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756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docx

《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docx

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撰写和创编能力培养

(一)创编歌词在创编歌词的活动中,教师一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教师一般只向儿童提供一段歌词。

如:

在教唱《在农场里》这首歌曲时,教师只要先教会儿童学唱第一段歌词:

猪儿在农场噜噜,猪儿在农场噜噜,猪儿在农场噜噜叫,猪儿噜噜叫。

待儿童初步学会演唱该歌曲后,教师可自然引导儿童创编其它的动物及其叫声,采用替换词的方法进行编创活动。

也就是说,第二、三段歌词仅仅是作为后备的思路而保留在此的。

2、一般地,不用年龄的儿童在创编歌词活动中,其创编要求和程序设计都应是有区别的。

但是教师特别要注意:

应针对自己班上儿童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歌词创编活动。

对于没有基础的班级,即使是大班儿童,教师也应适当降低要求,遵循由慢渐快、由简单到复杂、由协作到独立的编唱原则。

如先采用替换词的方法对歌曲的部分歌词进行符合逻辑的替换,然后过渡到重组句子;先请某一位儿童想出相应的词句,集体一起唱出,再过渡到儿童学习独立地唱出新词等。

3、与创编有关的知识经验、技能准备情况应以儿童自身的实际基础为着眼点。

如果确实需要,教师也可以在科学、语言或其它有关教育活动过程中顺带进行一些必要的知识经验和语言组织技能方面的准备,以使儿童在进行歌词创编活动时能够体验到更多创造的快乐和享受音乐的快乐。

如在为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创编新歌词前,教师就可以先帮助儿童了解有关孵生小动物的知识;在为歌曲《买菜》创编新歌词前,可请家长带孩子参与买菜活动,并请儿童谈谈买菜的经历。

4、有时,儿童创编的歌词与原歌曲所含词汇相比,会出现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对此,教师要灵活地加以处理: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教师可以帮助其稍作改变,使创编的歌词正好符合原曲的句子结构。

如将儿童创编的我爱我的小花猫改成我爱我的小猫。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教师则要鼓励其独立完成这样的任务,有时在词曲对应关系上也可稍作调整,如将节奏拉开或压缩后唱出。

如:

拉开节奏:

56|11111165|11|你把手套戴在头上吗?

压缩节奏:

112|331|27|5|我听见拖拉机在突突响。

5、要特别注意通过歌词创编活动,培养儿童科学的逻辑的思维。

如可以鼓励儿童根据事物的前后逻辑关系、类属关系或因果关系等创编歌词。

如:

我听见风儿在呼呼吹是因,我听见树叶在沙沙响便是果。

又如:

当教师教唱了《摇篮》中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这段歌词后,便可以引导儿童思考:

还有什么样的摇篮,可以摇什么样的宝宝?

再如大班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对于缺乏良好的创编经验的儿童来说,通常会无从下手。

他们往往要紧张地想很长时间,才能想出一件事情,而且各件事情之间也往往会缺乏应有的逻辑关系。

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注意寻找一些思路。

比如有些事情之间是有程序先后的、有些事情之间是有类属关系的等等。

总之,当儿童有了某种创编思路以后,其思考的数量和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6、教师应十分注意努力提高创编活动的参与密度,减少等待、减少游离于活动边缘的状态,使绝大部分儿童都有较多的机会动脑、动嘴和做动作,并享受创造和分享创造成果的快乐。

如:

在有些含有较多重复句子的歌曲如《胡说歌》中,教师可以作如下安排:

先由一位儿童编唱第一句,然后其他儿童马上参与进来唱出其其它重复的句子。

在有些可以采用分工合作的方法演唱的歌曲如《勤快人和懒惰人》中,教师可以作如下安排:

请儿童三人一组,商量好歌中的勤快人将在什么地方劳动(如在花园里劳动),然后每人想一件勤快人在这个地方干的事情(如有的浇水,有的锄草,有的在捉害虫),三人合作地编和唱。

7、注意不要将儿童编唱的若干段新歌词串联起来唱,以免给儿童造成过重的记忆负担,失去编唱歌曲原本应有的快乐。

8、教师应注意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把握好创编时间片段的长短,确保全体儿童在整个创编的时间段中保持高度的参与积极性。

