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传统名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356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台市传统名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台市传统名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台市传统名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台市传统名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台市传统名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台市传统名食.docx

《东台市传统名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台市传统名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台市传统名食.docx

东台市传统名食

杨五香肠东台市传统名食。

有100多年的历史。

相传为一姓杨排行老五的巧厨在东台城专售熏烧肉制品,尤以香肠为著名,人们称为"杨五香肠"。

近年东台肉制品厂保持"杨五香肠"的传统制作方法,以精、肥肉8:

2配料,加入多种佐料,经腌、灌、烘、凉而成。

其特点是色泽鲜艳,美味可口。

此品列入《中国名食指南》。

  东台鱼汤面东台传统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这白汤面制作,手艺不凡,驰名远近。

原来这位厨师是选用鲜活鲫鱼、鳝骨为主要原料,辅以熟猪油、姜葱、虾子等佐料,精心制作成于汤。

用这种汤做的白汤面,汤稠如乳,点滴成珠,面白细匀,鲜而不腻。

来到东台者不吃餐鱼汤面,则是一件遗憾的事。

1924年东台鱼汤面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章。

列名《中国小吃谱》。

  奇园蟹黄包盐城市区的传统名点。

选用盐城西乡湖中的母蟹,其蟹个大、膘肥、黄多。

和以猪肉、精面等原料制成,其味鲜美。

原有"奇茗"、"盛鑫楼"、"问津"、"问渠"等10多家菜馆、茶馆经销,闻名远近。

  建湖藕粉圆子建湖县传统名小吃。

相传已有200多年历史。

此咱藕粉圆圆滑透明,富有弹性,柔软细嫩,呈咖啡色。

馅心用藕粉和含甘果肉五仁(桃、杏、枣、瓜子等)为原料,清甜爽口,沁人肺腑。

细嚼鱼香不绝,避肥腻之讳。

营养丰富,有健骨益血之功能。

经济学家费孝通品尝后,在报刊上撰文评价,称之为"珍品"。

  伍佑醉螺伍佑镇特产。

选用海滩中的泥螺腌制而成。

明代民间早已有制作。

每年夏季,选取产自滩涂上的个大、肉厚、不淀沙的鲜泥螺,经清水浸泡后,加入曲酒、赤砂糖等拌和,每天搅动,持续七天方可食用。

其特点壳软透明,酒香浓郁,咸甜适度,细嫩鲜美,为佐酒佳肴。

装坛密封后不变味、不变质,一年后启封坛口,仍是香气扑鼻。

1982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土特产之一。

行销上海、四川、武汉等地。

  大冈脆饼盐城风味名点,已有100多年历史,与伍佑糖麻花齐名于淮、扬各地。

配料用面粉、油、糖和少量桔皮。

饼为正方形略长,呈嫩黄色,饼面敷有芝麻。

味香、甜、酥、脆。

存放两个月不致变质。

便于携带保管。

干吃香酥爽口,不觉干燥;水泡易于消化,是旅游、馈赠佳品。

  伍佑糖麻花伍佑风味名点。

因坯形如绳,俗称油绳。

相传有200多年历史。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淮安府时,盐城县令曾以此进贡,大获赞许。

伍佑镇上"五云斋"、"董大同"、"房裕升"等茶食店都是经营此物的百年老店。

由于用料讲究,工艺求精,素以香、甜、、酥、脆闻名。

加之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珑,色泽赤红鲜亮,入口油而不腻,甜中有香,成为居家、旅游、馈赠佳品。

今又增添了精美辅料,使色、香、味更突出,年产量猛增到数万斤,已获省优质产品合格证书。

参燕八珍糕东台市裕德昌中药铺制作产品。

用上等糯米加黄芪、党参、莲子、淮山药、五谷虫、鸡内金、苡仁、芡实等八种药材以及燕窝、白糖、猪油等泡制而成。

特点是"药食同源",食之可以滋补血气、健脾胃、消积滞,健身延年。

  阜宁大糕相传乾隆皇帝曾尝过此糕,赐名为"玉带糕"。

选用优质糯米、纯洁白糖、精制油脂及特级蜜饯加工而成。

具有色白、片薄、滋润、细软、卷得起、放得开等特点。

口味香甜,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制作过程有炒米、粉碎、润粉、熬糖、成型,即泡、回、捂、切等工艺。

