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估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234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估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乘法估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乘法估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乘法估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乘法估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乘法估算.docx

《乘法估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估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乘法估算.docx

乘法估算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对估算结果做出合理性的判断。

3、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   具】:

   主题图、游乐项目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1、朗诵。

秋天的阳光温馨恬静,秋天的微风和煦轻柔,秋天的树叶在阳光下飞舞,大地成了一片落叶的海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到处是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

秋天的景色多美呀!

2、激趣呈现问题。

   师: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课件出示)学校将要组织大家去秋游。

你想去吗?

(想)在秋游前,学校安排老师去买一些饮料和水果。

(课件出示图片)问: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老师买纯牛奶用去148元,买可乐用去97元,买苹果用去102元。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

买饮料和水果大约用了多少钱?

 3、全班交流,反馈算法。

   师:

谁来说一说?

  [148 + 97 + 102≈350(元)]

    150   100    100              

   师:

刚才我们在计算钱数时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加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一些需要用乘法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

乘法估算,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师:

这次秋游,我们将要乘车去(课件出示)游乐场玩,那么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门票和车票[点击课件出示信息]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会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

(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师:

谁来把这道题完整地给大家说一说。

(指名学生读)

   师: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用估算)你会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吗?

(会)

 2、学生自主探究估算方法。

  师:

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着估算一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2)指名学生回报交流,反馈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

哪个同学愿意把你的估算情况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可能有的方法)

  方法一:

49×104≈5000(元)谁愿意把你不同的估算方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50   100

  方法二:

49×104≈5500(元)还有谁有不同的估算方法?

          50   110

   方法三:

49×104≈5250(元)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

          50   105 

方法四:

49×104≈4500(元)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法?

          45   100

4、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师:

同学们真聪明,同一道计算题,竟然想出了这样的(1、2、3、4种)估算方法。

但是,在这三种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适合本道题目?

为什么?

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

5、指名学生回报交流,阐述理由。

   师: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情况跟大家交流一下。

(可能的答案有)

   A:

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适合本道题目,因为它把第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数、把第二个因数看成整百数,计算又快又简便。

   B生:

我认为第三种方法好,因为把104看成105,估算出来的钱数比较接近准确值。

   C生:

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第三种方法好,因为它把104看成105,不便于计算。

   D生:

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适合本道题目。

由于把104估成110,这样算出来的5500元肯定超过准确值,如果学生在活动中发生意外,或者想玩其它的游乐项目,老师还可以应付得了。

(这个同学考虑问题可真周到,大家给他鼓鼓掌)

   师:

刚才两位同学都说到了准确值。

那么我想知道准确值是多少?

(5096)下面请同学用计数器算一算。

6、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归纳总结。

   师:

同学各抒已见,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大多数的同学都认同第二种方法是比较适合本道题的。

原因非常简单。

(因为第一种方法估算出来的钱数比准确值小,钱带少了就有同学上不了车,去不到游乐场,第二、第三种方法由于把两个因数都看大了,估算出来的钱数肯定够,但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比第三种方法计算更简便。

今天我们所学的乘法估算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所以,以后我们再遇到准备钱的时候,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来取进似数。

这个道理你弄明白了吗?

(弄明白了)

三、创设情境,轻松一刻

   师:

门票和车票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们赶快走进游乐场吧。

(出示图片)这些是游乐场部分的游玩项目,有摩天轮······,你喜欢玩哪一个?

  指名学生回报交流。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游玩中数学问题。

   师:

既然大家都想玩这些游乐项目,你们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

(1)弹跳飞人每人每次需要13分钟,四年级104人大约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A、谁来读题?

B、你能解决它吗?

自己试着解决一下。

(请同学板演)

C、谁来说?

谁有不同的估算方法?

谁还有不同的?

(2)师:

让我们来看一看还有哪个项目没有玩?

现在我们到海洋馆去看一看吧,那么你们又发现了什么问题?

你还能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决吗?