一般说来,整个创编活动应控制在5-8分钟之内,独立创编的儿童人数应控制在3-5人以内,甚至对于创编内容本身比较复杂或含有比较复杂的演唱方式的歌曲,往往只需创编l-2种新歌词即可。

因为过度的创编活动很可能会使儿童参与歌唱的积极性大面积下降。

9、某些歌曲创编的空间较大,对此,教师应仔细研究和分析歌曲,找准适合本班儿童创编的点,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切忌面面俱到而使儿童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参与的热情。

如:

细加分析歌曲材料《买菜》,可知旋律重复部分(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水里游呀)和念白部分(萝卜黄瓜︱西红柿︱,扁豆毛豆︱小豌豆︱)均可作为创编的切入口。

据此,创编的思路至少有以下三种:

(1)请儿童创编旋律重复部分中的菜肴名称。

教师提示语:

除了鸡蛋是圆溜溜的,还有什么菜也是圆溜溜的?

(教师根据儿童的回答即兴画出新菜,替换原图片。

其余三句同)。

如此创编,只要求儿童用少数替换词来替代原歌曲中相应位置上的词汇,儿童基本上无须重新组织句子,故相对比较容易。

(2)请儿童创编旋律重复部分中的菜肴名称及其关键特征。

教师提示语:

除了鸡蛋、青菜、母鸡、鱼儿,你还想买什么菜?

新买的菜是什么样子的?

用一个好听的词说说看。

(教师根据儿童的回答即兴画出新菜及其关键特征,替换原图片)。

如此创编,要求儿童既要想出新菜名(四种),还要想出这些菜的关键特征,并能编填入原歌曲唱出,难度很大。

(3)请儿童创编念白部分的菜肴名称。

教师提示语:

你还想买什么菜?

请把你想买的那种菜画下来。

随后教师和儿童商议,选择若干图画,替换念白部分的图片并按照固定的节奏型念出(也可拉长或压缩节奏念出)。

如此创编,使得每个儿童都有机会参与其中,难度也较为适宜。

上述三种创编思路虽然均可选用,但是教师切不可以要求儿童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将所有的创编思路一一加以尝试,特别是第二种创编思路,难度颇大,教师一定要谨慎选用。

10、教师应注意使创编的结果达到相对完美的程序,质量有时应该比数量更为重要。

对于创编中产生的比较有独创性和审美性的例子,教师可以稍加评说,并提供机会让儿童通过多唱几次来实际感受这些优秀范例的独特好处,借以不断提高儿童自身对独创性和审美性的独立判断能力。

(二)创编歌表演动作在创编歌表演动作的活动中,教师一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即兴创编活动与引导创编活动应该区别对待即兴创编的活动特点是:

儿童在前,以儿童的意见为主,教师根据儿童的创造结果,提供发展完善的机会或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如在歌唱活动《小狗抬轿》中,教师可组织、引导儿童自由地结合成三人小组,自己创编三人配合的歌表演动作(两人扮小狗,一人扮老虎),然后轮流邀请志愿的小组或有独创、配合好的小组为大家表演,并相互模仿。

引导创编的活动特点是:

教师在前,以教师潜在的动作设计为主导性的意见,在儿童提出创编意见后,教师再根据儿童的意见重新组织自己的原有设计。

如在歌唱活动《两只小象》中,教师先启发儿童探索勾手的方法以表现小象,然后教师边演唱边做动作,在勾一勾处,模仿儿童的某个勾手动作。

最后,儿童借鉴教师的表演动作,边玩手指游戏边学习演唱,并在勾一勾处做出不同的勾手方法。

2、结构性动作、情节性动作、情感性动作应该区别对待结构性动作创编强调的是:

通过创编,理解和展现音乐特定的结构。

如段落、句子歌词内容的重复变化(相同的歌词内容做相同的动作),前奏、间奏、尾奏等,一般不要求根据歌词内容逐句创编动作,且要避免过分琐碎的动作。

如《郊游》为ABA结构的歌曲:

全曲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旋律及歌词均一样。

对于这样的歌曲,仅需创编两个动作――活泼欢快的动作和抒情优美的动作,A段做活泼欢快的动作,B段做抒情优美的动作即可(参见新歌导入与新授歌曲的模式一之3:

突出结构的动作导入模式)。

情节性动作创编强调的是:

