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942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一)

执笔:

张晓毅授课者:

张晓毅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

1、加法交换律

(1)根据问题

(1)列式计算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2)仔细观察这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40+56=56+40

(3)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4)发现总结规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用语言来表达;用算式来表示,用符号来表示;用字母来表示。

着重引导学生比较用字母表示和用文字表示的加法交换律,体会到用字母能够更简单明了地表示:

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

(1)根据问题

(2)列式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

(88+104+96)=88+(104+96)

(3)发现总结规律:

出示:

(69+172)+28155+(145+207)

69+(172+28)(155+145)+207

算一算、比一比,观察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4)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加法的结合律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

(△+☆)+○=△+(☆+○)

字母表示:

(a+b)+c=a+(b+c)

3、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P28做一做

P31,1-4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

因此,领会教材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

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

相应地,老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二)

执笔:

张晓毅授课者:

张晓毅参与者:

谢文龙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页至86页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完成第86页“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2、使学生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认识小数并理解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具准备:

投影片,米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

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客人,大家高兴吗?

大家看,智慧爷爷也来我们班做客了,并且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礼物,你们想得到吗?

(贴)不过,能得到智慧爷爷礼物的必须是聪明肯动脑筋的孩子哦。

首先,我们来看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藏在这个信封里,大家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给大家提供一点信息,是一个数,由两个数字组成的,你们猜猜会是一个什么数呢?

好,下面由老师来揭开这个秘密,要是在秘密公之于众前谁能最先说出这个数,那这份礼物就归谁了。

听清楚,你什么时候知道就什么时候喊出来,听明白没有?

注意啦,开始揭密!

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数?

(送礼物)

●生活中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小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贴出课题)

二、新授

1、认识小数的产生 

●教师:

请各小组拿出米尺,用米尺测量一下你的课桌,长是多少米。

注意,单位是米。

好,开始吧。

●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说一下测量结果?

测量的结果能用整米数表示吗?

同学们,测量的结果不能用整米数来表示,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小数来表示了。

●教师:

同学们,其实除了测量时由于得不到整米数,我们就用小数来表示以外,在计算时也同样如此,比如36÷5,我们能在整数范围内找到它的商吗?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商。

那现在你们知道小数是怎么产生的了么?

●教师:

测量、计算——得不到整数结果时(贴出板书)

2.探究小数的意义 

(1)引导学生认识一位小数(出示一米长的纸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引导学生认识一位小数

●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一米长的线段,并且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谁知道每份是多少分米?

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也就是说1分米就是几分之几米?

同学们1分米除了可以用分数表示成是多少米以外,还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

●请同学们看手中的米尺,在米尺上找出3分米,想想3分米是几个1分米?

3分米是几个十分之一米?

那么3分米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小数是多少?

(板书0.3米)

●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

写成小数是0.1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

,写成小数是0.3,也可以这样说:

0.1表示十分之一,0.3表示十分之三,那么0.4表示几分之几?

谁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概括地说象0.1、0.3、0.4这样的数都是一位小数,他们表示的是十分之几,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2)分小组讨论认识两位小数

小黑板出示:

下面我们来认识两位小数,每个小组都有一份这样的学习任务单,希望通过小组学习,完成上述任务。

●小组内学习:

观察手中的米尺完成下面的学习

把l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长()厘米;

1厘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7厘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15厘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学生交流。

汇报

●引导学生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l份、7份、15份分别用分数表示就是:

米、

米、

米,写成小数是0.01米、0.07米、0.15米。

那谁来说说,0.01米、0.07米、0.15都可以说成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结合老师的板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看你有什么发现没有?

(分母是10的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用两位小数表示,反过来,一位小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0的分数,两位小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小数。

)刚才老师说了,一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两位小数的记数单位是什么?

(3)学生探究三位小数

根据刚才的学习,和你们的发现,请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怎么用分数表示?

如何用小数表示?

你能举例说明吗?

(板书)

你有新的发现吗?

(板书:

千分之几,三位小数)

把1米看作一个整体,如果照这样继续分下去,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分数和什么样的小数?

它的记数单位又是多少?

(可以得到万分之几,四位小数,记数单位是万分之一……还可以得到十万分之几,五位小数…)

3.概括小数的意义。

●教师:

好。

刚才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100份、1000份,如果照这样分下去,我们还可以得到

米,

米,……,那也以写成小数0.0001米、0.00001米……

●小结:

好,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回顾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你发现小数和什么数有密切的关系?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结合板书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相邻两个分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相邻两个小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

相邻两个整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呢?