由于从选料至制作功夫独到,口味美好,每逢冬令时节,人们争相购买。

春节期间,家家必备,亲友互相拜访,主人最先拿出招待的食品,就是大糕。

以取其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步步登高"之意。

阜阳牌阜宁大糕,1988年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证书和奖杯。

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银奖。

1990年在全国妇女儿童用品40周年博览会上,被授予银质奖。

  特种工艺和民间工艺品

  钩针衣东台市弶港抽纱编结厂组织渔村、农村妇女分散生产。

现代钩针技艺是在唐代妇女钩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各类钩衣,以真丝、全棉、人丝、金丝、银丝等原料,手工钩编而成。

品种有衣、巾、面纱等100多种。

图案别致,款式新颖,钩工精细,色泽鲜艳,穿着大方。

畅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生炝条虾盐城沿海地区的名菜。

因虾呈长条形,取名条虾。

又因虾外壳白里透清,故又名白条虾。

秋冬季南游产仔,幼虾于清明前后向北回游,此时虾壳柔软,肉质鲜嫩,又得名"迎春虾"。

用此虾制成的"生炝条虾"名菜,为盐城历史上的节令佳品。

明代即流传"生吃螃蟹活吃虾",即指醉蟹炝虾。

清代盐城市区鱼市口,就有鲜条虾市场。

民国年间,盐城街市上以"松涛菜馆"、"奇茗菜馆"的生炝条虾最为著名。

制法为选用清明前回游的幼虾,清明后外壳变硬发红,肉质转老,只能熟吃。

先剪去虾爪、须,用冷开水洗净沥干,放入盆内,每500克虾用15克曲酒、0.5克精盐拌和5分钟,以杀菌去腥。

再放入盘内,调以50克白酱油,30克白糖,15克香醋和适宜的红腐乳汁、白胡椒粉、蒜末、姜末等调匀,淋上芝麻油就可品尝。

为酒宴佳肴。

  白炖鲻鱼盐城有海产鲻鱼。

在沿海港口、河口、港湾内的咸淡水中,明代已盛产。

古人作诗有"鲻鱼味美胜鲈鱼"之句,人们多取其鲜者清蒸,别有海鲜风味,制作时又保留鲜鱼原形,故色味俱佳,肉嫩可口。

今沿海仍产鲻鱼。

黄海饭店厨师张维东精心配料制作的鱼更为出名。

制作过程为取鲻鱼一条重约750克,配以猪板油丁20克,熟火腿10克,水发香菇片10克,笋片10克,酱瓜末5克。

先将鱼洗净,在沸水中烫,再冲洗后,摆在长盘内,用上述配料在鱼上摆成花卉图案,加适量的黄酒、精盐、白糖、葱段、姜片等,上笼以旺火蒸15分钟,至鱼成白蒜瓣状。

上席时去葱段、姜片,淋上麻油。

其时色味美观,清香四溢,确有独特之处,故名"白炖鲻鱼"。

  鯮鱼饼鯮鱼为盐城沿海地区季节性鱼类。

体长,侧扁,腹圆,头部细长呈管状,鳞细鳔大,鳔可制工业用胶,如干制"鱼肚"亦为名贵食品。

清初盐城厨师创制的鯮鱼饼,主要制法为去头、洗净,在剖开的鱼肚中,放入猪肉剁成的茸,酱瓜、酱生姜、香葱切成细末,加以适量的精盐、绵白糖、白胡椒粉、黄酒等拌匀成馅心,放入鱼肚内,两面合起来,制成椭圆形的鯮鱼饼,再加面粉和水、鸡蛋清拌成稀糊状。

将平底锅放在火上,把锅面上的猪油涮匀,再把鱼饼逐个裹上面粉湖入锅煎至饼呈两面乳白色的取出,把饼边修齐,再加猪油,用火煎成两面呈金黄色。

起锅淋上麻油、香醋,食时外脆里嫩,味鲜可口。

列名入《中国小吃》。

  叉烤野鸡片盐城传统名菜。

盐城东临黄海,西襟湖荡,盛产野鸡。

入冬时雄雉肉多味美,素为时令名菜。

尤以叉烤野鸡片,外脆里嫩,油润爽口,更增添野生禽的特有风味。

制法为选取野雄鸡一只(重约1000克),将鸡肉切成薄片,加黄酒5克、白酱油25克、白糖5克浸渍,再放入断茸的虾仁、猪肥肉和适量葱、姜末、精盐、白胡椒粉、湿淀粉,拌成糊状。

