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人民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132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人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人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人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人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人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人民版.docx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人民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人民版.docx

步步高福建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第26讲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人民版

【步步高】(福建专用)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第26讲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人民版

专题概览

春秋、战国

汉代

宋、明

明末清初

内容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发展为“理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思想家批判发展儒家思想,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主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也不断地吸收新内容,兼容并蓄,不断演变,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考纲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孔子

2.孟子:

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

4.道家、法家、墨家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老庄之学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法家思想

韩非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

“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

[思维导图]

1.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2.百家各派的社会地位

史料一 子曰:

“仁者爱人。

”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宽、信、敏、惠。

……”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解读 史料反映的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该史料还体现出“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

“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

史料二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

“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韩非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解读 史料表明,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

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史论1 百家争鸣的社会条件

(1)经济: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

士阶层活跃,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受到诸侯们重用。

(4)文化: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史论2 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1)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2)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是其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3)他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这是仁的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体现。

(4)他主张“克己复礼”,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仁”。

(5)主张“中庸”,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持“仁”的常态化。

史论3 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表现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珍贵的历史遗产。

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争权夺位和争财夺地此起彼伏。

在争斗中,民众的向背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1)孔子的民本思想:

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

(3)荀子的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史论4 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1.(2012·海南高考)儒家经典强调: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点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儒家思想。

题干中儒家的主张主要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意思是统治者实行仁义,必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体现了仁政思想。

2.(2012·山东高考)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

C.墨家D.法家

答案 D

解析 解题时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与道家“无为”的政治主张不符,故B项错误;“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与儒家维护等级秩序的“礼”的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墨家讲求实际功利与材料中“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不符,故C项错误。

3.(2011·福建高考)《唐律疏议》记载: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治国方略。

题干强调的是德礼、刑罚与政教的关系,德礼是本,刑罚是用,二者缺一不可,故选D项。

其他选项都是强调德礼与刑罚之间的关系,故排除。

4.在诸子百家的某经典著作中所体现的“热词”(即出现频率较高词汇)有“省刑罚”“薄税敛”“民为贵”“恻隐之心”。

据此你认为下列哪句引言很有可能出自该经典著作

(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D.“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答案 C

解析 据“热词”可知这部经典著作指《孟子》。

A项反映的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出自《道德经》;B项反映的是韩非的思想主张;C项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符合孟子的思想;D项反映了荀子的“性恶论”。

5.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

“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

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答案 D

解析 “仁”和“礼”是儒学的核心观点,儒学也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但在本材料中没有体现;“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一句,强调了个人的身份地位,体现了对秩序的重视和维护,但同时又强调个人发展的内在可能,C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的观点,故选D项。

考点二 汉代儒学

1.罢黜百家

2.太学的出现:

汉武帝时期设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思维发散  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加强对王国的控制;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

(必修1)

经济上:

实行盐铁专卖。

(必修2)

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必修3)

[思维导图]

史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他还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

他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间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即皇帝。

他说: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解读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强化了王权的权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树立有效的统治秩序。

史料二 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解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该对话的主题,思想文化的一统有利于政治的一统,也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史论1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1)背景:

①汉武帝时期,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②汉初推行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形成:

他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

(3)内容:

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③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⑤在哲学上,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4)目的: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它为儒家思想跃居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地位奠定了基础。

(5)特点: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史论2 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形势需要: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

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根本原因: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1.(2013·福建高考)《春秋繁露》曰: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答案 A

解析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经典著作,核心内容是意在要求富不可骄、贫不至于忧生存。

与“强制去富”“劫富”无关,故排除B、D项;材料内容从两方面阐释,不仅仅是济贫问题,故排除C项。

2.(2013·重庆高考)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

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答案 C

解析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思想。

其基本理论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故答案为C。

          识记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识记型选择题的解法:

即考查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识记程度,一般考查的内容只涉及时间、空间、事件、内容、人物、结果等历史史实的基本属性,题干的形式一般不改变情景或只是稍加改变。