通过创编,理解和展现歌词内容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一般要求根据歌词内容创编歌词。

如《小小蛋儿把门开》(参见歌唱的表演形式之八)。

情感性动作创编强调的是:

通过创编,理解、展现歌曲的主要情绪、情感氛围。

如《小海军》,首先确定一个主题动作,如踏步走,随后在主题动作的基础上,创编各种坚定有力、勇敢、神气的手部动作,如:

边踏步边敬礼、边踏步边扛抢等。

3、在引导创编的活动中,创编的数量以够用为限度所谓够用是指:

如果歌表演创编活动中只需要一个动作,那么在儿童创编出比较合适的动作之后,该种动作的创编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因为无限制地创编多余的新动作,容易造成兴趣的减退和注意的涣散。

如歌曲《下雨了》中大雨和小雨的动作。

4、在即兴创编的活动中,教师应主要以反馈和相互展示、交流、学习的方式来丰富儿童的创编思路教师的反馈,是指教师用语言或动作将儿童的创造再现给儿童。

由于儿童年龄小,许多创作都是在不完全自觉的情况下自然流露出来的,而且往往做完了,也就忘记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十分有必要帮助儿童记录,并把儿童的成果放大后,再展现给全体儿童,以便能够产生更大的教育效果。

同样,教师组织儿童相互展示、交流、学习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儿童、教育儿童,扩大教育的效果。

如在歌唱活动《捏面人》中,教师需要引导儿童根据捏面人的老爷爷捏出的面人形象来创编动作,此时教师便可先观察儿童创编的动作,然后采用他刚才(教师重现某儿童创编的动作)或你刚才(教师邀请某儿童再现做过的动作,必要的时候可以稍作提醒)两种方式进行反馈,以此丰富儿童的创编思路。

5、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引导创编之前都要自己先创编好一个样本,这个样本体现了教师希望儿童通过创编将要掌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但是,在实际的创编教学中,教师一般并不需要对儿童说:

请你跟我这样做!

因为这样很容易限制儿童的思路。

如歌曲《锄草》中安排了苗死和苗好两种结局,教师可先不要示范苗死和苗好的动作,而是可以通过提问或提供思考线索等方法来帮助儿童拓展创编的思路,如:

判了死刑的苗就是没有救活的苗,没有救活的苗会是怎么样的呢?

等等。

教师不急于向儿童展示自己的动作样本的另一个好处是:

可以从儿童那里获得启发,从而丰富自己的创编思路。

看看下面的图例,你会不会为孩子们的创意叫好呢?

四、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撰写的方法前已述及,教师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和内容来提出和撰写每一个集体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

1、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音乐感的发展;2、学习技能、策略的获得与学习能力的发展;3、价值观念的获得与积极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以下分别阐述其具体的撰写方法:

(一)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音乐感的发展目标的撰写方法以下以中班歌唱教育活动《在农场》为例,来比较、分析说明该发展目标的撰写方法:

原版目标改编版目标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

通过演唱《在农场里》这首歌曲,初步理解休止符在音乐中的含义,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用较短促、稍跳跃的声音唱出歌曲中各种动物欢迎客人时快活、俏皮的语气和心情。

分析:

教师通过研究歌曲,很敏感地捕捉到该首歌曲中所蕴涵的一个非常典型的音乐知识技能,即休止符的演唱。

但是此处的休止符在歌曲中具有何种审美意义,目标中并未提及。

即便幼儿通过一些辅助的手段(如在休止处点头、闭嘴、摊手等)唱准了休止符,其仍然属于一种单纯的认知反应,因而不符合音乐活动审美性的特点。

分析:

此目标同样将休止符的演唱作为亟待幼儿掌握的音乐知识技能,但与原版设计不同的是,教师关注到休止符在该作品中的审美含义,即含有快活或俏皮的意思。

而且,教师通过慎重推敲,明晰了:

要想表现出小动物快活、俏皮的心情,除了要唱准休止符,还必须在整首歌曲的演唱过程中采用较短促、稍跳跃的声音,而这种演唱方法,并非依靠教师直接告知,而是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而获得并掌握。

由以上分析可知:

当我们在撰写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条目标,即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音乐感的发展目标时,我们首先应该审视音乐教材中所蕴涵的音乐、舞蹈知识技能;其次应该思考、体验这些知识技能在该作品中的审美含义;最后,还必须慎重推敲:

在何种程度上操作,才能使得这些富有审美含义的知识技能对本班幼儿产生真实意义上的挑战。

(二)学习技能、策略的获得与学习能力的发展目标的撰写方法仍以中班歌唱教育活动《在农场》为例,来比较、分析说明该发展目标的撰写方法:

原版目标改编版目标学习创编新歌词。

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生活经验,用替换词的方法创编歌词中的动物名称及其叫声部分,并能尝试唱出。

分析:

此目标强调了幼儿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但目标过于简单,要求也比较模糊。

如:

需要幼儿创编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幼儿应该按照何种线索进行创编?

这些均未在目标中给予明确。

分析:

此目标依然属于创造性发展的目标。

但与原版设计不同的是,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较为清晰的创编思路,即明确了创编的内容(动物名称及其叫声)和创编的结构(即采用替换词的方法对歌曲的部分歌词进行符合逻辑的替换)。

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和根据生活经验这样的限定语,则明确了:

新歌词的编创任务不是通过教师示范、幼儿简单模仿而完成的,而是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主动获得此创造性学习的机会的,同时与创编有关的知识经验也是基于幼儿的生活基础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

当我们在撰写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二条目标,即学习技能、策略的获得与学习能力的发展目标时,我们首先应该审视音乐教材:

该音乐教材的学习可以使幼儿获得哪些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学习该音乐材料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其次,教师应该努力寻找有效的教的策略来帮助幼儿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最后,教师应从学的角度来撰写目标,且努力使目标的表述具行为化和具可操作性,从而使教师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的策略,并使幼儿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

音乐学习也是一种学习。

因此,一般的学习态度是必须建立的,一般的学习规律是必须遵守的,一般的学习技能或策略也是必须学习的。

诸如集中注意、观察、模仿、练习、思考、创造性表达以及探索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都是应该也是可以在不同的音乐学习中不断积累和相互迁移的。

所以,当我们在撰写学习技能、策略的获得与学习能力的发展目标时,不要仅限于考虑幼儿的创编能力(创编歌词、创编动作、创编配器方案等),也不要仅限于发展幼儿的记忆、模仿等学习能力,而是应该将其它各种学习都纳入我们的培养方向之中。

如大班歌唱教育活动《数羊群》中的第二条目标即是:

借助教师的动作及图片的提示,记忆相关歌词内容;知道动作或图片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该目标关注的便是:

幼儿注意并能有意识地利用教师提供的动作策略和图片策略来支持自己的记忆活动,从中体验策略使用的有效性;并且认识到,当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尝试使用有效的策略来帮助自己解决学习问题。

显然,幼儿获得这样的认识远比仅仅学会唱一首歌曲更具有长远的发展价值。

(三)价值观念的获得与积极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目标的撰写方法以下以小班韵律教育活动《小鸟飞》为例,来比较、分析说明该发展目标的撰写方法:

原版目标改编版目标努力与同伴保持协调。

初步学习找空地方做动作,做鸟飞动作时尽量不让别人碰到自己,自己也不碰到别人。

分析:

此目标提出了社会性发展的要求,但目标陈述过于笼统,使人看后不知如何实施教育活动,落实教育目标。

分析:

此目标依然属于社会性发展的目标。

但与原版设计不同的是,教师在陈述目标时,清楚地说明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将要做什么和应该做到何种程度,从而使幼儿获得了在空间运动中与他人保持和谐人际关系的初步观念与技能。

由以上分析可知:

当我们在撰写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三条目标,即价值观念的获得与积极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目标时,教师首先要牢牢将音乐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媒介这个核心问题放在心上,不能在设计音乐教育活动时,只关注传授音乐的知识技能,而忽略了情感体验与表达、自我认识与管理、社会交往与协作,以及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等诸多与做人有关的问题。

其次,教师应该分析本次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引发幼儿哪些有关对自己、他人、集体、环境、生活的态度,获得哪些处理各种关系的适宜技能与方法。

最后,依然是提出和撰写行为化的目标。

如此,幼儿在一个具体的音乐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便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的美的整体。

仍以中班歌唱教育活动《在农场里》为例。

假使我们打算在某次复习活动中进行一次结伴歌表演活动,我们就可以在第三条目标中这样写:

在双人结伴演唱《在农场里》的活动中,能够做到在每一段的前奏中重新结伴,而且在结伴时能基本做到迅速、安静、不争抢或拒绝同伴,并学会自然地接纳临时未找到同伴的第三人。

五、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范例分析与调整例一:

中班音乐游戏《火车快跑》教育活动目标1、使幼儿熟悉游戏的音乐,学习游戏的基本玩法。

2、训练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3、复习歌曲《好朋友》,要求幼儿能以愉快、亲切的感情演唱歌曲。

分析:

1、该组目标主语均为教师,说明目标撰写者知道在目标陈述过程中,必须使用统一的主语。

不过,这样的目标也能反应出目标撰写者尚未学会有意识地以幼儿为第一人称来陈述目标。

2、该组目标的陈述方法可用于所有音乐游戏活动的教育目标陈述,因此不符合行为化的要求。

第二条目标更是过于抽象,使人不能得知该活动是通过何种方式对幼儿的何种方面的灵活性、协调性提出挑战的。

3、第三条目标虽然也提出了情感的要求,但这种提法违背了审美活动的基本规律:

幼儿必须先体验到亲切、愉快,然后才能由衷地通过歌声抒发出来。

所以,教师如果仅仅知识从外部提要求,往往不但不能奏效而且还常常会适得其反。

修改后的目标如下:

1、初步熟悉游戏音乐。

通过游戏活动中的练习,大多数幼儿能比较自如地踩着八分音符的节奏小跑。

2、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至少能想出2~3种不同的两人搭城门的方式。

3、复习歌曲《好朋友》,能在两两结伴边唱边即兴表演的同时,尽量看着同伴的眼睛,并对同伴微笑。

在玩火车钻山洞的游戏时,尽量努力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如低头、曲身、屈膝,慢慢、匀速地小跑,不挤、不推前面的人,不拖、不拽后面的人,也不碰到扮城门的人)。

例二:

中班音乐欣赏《啤酒桶波尔卡》教育活动目标1、了解音乐AB(ab)A的结构以及连贯、流畅的旋律。

2、启发幼儿用各种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3、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与同伴协调交往。

分析:

1、该组目标中的主语不统一,没有固定使用幼儿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既有发展目标(以幼儿为主语,如第一条目标),又有教育目标(以教师为主语,如第二、三条目标)。

2、该组目标遵循了系统化原则和行为化原则,目标分类清晰,要求也较明确。

但该组目标仍有模糊之处,如:

这一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进行的参与性音乐欣赏活动究竟如何体现出游戏性?

音乐所要表现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

需要创编的形体动作又指哪些?

因此,该组目标的重点、要点还不够突出、明了,教师设计时的良好思路在目标中未能很好地体现。

修改后的目标如下:

1、初步感知音乐AB(ab)A的结构,学习用啤酒桶生长、小老鼠跳舞和啤酒桶倒酒请小老鼠喝的情节动作表现音乐A、Ba、Bb段的内容和性质。

2、根据故事情节和图谱中啤酒桶、小老鼠的形象、动作特点创编情节动作。

3、在游戏过程中,注意根据周围可用空间的大小适当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愉快地与同伴协调交往。

例三:

大班方阵舞《男儿当自强》教育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雄壮、有力的性质。

2、学习用基本动作:

马步、弓箭步表现舞蹈。

3、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分析:

1、该组目标主语统一,均为幼儿。

2、该组目标基本上都是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音乐感的发展目标,缺学习技能、策略的获得与学习能力的发展及价值观念的获得与积极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两方面的目标,这与系统化原则,即要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整体经验的原则不符。

3、从目标陈述的角度看,第一条目标侧重于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非韵律活动中的主要教育目标,而第三条目标过于空泛,对本活动没有指向性,甚至放在体育活动中也未尝不可,在本活动中不符合行为化原则。

修改后的目标如下:

1、学习用马步、弓箭步等基本动作体验和表现解放军筑坝抗洪时的英雄气概。

2、借助筑堤坝、打桩、加油干等情节记忆动作顺序,并能利用地上的标志点保持队列的整齐。

3、舞蹈过程中,努力保持身体的稳定。

理解克服肌肉酸疼等感觉是意志坚强品质的体现,并能为自己的意志努力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