再把猪网油洗净摊开,抹上鸡蛋清和葱、椒末,将烤鸡片糊料均匀地铺在上面,用手叠成长约25厘米、宽约20厘米的长方块,用丝网夹紧烤熟。

抹以芝麻油,改切菱形装盘,随带甜面酱、盐、青蒜花等佐料即成。

  四鳃鲈鱼响水县特产,产于灌河中下游。

鱼身呈青灰色,两侧和背鳍上有黑色斑点,因鳃盖上有一条较深的折皱,外观好象是四个鳃,得名"四鳃鲈"。

常见每条3-5斤左右,大者可达数十斤。

每年"芒种"前后,为鲈鱼最肥美季节。

百里灌河,渔船竞发,张网捕捞。

此时,响水、双港、陈港等地市面上随时可见。

四鳃鲈鱼肉质洁白肥嫩,烹调后肉似蒜瓣,汤汁呈乳白色,浓稠粘唇,清香似桂花散气。

色、香、味均佳,可与"松江鲈鱼"媲美。

  青蒲簖蟹东台市溱东镇的青蒲一带,那里河大水深,港叉密布,盛产螃蟹,个个体壮黄多,壳呈青色,绿眼睛,白腿毛,脐小肉壮。

青蒲渔民在河中设簖捕取,年产4000担以上,远销海内外。

东台鱼汤面

  原料:

精白面粉20千克,活鲫鱼3000克,白酱油3000克,虾籽50克,鳝鱼骨1000克,白胡椒粉25克,生姜50克、绍酒50克,香葱100克,青蒜花400克,熟猪油2500克。

  制法:

1、鲫鱼治净,入猪油锅中炸酥。

另将鳝鱼骨洗净放入锅内煸透。

  2、锅中放水1800克,投入炸好的鲫鱼和鳝鱼骨烧沸,待汤色转白后加入熟猪油,大火烧透,然后用淘箩过清鱼渣,成为第一份白汤。

  3、将熬过的全部鱼骨倒入铁锅内,先用文火烘干,然后放入熟猪油200克,用大火把鱼骨煸透,加入开水14000克,烧沸后再加熟猪油150克,大火烧沸,过清鱼渣,成为第二份白汤。

  4、用熬制第二份白汤的方法和用料,将开水10000克熬成第三份白汤。

然后将三份白汤混合下锅,放入虾籽、绍酒、姜、葱烧透,用细筛过滤。

  5、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切成细面条。

  6、在碗内放熟猪油7克、白酱油15克和少许青蒜花,舀入沸滚的鱼汤。

同时,将面条入沸水锅中下熟,捞入鱼汤碗内即成。

  特点:

汤白汁浓,滴点成珠,清爽可口。

  鱼汤面,为东台名点,源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已有近200年历史,相传是一位被赶出皇宫的御膳厨师所制。