小结:

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他们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教师:

因为整数和小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因此这些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数,就叫小数。

●指导学生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请一个学生读出有关的内容,(51面)

问:

听这个同学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延伸拓展 

师:

看到同学们的学习能力这么强,老师很高兴,智慧老爷爷也特别高兴,决定带同学们去智慧宫做客,大家高兴吗?

不过去智慧宫的路上有三道难关,大家有勇气闯过去吗?

有没有信心?

喊一喊我们的口号吧!

不过当大家闯过去了就会有很多惊喜的哦!

第一关:

找伙伴 这些数字朋友的伙伴失散了,都很着急,听说我们四一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所以向我们发出了求救信号,谁能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就算闯过第一关了,看谁最先伸出援助之手?

好,不错,我们不但帮助了数字朋友,还为自己赢得了智慧爷爷的礼物,祝贺你们!

第二关:

请你当判官(过关条件:

只要全部答对就可以过关了,规则是用手势来判断,否则违规,不准过关的哦) 

(1)小数是指比1小的数。

(2)1米的3/10是0.3米

(3)0.40里面有4个0.01  (4) 0.15表示15/1000

第三关 

小数王国里的同学们都把自己的零花钱存进了“爱心储蓄所”,你能帮他们记录一下每人存了多少元钱吗?

出示:

明明:

9角5分  巧巧:

3元5角6分   京京:

21元零8分  文文 50元4角

师:

谁来汇报一下?

   京京的中间怎么会有个零呢?

 文文的后面怎么也有个零呢

今后我们也要像数字王国的小朋友一样,把自己的零花钱储存起来,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做个有爱心的好孩子,好吗?

庆祝同学们能顺利的过关斩将,到达智慧宫,希望每位小朋友能在智慧宫里尽情的遨游,寻找到智慧的真谛。

四:

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

我相信大家在这节课都有不少收获吧?

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智慧爷爷还有一份礼物要送给所有同学(贴)读一读,谁能用小数的形式把这个等式表示出来?

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

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它的含义吗?

对,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今天我把这句格言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勤奋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张晓毅

在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这课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分数尤其是分母是10、100的分数;其次是在三年级下册又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初步知道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1/10米表示,也可以写成0.1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1/100米表示,也可以写成0.01米。

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这些知识基础,所以自己在备课时就打算在学习新知的时候直接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1/10米表示,也可以写成0.1米”;而3分米、7分米怎样用分数、小数表示则直接引导学生说出,不作进一步的理解;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的学习也作同样的处理。

虽然已经有意识地在课前给同学们简单复习了小数的初步知识,但整节课的学习恰恰就在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听课老师认为学生在本环节对小数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

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了解不深,未能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工作还不够细。

尽管这些知识学生已经学习过,但由于时间相隔太久(最短都达一年以上),而且这些知识并非这二年内的常用知识,所以遗忘也更快,学生的不明白也就不足为奇了。

备课时我也试图从备教材、备教(学)法、备学生入手。

对于备教材、备教(学)法我很重视,研究得比较深入,设想也很周到,但对于备学生做得很不够,有些忽视。

然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却是进行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不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就做不到承前启后、有的放矢,教学的效果也就体现不出来。

我想如果我在课前找几名学生(优、中、差都有),结合上课的内容询问他们已学过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有没有遗忘和还不明白的知识;或者通过习题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等等。

这样可能就会避免这个失误。

教案的第三部分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经边评点,认为教案总结有些不系统,于是在课前我做了改动,改成用智力闯三关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概括的形式来学习,呈现给大家的是以习题的形式出现,这种做法得到了听课教师的赞同。

但同时也认为这类概念性的东西在引导学生探索后,更应该由教师陈述强调,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我以后会更加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课前多请教,课后多反思,使自己快速成长。

 

教学评析:

张晓毅老师执教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这节课要求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讲练结合,教学环节采用“闯三关”的形式出现,本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在导入中出示两根不同长度的绳子,让学生估一估它们的长度,然后再实际测量,这种设计很好,但接下来的提问“九十厘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我认为就没有必要了。

学生没学过小数的意义及写法,这里如果教师能直接叙述“像第二根绳子的长度这样,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就用小数表示”。

引出小数的产生,那么导入就显得很连贯了。

在教学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时,出示的直尺图应该画大点,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刻度,以便于教师后排的学生能看清。

另外,教师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对后面“三关”的练习上,而忽视了对小数意义的讲解,显得本节课有点儿脚重头轻。

教学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后的教师小结,力度不够,特别是怎么写,以及表示的意义都没讲清。

