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60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工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电气工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电气工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电气工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电气工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方案.docx

《电气工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方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工程方案.docx

电气工程方案

1.编制依据…………………………………………………………1

2.接地装置安装…………………………………………………………2

3.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4

4.变配电室及电气竖井内接地干线………………………………7

5.建筑物等电位联结………………………………………………8

6.塑料导管敷设…………………………………………………13

7.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18

8.导管内穿线……………………………………………………21

9.电缆敷设………………………………………………………25

10.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台、箱)配电箱(盘)安装……30

11.开关、插座、风扇安装………………………………………34

12.普通灯具安装…………………………………………………38

13.专用灯具安装…………………………………………………42

14.建筑物照明通电试运行………………………………………44

15.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检查接线………………46

16.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49

17.柴油发电机组安装……………………………………………56

18.电气设备试验和试运行………………………………………61

19.成品保护………………………………………………………68

20.施工注意事项…………………………………………………69

21.安全及文明施工………………………………………………70

22.工程管理措施…………………………………………………72

23.质量管理通病…………………………………………………74

 

1.编制依据

1.1电气工程施工图纸及图纸审查报告

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1.5《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575-2010)

1.6《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167-2010)

1.7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1.8《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2.接地装置安装

2.1施工准备

2.1.1技术准备

2.1.1.1充分熟悉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

2.1.1.2根据图纸要求准备相应施工图集等技术资料;

2.1.1.3编制技术交底;

2.1.2材料要求

2.1.2.1品种规格

2.1.2.1.1镀锌钢材(角钢、钢管、扁钢、圆钢等);

2.1.2.1.2铜材(铜管、铜排等);

2.1.2.1.3辅材(电焊条、铜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漆等);

2.1.2.2质量要求

镀锌钢材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冷镀锌或热镀锌材料,材料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2.1.3主要机具

2.1.3.1施工工具:

钢卷尺、铁锹、铁镐、大锤、夯桶、电焊机、电焊工具等

2.1.3.2测量工具:

ZC-8型接地摇表。

2.1.4作业条件

2.1.4.1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

2.1.4.2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2.1.4.3柱筋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2.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2.2.1工艺流程

2.2.1.1人工接地装置安装

加工接地体→定位、弹线→挖坑、开槽→接地极→接地网→防腐→核验

2.2.1.2自然基础接地装置安装

定位→搭接底板筋→搭接柱主筋与底板筋→焊连接板→标记主筋→核验

2.2.2操作工艺

2.2.2.1人工接地极安装

2.2.2.1.1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长度不应小于2.5m。

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

为了避免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子歪斜,也可加工成扁尖形。

遇土质很硬时,可将尖端加工成锥形,如选用角钢时,应采用不小于40mm×40m×4m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

2.2.2.1.2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接地装置(网)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在此线路上挖掘深为0.8~1m,宽为0.5m的沟,沟上部稍宽,底部如有石子应清除。

2.2.2.1.3沟挖好后应立即安装接地极和敷设接地扁钢,防止土方坍塌。

先将接地极放在沟的中心线上,打入地中,一般采用手锤入,一人手扶接地极,一人用大锤敲打接地体顶部。

为防止将角钢或钢管打劈,可加一护管帽,套入接地钢管顶端,若采用角钢,可在其顶部焊接约100m的一段角钢。

用手锤敲打接地极时应平稳,锤击接地极正中,不得打偏,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当接地体顶端距地600mm时停止打入。

2.2.2.1.4接地扁钢敷设前应调直,然后将扁钢放置在沟内,依次将钢与接地极用电焊(气焊)焊接,因为扁钢侧放时散流电阻较小,所以扁钢应侧放,不可平放,扁钢与钢管连接的位置距接地极最高点约100mm,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直接将扁钢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

(或角钢)焊接。

焊接时应将扁钢拉直,焊好后清除药皮,剧沥青漆作防腐处理,将接地线引出至需要位置,留有足够的连接长度,以待使用。

2.2.2.1.5接地极连接完毕后,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接地极材质、位置、焊接质量,接地体(线)的截面规格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分层夯实。

最后将接地电阻摇测数值填写在隐检记录上。

2.2.2.2自然基础接地体安装

2.2.2.2.1利用无防水底板钢筋或深基础作接地极:

按设计图纸尺寸位置要求,标好位置,将底板钢筋搭接焊好。

再将柱主筋(不少于2根)底部与底板钢筋搭接焊好,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筋焊接好接地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用色漆作好标记以便引出和检査。