1942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

鱼汤面的制作很特殊,先要剖鱼清洗,不留残血。

用猪油下锅沸至八成,陆续放鱼入锅炸爆,起酥捞起,不能烧焦。

将炸过的鱼加上鳝鱼骨头或猪骨头,用河水熬出稠汤,葱酒去腥,再用细筛过滤清汤,放入虾籽少许,即可作面汤。

面条用上白刀切面。

所以,鱼汤面色香味俱全。

  江苏东台的鱼汤面,已有近200年历史,相传是一位被赶出皇宫的御膳厨师所制。

鱼汤面汤汁乳白,清爽不腻,面条细而软滑,特别鲜美可口。

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现场制作的东台鱼汤面,获巴拿马国际金奖,可谓金牌面食。

  鱼汤面与其他种类的面条的差别就在于汤。

外地的面汤一般是清汤、鸡汤、虾米汤、骨头汤等,而东台鱼汤面制汤的主要原料是鳝鱼骨和鲫鱼。

将鳝鱼骨洗干净后入锅,用少量猪油煸透,再将炸酥了的鲫鱼与鳝鱼骨一同入锅煮沸。

待热汤滚沸后,再改以小火,慢慢……

  老百姓常说“吃一碗,想三年”。

  相传乾隆年间,东台有一家开面东台鱼汤面如此美味,也难怪当地馆的老板,一天晚上,他在街上发现了一家新来的卖面条的小摊子,便去买了一碗。

端在手上一看,只见面汤浓厚雪白。

一会儿功夫,碗面上就结了一层薄膜。

他尝了一口,又鲜又香,比自己店里的不知要强多少倍。

老板心里一动,便向摊主细细盘问。

原来,那摊主竟是来自皇宫的御厨。

由于有一次没有把汤烧好,就被逐出了皇宫。

无奈之下只能挑个小摊,四处流浪,聊以糊口。

老板听说后,心想这竟然是一道御膳,怪不得如此美味可口。

于是连忙将摊主请到店中,由他掌厨。

从此,这店里的面条,全是用的那御膳厨师亲手调制的鱼汤,尝过的顾客赞不绝口。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四乡八镇,远近闻名。

“鱼汤面”就此成为东台享有盛名的特产。

  东台鱼汤面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

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

这是因为东台鱼汤面在汤料上,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

食后不上火、不口干,营养丰富,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膳食养生。

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东台鱼汤面如此美味,也难怪当地老百姓常说“吃一碗,想三年”。

陈皮酒

  相传宋朝天圣元年,范仲淹在东台西溪任盐仓监官。

时值范母体弱多病,但生性怪癖厌服汤药。

侍母至孝的范公一筹莫展,忧心忡忡。

为寻求不服汤药而能治病的良方,他八方求医。

一日,当地一名医给范公一良方:

用糯米配以中药,制成药酒饮用,可治老太太的病。

范母饮用后果见奇效。

天圣二年冬,雪连旬,修堤民夫多病不起,范公也令人配制此酒给民夫服用,民夫饮用不久均病愈。

当时东台民间甚是缺医少药,特别是妇女产后体弱多病,范公见此,便清名医和酒师研制医治病民之药酒。

其酒选用麻筋糯米为原料,配以陈皮、黄芪、党参、当归、肉桂、丹参、红花、木瓜等16种滋补药物,采用淋饭法酿成,具有补气养血、益肝强肾、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理气开胃、壮筋健体之功效。

尤其产妇,每餐前温饮一杯,不仅散寒温宫,而且促进子宫恢复。

酿制后用瓮贮藏,取名“陈醅酒”,因谐音且又含陈皮,称之为“陈皮酒”,从此便流传民间。

清代中后期,东台陈皮酒远近闻名,堪称东台一绝。

富安酥儿饼

  餐饮业有句俗话,叫“节后饭店三日闲”,但每年春节前后,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上的十多家熟食店都会热闹起来。

乡邻们,即便是那些平日里一次都舍不得把钱花在馆子里的人,也会邀约亲朋好友,或领着家人坐进饭店,一些远在外地的富安籍人士,也总是在这期间兼程赶回来,这都是为了品尝故乡特有的美点——富安酥儿饼。

这种情况每年都会持续到清明节前后,而那些卖酥儿饼的店家,也只有到了这时候方才收拾炊具、息灶停炉,等到第二年再开吉市;酥儿饼,是富安的一种传统茶点。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后,赞不绝口,一时酥儿饼美名远扬,甚至还成了富安人的骄傲。

这酥儿饼是以面粉为主料,揉成面团以后再包入赤豆馅,最后经油煎而成。

因为酥儿饼从里到外层层起酥,乍看活像一朵微开的金菊,故又叫“千层酥”。

酥儿饼除了包有用赤豆沙、桂花和蔗糖调制的甜馅外,还可包入用鲜肉、葱花、盐和味精调制的咸鲜馅,具有入口酥松香脆,越嚼越美味的特点,用当地人的话来说,是“吃着打嘴也舍不得丢”。

说来也蹊跷。

迄今为止,酥儿饼这一名小吃仅富安镇一处能制作,附近的安丰、海安、台城等地,虽然也有不少人或明学,或暗访,可做出来的酥儿饼还是不能与富安人做的相比,这样就更是让富安酥儿饼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天下第一鲜”文蛤

