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310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docx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docx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学士学位论文

1.零件图分析

1.1零件的功用

本零件为拖拉机变速箱中倒速中间轴齿轮,其功用是传递动力和改变输出轴运动方向。

1.2零件工艺分析

本零件为回转体零件,其最主要加工面是φ62H7孔和齿面,且两者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是加工工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其次两轮毂端面由于装配要求,对φ62H7孔有端面跳动要求。

最后,两齿圈端面在滚齿时要作为定位基准使用,故对φ62H7孔也有端面跳动要求。

这些在安排加工工艺时也需给予注意。

2.确定毛坯

2.1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本零件的主要功用是传递动力,其工作时需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故毛坯应选择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

又由于年产量为5000件,达到了批量生产的水平,且零件形状较简单,尺寸也不大,故应采用模锻。

2.2确定总余量

由表S-1确定直径上总余量为6mm,高度(轴向)方向上总余量为5mm。

 

2.3绘制毛坯图(图S0-2)

3.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3.1选择表面加工方法

1)φ62H7孔参考表S-2,并考虑:

①生产批量较大,应采用高效加工方法;②零件热处理会引起较大变形,为保证φ62H7孔的精度及齿面对φ62H7孔的同轴度,热处理后需对该孔再进行加工。

故确定热前采用扩孔-拉孔的加工方法,热后采用磨孔方法。

2)齿面根据精度8-7-7的要求,并考虑生产批量较大,故采用滚齿-剃齿的加工方法(表S-3)。

3)大小端面采用粗车-半精车-精车加工方法(参考表S-4)。

4)环槽采用车削方法。

3.2选择定位基准

1)精基准选择齿轮的设计基准是φ62H7孔,根据基准重合原则,并同时考虑统一精基准原则,选φ62H7孔作为主要定位精基准。

考虑定位稳定可靠,选一大端面作为第二定位精基准。

在磨孔工序中,为保证齿面与孔的同轴度,选齿面作为定位基准。

在加工环槽工序中,为装夹方便,选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2)粗基准选择重要考虑装夹方便、可靠,选一大端面和外圆作为定位粗基准。

3.3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方案1:

1)扩孔(立式钻床,气动三爪卡盘);

2)粗车外圆,粗车一端大、小端面,一端内孔倒角(多刀半自动车床,气动可胀心轴);

3)半精车外圆,粗车另一端大、小端面,另一端内孔倒角(多刀半自动车床,气动可胀心轴);

4)拉孔(卧式拉床,拉孔夹具);

5)精车外圆,精车一端大、小端面,一端外圆倒角(普通车床,气动可胀心轴);

6)精车另一端大、小端面,另一端外圆倒角(普通车床,气动可胀心轴);

7)车槽(普通车床,气动三爪卡盘);

8)中间检验;

9)滚齿(滚齿机,滚齿夹具);

10)一端齿圈倒角(倒角机,倒角夹具);

11)另一端齿圈倒角(倒角机,倒角夹具);

12)剃齿(剃齿机,剃齿心轴);

13)检验;

14)热处理;

15)磨孔(内圆磨床,节圆卡盘);

16)最终检验。

方案2:

1)粗车一端大、小端面,粗车、半精车内孔,一端内孔倒角(普通车床,三爪卡盘);

2)粗车、半精车外圆,粗车另一端大、小端面,另一端外圆、内孔倒角(普通车床,三爪卡盘);

3)精车内孔,车槽,精车另一端大、小端面,另一端外圆倒角(普通车床,三爪卡盘);

4)精车外圆,精车一端大、小端面(普通车床,可胀心轴);

5)中间检验;

6)滚齿(滚齿机,滚齿夹具);

7)一端齿圈倒角(倒角机,倒角夹具);

8)另一端齿圈倒角(倒角机,倒角夹具);

9)剃齿(剃齿机,剃齿心轴);

10)检验;

11)热处理;

12)磨孔(内圆磨床,节圆卡盘);

13)最终检验。

方案比较:

方案2工序相对集中,便于管理,且由于采用普通机床,较少使用专用夹具,易于实现。

方案1则采用工序分散原则,各工序工作相对简单。

考虑到该零件生产批量较大,工序分散可简化调整工作,易于保证加工质量,且采用气动夹具,可提高加工效率,故采用方案1较好。

3.4选择各工序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表S-5,表S-6)

3.5填写工艺过程卡片(表S0-5)

3.6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工序02

1)刀具安装由于采用多刀半自动车床,可在纵向刀架上安装一把左偏刀(用于车削外圆)和一把45°弯头刀(用于车倒角);可在横刀架上安装两把45°弯头刀(用于车削大、小端面)。

加工时两刀架同时运动,以减少加工时间(图S0-3)。

图S0-3工序02排刀图

2)走刀长度与走刀次数以外圆车削为例,若采用75°偏刀,则由表15-1可确定走刀长度为25+1+2=28mm;一次走刀可以完成切削(考虑到模角及飞边的影响,最大切深为3-4mm)。

3)切削用量选择

①首先确定背吃刀量:

考虑到毛坯为模锻件,尺寸一致性较好,且留出半精车和精车余量后(直径留3mm),加工余量不是很大,一次切削可以完成。

取:

aP=(136-133)/2+12.5×tan(7°)=3mm;考虑毛坯误差,取:

aP=4mm;

②确定进给量:

参考表S-7,有:

f=0.6mm/r;

③最后确定切削速度:

参考表S-8,有:

v=1.5m/s,n=212r/min。

 

4)工时计算

①计算基本时间:

tm=28/(212×0.6)=0.22min(参考式S-3);

②考虑多刀半自动车床加工特点(多刀加工,基本时间较短,每次更换刀具后均需进行调整,即调整时间所占比重较大等),不能简单用基本时间乘系数的方法确定工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TS=2.5min。

该工序的工序卡片见表表S0-6。

 

工序06

1)刀具安装由于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尽量减少刀具更换次数,可采用一把45°弯头刀(用于车削大、小端面)和一把75°左偏刀(用于倒角),见图S0-4。

图S0-4工序06刀具安装示意图

2)走刀长度与走刀次数考虑大端面,采用45°弯头刀,由表S-9可确定走刀长度为27.5+1+1≈30mm;因为是精车,加工余量只有0.5mm,一次走刀可以完成切削。

小端面和倒角也一次走刀完成。

 

3)切削用量选择

①首先确定背吃刀量:

精车余量0.5mm,一次切削可以完成。

取:

aP=0.5mm;

②确定进给量:

参考表S-10,有:

f=0.2mm/r;

③最后确定切削速度:

参考表S-8,有:

v=1.8m/s,n=264r/min。

 

4)工时计算

①计算基本时间:

tm=(30+8+3)/(264×0.2)≈0.8min(参考式S-3);

②考虑到该工序基本时间较短,在采用基本时间乘系数的方法确定工时,系数应取较大值(或辅助时间单独计算)。

可得到:

TS=2×tm=1.6min。

该工序的工序卡片见表表S0-7。

表S0-7中间轴齿轮06工序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工序09

1)工件安装由于滚齿加工时切入和切出行程较大,为减少切入、切出行程时间,采用2件一起加工的方法(见图S0-5)。

图S0-5工序09工件安装示意图

2)走刀长度与走刀次数滚刀直径为120mm,则由图S0-5可确定走刀长度为:

走刀次数:

1

3)切削用量选择

①确定进给量:

参考表S-11,有:

f=1.2mm/工件每转;

②确定切削速度:

参考表S-12,有:

v=0.6m/s,计算求出n=96r/min;

③确定工件转速:

滚刀头数为1,工件齿数为25,工件转速为:

nw=96/25≈4r/min。

4)工时计算

①计算基本时间:

tm=136/[(4×1.2)×2]≈14min(参考式S-3);

②考虑到该工序基本时间较长,在采用基本时间乘系数的方法确定工时,系数应取较小值(或辅助时间单独计算)。

可得到:

TS=1.4×tm≈20min。

 

该工序的工序卡片见表表S0-8。

 

工序13

1)走刀长度与走刀次数走刀长度取:

L=l=40mm;走刀次数:

0.2/0.01=20(双行程)。

2)切削用量选择(参考表S-13)

①确定砂轮速度:

取砂轮直径d=50mm,砂轮转速n=10000r/min,可求出砂轮线速度:

v=26m/s;

②确定工件速度:

取vw=0.12m/s;可计算出工件转数nw=36r/min;

③确定纵向进给量:

取fl=3m/min;

④确定横向进给量:

取fr=0.01mm/双行程;

⑤确定光磨次数:

4次/双行程。

3)工时计算

①计算基本时间:

tm=(40×2/(3×1000))×(20+4)×K

K是加工精度系数,取K=2,得到:

tm=1.28min;

②考虑到该工序基本时间较短,在采用基本时间乘系数的方法确定工时,系数应取较大值(或辅助时间单独计算)。

可得到:

TS=2.4×tm=3min。

该工序的工序卡片见表表S0-9。

表S0-14中间轴齿轮15工序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4夹具设计(以06工序夹具为例进行说明)

4.1功能分析与夹具总体结构设计

本工序要求以φ61.6H8孔(4点)和已加工好的大端面(1点)定位,精车另一大、小端面及外圆倒角(5×15°),并要求保证尺寸20±0.2和10±0.2以及大、小端面对φ61.6H8孔的跳动不大于0.05mm。

其中端面跳动是加工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夹具设计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夹具方案设计

工件以孔为主要定位基准,多采用心轴。

而要实现孔4点定位和端面1点定位,应采用径向夹紧。

可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案:

1)采用胀块式自动定心心轴;

2)采用过盈配合心轴;

3)采用小锥度心轴;

4)采用弹簧套可胀式心轴;

5)采用液塑心轴。

根据经验,方案1定位精度不高,难以满足工序要求。

方案2和3虽可满足工序要求,但工件装夹不方便,影响加工效率。

方案4可行,即可满足工序要求,装夹又很方便。

方案5可满足工序要求,但夹具制造较困难。

故决定采用方案4。

夹具总体结构设计

1)根据车间条件(有压缩空气管路),为减小装夹时间和减轻装夹劳动强度,宜采用气动夹紧。

2)夹具体与机床主轴采用过渡法兰连接,以便于夹具制造与夹具安装。

3)为便于制造,弹簧套采用分离形式。

4.2夹具设计计算

切削力计算(参考切削用量手册)

主切削力:

进给抗力(轴向切削力):

最大扭矩:

夹紧力计算(参考夹具设计手册)

式中φ1--弹簧套与夹具体锥面间的摩擦角,取:

tanφ1=0.15;

φ2--弹簧套与工件间的摩擦角,取:

tanφ2=0.2;

α--弹簧套半锥角,α=6°;

D--工件孔径;

Fd--弹性变形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C--弹性变形系数,当弹簧套瓣数为3、4、6时,其值分别为300、100、20;

d--弹簧套外径;

l--弹簧套变形部分长度;

t--弹簧套弯曲部分平均厚度;

Δ--弹簧套(未胀开时)与工件孔之间的间隙。

将有关参数代入,得到:

将Fd及其他参数代入,得到:

选择气缸形式,确定气缸规格(参考夹具设计手册)

选择单活塞回转式气缸,缸径100mm即可。

4.3夹具制造与操作说明

夹具制造的关键是夹具体与弹簧套。

夹具体要求与弹簧套配合的锥面与安装面有严格的位置关系,弹簧套则要求与夹具体配合的锥面与其外圆表面严格同轴。

此外,弹簧套锥面与夹具体锥面应配做,保证接触面大而均匀。

夹具使用时必须先安装工件,再进行夹紧,严格禁止在不安装工件的情况下操作气缸,以防止弹簧套的损坏。

夹具装配图见图S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