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同时做好隐检记

录。

2.2.2.2.2利用柱形桩基及平台钢筋做好接地极,按设计图预埋测试板纸尺寸位置要求,找好桩基组数位置,把每组柱基四角钢筋搭接封焊,再与柱主筋(不少于2根)搭接焊好。

并在室外地面800mm以下,将主筋焊接好接地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作好标记以便引出和检查。

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同时做好隐检记录。

2.3质量验收标准

2.3.1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3.2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3.3接地装置在地面以上的部分按设计要求设置测试点,测试点不应被外墙饰面遮蔽,且应有明显标识。

2.3.4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理设深度不应小于0.6m,且应在冻土层以下。

圆钢、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m。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2.3.5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应采取防腐措施,焊接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2.3.5.1肩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且应至少三面施焊;

2.3.5.2圆钢与圆钢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且应双面施焊;

2.3.5.3圆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且应双面施焊;

2.3.5.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应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3、防雷引下线及接闪器安装

3.1施工准备

3.1.1技术准备

3.1.1.1充分熟悉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

3.1.1.2根据图纸要求准备相应施工图集等技术资料。

3.1.1.3编制技术交底。

3.1.2材料要求

3.1.2.1品种规格

3.1.2.1.1主要材料:

镀锌钢材(扁钢、圆钢等)。

3.1.2.1.2其它材料:

电焊条、氧气、乙炔、支架、专用卡子、小线、镀锌螺栓、黄色油漆、绿色油漆等。

3.1.2.2质量要求

镀锌钢材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冷镀锌或热镀锌材料,材料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3.1.3主要机具

常用电工工具、钢锯、电焊机、切割机、压力案子、卷尺、电锤、冲击钻、电焊工具等。

3.1.4作业条件

3.1.4.1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条件。

3.1.4.2利用柱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3.1.4.3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3.1.4.4支架安装完毕。

3.1.4.5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3.1.4.6土建屋面女儿墙抹灰已完,屋面防水施工已完。

3.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2.1工艺流程

3.2.1.1避雷引下线暗敷设

调直扁钢或圆钢→搬运→下端与接地体焊接→随建筑物引上→隐检

3.2.1.2避雷网安装

支架安装→避雷网调直→避雷网固定→连接引下线

3.2.2操作工艺

3.2.2.1避雷引下线暗敷设

3.2.2.1.1首先将所用扁钢(或圆钢)用手锤等进行调直或抻直。

3.2.2.1.2将调直的引下线运到安装地点,按设计要求随建筑物引上,挂好。

3.2.2.1.3及时将引下线的下端与接地体焊接好,或与接地卡子连接好。

随着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将引下线埋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为止。

如需接头则需进行焊接,焊接后应敲掉药皮并刷防锈漆(现浇混凝土除外),并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验收,做好记录

3.2.2.1.4利用柱主筋(直径不小于16mm)作引下线时,应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设计无要求时应于距室外地面0.5m处焊好测试点,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焊接出一定长度的引下线,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做完后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

3.2.2.1.5引下线在最高点墙中位置引出长度为0.6米,引出部分涂刷黄绿相间色,颜色宽度为50mm。

3.2.2.2避雷网(带)安装

3.2.2.2.1采用植筋的方式稳固预埋件

3.2.2.2.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弹线,转弯处或交叉处支架位置为0.5米,并以转弯或交叉等处为起点(终点),在1m范围内均分档距。

3.2.2.2.3用电锤在打眼,在锤头上缠上绝缘胶带,用来控制打眼深度。

按照植筋胶的工艺要求操作,安装支架。

3.2.2.2.4首先固定一直线段上位于两端的支架,然后拉线进行其他支架的的安装。

3.2.2.2.5屋面上采用混凝土支座,将混凝土支座分档排好。

将两端支架间拉直线,然后将其他支座固定。

3.2.2.2.6如果女儿墙预留有预埋铁件,可将支架直接焊接在铁件上。

3.2.2.2.7以上焊接要求同接地装置安装分项焊接要求。

3.2.3质量验收标准

3.2.3.1防雷引下线的布置、安装数量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3.2.3.2接闪器的布置、规格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2.3.3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必须采用焊接或卡接器连接,防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必须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3.2.3.4当利用建筑物金属屋面或屋顶上旗杆、栏杆、装饰物、塔、女儿墙上的盖板等永久性金属物做接闪器时,其材质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物金属屋面板间的连接、永久性金属物各部之间的连接应可靠、持久。

3.2.3.5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并应设置专用支架固定,引下线焊接处应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3.2.3.6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采取防电化学腐蚀措施。

3.2.3.7接闪杆、接闪线或接闪带安装位置应正确,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固定的焊缝应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防松零件齐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