文蛤,俗称蛼蛾,是贝类中的奇鲜食物。

相传两三千年前,人们就开始取食文蛤。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苏州吃到文蛤,御封它为“天下第一鲜”。

从此,这个雅号就一直流传至今,闻名于世。

文蛤的外壳呈扇状,上有如釉涂就的五彩花纹,肉质白嫩,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以及维生素等成份。

其味鲜而不腻,百食不厌。

文蛤的吃法多种多样。

可将其作为主菜,以旺火爆炒;或作为配菜,调色提味;或把它斩成肉泥,辅之以面粉、鸡蛋、姜葱,煎成文蛤饼。

如东人还常常生吃文蛤,使异地游客咂舌不已。

将文蛤肉洗净后,用盐稍稍腌一腌,再于清水中洗净,浇上白酒、麻油、酱油和醋拌上生姜末和白糖,最宜于作下酒菜。

将文蛤肉制成文蛤酱,更是海边人的绝活。

把鲜蛤肉装进罐或瓶,放上盐、姜、葱、酒等佐料,再将口封上,置于阴凉通风处,过上一段时间揭开盖子,便如陈年老酒,醇香扑鼻,绕梁三日不散。

平时居家过日子了,可作早晚小菜,既可口又下饭。

若是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更要带上一两瓶,可作旅途食用。

文蛤为蛤中上品,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

文蛤贝壳背缘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形,两壳大小相等;贝壳表面膨胀,光滑,有一层黄褐色的光滑似漆的壳皮。

小形个体贝壳花纹丰富,变化多端;大个体则较为恒定。

文蛤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地区的细沙或泥滩中。

文蛤肉细味美,蛋白质含量13.9%,除熟食外,还可以干制或做罐头。

药用价值也较高,古代医学认为食用文蛤可治恶疮,现代医学认为文蛤软体、消化育囊的提出物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文蛤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贝类之一。

日照市沿海文蛤资源丰富,拥有适宜文蛤增养殖的潮间带滩涂7.5万亩。

1992年,日照水产部门人工培育文蛤苗种获得成功,为大规模进行文蛤增养殖打下了基础。

文蛤又名花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

其贝壳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形,壳质坚厚,两壳大小相等,喜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细沙质海滩。

文蛤肉嫩味鲜,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含有蛋白质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还含有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钙、钾、镁、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唐代时曾为皇宫海珍贡

文蛤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说,它能治"疮、疖肿毒,消积块,解酒毒"等病。

近代研究又表明:

文蛤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哮喘、慢性气管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病也有明显疗效。

食用文哈,有润五脏、止消渴,健脾胃,治赤目,增乳液的功能,深受国内外食客欢迎

文蛤分类地位与分布;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沿海,朝鲜、日本、菲律宾、越南、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

丽文蛤和斧文蛤分布于中国和日本,以及菲律宾、阿曼湾和的摩尔岛等地。

形态特征:

壳呈三角卵圆形,壳顶位于背部偏前。

前后缘近等长,腹缘呈圆形,壳长略大于壳高。

壳表平滑,后缘青色,壳顶区为灰白色,有锯齿状褐色花纹,花纹排列不规则,随个体大小而有变化。

外韧带、铰合部发达。

后闭壳肌痕略大。

外套痕明显。

外套窦短,呈半圆形。

体左右对称。

生物学特性:

文蛤是广温、广盐性贝类,多分布于河口和内湾。

栖息于砂质滩涂,于潮间带及低潮线以下水深5-6米处营埋栖生活,埋栖深度数厘米到10-20厘米。

有迁移习性,壳长4-5厘米的个体能从水管处分泌出无色透明的粘液,形成带状胶质浮囊,借助水的浮力顺潮流迁移,从中潮区向低潮区或潮下带移动。

迁移常发生在升温及降温期。

成贝也常借助斧足在海底爬行迁移,但移动慢,距离短。

文蛤为雌雄异体,一般2年性成熟。

成熟时友性性腺呈乳黄色,雌性呈乳白色。

一年繁殖一次,繁殖季节为3-9月,南方较早,北方较晚.

