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167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docx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docx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考试模拟题1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共10分)

说明:

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分,每空1分,共10分。

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教育学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2、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3、对外汉语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基础理论两部分。

4、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

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

5、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这种假说称为关键期 假说。

6、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 四个步骤。

7、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8、偏重语言形式的训练,忽视内容和意义的教学法是听说法。

9、.功能法的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10、直接法主张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第二语言教学过程。

二、选择题(共10分)

说明:

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当的选项,每题1分。

1.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C)。

A《基础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

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

2.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A)。

A80年代初B80年代中C80年代末D70年代末

3.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B)。

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

4、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C)。

A中介语理论B认知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

5、LAD假说中LAD的意思是(B)。

A语言学习规律B语言习得机制C语言辅助机制D语言进步机制

6、驱使人们活动的动因和力量是(C)。

A态度B情感C动机D意志

7、直接法的优点之一是(B)。

A重视思维和理论知识的作用。

B有利于学生外语思维和言语能力的培养

C促成学生第一语言的正迁移。

D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8.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A)

A听说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

9、以下不属于任务教学法的主要特点的是(D)

A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

B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C学习活动以表达意义为主

D注重书面语的教学,轻视口语

10、以下不属于听说法缺点的一项是:

(C)

A轻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B机械的句型操练枯燥乏味。

C完全摒弃学生母语,忽视其积极意义

D偏重语言形式的训练,忽视内容和意义。

 

三、名词解释(共5分)

1、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通常指在学习者掌握第一语言之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使学习者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迁移与泛化

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

对第二语言学习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就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作用。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一般经历了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过程。

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的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

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四、分析题(5分)

5、外国学生常说“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举例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题要点:

指出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校”与“来”的位置不对,不了解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

(2分)

改正句子:

a.他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或:

b.他回学校来的时候,我在写作业。

(1分)

趋向补语的教学对策:

说明趋向补语与处所宾语搭配时,处所宾语要放在趋向补语“来/去”前。

例如,“上山来,下山去,进教室来,回日本去,过这边来”等。

(1分)也可以不用趋向补语,用结果补语表达,如“回到学校,上到山上,进到教室里”等。

(1分)

五、教案设计(20分)

说明:

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

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

(教学对象:

中级班;课时:

90分钟)要求如下:

1、教案的步骤要清晰有序;

2、

(1)请至少找出两个应教授的语法点,并对其中的一个语法点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

讲清这个语法点的形式和意义;举出两个同类的例子;设计出一种相应的语法练习题)。

(2)请挑出六到八个应教授的重点词语,并对其中的一组近义词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

解释这两个词语的意义;举例说明其用法)。

约会

(今天是星期天,王华跟女朋友方莉约定九点在公园门口见。

可是方莉来到公园门口的时候,王华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了。

王华:

你怎么现在才来?

方莉:

真对不起!

我七点就准备出发了,可出门前有个朋友请我帮忙做一件事,

我只好帮助他。

到了车站,等车又等了半个小时。

一下车,我就奔来了。

你等了我半天了吧?

王华:

我等了你半个钟头了。

方莉:

对不起!

现在,我去买票吧。

王华:

我一来就买了。

方莉:

票好买吗?

王华:

不好买。

我排了10分钟的队,才买到票。

方莉:

那咱们进去吧!

参考答案:

(本教案设计参考答案仅为简略的基本样式,考试时要视具体要求进行较为详细具体设计,尤其要突出教师的怎么教的具体方式方法上。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并掌握时量补语的语法意义和用法。

2.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词语和语法造句,并进行成段表达。

二、教学重点:

1.语法:

时量补语

2.词语:

奔、半天、好…、只好//帮忙、帮助;小时、钟头

三、教学方法:

1.运用图表的形式,讲解时量补语的语法意义和用法。

2.设计真实情景进行操练(例:

某位学生迟到了)。

四、教学环节和步骤

(一)组织教学

例:

今天,你几点来教室的?

他迟到了吗?

(二)复习旧课

例:

今天,你很早就来了吗?

他几点才来?

你怎么现在才来?

你一起床就来了吗?

(三)学习新课

1.学习重点词语……设计情景进行操练。

2.朗读课文:

领读……学生分角色读。

3.讲解重点词汇:

 

辨析近义词:

帮忙和帮助

(1)“帮忙”是动宾结构,又是离合词,“帮忙”后面往往是动词或要作的事情,不可以直接跟表示人的宾语.

(2)“帮助”是联合结构,,后面可以接宾语,宾语一般是人和有生命的东西.

4.讲解重点语法“时量补语”:

动词+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

*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动词+宾语+时间)

*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

(动词+人称代词+时间)

4.设计情景进行操练:

例:

昨天,你看电视看了多长时间?

你来中国,坐了几个小时的飞机?

今天他迟到了,我们等他等了多少时间?

