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洲河水质监测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641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洲河水质监测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官洲河水质监测技术方案.docx

《官洲河水质监测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洲河水质监测技术方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官洲河水质监测技术方案.docx

环境监测实践

题目: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

组别:

第三小组

组长:

谢利玲(20112400114)

组员:

邝子鸣(20112400026)

郑锦贤(20112400082)

张敏敏(20112400111)

周昭松(20112400120)

刘连秀(20112400122)

指导老师:

卢平

所在院系:

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提交日期:

2014年03月12日

目录

一、监测目的

二、官洲河状况调查

1、官洲河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质和地貌资料

2、官洲河沿岸城市分布、人口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

3、官洲河水资源的用途、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

4、官洲河历年水质监测结果

三、监测断面、监测垂线和采样点的设置

1、布设原则

2、监测断面的设置

3、监测垂线的设置

4、采样点的设置

四、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五、水样采集与保存方法

1、监测项目

2、采样方法

3、运输过程中的保存措施

六、监测方法和技术的选择

七、质量保证、结果表达、计划实施

1、质量保证

2、结果表达

3、实施方案(见附录一)

八、附录

附录一:

实施方案

1、采样时间

2、采样点

3、水样采集与保存

4、水样监测方法

1)温度和pH的测定——水银温度计和精密PH试纸法

2)溶解氧DO——碘量法(GB7489-87)

3)化学需氧量COD——重铬酸钾法(GB7468-87)

4)高锰酸盐指数——氧化还原滴定法(GB11892-89)

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稀释培养法(GB7488-1987)

6)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HJ503-2009)

7)总有机碳TOC——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HJ501-2009)

8)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67-1987)

9)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

10)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3-89)

11)悬浮物SS的测定——重量法(GB/T11901-89)

附录二:

日程表

附录三:

监测用品清单

一、监测目的

1.熟悉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掌握监测项目的测定方法;

2.了解官洲河水质的现状,提高环保的意识;

3.复习相关的知识,以便对专业有更深的认识;

4.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官洲河状况调查

1.官洲河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质和地貌资料

地理位置:

官洲河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片网河区,河流走向为西南-东北,处于北纬22°26′~

23°05、东经113°14′~113°42′之间。

气候:

官洲河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短,年平均雨量1646.9毫米,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

水文:

官洲河总长约4.7km,平均水面宽度约330m,平均水深6~8m,从平面形态上看属于向右弯曲河道,河道较为顺值,水流较急。

官洲河受上游径流及下游南海潮汐动力的共同作用,其上游为南河道,下游是广州出海水道即珠江正干至伶仃洋的组成部分。

广州出海水道是一条跨越河口至河口湾的潮汐水道,潮汐一般是周期性变化,具有水丰沙少和潮流控制为主的动力特性。

1.3.1径流:

官洲河的径流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来自于北江和西江的径流,经三水水文站由平洲水道的沙洛围、大石河、花地涌进入广州片网河,这是主要的径流来源;另一部分来自流溪河、白坭河以及洪水期北江芦苞水闸和西南水闸的分洪流量,这一部分流量经老鸦岗从西航道汇入广州片网河。

据三水水文站(1951~1997年)统计表明,多年最大平均流量为8030m3/s,多年平均流量为1373m3/s,历年最大流量为16200m3/s(1994.6.20),多年平均迳流量为433.10亿m3。

马口水文站(1951~1997年)统计结果为多年最大平均流量为27967m3/s,多年平均流量为7405m3/s,多年平均迳流量为2338.56亿m3。

流溪河的多年平均迳流量为27.66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87.7m3/s白坭河的多年平均迳流量为14.40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45.8m3/s。

1.3.2潮汐:

由于官洲河下连伶仃洋喇叭型湾顶,潮汐作用强,多年平均涨潮量2288亿m3,多年平均山潮比为0.26,在珠江八大口门中潮汐作用最强,属潮流作用为主的河口。

珠江河口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两涨两落,且两次高低潮位和潮差各不相同,涨落潮历时亦不相等。

纳潮量的大小反映潮汐动力的强弱,因纳潮量大小主要由潮差和纳潮面积组成的潮棱体体积决定,珠江干流出海航道的潮流动力自口门往上游逐渐减少。

根据2004年3月和7月官洲河和仑头水道的水文泥沙测量成果,无论是在枯水期还是洪水期,官洲河的流速均较仑头水道的流速大。

官洲河分流比在涨憩和落憩附近变幅较大,其余时段涨落潮的分流比约为45%。

经相关推算,官洲河下游附近年纳潮总量254亿m3,其山潮比为0.96仍略小于1,反映潮流整体强于径流。

因径流主要集中于汛期4~9月,约占全年76%,故汛期水流动力以径流为主,中枯季以潮流为主,且中水期以落潮流为主,枯季因涨潮最大历时比落潮历时短,这种差异大于枯季径流引起的涨落潮量差异,故涨潮流速和流量均略大于落潮相应值。

官洲河下游黄埔以下口门段涨潮历时基本为5.5h,落潮历时为7.0h,黄埔以上则涨潮历时递减、落潮历时递增的速度明显加快。

地质和地貌:

1.4.1河床:

近10多来珠江三角洲河道的挖沙量达7×108~10×108m3,它相当于珠江三角洲河道70~125年左右自然淤积量。

由于采沙,珠江网河河床已由普遍缓慢淤积转为普遍快速冲刷,而且挖沙主要在深水河槽中进行,采沙船多在深泓线附近作业,引起河床过水断面向窄深发展和变形。

1.4.2泥沙特性:

珠江流域的泥沙特点是含沙量少,输沙量大。

官洲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流溪河和北江,尚有少量来源于冲刷深槽的老河床和三角洲沉积层。

因珠江流域来沙集中于汛期,5~10月输沙占全年95%左右,而汛期落潮流强于涨潮流,甚至在大洪水时变为单向流,加上落潮历时较长,潮流动力强劲,故天然情况下只有少量泥沙沉积于河道内,上游大部分来沙可及时输向下游,河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官洲河泥沙主要来源于西江、北江,洪季大潮平均含沙量0.1~0.16kg/m3之间,2004年3月(枯水期)和7月(洪水期)实测平均含沙量介于0.03~0.09kg/m3之间,此平均含沙量结果与历史统计资料(0.109kg/m3)基本相当,表明该河段泥沙运动趋势没有发生突变,测点最大含沙量为0.26kg/m3,测点最小含沙量为0.01kg/m3。

2.官洲河沿岸城市分布、人口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

2.1沿岸城市分布:

官洲河的北岸是在建生物岛,南岸是广州大学城高校地区,正对着北亭村、华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商业北区、星汇文瀚楼盘、中山大学等。

2.2沿岸人口分布:

官洲河北岸生物岛人口较少,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岸大学城,多为在校大学生。

2.3沿岸工业布局:

官洲河沿岸工业较少,上游北岸有建新玻璃钢工艺厂、声威混凝土公司、韶钢港务公司、船舶模具厂、燃气公司及小型采砂场,南岸星海音乐学院前有一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大学城产生的部分污水用作大学城杂用水。

河面上经常有船只往来。

图1.官洲河沿岸城市、工业分布图

2.4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

由于官洲河处于生物岛与大学城之间,附近工厂比较少,北岸人口少、南岸有居民生活区,且该河道属珠江后航道,通行2000吨级的轮船。

官洲河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排污水,生活垃圾以及轮船的油污等。

河道的南岸主要有四个河涌向河道排放污水,图2.(●)是河涌的具体位置,表1.是河涌的详细情况。

图2.官洲河南岸河涌位置图

地点

水质状况

周边是否有植被生长

沿岸是否有淤泥,淤泥的水的颜色

周边环境特点

广大河涌(河涌1)

水量较充足(水位0.68m),无明显臭味,有少量淤泥,水的颜色呈灰绿色,较浑浊,水面上漂浮少量的油污

有绿色淤泥

北岸有小型采砂场有采砂船有采砂船停泊靠岸、有港务公司和船舶模具厂

中控室

河涌

(河涌2)

水闸关闭,水位0.8m,有恶臭味,有淤泥,水面上有大量漂浮物及油污,水的颜色呈墨绿色,很混浊

有绿色淤泥

南沙快线横跨该河段,河段有小渔船

华师河涌(河涌3)

水闸关闭,水量较充足(水位0.75m),水质较好,有少量淤泥,水的颜色呈绿色。

有灰绿淤泥

河段南岸有几户人家,北岸是生物岛

中大河涌(河涌4)

水质较好,水面上有少量的油污

有灰黑色淤泥

南岸靠近中大教学区西面,河段北岸为生物岛水墨园和启德威尔登酒店,有采砂船停泊

表1官洲河南岸河涌的环境状况

2.5城市给排水情况

官洲南岸广州大学城设置高质水与杂用水两个管网系统,饮用净水由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南洲水厂供应,杂用水则由大学城杂用水厂利用环岛的珠江水进行常规处理后供给。

3.官洲河水资源的用途、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

3.1官洲河水资源的用途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2007)一级功能区分四类,包括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二级功能区划分重点在一级区所划的开发利用区内进行,分七类,包括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

根据《广东省水功能区划》(2007),官洲河属于一级功能区中的开发利用区,二级功能区中的工业用水区。

开发利用区主要指具有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生活、渔业和游乐等多种需水要求的水域。

工业用水区指满足城镇工业用水需要并达到一定规模的水域。

因此,官洲河段的功能区水质管理标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

现状水质优于Ⅳ类的,按现状水质类别控制。

3.2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官洲沿岸工业建设的增加,使得官洲河的水资源利用随之增加,同时,水体污染也不可避免越来越严重。

河的北岸官洲岛上正在建设国际生物岛,已建成大学城-生物岛隧道。

4.官洲河历年水质监测结果

我们选取了离官洲河最近的长洲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作为参考,下表2是长洲自动监测站2014年30周内的pH、DO、CODMn、NH3-N的监测结果:

2014年30周内广州长洲断面水质分析

序号

周期

pH*

DO(mg/l)

CODMn(mg/l)

NH3-N(mg/l)

本周水质

上周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

发布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