经济意义:

肉味鲜美,可鲜食,亦可制成干品和罐头。

贝壳可药用和用作化妆品容器、水泥原料及紫菜丝状体的培养基。

南通东濒黄海,在13万公顷的滩涂上盛产数百种浅水贝类,尤以送文蛤最为丰富,占中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文蛤雅称“天下第一鲜”,属于腮纲兼蛤纲的海产贝类。

明代李时珍云:

“还中诸蛤之利有余人者,统称蛤蜊,白壳紫唇,或壳上有花纹故称文蛤或花蛤。

”宋朝诗人梅尧臣也曾有过“车蝥与月蛤,寄自海陵郡”的诗句。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姑苏吃到文蛤,便御封它为“天下第一鲜”。

文蛤,生活在浅海盐度较低的沙滩上,雌雄异体,性腺成熟期在6月至7月,产出的精、卵子在海水中受精、孵化,幼蛤经三周后进入沙底栖息。

从幼蛤到长成采捕需二三年。

幼蛤由海潮带到十几米深的滩涂地带活动,最适宜的水温为15-25度,以藻类、浮游生物为食,长大后逐渐向潮下带迁移,平时常露出沙面,冬季潜入沙底的约二三十厘米处越冬,但留有气孔可以通气。

文蛤其壳如彩色扇状,其肉鲜嫩无比,且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10%,脂肪11.2%、碳水化合物2.5%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磷、氨基酸、其味鲜而不俗,食而不厌。

食用文蛤,能开胃、催乳、健身,且有清热、化痰、利湿、散蛤等功能。

色彩斑斓的贝克可以作蛤蜊油的精美包装盒,也可制作成大雅之堂上的工艺品。

文蛤的食法颇多,可将其作为主菜,以旺火速炒;或作为配菜,调色提味;或佐料腌制,生炝生吃;或斩成肉泥,煎成饼。

特别是近年来,如东制药厂将其开发成粉剂精品,冠名为“天下第一鲜”,蜚声海内外。

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人们,习惯了现炝现吃,他们将文蛤肉洗净后,用盐腌制少时,在洗净,佐以烧酒、麻油、酱油、醋、生姜、白糖、便成了最好的下酒菜。

可异乡人看后无不瞠目结舌、唯恐避之不及,但来久了,也经不住诱惑,大有“唯有牺牲多戆直”的“英雄气概”。

在闭上眼睛吞上几只后,顿觉眼界大开,相见恨晚。

海边人还有制文蛤酱的好手艺。

把鲜文蛤装进罐或瓶,放上盐、姜、葱、酒等佐料,在将口封上,置于阴凉通风处,过上一段时间,揭开盖子,泌出的香味,使你垂涎三尺,食欲徒增。

此酱可馈赠亲友,或作为沿海人在内地工作期间早晚下饭的主菜。

难怪沿海人的乡情如此浓烈,从中可窥一斑。

在广阔无垠的南黄海滩上,随着潮水的落去,赶海人有的肩扛着铁刨子,有的手拎着网兜,涌向这一天出一头“金牛”的大海。

他们有的用铁刨子倚在肩上,麻利地拖着后退,凭着沙中传出的声感,将一只只文蛤又迅疾勾入网兜里。

有的人只用双脚踩文蛤,将海滩上的沙泥踩活后,文蛤就自然露出沙面,然后用手一只只地拾进网兜。

人们边踩文蛤边说着、。

笑着、唱着、充满着诗情画意。

改革开放为南黄海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通人把文蛤打进了国际市场,使其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地“天下第一鲜”。

仅以全国著名地文蛤产区如东为例,全县除天然文蛤繁殖海面外,人工养殖面积达50多万亩,年出口6000多万吨,成为我国最大地文蛤生产基地。

近年来,南通市旅游部门将滩涂踩文蛤作为专项旅游活动推出,美其名“海上迪斯科”,为国内外独有,融观赏、运动、风味平常于一体,已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成为南黄海上一道亮丽地风景线。

东台西瓜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一、东台西瓜的发展历史

“东台”二字始见于公元937年,经查考历史资料,“东”者因其东台在泰州的东北境,故曰“东”,又因地势较泰州稍高故曰“台”。

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元狩年),扬州置沧海邵,设海陵县(泰州),东台是其属地。