在“海洋世界”的水上表演馆中,观众的看台分成了12个区,每个区有58个座位,大约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观看表演?

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

请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完成,谁来说一说?

(3)必答题:

摩天轮最大载重量4000千克,四年级学生平均体重是28千克,四年级104名学生可以同时乘坐摩天轮吗?

   师: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师:

谁来说一下?

谁还想说?

 2、解决返程的数学问题。

   师:

秋游活动即将结束,我们准备乘车返回学校,请同学们算一算:

从游乐场到学校的距离是14千米,同学们乘车返回,客车每分钟大约可以行813米,21分钟能否返回学校?

师:

你们会算吗?

(会)先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再算一算。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五、反思回顾,自主总结

   师: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参与“秋游活动”,请大家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以前只知道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估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才知道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要根据实际需要来估算,有时需要把数看少,有时又需要把数看大;我学会了乘法估算,并且我知道了用接近精确值的估算方法来估算是最好的。

 师:

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是多种多样的。

当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实际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授课者:

麦观子   指导老师:

吴斯老师    班级:

四(5)班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版四年级上册第60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估算的用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分析、判断及估算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能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意识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秋天美吗?

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但在秋游中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一起去看看。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

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

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师: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板书:

49×104

(让同学独自解决这个问题)

(二)指导学生,探究讨论

师:

请解决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过程(3人),并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适当地加以解释。

生1:

(介绍:

用笔算算出的,这样的结果很准确。

生2:

 49 ≈ 50

  104 ≈ 100

  50 × 100 = 5000

    应该准备5000元。

(介绍:

先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到各个因数的近似数,再计算出结果)

生3:

49 ≈ 50

  104 ≈ 110

  50 × 110 = 5500

  应该准备5500元。

(介绍:

把两个因数都估计成大一点的整十数,再将它们相乘,得到估算结果)

…………

师:

如果你是带队的老师,你会选择哪种估算方法呢?

请在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

(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a:

生1种方法计算得很准确,但计算比较麻烦。

b:

本来就是在准备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生2种方法计算很简便,但钱带少了有可能会不够。

 

c:

本来就是在准备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生3种方法计算也比较简便,由于把104估计得大些,那带的钱是肯定够用的,使得准备更充分。

师:

看来同学都很会分析问题了,通过刚才分析比较,大家都知道这是解决秋游准备多少钱的问题,所以估算时,为了使准备充分,一般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是将数字尽量估大些,以免带的钱不够。

所以是学生3的方法对的!

C同学分析得很对的。

(四)巩固知识,课堂练习

1、课本的做一做

2、课本练习十第一、二题

3、从秋游的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11千米,同学们乘车返回,客车每分钟大约可以行833米,14分钟能否返回学校?

               833 ×  14≈11200(米)

                (800)

                 11千米=11000米<11200米

        答:

14分钟能返回学校。

师(小结):

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算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但是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

(五)总结新知,结束新课

1、让学生先总结。

2、老师总结。

“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估算"(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学生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伴随着金黄的落叶,秋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你们来解决,一起来看看。

(出示图片第60页例5的主题图)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

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

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把因数估计得大些的情况。

(1)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师:

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教师请解决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过程,并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适当地加以解释。

可能的方法:

应该准备5000元。

(介绍:

先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到各个因数的近似数,再计算出结果)

应该准备5500元。

(介绍:

把两个因数都估计成是大一点的整十数,在将它们相乘,得到估算结果)

…………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师:

如果你是带队的老师,你会选择哪种估算方法呢?

请在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

…………

(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的结果:

a:

a种方法计算得很准确,但计算比较麻烦。

b:

本来就是在准备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b种方法计算很简便,但钱带少了有可能会不够。

c:

本来就是在准备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c种方法计算也比较简便,由于把104估计得大些,那带的钱是肯定够用的,使得准备更充分。

…………

(4)小结

师:

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

但生活中我们在做准备时,一般都采用估算的方法。

同时为了使准备显得更充分,在估算时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是将数字估计的大些。

对于这个例子而言,当然是选择把钱准备多些的方法更符合实际。

把板书补充完整:

49×104≈5500(元)

教师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是要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

乘法的估算

2探讨可以用"四舍五入"方法的情况。

(1)出现解决的问题

师:

现在同学们来到“海洋世界”的水上表演馆,这时他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你还能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决吗?

