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736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docx

《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docx

最新版二年级上册23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26()+13=26()-12=3022+()=30

2、在○里填上“>、<、=”。

21+294053-2353-25

51-293234+2525+43

3、□里最大能填几。

57->3025>18+

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元。

二、直接写得数。

1、8+48=12+60=86-50=93-40+22=

49-30=27-9=9+72=65+13+20=

2、用竖式计算。

77-29=49+38=

48+29-39=80-21+39=

三、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2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大约用了多少元?

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

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5、学校合唱队原来有42人。

有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3人。

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6、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

第二单元购物

课题: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填一填。

师:

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

能完成填空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10页插图

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

1元=10角1角=10分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师:

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

师:

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会说:

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获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

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

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

因为1元=10角。

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

……

师:

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

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师: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

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

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

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1页

 

课题:

买衣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知道今天咱们要去哪转转吗?

今天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

教材第12页情境图

师: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

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

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

笑笑还告诉我们,今年暑假,她的妈妈给她买了1件长袖上衣和1条裙子。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

师:

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

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识这些人民币的依据。

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师:

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然后抽生答。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师:

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1页

 

课题:

小小商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

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

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二、自主探究

1、师:

现在咱们注意看第一幅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自主学习解答。

2、师:

看第二幅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学生自学学习解答。

3、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再组织汇报。

4、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

小组讨论交流,组织汇报。

5、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5页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

5角4分=()分65角=()元()角9角=()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二、在里填上“>”、“<”或“=”。

50分5角4分4角1元9角3角31分

7元7角6元8角7元42分4元1角

三、换人民币。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2角。

2、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

3、1张1元可以换成()张5角、()张2角和()张1角。

4、1张5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5、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

6、1张10元可以换成()张2元和()张1元。

四、写出下面的钱数。

(1)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1元()元

(2)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5角()元()角

(3)一张50元、三张10元、一张2元()元

(4)一张20元、两张10元、一张5角()元()角

 五、解决问题。

1、爸爸买一把椅子,付了4张10元,又付了1张5元,一共付了多少钱?

 

2、小洁买一棵白菜用去7角钱,她付了1元,应找回多少钱?

 

3、姐姐买一条围巾用了5元2角,买一块手帕用了9角,一共用了多少钱?

 

4、一件背心7元,一条短裤4元,妈妈只带了5元,买这两样东西还差多少元?

 

5、一支牙膏2元2角,一把牙刷1元,一把牙刷比一支牙膏便宜多少钱?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课题:

有多少块糖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糖的个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

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

1、2、3、

两块两块地数:

2、4、6、8

五块五块地数:

5、10、15、20、

……

师:

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二、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课件出示:

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数,完成填空后,交流汇报。

师:

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

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师:

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块数按行数数一数,然后交流。

生1:

第一幅图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7列,一共有14块。

生2:

第二幅图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

师:

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

生答

2、说一说,算一算。

师:

现在咱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研究,集体汇报。

总结:

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7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们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乘法算式的写法和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笑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

课件出示:

教材第18页情境图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看见了些什么?

1、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师:

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2+2+2+2=8(人)

有多少人坐小火车?

4+4+4+4+4+4=24(人)

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板书在一起。

师: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

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相同的。

师:

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加法相关的乘法知识。

1、针对2+2+2+2=8(人)进行教学。

师:

这个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

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生:

相同的加数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

师:

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边说边板书2×4=8或4×2=8,并结合所写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2、根据“儿童乐园”的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先写一道连加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并说一说改写的理由。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19页

课题:

有多少点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点子的个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

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图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一起做游戏,高兴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20页情境图

师:

仔细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1:

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是每行2个,共3行,2+2+2=6。

笑笑说用乘法算式是2×3=6或3×2=6。

生2:

淘气第二次摆的点子图上是每列4个,共5列,4+4+4+4+4=20.淘气说用乘法算式是4×5=20或5×4=20。

师:

你觉得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图还可以怎样说?

相同加数是几?

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抽生答,教师评价。

二、自主探究

1、想一想,摆一摆。

师:

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能根据点子图说清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或者是每列有几个,有几列。

并能说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真是学到了不是知识。

现在老师想同学们在点子图上表示出乘法算式4×7。

行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2、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3、学生在小组内出题,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21页

课题: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2、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

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抽生答

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简单,可以当场引导学生解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计算的问题,并重点说清解题思路。

二、自主探究

师:

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

课件出示:

教材第22页插图

1、想一想,连一连。

师:

你能看懂图意吗?

该怎么做呢?

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后,组织汇报。

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课件出示:

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

说说从每幅图中你想到了哪些算式?

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

3、想一想,3×6还能解决生活在的哪些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23页

板书设计:

课题: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师:

同学们告诉大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

师:

说得真好,下面就看看你对这些知识掌握了没有。

课件出示:

教材第25页第8题

师: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

买了2把香蕉,每把有5根。

生2:

买了4捆萝卜,每捆有4根。

生1:

买了5行馒头,每行有4个。

师:

你能用乘法算式算出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

师:

能看图列式计算。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图表示乘法算式。

课件出示:

教材第25页第6题

学生尝试画图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每个乘法算式可以有两种图形来对应地表示。

三、总结提升

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

练习设计:

教材第24、25页

第三单元练习题

1、找朋友,把朋友用线连起来。

3+3+3                                   5×2

5+5                                      2×4

4+4+4+4+4                             3×3

2+2+2+2                                4×5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                            3+3+3=

4+4=                               6+6+6+6+6=

2+2+2+2=                         18+18=

3、把下面的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7×3=()+()+()

(2)9×5=()+()+()+()+()

(3)8×6=()+()+()+()+()+()

(4)10×4=()+()+()+()

4、一共有多少个圆圈?

用乘法算式表示。

○○○( )×(  )或(  )×(  )

○○○○○○( )×()或( )×( )

○○○○○○○○○○○○( )×()或( )×(  )

5、看图列算式。

★★★  ★★★  ★★★   ★★★  

算式是(     )×(    ) 读作(   )乘(    )

◆◆◆◆◆  ◆◆◆◆◆

算式是(     )×(   )读作(   )乘(    )

6、6×3读作(   )乘(   ),表示(   )个(   )连加

6×7读作(   ),表示(  )

9×4读作(   ),表示(    )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