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6739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docx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docx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精品导学案

12《古诗三首》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齐唱歌曲,激情导入)

1.师:

有一首歌曲唱得好,有国才有家。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成龙、

刘媛媛演唱的歌曲《国家》。

2.出示唱词,播放歌曲,学生跟着唱。

3.师:

相信同学们通过这首歌曲,对爱国爱家有了新的认识。

是的,古往今来,多少人为自己的国家浴血奋战,战死沙场,多少诗人用手中的笔表达对祖国的一片真情。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三首》,看看诗人是怎样表达爱祖国、爱民族的强烈情感的。

4.板书课题:

古诗三首。

齐读课题。

二、目标引领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乃、熏、亥、恃”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熏、杭”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会默写《示儿》。

3.读懂诗歌的题目,理解诗的意思。

能结合有关资料,说说诗中名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体会意境,反复品味,在朗读中感悟。

3.敢于质疑,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三、字词运用

(一)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1.要求会认的字:

nǎi乃xūn熏hài亥shì恃sǒu擞

2.要求会写的字:

祭乃熏杭亥恃哀拘

3.读读记记下面的词语:

九州祭奠万事空烟熏火燎醉人杭州

恃才傲物万马齐喑哀求抖擞不拘一格

(二)词语解释。

万事空:

什么也不知道了。

但悲:

只感到悲伤。

北定:

向北挺进,收复中原广大地区。

家祭:

家庭祭祀活动。

题临安邸:

写在临安的旅店里。

题,写。

几时休:

什么时候停止。

暖风: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吹得像喝醉了酒似的。

游人:

游客。

本课不是指观光旅行的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究:

终究、毕竟。

天公:

造物主。

本课指朝代统治者。

重:

重新。

抖擞:

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种格局。

(三)形近字比较。

祭(祭奠)乃(乃是)熏(烟熏火燎)杭(杭州)

察(观察)仍(仍然)重(重复)抗(抵抗)

亥(己亥)恃(仗恃)哀(哀叹)拘(不拘一格)

该(应该)侍(侍候)衰(衰老)构(结构)

(四)近义词。

生气——生机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抖擞——振作不拘一格——不落俗套

(五)反义词。

万马齐喑——万马奔腾不拘一格——千篇一律

(六)多音字。

kōng(天空)chóng(重复)

空重

kòng(空闲)zhòng(重要)

四、示范朗读

五、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猜读内容,了解作者及诗歌背景

1.问题引领:

(1)借助资料和注释,解诗题,明大致内容。

(2)通过查找资料或听老师介绍,了解作者及诗作背景。

2.学习提示:

(1)初读课文,将诗题、朝代、作者一一对应。

《示儿》——[宋]陆游

《题临安邸》——[宋]林升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2)借助资料和注释,说说诗题意思。

《示儿》:

给儿子看。

这首诗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题临安邸》:

在临安旅店里写的诗。

《己亥杂诗》:

诗人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这首诗是其中一首。

(3)翻开单元导读,联系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和读写提示中“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再读三首诗,猜想诗歌大致的内容。

忧国忧民、痛斥腐朽黑暗统制、期盼国家兴旺、表达爱国情怀。

(4)通过查找资料或教师讲解,了解作者,知道诗作背景。

PPT出示,配音教师配音读,或分别指名学生读。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

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诗作背景:

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直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

《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林升(1123年—1189年),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人。

诗作背景:

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中原国土全被金人占领。

当时康王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而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

同时,一些达官显贵们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诗歌不但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龚自珍(1792年—1841年)。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诗作背景:

本首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民不聊生。

3.梳理小结:

了解作者和诗作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融入诗中的情感。

通过初读,借助资料、老师介绍,我们明白了三首诗的作者都是爱国诗人。

他们忧国忧民、憎恨腐朽统制、企盼国泰民安的愿望跃然纸上,令人警醒。

六、精读领悟

(一)学习《示儿》

1.问题引领:

(1)读了诗题,你有何疑问?