整节课的“三关”中穿插了大量的练习,但是教师对课堂的提问面太窄,应该涉及到中后生,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小数的意义也可以多找一些学生说说,加深印象。

课后总结一般由教师口述或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的形式出现,让学生齐读会显得课堂设计过于随便。

这节课教师要求学生做了课前预习,但是课前预习在本节课中有其益处,同时也出现了弊端。

因为学生预习了,所以教师高估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对于前半部分的讲解虽细但不透。

学生其实对于小数的意义还不太明白,但随着大量的练习,学生也渐渐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教师对整节课的设计缺少一点活力,如果能穿插一些学生动手操作及师生互动的环节,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三)

执笔:

谢文龙授课者:

谢文龙参与者:

张晓毅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谢文龙

教学目的

  1.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读出下面各数:

23470933110000 389500.7

  2.回忆一下:

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

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

(一〈个〉、十、百、千)

  3.试着读出下面的数:

2.7855.20.4635.9

  你是怎样读的?

这些小数表示什么?

  4.导入:

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①教师提问:

看整数数位顺序表,你认为小数的数位应在什么位置上?

(在整数部分的右侧)中间怎样区分呢?

(用小数点隔开)

  ②教师提问:

我们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那么,十分之一表示小数部分有几位小数?

(有一位小数)所以十分之一就在小数点后的第几位?

(第一位)它所占的位置叫做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

  ③引导学生思考:

你能推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什么吗?

为什么?

  (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百分位,因为它表示有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④教师提问:

谁能依次说出小数部分后面几位的数位顺序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千分位——千分之一;万分位——万分之一;十万分位——十万分之一;

  百万分位——百万分之一……)

  ⑤出示下表,提问:

为什么后面用省略号?

(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2.学习小数的读法.

  教师出例2:

读出下面的小数:

  6.5  0.04  160.073 

  教师提问:

你能读出下面这些小数吗?

  教师总结:

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将你读出来的内容用汉字写下来,就可以了.(板书)

  分组讨论:

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

  教师讲解:

六点五表示六又十分之五;

  零点零四表示百分之四;

  一百点零七三表示一百又百分之七十三.

  3.学习小数的写法.

  出示例3:

写出下面小数:

  四点三九  零点四零八  三十点零一五

  教师提问:

写小数时应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

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点三九写作:

4.39

  零点四零八写作:

0.408

  三十点零一五写作:

30.015

  学生讨论:

每个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吗?

  4.39,表示四又百分之三十九;

  0.408,表示千分之四百零八;

  30.015,表示三十又千分之十五.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说出24.375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两人一组先说一说,然后汇报)

  3.读出下面的句子.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4.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

  

(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3)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点七九克.

  5.判断.

  

(1)3.73读作:

三点七十三.()

  

(2)零点三零七写作:

0.307.()

  (3)五十点二零八写作:

5.208.()

  6.提高题.

  

(1)有一个数,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2)小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在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在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点,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上课开始,我由复习整数的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同学们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一经唤醒,课堂立刻热闹起来。

有迫不及待的喊叫声,“叫我,叫我。

”有用胳膊肘敲桌子声,“老师注意我,老师注意我。

”在同学们高涨的气氛中,整数一带而过。

小数的数位顺序,在我的点拨,带动下,完成了。

习惯了整数的数位,刚接触小数的数位,有一部分学生还要有个“适应期。

”还好,“熟能生巧”,在给同桌出题的过程中,我的孩子们已经接受了“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在下面的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中,根本不用费吹灰之力,学生张嘴就来,拿笔就写,连平时最差的同学,都高高举起手,跃跃试试。

课堂的气氛活跃到了极点。

我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兴奋,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投入。

在最后的课堂检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优。

   每次,都是埋怨我们的学生不行。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不行,我们老师也是有责任的。

其实,我们的学生还是很有潜力的。

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善于点拨,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孩子也会爱上学习的。

正像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理论上,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在实际教学中,顽固的“填鸭式”教学,还在影响着我们,如何把新理念付诸行动,还需要每一位老师的自我觉醒。

只有我们觉醒了,新课程才会真正走向课堂。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四)

执笔:

张晓毅授课者:

谢文龙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小数

教材分析: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

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本教时“生活中的小数”是以学生经常接触的现实生活作为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小数的重要性,理解小数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有很多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并且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理解了生活中的小数以及它们的实际意义,由于农村小学学生的水平不高,而且是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不少学生已经遗忘所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复习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初步体会到小数产生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实际需要。

2.会读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并能说出表示的实际含义。

3.能把能把日常生活中的数用小数的形式表示。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到小数产生于日常生活,能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认识了小数,你们相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