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068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docx

《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docx

专题范文推荐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一):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一、学生总体状况

  所任教的高三(3)班是我校文科艺术班,其具体状况相当复杂。

全班52人,都是美术艺术生。

美术艺术生本学期开学初的一个月是白天正常上文化课,晚自习去画室画画,而这段时间的重点是对付浙江省的高考三项考试。

进入10份高三(3)班就要进行美术强化训练,直至12月20日浙江省美术联考结束。

而其中有10来个学生在9月16日的三项考试结束后就直接到杭州的美术辅导班学习。

正因为学生成分的多样和复杂,所以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就显得个性重要。

  由于校园今年设立文科重点班,所以高三(3)班作为文科本科普通班而言,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非选取题答题不规范,理解运用潜力较差。

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二、教学任务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中的知识资料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资料:

  第一,具体的历史史实。

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必须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如《权利法案》、孙中山、《临时约法》、君主立宪制、《相对论》等,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第二,基本的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透过抽象的概括而构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它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概念构成的一般过程是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各种本质特征,把握其整体和内在的联系。

理解历史概念:

①务必清楚其含义,并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历史概念构成的背景或原因、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影响。

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结合起来,明确其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的联系。

如认识近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就能够透过转移概念构成近代美国、近代法国、近代日本、近代德国和近代俄国等不同类型的政治结构,进而构成代议制的完整概念。

  第三,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

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

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透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决定、推理而构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

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认识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

例如透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能够得出“在必须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

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透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习者认同或证明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

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规律的学习时,要个性注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

“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务必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1.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

从新的高考改革趋势来看,基本是考查潜力,但这种潜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务必更加扎实全面。

一轮复习是在新课学习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行提高和升华。

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

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

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

②全盘的通读能够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

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资料。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潜力及思维潜力。

在课时复习结束后,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采取一课一小练和月考相结合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核对答案,分析总结。

透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潜力、获取信息的潜力、表述潜力、分析潜力、创新潜力等。

在评卷过程中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

每一单元测试和模块测试后教师重点讲评,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讲究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潜力。

  三、备考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定在周一下午、三上午。

备课组成员(两人)将在课标和指导意见解读、教材处理、教学资料的选取、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备课组要严格按照校园要求群众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根据校园要求做好记录,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

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透过献课、观课、议课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善教学水平。

  2.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双基导学模式,用选取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三年高考二年模拟”逐步提高学生解题潜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培优补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构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方面的练习,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取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文本资料,巩固课文,透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潜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潜力。

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忙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趋势,还研究近三年的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加大备课组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老师的优点。

  5.透过思想工作引导学生用心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让他们放下包袱全心身投入学习让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轻装上阵。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二):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潜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17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资料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考纲、教材为依据。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

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透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潜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到达有机的统一。

  三、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

2016年暑期—2017年2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

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

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潜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

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

  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

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

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

  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巩固知识并逐步构成历史学科思维潜力)。

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

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

  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务必核对答案,分析总结。

透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潜力、获取信息的潜力、表述潜力、分析潜力、创新潜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

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

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个性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潜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

"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务必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潜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忙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构成材料处理潜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

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

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潜力,独立思维潜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理解,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

每一天应布置必须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

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透过周考、月考去强化。

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资料。

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

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务必讲评。

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

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五、复习资料与进度

  1、复习资料

  

(1)必修资料:

  必修Ⅰ《政治礼貌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选修资料:

  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Ⅱ《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三):

  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1.明确复习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校园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

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需个性注意:

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

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

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

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此刻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透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潜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

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透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此刻贴近现实、不避热点。

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透过考点的选取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

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

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务必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

透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

知识潜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到达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

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决定等题。

  第五,地域性。

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

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

2007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资料进度

  

(1)复习资料

  必修资料:

必修Ⅰ《政治礼貌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资料:

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2)复习进度:

  20xx年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习必修Ⅰ《政治礼貌历程》。

  20xx年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习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0xx年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习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0xx年12月16日2013年1月底(45课时)复习选修Ⅰ、Ⅲ。

  20xx年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

  20xx年3月4月二轮复习。

  20xx年5月三轮复习。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第一轮复习

  

(1)时间安排:

2009年7月21日2009年2月。

  

(2)复习思路:

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具体要求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

从新的高考改革趋势来看,基本是考查潜力,但这种潜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务必更加扎实全面。

一轮复习是在新课学习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行提高和升华。

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

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

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

②全盘的通读能够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

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资料。

  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第一轮复习方式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

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听):

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巩固知识并逐步构成历史学科思维潜力)。

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

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务必核对答案,分析总结。

透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潜力、获取信息的潜力、表述潜力、分析潜力、创新潜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

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

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个性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潜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中的知识资料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资料:

  第一,具体的历史史实。

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必须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如《权利法案》、孙中山、《临时约法》、君主立宪制、《相对论》等,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第二,基本的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透过抽象的概括而构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它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概念构成的一般过程是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各种本质特征,把握其整体和内在的联系。

理解历史概念:

①务必清楚其含义,并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历史概念构成的背景或原因、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影响。

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结合起来,明确其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的联系。

如认识近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就能够透过转移概念构成近代美国、近代法国、近代日本、近代德国和近代俄国等不同类型的政治结构,进而构成代议制的完整概念。

  第三,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

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

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透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决定、推理而构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

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认识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

例如透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能够得出“在必须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

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透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习者认同或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

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规律的学习时,要个性注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

“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强化重点;“准”即对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