5.进行成段表达,板书提示:

今天是星期天,王华跟方莉约定9点在公园门口见。

方莉7点就了,可是出门前有个朋友请她,她只好。

到了车站,等车又小时。

所以,她到公园门口的时候,王华已经等小时了。

王华早就到了,他一到就去买票了,可是票不买,他排才买到票。

五、本课小结:

重点生词、语法、

六、布置作业:

例如:

结合某次迟到,写一篇作文或对话。

要求:

词语方面:

语法方面:

时量补语、一---就---、就、才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共10分)

说明:

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分,每空1分,共10分。

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外语教学,又是一种_第二语言教学_。

2、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__。

3、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成绩测试等四大环节。

4、对测试进行规范主要针对测试原则测试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进行规范。

5、课程设计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6、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7、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则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

8、先举例,后总结说明的是归纳法。

9、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潜能测试

10、语言技能类教材包括综合技能训练和__专项__技能训练教材。

四大类。

二、选择题(共10分)

说明:

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当的选项,每题1分。

1、1.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B)。

A全面分析语言教学规律B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C协调各教学环节D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作出规定

2.(D)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教材编写D课堂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C)。

A.总体设计B.教材编写C.课堂教学D.语言测试

4.结构、(C)、文化相结合,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A语义B语音C功能D语法

5.一般来说,在留学生课程中,(A)是主干课程。

A综合课B听力课C阅读课D口语课

6、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选词标准是(C)。

A口语中常用的B意义单一的C常用的,构词能力强的D适用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的

7、“快速查找所需的信息”属于(B)。

A略读B跳读C精读D泛读

8、下面关于汉字教学的态度较为正确的是(C)。

A只学繁体字,不学简体字B汉字最好不学,以学习口语为主

C识繁写简D只学习独体字,不学习合体字

9、教材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D)划分出来的。

A教学方法B教学对象C教学手段D课程类型

10、《现代汉语》属于(D)知识类教材。

A语法 B文化C语言技能D语言

三、名词解释(共5分)

说明:

每题2.5分,共5分。

1、失误与偏误

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造成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

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

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者水平不高而造成的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在自行纠正。

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反映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这类错误一般学习者自己难以察觉,也不易改正。

2、总体设计

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相互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四、分析题(5分)

5、外国学生常说“我见面了我的朋友”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题要点:

  指出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把离合词“见面”等同于自己母语中相应意义的及物动词。

(2分)改正句子,例如:

a.我和/跟朋友见了

(一)面。

或:

b.我见到了我的朋友。

(1分)“离合词”的教学对策:

说明离合词的结构和用法特点,(1分)把离合词作为动宾短语处理,(1分)把离合词同动量补语、时量补语等的教学结合起来。

 

五、教案设计(20分)

说明:

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

请阅读和分析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

要求如下:

参考答案:

(本教案设计参考答案仅为简略的基本样式,考试时要视具体要求进行较为详细具体设计。

尤其要突出教师的怎么教的具体方式方法上。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和运用可能补语的语法;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地成段表达。

二、教学重点:

可能补语(1.结构形式2.语义表达)

三、教学方法:

运用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对比的方法,归纳说明可能补语的意义和结构形式;结合日常生活、学习情况,设计真实情景进行操练。

四、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大约2分钟):

方法:

点名,问候,谈论一个轻松的话题,以稳定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

2.复习旧课(大约12分钟):

方法:

快速问答,完成对话、听写句子;根据提示词语复述课文;以检查学生对前一课语言知识(如“结果补语”)、言语技能掌握的情况,并进一步巩固。

3.学习新课(大约45分钟):

(1)导入新课:

谈论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题,如“你看过京剧吗?

”;京剧脸谱。

(2)学习生词(20分钟)

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或个别读------纠正发音------

(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如“猜”:

利用演示,或一小段对话来揭示其用法。

(4)讲练重点词语、语言点(大约25分钟)。

板书:

“可能补语”的语法形式、意义(表示可能、能力),进行讲解与比较:

*动词+得/不+动词:

听懂(结果)---听得懂(能力)

*动词+得/不+形容词:

看清楚---看得清楚。

*动词+得/不+趋向词:

坐下---坐得下(可能)

比较:

*这个教室坐得下20个人吗?

(可能)---这个教室坐下了20个人(结果)

*你病了,不能出去。

(不应该、不允许)------雨太大,没有伞出不去。

设计话题或设计真实交际场景进行训练:

回答问题、句型转换、模仿造句、判断正误、选择填空。

5.学习课文(25分钟)

形式(按自然段把课文分成四部分进行,各部分步骤相同):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正发音-------

2)学生质疑,老师或学生解答------提问内容------

3)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

4)学生看板书成段表达:

复述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

(5)本课小结(大约4分钟):

重点生词、语法、交际功能项目。

(6)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

例如:

造句、作文、复述、预习。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模拟试卷三

一、填空题(10分)

说明:

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每空1分,共10分。

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教学计划与__教学大纲_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2、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是从_试题的体型角度_角度划分的。

3、分级测试的目的在于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程度分班或编组。

4、测试的_效度_即有效性,指测试的内容应符合测试的意图。

5、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尊重_的态度。

6、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7、文化具有民族性、社会性、系统性和阶段性。

8、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9、CAI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师教学,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式与技术。

10、狭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指的是“教学与学习”,即只针对语言训练。

二、选择题(共10分)

说明:

