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

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

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

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从这里能看出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吗?

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

要求:

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

〔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六、作业

1.摘抄表示“哭”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试图{}竭力{}安慰{}持续不断{}

3.填空。

他眼睛{}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抽泣。

19、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交流作者。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三、认字

1.读准字音。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2.开火车认读。

3.记忆字形。

4.组词竞赛。

5.开火车认字组词。

四、写字

1.重点指导:

(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

(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

(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

舔—添

(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

2.学生书写。

3.听写。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提问

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

2.学生全班交流。

二、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教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

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1)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

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2)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3)水罐变成银的:

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

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

(4)水罐变成金的:

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

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

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5)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

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

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

三、升华内容

1.理解课题。

思考:

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四、课后延伸

课后选做题。

20* 妈妈的账单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引导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

《可贵的沉默》中孩子门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着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

2.结合连结语的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渎课文理解

1.提出默读要求。

2.学生默读思考。

3.学生汇报。

三、再读课文理解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

2.重点问题交流:

(1)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作法?

(2)如果**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

四、课堂延伸

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助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

《**的账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

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

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

(如,词句方面:

“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

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

内容方面:

课文为什么用《**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

**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

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

0芬尼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

(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b.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

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

亲情是无价的。

3.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把自己分别想象成小彼得和母亲,在看到对方的账单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妈妈:

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

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批评他吗?

教育他吗?

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彼得:

啊,我得到钱了,真是太高兴了!

怎么,妈妈也给我开了账单?

“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还有妈妈在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那样的慈爱,她付出了多少辛劳,这是我一生都无法回报的,可妈妈只写了“0芬尼”。

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

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

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

讨论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的账单》做题目?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

(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随文练笔

(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1.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2.准备为回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品。

3.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

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在这几天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

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

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

(板书课题)

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小组交际,邀请父母一同参加

1.组员轮流说,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向同学和父母介绍。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的父母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如:

大家看,这张照片是我刚四十天时拍的。

我依偎在**的怀里,正甜甜地笑呢。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通过采访奶奶了解到,原来我小时候爱哭,是因为我肚子疼。

每天夜里我都哭得妈妈没法睡觉。

每到那时,妈妈就把我的肚子紧贴在她的肚子上,抱着我在屋里遛来遛去,一遛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我哭得太厉害了,妈妈又着急又心疼。

奶奶说我出生后的三个月,一直这样,而妈妈因为总抱着我,累出了肩周炎。

妈妈,我想对您说:

您为我付出得太多了。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还有锻炼身体,让身体棒棒的,等您老了的时候照顾您)

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际

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

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

下面我们就请刚才到台上交流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根据刚才同学所介绍的感人事,来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

2.在学生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

习作

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

记住:

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

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

明确:

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延伸课外

1.同学们,我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

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做上“星级评价”。

我的发现

1.自读两组句子。

a.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想想它们的意思。

b.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a.指名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b.联想发现:

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如:

a.公园里的花可多了。

b.奶奶眼睛花了。

c.我不乱花钱。

d.林子里鸟可真多,有白的,有黄褐的,还有花的呢!

总结,拓展

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

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自由读儿歌,不会的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自由认读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识记生字的窍门。

(大部分字为形声字,左形右声)

读读背背

1.自由读古诗,有不认识的字主动请教别人。

2.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练习背诵。

展示台

提出要求

这几天,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综合性学习,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它是我们生命的养分,也是世界和谐美好的原因。

下面我们就把父母批改过的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中为回报父母之爱的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