公元1768年(清乾隆33年),与泰州划疆分治,正式建县,隶属扬州府,1927年(民国16年),大革命后改县公署为县政府,1949年建国时为东台县人民政府,一度隶属泰州专署,1950年隶属盐城专署,1987年撤县建立东台市。

1、东台西瓜源远流长

东台自古以来,海势东渐,成陆较快,滩涂草地逐步利用,乡村以发展盐业和农业两大宗产业。

东台域内以范公堤为界,堤东为长江、淮河泥沙随潮汛涨落时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带,并逐步向东方延伸,地势也愈来愈高(堤东最高处地面真高达5.1米,比堤西地区高出2-3米)。

西瓜属喜旱作物,特别适宜于这一区域的沙壤土上种植。

据有史记载,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历史名人范仲淹在东台任西溪盐仓监时,很多农民就已种植西瓜,城里开始有西瓜集市。

由于东台地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历史上农田高高低低,大匡小块,千差万别。

堤西地区是“高匡水平田,低匡能行船”;堤东地区是“高田好种瓜,低田能放鸦”。

1917-1940年,进行兴垦废灶,筑堤防潮,开拓河道,基本达到了区有区河,区内有匡,匡有匡河,窕有窕沟,并结合平整土地,开始建立条田化,为西瓜生产提供了抵御客水和防止海潮倒灌的基本农田设施,使西瓜作物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种植格局。

2、东台西瓜传统悠久

近靠东台台城东南部的长青村,坐落于范公堤的沿坡,历史上因终年生产瓜果蔬菜源源不断,四季长青而得名。

盛产的百合头青菜和西瓜历史悠久,质量驰名远近。

其青菜以烧煮易烂、汤白而被夸赞为“腊月青菜胜羊肉”;长出的西瓜清鲜可口,素享盛名,凭借紧靠城郊的优势和种瓜的传统经验,除自吃还能进城卖瓜赚钱,成为人们喜爱生食的主选果品。

随着时代变迁,西瓜的种植区域不断向东延伸扩展,经过土壤改良和精心耕种,东台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粮、棉、油、糖,麻,菜、丝、瓜、菱、藕、药、果、杂等,其中堤东盛产向日葵籽、蓖麻籽、西瓜、香料等优势产品,四灶镇的上官村、三仓镇的官苴村数百年来一直以种植西瓜而闻名遐迩。

三仓目前全镇种植西瓜面积就达6.5万亩,西瓜产品在省内外有名。

3、东台西瓜史料详实

据《东台市志》记载,东台西瓜曾以甘甜汁多、消暑解渴、风味独特而成为县府的礼品,人们夏日常食的果品。

有关“东台西瓜为何如此甘甜可口”,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优美的故事,传说在汉代以前,人间并没有甘甜鲜美的西瓜,它的由来还与美丽善良的七仙女有关呢!

那一年,七仙女离开瑶池,下凡到西溪(东台古称)董家舍与董永结为夫妻后,觉得人间的西瓜与天宫大相径庭,缺少水份和甜头,口味远不如天宫里的仙瓜品种,心想,如果人间也能吃到那样的仙瓜,该有多好啊。

于是,她萌生了“瑶池采籽,凡间栽种”的念头。

其实,天宫也有规矩,仙瓜仙果享用时,任何人都不准有留果壳种籽,以防流入人间。

但聪明的七仙女自有办法,她早有准备,在宽大的长袖中缝了一只小口袋,瑶池赴会时,乘人不备,将仙瓜种籽藏进衣袋,带回西溪。

她和董永在西溪东南角一个叫长青的高坡上种下了仙瓜种籽,并用甜美的缫丝井水细心浇灌,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种籽上就吐出瓜苗,接着藤缠藤,叶搭叶,长得水灵灵、青翠翠,真是惹人喜爱。

转眼到了摘瓜尝瓜的时候了,这见刀落瓜开,扑的一声晶莹剔透的西瓜分为两半,啊!

红瓤黑子,皮薄肉脆,甘美甜爽,入口即化,在场的人全都乐呆了。

西瓜甜人心,好事传千里。

四乡八镇的人们纷纷前来看瓜尝瓜,七仙女不仅热情招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