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529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docx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docx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23精品22页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

正确读写1~5各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出示主题画:

问:

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

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板书课题:

1~5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

2、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

再摆1个呢?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1~5的顺序

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

摆好后提问:

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2的后面一个数呢?

……

(3)数一数:

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

师小结: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

也可能是几?

……

3、写一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

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

写得好的上台展示。

(4)练一练

完成练习三的1~2题。

4、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顺利,但学生的书写不容乐观,2、3、5这三个数字写得不够“流畅”导致不够“圆润”,还得多下功夫,加强书写。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

请你说

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

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

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

(1)学生自由看图: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

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5>4谁会读?

(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够吗?

三、练一练

第18页的第3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概括: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

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应该说,学生都知道两数的大小关系,也能正确运用大于号、小于号(因为他们记得“大大嘴巴对大数,尖尖嘴巴对小点的数),但不习惯说:

谁大于谁或谁小于谁。

也不能正确说出相应符号的名字。

 

第三课时第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难点:

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

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挂图第20页的图画。

3、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

师:

问:

小朋友,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有哪些人?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

(1)小朋友排在第几?

谁排第一?

解放军阿姨呢?

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

从后面数呢?

(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

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动画展示:

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

有几个人在排队?

这时谁排4?

小朋友排第几?

解放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

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

他还可以排第几?

(2)区别几个和第几

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

4、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拿出4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

什么会有两种摆法?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是相对的。

三、反馈练习:

1、第23页的第1题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

四、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第几的认识比我预想的情况要好很多,学生能正确分辨第几与几。

通过数一数、找一找,效果不错。

 

第四课时分与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5根小棒,5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数数从1~5,从5~1

2、比较大小

3○44○25○12○3

3、看图回答

○○△△□△□○□△☆△

一共有()△

从右边数,☆排第()。

从左边起,第5个是()。

二、探究新知

1、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

(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

刚才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且一个也不落下?

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

444

132231

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

4可以分成1和3,

1和3组成4………再自由读

(4)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

看到3和1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

(6)练习4的组成。

2、学习5的组成

请同学们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分分看。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

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的几种不同分法。

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

5 5 5   5     5

142 33  2  4   1

怎样才能记住5的组成呢?

练习5的组成。

(猜数游戏、对口令)

三、巩固运用

完成21、22页的内容以及23页的3、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加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能力目标

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3、情感目标

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三角形和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在桌上依次摆出2根小棒,3个三角形,5个圆片。

边摆边说一说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具下面书空。

2、将摆好的三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和5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再在全班交流。

师引导说:

把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放在一块儿,左手和右手放到一起都是“合起来”的意思。

(反复说几次)让学生体会到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从而引出要知道它们合起来有多少在数学上要用加法计算,

2、学习加法算式

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和1合起来,用符号“+”表示。

板书:

3+1=4

:

加号等号

怎样写加法算式呢?

教师演示在算术本上本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的写法。

再次强调说明:

把3和1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强调:

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

加号后面的1呢4又表示什么?

学生读算式。

3、结合第24页的气球图,进行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的含义。

4、发散联想,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

并会口头列加法算式表示。

三、巩固发展

1、第24页做一做要求一边看一边说过程。

2、练习五的第1题。

先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说图意,然后在方框里填得数。

四、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第六课时1~5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能力目标

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看图填数

○○○○○○○○○

()()

二、探究发现

出示25页主题图

仔细看,图中画了什么内容,说出图意,同座同学互说。

根据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怎样列算式?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2得多少?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代表汇报。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师:

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3和2组成5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

同桌互说。

强调:

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

加号后面的“2”呢?

“5”又表示什么?

三、巩固深化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先看图说图意,再在全班交流,说算式,你是怎么算的?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完成做一做第3题:

边摆边列算式

3、游戏:

找朋友

345

2+34+12+21+23+1

1+24+11+33+2

4、完成练习五的2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七课时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计算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确定被减数。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和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1+31+42+24+13+1

2、对口令:

5以内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出示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小丑手里拿着4个气球,飞走了1个)

师:

像这样,从4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

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4

飞走了一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飞走一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1

像这样飞走了、去掉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4-1=

问:

4-1等于几?

你是怎样想的?

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出示第26页的第2幅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2)问:

谁知道虚线圈是什么意思?

请你猜一猜。

2、第26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吗?

试一试。

(4人小组合作完成)

三、巩固反馈

1、P28页的第3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

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

怎样计算减法?

 

第八课时5以内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了解减法的意义,熟练口算5以内的减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

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情感目标

结合课堂教学渗透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对口令:

5以内数的组成

2、看图说图意,列算式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第27页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完整题意。

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启发提问:

要求还剩几只松鼠,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算式是怎样的?

5-3得多少?

你是怎样算的?

师:

同学们有的用5的分解来算的,有用5的组成来计算的,有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计算的。

你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方法来计算减法。

现在请同学们再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5-3的?

3、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

第1题: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要求还剩下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为什么?

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独立完成第2、3题

三、巩固深化

1、练习五第4题先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2、练习五第5题

四、总结提炼

1、说说本节课自己学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在计算减法时,我们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和算减想加的方法来计算。

第九课时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数的顺序填数

  1  ( ) 3  4  (  )

  5  (   ) (   )  2  1

  (  ) (  ) 3 (  ) (  )

 (学生口答)

2、数的组成

 □   5    □    5

2  3  1  □  2  2  3 □

3、5以内加法练习

出示1234

把数字卡片放在方格的上面并移动,做口算1+1,1+2,

1+3,1+4。

再把卡片放在下面并移动,做口算2+1,3+1,4+1,将数字卡片换成其他的,分别练习5以内的加法。

4、5以内减法练习

分别用5减去比它小的数,依次练习。

二、指导练习

1、P29页的第6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把算式补充完整。

2、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

谁编的最好?

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不足的

地方?

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9页的第7题。

全班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

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数学小游戏:

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

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第十课时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能较工整的书写0。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能正确的书写0。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

看他的

表情是怎样变化的?

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挂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第一种含义:

什么也没有

盘子里有2个桃子,问:

用几表示?

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盘子里有1个桃,问:

用几表示?

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盘子里有1个桃也没有,问:

用哪张卡片表示?

有吗?

师:

什么也没有用:

0“来表示。

  板书:

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3、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1)出示直尺图

师:

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

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

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

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

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

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

见过跳远吗?

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

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

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

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4、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

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  在书中第30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1页的第1题

2、完成第31页的第2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感受?

 

第十一课时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

示什么?

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

既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

0的加减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出示第2幅图:

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

你又看到了什么?

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

3-3=0

5)谁知道:

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出示第二张荷叶问:

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

4+0=4

5)谁知道:

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6)完成想一想:

5-0=□

3、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

3-3=0

           4+0=4

5-0=5

你发现了什么?

(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