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1437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docx

《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docx

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

2013期末专题复习材料题

一.科技文化部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3分)

图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1分)

二.经济专题材料分析题

1.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12分)

(1)当你处在洛阳时,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

这个时期的运河是哪个朝代开通的?

(3分)

(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

(4分)

(3)运河C段是在哪个朝代时开凿的?

(1分)

 (4)在历史上大运河都起过什么作用?

(2分)

2.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水》胡曾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皮日休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所说的“千里长河”、“此河”指的是哪条河?

这条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

以哪里为中心?

(2)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人,他们对此河的评价有何不同,你同意谁的观点?

不需要说明理由。

3.材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问题:

⑴这是谁的诗?

⑵反映了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

⑶宋代时还有什么传统节日?

⑷今天的春节在宋代的时被称为什么?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现象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4)材料二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

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5)材料二是哪一朝代的谚语?

这个谚语说明了什么问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指东京开封)地,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   ——陆 游

材料二:

北宋时,南方人口已达一千一百多万户,占全国的60%强,而北方则只有六百多万户,占全国的40%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6.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1)这种货币的名称是什么?

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区?

(2)它出现的原因和意义(作用)分别是什么?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8.阅读下列中国古代经济的相关材料:

(6分)

材料一: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目,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

《宋史》: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元史》:

元世祖上位之初,首昭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请回答:

(1)历史上称材料一中的“全盛日”为什么?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被后人称为什么?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述的现象?

当时居世界首位的是哪个行业?

(3)元世祖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材料三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治国思想?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B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也令所有的炎黄子孙引以为豪,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         ——民谚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唐朝农耕技术的重要创造,请写出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该地从哪里引进的水稻优良品种?

“苏湖熟”的“苏”是指哪里?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该现象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10.“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句话是谁说的?

“天朝”和“外夷”分别指什么?

 

 

(2)材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什么思想?

据此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3)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4)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三.民族关系部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材料二:

右图是清政府颁赐的金本巴瓶和五支如意头象牙签。

为改变大活佛转世被蒙藏贵族所操纵的积弊,清政府规定了确定转世灵童的具体程序:

达赖或班禅转世时,都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

然后报朝廷批准,再由驻藏大臣主持坐床,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此项制度被称为“金瓶掣签”。

材料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外甥指的是谁?

(1分)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和同为一家”?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三: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修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撤《栾城集》

材料四:

右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五: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

“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

(2分)

(2)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哪位首领娶了文成公主?

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4分)

 

(3)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

(2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2分)

 

(4)材料四中“朝廷”指什么政权?

“蕃”指什么?

辽与朝廷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盟约实现和好的?

 

(5)材料四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

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

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4分)

 

(6)材料五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2分)

四.对外关系

11.(2012·湖南湘潭)31.20XX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

(1分)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

(2分)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

(1分)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1分)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

(1分)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2分)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2分)

 

(5)“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结果台湾在哪一年“归我”?

(1分)台湾回归后的第二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

(1分)这一机构的设置起了什么作用?

(2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

(1)图一、图二中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2分)

(2)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

它的目的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2分)

(3)图一、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到清朝导致了什么局面的出现?

(2分)

(4)图四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国家,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4分)

三个国家分别是①②③

史实: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

“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5)材料二反映出外贸所得在宋代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分)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失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

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衙者……

(6)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桩历史事件?

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

(7)此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有何历史意义?

(8)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

五.政治部分

1.(2010福建三明,28)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某校拟举办一次专题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策划。

(1)设计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展专题讲座,完成资料卡片。

(5分)

●唐朝有两位女生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佳话,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2分)

●西汉、清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分别是______、______(2分)

(3)举办图片展,填写图片说明。

 

图6

人物:

_______人物:

郑成功人物:

_______

事迹:

抗击倭寇事迹:

_________事迹:

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2.(2010江苏苏州,30)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

古者世卿,《春秋》讥之。

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

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

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

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

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

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

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分)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1分)

 

3.(2010福建莆田,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fú)望之继世。

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zh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

何时创立?

(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2分)

 

4.(2010四川重庆,21)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封建专制空前强化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分)

 

(2)清明军民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平定国内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努力,请各举一例。

(2分)

 

(3)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200年,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分)

 

一.科技文化部分参考答案:

1.阅读下列材料:

1.