在“海洋世界”的水上表演馆中,观众的看台分成了12个区,每个区有58个座位,大约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观看表演?

(2)解决问题,并找出合适的方法。

师:

请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完成,再请做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来,并请他们介绍自己的方法,说明自己的理由。

(请几位方法不同的同学,注意要会说出自己的理由。

再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找到认为合理的方法。

小组派代表说明自己的选择,全班讨论出合适的方法。

…………

(3)小结

师:

我把同学们的意见整理了一下,意思就是在这里它只要求大家了解大概能容纳多少人,就要使结果尽量地接近准确值,所以同学们可以用把两个因数四舍五入的方法来估算。

说得真有道理,我也同意你们的意见。

3探讨乘法估算的方法。

师:

我们找到的估算方法有这么多,那你认为,乘法到底该怎样估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在全班汇报。

小结:

把同学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就是,估算时,一是要使计算简便,(把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作准备的时候可以把因数估计大些,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结果更接近准确值。

一句话,就是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却没有固定的方法,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

1了解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用处。

师:

乘法估算到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2基本练习,书上61页的第1题。

师:

我们就来看看生活中用到的估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回答时要说明是怎样估计的。

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计的?

(1)《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

(2)小俊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

(3)本校有学生688人,大约是()人。

(4)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

3为供水商人解决问题

师:

你能为我们学校的供水商人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

供水商人:

“全校一个月大约喝多少桶纯净水?

“我们班一个月大约喝11桶纯净水。

师: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

还要知道全校有多少个班。

填出条件后,再请学生解决。

并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说明理由。

(答案相同)

4解决燕鸥的问题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燕鸥吗?

这里有一段有关它的介绍。

“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

如果它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

请同学为燕鸥解决问题,并请1—2位展示。

5估计数字

(1)师:

同学们会写作文吗?

老师常常看到有的同学写作文,写几句话,就数一下字数。

是为了什么呀?

看来同学们常常都会估计文章的字数,那请你估计下面这篇文章的字数。

荷花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估计好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找到合适的方法。

(2)师:

会打字吗?

如果给你15分钟的时间,你能把这篇文章打出来吗?

首先要了解学生自己每分钟打字的个数,再采用估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反馈小结

自我评价及小结。

评价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以及收获。

师:

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是多种多样的。

当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实际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例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实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估多、估少的训练,培训学生的数感,沟通估算与精算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的确定

一、 激趣,引入新课

师:

我们来玩一个猜数游戏好吗?

师:

何老师今年大约40岁了。

大家猜猜,何老师今年有可能是多少岁?

生:

35、36、37、38、39、41、42、43、44

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

我看哪个数比较接近四十就猜这个数。

师:

同学们说的是四舍五入法。

是不是生活中每种情况都适合用四舍五入法来估算呢?

生:

是、不是、不一定

师: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种情况是怎样的。

二、自主探索,参与构建

1、 理解题意

(多媒体出示例题主题图)例5。

师:

育英小学四年级同学去秋游了。

同学们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

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要知道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师:

象这样的问题“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估算知识来解决吗?

生:

可以,知道大概要多少钱就可以了,不用准确算出得数(或其他)

师小结:

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计算只要估计一下就够了,这就要用到估算。

2、学生初步估算

师:

怎样列式—— (49×104≈    )

全班说算式,师板书,并写约等于号

今天我们就通过这道例题学习乘法估算。

(板书课题)

师:

你会估算这道题吗?

试试看。

把估算过程写在课堂本上。

学生独立估算,师巡视看看学生有哪些算法。

师:

算好了吗?