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中考查的是课本中的什么史实,然后根据课本对这一史实的具体表述,再结合选项进行分析选择。

3.(2010·天津高考)《史记》载:

“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 D

解析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而公孙弘因为《春秋》封官晋爵,成为天下学习的榜样,再结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不难得出儒学地位的提高,故选D项。

A、B两项与材料中公孙弘因《春秋》而封官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提倡儒学是政府行为,故排除C项。

4.孟子说: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提示,孟子的主张可以通过A项和B项得以体现;D项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故应排除;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故C项正确。

5.(2013·江苏高考,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

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 

(1)根本:

孝悌。

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

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孝悌……仁之本”作答;第二小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一家雍睦(和睦)”“同宗相处”作答。

1.“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泛指。

正确。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等。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最受统治者重视的是法家思想。

而儒家思想是在西汉时期,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并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而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

3.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但不是道教的创立者。

正确。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是道教的创立者。

道教是东汉时期创立的,道教理论来源于道家思想。

4.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确。

孟子的“民本”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故与现代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本质区别。

5.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思想专制。

正确。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6.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因为它宣扬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错误。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目的在于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

2.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

3.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4.孟子主张“性善”,主张通过修养和扩充,达到尧舜的境界;荀子主张“性恶”,但又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改造后,人仍然可以成为尧舜。

二者在最终目标上殊途同归。

5.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6.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7.“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8.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9.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10.董仲舒大一统主张充满唯心色彩,但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不可取,应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练出高分

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1.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

“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其思想是顺其自然,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进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应是道家思想。

2.儒家学说提倡“为仁由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强调的是(  )

①人人都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②知识、美、善的修养都要靠“己” ③由个体到群体去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④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为仁由己”是说“为仁”靠的是自己的追求,并不是说人人都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3.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答案 B

解析 孟子: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大意是:

眼中没有父母、君上的人(违反儒家礼仪道德的人),犹如畜生豺狼。

司马迁: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大意是:

如果天下都按这些思想来做,那么就没有尊卑差异了。

他们都是在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

4.韩非在《扬权》篇里说: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他主张(  )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可以看出,强调加强中央的权力。

再结合人物“韩非”,可以得出D项正确。

5.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

“凡兼人者三术:

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

……故曰: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材料反映的荀子的思想主张是(  )

A.主张“以德服人”B.主张“性恶论”

C.主张“施仁政于民”D.主张“性善论”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的“以德兼人者王”看出,荀子强调君主治理好国家的上策是“以德服人”,故A项正确。

材料讨论的是治国策略而非人性问题,B项错误;C、D两项都是孟子的思想主张。

6.学了“百家争鸣”的有关历史后,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其中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小张:

数学老师学期初就制定规章,并严格执行,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

B.小王:

语文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者风范

C.小李:

外语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涉,无为而治,深得老子真传

D.小代:

物理老师很会摆架子,特别注意师道尊严,招人讨厌,这是庄子的做法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诸子百家”主张的掌握。

道家追求自然和精神自由,所以D项不是庄子的做法。

7.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答案 A

解析 这三位思想家的主张都是希望稳定秩序,让人民安心生产,这是与当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分不开的。

故选A。

8.《春秋繁露》记载: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题干中认为皇帝治理国家需要与天意相符,如果与天意不同那么天下就会大乱,所以作为统治者,必须与天意相符,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对皇帝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其余三项均与题干意思不符。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9.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理解。

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得知这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其它三项是错误的,所以选A。

10.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

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

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

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

康僧会明显受到(  )

A.道家思想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影响

C.法家思想的影响D.墨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仁义心”、“治国以仁”、“为天牧民,当以仁道”、“孝顺父母”、“至孝之行”等信息,可以了解到康僧会提倡仁、礼等思想,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11.董仲舒说:

“国家将有失败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