(1)图一:

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

指南针 图三:

火药(各1分,共3分)

(2)预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推功了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任意答两点即可)(2分)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言之成理即可)

二.经济专题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

1.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12分)

(1)南到余杭、北到涿郡 隋朝;(每点1分,共3分)

(2)A.通济渠   B.永济渠   C.会通河  D.邗沟(每点1分,共4分)

(3)元朝 

 (4)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分)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大运河(或: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

洛阳。

(2)材料一胡曾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材料二皮日休认为如果没有隋炀帝奢侈腐化的事情,修大运河的功劳可以与大禹相提并论。

同意皮日休的观点。

3.材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问题:

⑴王安石

⑵春节;习俗有:

祭祀祖先,挂年画、贴桃符,喝屠苏酒,守岁,燃放鞭炮,穿新衣,拜年

⑶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⑷元旦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⑴南方农业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在南方);

⑵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②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南北方人民长期辛勤劳动。

⑶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完成。

(4)苏州、湖州     水稻

(5) 宋朝,说明宋代,苏州、湖州所在的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北方)黄河流域转移到了(南方)长江流域。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6.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1)交子,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2)原因:

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

作用:

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8.阅读下列中国古代经济的相关材料:

(6分)

(1)开元盛世;诗圣

(2)经济重心南移;造船业

(3)蒙古;重视发展农业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1)曲辕犁        筒车

(2)占城(或越南)苏州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

 10.“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答:

乾隆帝说的; 天朝指清朝;外夷指外国。

(2) 答:

重本抑末,压制工商业发展的保守思想;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3)答:

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②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③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4)答:

弊大于利。

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4)启示:

闭关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三.民族关系部分参考答案

16.阅读下列材料:

(1)尺带珠丹(或吐蕃赞普),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2)①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②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③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④驻藏大臣监督掣签。

然后报朝廷批准,再由驻藏大臣主持坐床,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1)“中华”指汉族,“朕”指唐太宗(李世民)。

(2)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友好,“和同为一家”。

(2分)借鉴意义:

如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

或者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只要学生能答到友好、平等、发展即可)

(4)北宋,辽;确澶渊之盟 。

(5)赵匡胤。

(1分)女真。

(1分)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

(2分)(答民族政权并立得1分)

(6)民族融合。

回族。

四.对外关系参考答案

11.(2012·湖南湘潭)

(1)祖国边疆(海疆)安宁;(1分)抗击倭寇;(其它答案如与俞大猷配合,荡平沿海地区的倭寇等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计分,共2分)

(2)荷兰;(1分)澎湖巡检司;(1分)(3)沙俄或俄国;(1分)派清军进攻雅克萨或发动雅克萨之战。

(如只答签署《尼布楚条约》计1分。

共2分)(4)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是杰出的民族英雄。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计分,2分)(5)1662年;(1分)②台湾府;(1分)③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2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弘扬唐朝文化(1分)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

(1分)

(2)郑和下西洋(1分)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

(1分)

(3)相同作用:

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分)局面:

闭关锁国。

(1分)

((4)①天竺②新罗③日本(3分)事实:

①天竺:

玄奘西游“取经”。

②新罗:

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仿唐制建政治制度、科举制、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③日本:

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日本文字、生活习俗汉化等)。

(答出任意一项即得1分)

(5)原因:

政治经济中心南移;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应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阻碍及战乱。

(答对任意3点即得3分)

(6)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分)

(7)明成祖朱棣时;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8)郑和精神:

郑和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胆识,忠贞爱国和热爱和平的精神。

五.政治部分参考答案

1.(2010福建三明,28)

1.

(1)采意给分。

(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西域都护、伊犁将军;民族区域自治。

(3)戚继光;收复台湾;康熙帝。

2.(2010江苏苏州,30)

(2)科举制度。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

(3)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3.(2010福建莆田,26)

3.

(1)科举制度;隋唐时期。

(4分)

(2)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

(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3)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愚天下之心”。

(2分。

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4.(2010四川重庆,21)

4.

(1)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把朝廷的政务分别交给六部处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设立内阁;执行削藩政策;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每点1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2)平定国内叛乱;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

(1分,任答其中一例即可,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分。

(3)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长期推行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2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5.(2010山东泰安,31)

5.

(2)行省制度;(1分)西藏、台湾(或琉球)(2分)

(3)明朝;(l分)明太祖(或朱元璋)(l分)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分)

6.(2010山东莱芜,21)

6.

(2)对外开放。

(1分)《大唐西域记》。

(1分),

(3)闭关锁国政策。

(1分)影响:

对西方的侵略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2分)

(4)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

(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