第11—20题诗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切的选项,每题1分

1、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正试题(B)的方法之一。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易清晰度

2、目的语语言学和目的语(D)是教材内容的源泉。

A政治 B民俗C历史D文化

3、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A)

A分立式测试B标准化测试C模参照测试D水平测试

4、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C)

A水平测试B诊断测试C成绩测试D潜能测试

5、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C)

A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B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文化是语言的重要载体之一

D文化与语言不可分割

6、有关文化教学的不正确方法是:

(D)

A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知识。

B将文化内容融会到课文中去。

C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D以全方位灌输为主

7、不属于汉语网络教学的基本形式的是:

(C)

A以网页为主的网络课件教学

B通过e-mail交流

C下载电子文件自学

D利用Internet进行的双向视频笔谈式交流和网络语音会话。

8、不属于多媒体汉语课堂教学特点的是:

(D)

A节省板书时间

B增强直观性

C体现交际性原则

D形式较为固定

9、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是(C)。

A偏误B错误C失误D疏忽

10、专用语言教学是在(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语法翻译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

三、名词解释(共5分)说明:

每题2.5分,共5分。

1、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的目的是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

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以能够有效地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为原则,而不以某个具体教学单位的教学大纲或某一种特定的教材为依据,所以跟教学过程没有直接的联系。

2、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是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也可以叫做课堂教学技巧,由任课教师个人掌握。

它受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制约,但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充分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教学技巧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组织中,熟练而得当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分析题(5分):

试分析“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运动”这个句子的偏误成因,并加以改正。

说明避免这类偏误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是由汉语动词重叠知识泛化造成的偏误.汉语动词重叠:

单音节双音节之分.单音节动词重叠为AA式,如笑笑,说说等;双音节动词重叠为ABAB式,如考虑考虑研究研究。

外国学生把这个结构不适当的泛化就说成了“运运动”

2、改正:

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动运动。

3、教学策略:

比较法归纳法

词语构成

例词

重叠形式

其他例子

双音节动词+动词

研究

ABAB

研究研究掂量掂量打扫打扫运动运动

单音节动词+宾语

五、教案设计(20分)

说明:

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

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教案。

(“买东西”,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买东西

(情景:

外国留学生艾中华在商店买衣服,和营业员对话)

营业员:

你看,这件衣服比较长。

你试一试,合适不合适?

艾中华:

长短比较合适,可是这件比刚才那件大,太肥了。

营业员:

你再看这一件,正好是你要的中号,但是这件衣服价格比那件贵一点。

艾中华:

长短、大小正合适。

这件衣服比那件贵多少?

营业员:

比那件贵80元。

艾中华:

比那件贵多了。

有没有比这件便宜一点的衣服?

营业员:

有,但是颜色没有这件好看。

你看,就是那一件!

艾中华:

那件比这件便宜多少钱?

营业员:

比这件便宜20元。

我拿给你看看,好吗?

艾中华:

不用了,那件颜色没有这件深。

我不喜欢。

我就买这件。

参考答案:

(本教案设计参考答案仅为简略的基本样式,考试时要视具体要求进行较为详细具体设计。

尤其要突出教师的怎么教的具体方式方法上。

一.教学目标:

了解表示比较的方式;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地使用比较方式。

二.教学重点:

语法:

“比”字句,“没有”句//词汇:

合适、正、正好

三.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

点名,问候。

(二)复习旧课(12分钟):

快速问答前一课的内容,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说出知道的“颜色词”,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三)学习新课(共8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

谈论一个与衣服和买衣服有关的话题。

例:

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在中国你买过衣服吗?

你买的衣服贵还是便宜?

2.学习生词(10分钟)

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生词------学生齐读和个别读生词------纠正发音------。

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10分钟)词---词组---语段

例:

合适---很合适---这件衣服很合适。

正---正合适---这件衣服正合适----我买的这件衣服很(正)合适。

正好---正好100元---这件衣服正好100元---我正好有100元。

4.讲练重点语法(20分钟)。

(1)板书“比”字句、“没有”句的语法形式,并进行讲解与比较:

*“比”字句:

A比B+形容词(+具体数量/多了/一点儿)

“比”字句的否定形式:

A不比B+形容词

*A没有B+形容词=B比A+形容词

(2)设计话题,或在真实交际场景中进行操练。

形式为:

回答问题、句型转换。

例:

你比他高吗?

----你比他高多少?

----用“没有”句转换。

5.学习课文(35分钟)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正发音-------学生质疑,老师或学生解答------教师提问内容------。

(2)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

重点词语和语法课文内容提示

合适第一件衣服:

正第二件衣服:

长短比较合适,比第一件衣服大,太肥了

正好第三件衣服:

正好是他要的,长短大小正合适,

“比”字句*营业员说:

比第二件衣服贵一点,

“没有”句*艾中华说:

比第二件衣服贵多了。

第四件衣服:

价格比第三件便宜一点,

*营业员说:

颜色没有第三件好看,

*艾中华说:

颜色没有第三件深。

(3)学生看板书的提示,进行成段叙述性表达------分角色表演。

(四)本课小结(4分钟):

见板书上的重点生词、语法。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

例如:

造句、作文、复述、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