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613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docx

《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docx

八年级下文言文中考真题

《与元思元书》

一、(2006百色课改)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21—25题。

(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来源:

21世纪教育网]

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

(2分)

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2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3分)

答案:

21.B22.写山的“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25.第一问: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

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二、(2009福建泉州)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5—8题。

(15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自自富阳至桐庐B.从从流飘荡

自非亭午夜分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绝猿则百叫无绝D.日有时见日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日光下澈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

(4分)

①天山共色()②一百许里()③互相轩邈()④窥谷忘反()

7.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

(1)说说富春江景色的总体特征。

(2)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

8.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

(任选一道作对)(3分)

①两岸连山无阙处,②石潭上竹树环合,

 

答案:

5.(2分)C

6.(4分)①同样②左右、多③往高处伸展(只写“高”扣0.5分)④同“返”返回

7.(6分,每题3分)示例:

(1)山水风光(山光水色)奇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2)富春江激流飞腾,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波浪汹涌,像骏马在奔腾。

8.(3分。

意思相近,结构相似即可)①示例:

百里江水皆缥碧②示例:

寒树间好鸟相鸣

三、(2007广州市花都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

10、翻译与理解。

(6分)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分)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3分)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明月别枝惊鹊:

②路转溪头忽见:

(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

(5分)

参考答案9、A(3分)(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

10、

(1)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

(3分,急湍1分,甚1分,奔1分)

(2)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2分),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分)。

11、(7分)

(1)①另一个树枝,②出现(2分,每句1分);

(2)上片写诗人在夏夜看到明月高照,山林明亮,听到鹊声、蝉声、蛙声,闻到稻花芳香,景色清新,在这个时候还听到出来纳凉的人谈论着今年的丰收,身处其中,作者感到闲适、快乐。

下片写作者夜行遇雨,要找地方避雨,忽然见到了曾经见过的茅店还在老地方,流露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上下句内容的转述各1分,上片转述扣住清新,下片转述突出“忽见”;上、下片表达的心情各1分;叙述有条理1分)

四、(09浙江台州)

(二)(1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分)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答案:

(二)(11分)

19.B评分标准:

3分。

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评分标准:

4分。

每小题2分。

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评分标准:

2分。

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

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答其他短语,扣分。

22.答案要点:

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评分标准:

2。

每点1分。

意对即可。

《五柳先生传》

一、2007烟台卷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2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2分)

11.有人说:

“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2分)

参考答案

7、A

8、8、

(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欣然忘食性嗜酒期在必醉

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示例:

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二、(四川达州)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

(15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8、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

(2)()(3)()(3分)

(1)A、期在必醉B、君问归期未有期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D、度已失期

(2)A、或置酒而招之B、怅恨久之

C、楚人怜之D、又数刀毙之

(3)A、亲旧知其如此B、其两膝相比者

C、以彰其咎D、其真无马邪

19、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21、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

《》;作者:

(2分)

人物形象:

(2分)

答案:

18、

(1)A

(2)B(3)D。

19、

(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0、(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

21、略

二、2007孝感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

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这官欤?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8、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2分)

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3分)

参考答案7、A

8、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10、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

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马说》

一.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11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

岂远千里哉?

”(注解:

①安事:

要……何用   ②捐:

弃  ③之:

指死马  ④期年:

满一年   ⑤诚:

真心 ⑥致士:

纳贤士 ⑦见事:

被侍奉)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买其首五百金(                          )

(4)鸣之不能通其意(                            )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2分)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

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⑴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答案11)21.⑴用鞭子打 ⑵买 ⑶它(的)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2分,每小题0.5分)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2分)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

(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⑴唉!

是真的没有好马吗?

这是不识好马呀。

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

(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1分,对“其、也、所、者、安、事、  捐”等词语理解或句式不落实的酌情扣分。

二.2010阳市初中升学考试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

副词,接连地。

 ②还:

通“环”,环绕。

③朝:

早晨。

④一旦:

一天。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才美不外见。

 见:

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临:

_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

子:

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___

8.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

(3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

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分)

(1)见,通“现”,表现。

 

(2)临,面对。

 (3)子,你。

 (4)顾,回头看。

8.

(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

(2分,直译、意译均可。

     

(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

(1分)

9.(3分)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意思接近即可)

 10.(5分)联系“伯乐”、“马”(2分),“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三.2010年芜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

“卿得良马否?

”飞曰:

“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曰:

“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

①帝:

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

②介:

备上鞍甲。

③褫(chǐ):

脱去,卸下。

④秣:

喂食。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比行百里始奋迅(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

(1)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2)然非精洁则不受

19.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                        ”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                  ”的特点。

(用文中的语句填空)(3分)

20.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反面   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正反对比    阐述,他们都希望 优秀人才能得到识别和重用                                  。

(4分)

《送东阳马生序》

1、湖南怀化市:

《送东阳马生序》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明臣言行录))

注:

①昏怠:

昏沉困倦。

②辄:

就。

③沃:

浇。

文中有“洗”之意。

④重:

兼有两种(事物)。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

(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

③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谪:

②录毕,走送之走:

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

答:

18.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分)

答:

16.①假:

借;②走:

跑;③谪:

降职远调;④妻子:

妻子和儿女。

(每词l分,共4分)

17.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先”“后”l分,句意1分,共2分)

18.家境贫寒;刻苦读书。

(每点1分,共2分)

2、湖北咸宁市: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