(2)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

什么时候告诉的?

(3)从这首诗歌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诗歌,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先检查朗读,再指导读出诗歌节奏。

(参见停顿提示读,试读、指名读、齐读。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3)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参见注释、借助工具书或向同学、教师请教,加以理解。

②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③自我体会,感情朗读,感悟作者情感。

(4)小组交流:

这首诗是陆游在什么时候写的?

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你是从哪个诗句中明白的?

(在小组内人人说诗句意思,回答问题,再练习读好诗句。

(5)教师检查自学交流情况,进一步让学生明诗意、想意境、悟情感。

(检查指导重点诗句理解。

师让学生说说这首诗中最让人感动的诗句。

指导理解诗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①你怎么理解这两句诗?

②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从哪里看出来?

体现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北定中原、无忘告乃翁。

③从诗人的临终嘱咐中你想到了什么?

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诗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至深,即使即将死去,也还在惦记收复失地,并希望儿子在“家祭”时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

④检查、指导感情朗读,把诗人的临终愿望表达出来。

(6)想象诗歌意境,说说诗人卧于病榻之中,还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千叮咛,万嘱咐,还是放不下收复失地的国家大事。

3.梳理小结:

《示儿》是诗人85岁高龄的绝笔之作。

留给后世的经典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成为诗人终身遗憾。

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推介课外阅读陆游的爱国诗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病起抒怀》

《诉衷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学习《题临安邸》

过渡学习第二首诗: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刚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

下面学习林升的《题临安邸》这首诗,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1.问题引领: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从诗人描绘的景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与上一首有何不同?

2.学习提示:

(1)出示诗句,朗读诗句。

(2)检查朗读,指导读出诗歌节奏。

学生参照划线节奏试读,再指名读、齐读。

(注意第2行的问句的读法。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1)再默读,借助注释和其他方法自学诗句,理解意思,口述大意。

(2)每人在小组内说诗句意思,说体会到的情感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交流。

(3)共同交流诗句理解,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4)引入诗境:

①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都描写了什么?

给你什么感觉?

描写的是隐于杭州城中的歌厅酒楼里,南宋统治者沉湎歌舞酒宴,醉生梦死的奢靡景象。

②想象画面,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到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着装华丽的官吏酒气熏天,衣衫褴褛的穷人沿街乞讨。

③从哪些诗句能体会出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5)理解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反问语气的诗句,是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就像在说:

你们从京城汴州逃到杭州,依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挥金如土,不管人民死活,你们还有国格人格吗?

就没有一点耻辱感吗?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

温暖的风,暗指上层社会的糜烂奢华之风。

“游人”在这里指南宋统治者。

醉:

醉生梦死。

直:

简直。

作:

当作。

这些人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自己的都城汴梁。

作者直斥统治者忘记国耻家丑的丑态,蕴含讽刺、愤怒及无穷的忧虑。

(6)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表达感情的方法。

痛斥南宋统治,爱国忧民。

借景抒情。

(7)指导感情朗读诗句,引导背诵。

3.梳理小结:

诗人在《题临安邸》中揭露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只求苟且偷安。

一些达官显贵们毫无廉耻,纵情声色,寻欢作乐,不关心百姓疾苦。

作者不但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三)学习《己亥杂诗》

师:

不同的诗人,表达爱国情感的角度不同,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学习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看作者是从什么方法,立足那一角度表达情感的。

1.问题引领:

(1)诗人希望国家有生气,强盛起来,提出了什么主张?

(2)为什么说提倡这一主张也是爱国?

(3)这是一种怎样的表达感情的方式?

2.学习提示:

(1)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教师检查朗读。

(2)指导读出诗歌节奏。

本首诗歌的停顿与前两首诗歌略有不同

请同学们参见提示读。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3)学生参见注释自学诗句,理解诗文意思。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来后,大家共同研究。

(4)汇报自学情况:

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说说句子意思。

不懂的地方现场提问,互助学习解疑。

(5)指导赏析诗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