请在四人小组交流:

你是怎样估算的?

你为什么这样估算?

给学生2——3分钟的时间交流。

师:

谁来说说你的算法和想法?

师指名汇报。

学生边汇报师随机板书。

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案:

方案一:

49×104≈5000(元)

 ↓   ↓

   50   100

方案二:

49×104≈5500(元)

  ↓  ↓

    50  110

方案三:

49×104≈4500(元)

   ↓ ↓

    45 100

方案四:

49×104≈5250(元)

   ↓ ↓

    50 105

 

3、 师引导确定估算策略

师: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案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更适合?

为什么?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方案,反馈交流情况。

讨论、比较。

师:

在这些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适合,说说你的看法

生:

我喜欢第一种方案,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乘100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生:

我喜欢第二种方案,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生:

我喜欢第四种方案,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05等于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生:

我觉得第四种方案计算不简便。

还是第一种计算简便,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

 生:

我认为第三种方案不好,因为把49看成45,把104看成100,两个数都看小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45×100等于4500,如果带4500元钱肯定不够。

我喜欢第三种方案。

 生:

第一种方案好,它只把一个因数看小,另一个因数还是看大一点点的,这样,在估算的结果上,再多带一些钱,也是可以的。

……

师:

同学们针对不同估算方案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说明你们认真思考了。

究竟哪种方案好呢?

我们来研究一下。

师:

以上的几种估算结果中,哪一种结果是比实际得数小的?

生:

第一种、第三种

师: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

第一种把49看成50多了1个104,把104看成100,少了4个49,约少了200,估算结果比实际约少100。

师:

哪一种是比实际结果大的?

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

第二种把49看成50,104看成110,把两个因数都估大了,估算结果肯定比实际得数大。

师:

你看,这几种估计方法得出的结果中,有比实际得数大的,也有比实际得数小的。

哪种方案不符合实际需要?

(手势指示题目问题“应该准备多少钱?

”)

生:

第一种和第三种

师:

原来是这样!

多数同学都用的是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结果等于5000的方法不够买104套票。

所以是不能用的。

师在方案一旁板书:

不符合实际

师:

那么说明在这道题目的情况中要考虑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认识到估算结果要与实际得数比较,要多估一些)

师:

再看看其他几个方案估得的结果够钱买了吗?

生:

够了,还略有活动经费,符合现实一些。

师:

在符合实际情况的这几种方法中,又是哪种方法最好呢?

生:

(注:

在这里引导学生认识在符合实际需要的结果中,能口算简便又接近准确值的估算方法最好)

师小结:

你看,从秋游买票准备钱这件事里,我们发现运用四舍五入法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来估算得的结果5000元并不符合实际需要。

看来,在估算的时候不能简单的考虑把数字四舍五入,口算好算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把结果估大一些,这样才能保证所带的钱够用。

你可要记住了哦!

4、 拓展提高

师:

同学们,刚才的情况是需要把结果估大才符合实际需要。

再看看下面这种情况又该怎样处理呢?

出示题目:

学校校庆晚会在艺术中心举行,艺术中心音乐厅有18排座位,每排可以坐65人,安排1到3年级学生及家长1400人去观看够坐吗?

师: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题目,然后认真思考,选择适合的方案估算,写在课堂本上。

师:

说一说你的估算方案

汇报,教师板书方案

师:

哪种方案适合?

为什么?

生:

65×18≈60×20=1200(人)

    1200人<1400人

       答:

安排1到3年级学生及家长1400人去观看不够坐。

(这里要引导学生得出把65估成70 18估成20 结果得1400,估大了,但实际上座位比1400少,不够坐。

应该选择把65估成60这种情况,把结果估小些,保证人人有座位。

幻灯片出示一种符合要求的估算解答的完整过程

5、 总结提升

师:

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你对估算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生:

乘法估算,有时候要估大些,有时候要估小些。

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对,乘法估算,关键要看什么时候估大些,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