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9515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docx

《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docx

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第三讲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教学主要目标

1.理解意识、自我、自我意识的含义

2.理解关于“我”的精神分析理论

3.了解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规律

4.掌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试

5.掌握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1)对自我意识的理解

(2)关于“我”的精神分析理论

(3)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试

(4)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2.教学难点

(1)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和特点分析

(2)完善自我方法的解析

3.解决方法

(1)实例分析

结合疫情举例,阐释自我意识的概念,理解自我意识的三个成分,引导学生理解健康的自我意识特点。

(2)测试分析

通过测试学生自己在疫情下自我意识的表现特点,深入理解自我意识特点和关于“我”的精神分析理论,从而更好的认识自己。

(3)案例分析

通过知识拓展,和提出一些相关性高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古希腊有个传说,传说在一个王国城堡的附近有个女魔,叫斯芬克斯。

她整天守着那条过往行人必经的路,让人猜一个谜:

“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中午是两条腿,傍晚是三条腿。

”如果行人不能答对谜底,她就会把他吃掉;如果猜出来了,她自己就会死去。

无数的人都不能猜出谜底,于是王国中死去了许多的人,外面的人也不敢来这里了,王国内外充满了恐惧。

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俄底浦斯的年轻人来到了斯芬克斯的面前,说出了这个神奇“东西”的谜底——“人”!

于是,斯芬克斯死了,而这个谜语始终流传了下来。

这个神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最难的是认识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认识你自己”可以说,一切的心理学知识都是人类围绕了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而形成的。

在疫情期间,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关于我们自身的问题,诸如:

“我”究竟是个怎样的我?

为什么我会莫名的焦虑?

为什么我这么不淡定?

为什么总不能确定未来?

为什么我这么拖延?

为什么越读书越觉得不知为什么而读?

为什么我似乎根本不了解自己?

青年期的我们,并没有因为多年的学习生涯减少了“为什么”,相反有了更多的“为什么”,有了更多关于自我、关于他我、关于自我与他我的关系、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迷惑与探求的渴望。

什么是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哪些规律?

目前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缺陷有哪些?

如何获得健康的自我意识?

本讲将作积极探讨。

其间可能会有些许自我剖析的痛苦,但我更多的将是对“自我”的一个认识上的突破,并且会使以后的生活中更充满信心与明朗。

(一)自我意识及其发生与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状况的认识和体验。

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体型、健康状况等)、心理状况(性格、气质、能力、兴趣、意志品质等)及人际关系状况的认识和体验。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念、自我分析、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批评等。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属于情绪范畴,它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主要涉及“我是否接受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我是否悦纳自己”等,它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以自尊、自爱、自信、自卑、自怜、自弃、自恃、自傲、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表现出来。

(3)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行为,它监督、调节人的行为活动,调节、控制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和对他人的态度,它涉及“我怎样节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我如何成为理想的那种人”,表现为自主、自立、自强、自制、自律、自卫等。

测试分析:

判断以下三种情况属于自我意识的哪种成分?

我相信自己可以调整好负面情绪。

(自我认识)

我对自己被宅在家里而感到烦躁。

(自我体验)

我要为疫情带给自己的负面情绪负责,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自我调控)

2、精神分析理论

测试分析:

连续在纸上写下10个以“我是”开头的句子,应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自己在疫情期间表现出来的风格与特性的语句。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评估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评估你对自己的陈述是指向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

评估你对自己的陈述是指向生理的、社会的还是心理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用冰山理论来分析人对自己的认识。

(1)冰山理论:

意识:

可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相当于冰山的一角;前意识:

位于两者之间,起到稽查作用;潜意识:

很多原始的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允许,被压抑在其中。

(2)人格结构:

本我:

是指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

储存着最接近兽性的本能性冲动。

即是没有被察觉的心理活动,超越个人的集体意识、童年被遗忘的意识等。

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即进入思维中的和被我们察觉的心理活动,代表人格中理性的部分和社会性的人,是外部世界、超我、本我的仆人,它协调着本我和外界之间的关系;超我:

指人格中接近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自我,以便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

自我通过部分地压抑本我的冲动,从而避免了和超我之间产生冲突。

三者保持平衡则人格正常发展,关系失调则导致神经症。

(3)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repression)指自我把意识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意念、情感和记忆抑制到潜意识中。

补偿(undoing)指用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或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固着(fixation)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习惯反应的刻板化。

内向投射(introjection)指将本来指向外界的敌视、攻击、伤害等冲动和情感,转而指向自己。

升华(sublimation)将本能的欲望冲动转化到被社会所赞许的目标和对象上去

合理化或文饰作(rationalization)指用一种自我能接受的、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

投射(projection)指自我把不能接受的或不好的欲望、冲动和意念归咎于别人。

认同(identification)指自我与某一对象潜意识地视为等同,以解脱自我焦虑。

退行(regression)指心理发展因受到挫折而重新倒退到较为原始水平。

否认(denial)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3、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理论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但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核心课题。

每个阶段都不可逾越,但时间早晚因人不同而异。

自我在人生经历中不断获得或失去力量,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

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即自我的建立和统合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

我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即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发展时期。

一是生理自我(8个月-3岁)。

人初生时,并不能区分自己和非自己的东西,生活在主客体未分化的状态;七八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即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听到自己的名字明确做出反应;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使用,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是一大飞跃;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要求“我自己来”(要求自主性),其自我意识有新的发展。

但是这一时期的幼儿其行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和投射外部世界。

因此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被认为是生理自我时期,也有人称之为自我中心期,它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二是社会自我(3岁-青春期)。

从三岁到青春期(3~14岁)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教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儿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接受正规的教育,通过在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中不断的练习、模仿和认同,逐渐习得社会规范,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学校中的角色等,并能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道德心在发展。

虽然青春期少年开始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但他们主要从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

因此,这一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之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之为“客观化”时期。

举例:

(自我意识点红实验)(男朋友的问题)

三是心理自我(青春期以后)。

从青春发动期到青年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其间自我意识经过分化、矛盾、统一趋于成熟。

此时个体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自己的内在体验,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和观点去认识和评价外部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探索和追求,强烈要求独立,产生了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力。

这一时期被称为心理自我发展时期。

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心理自我成熟的标志。

4、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分化——矛盾——整合

(1)自我意识的分化

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

原来完整笼统的我被打破了。

出现了两个我:

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即个体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

伴随着主我和客我的分化,“理想我”和“现实我”开始分化,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

自我明显的分化,使个体主动、迅速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产生了新的认识、体验,同时,由此而来的种种激动不安、焦虑、喜悦增加,自我深思增多起来,要求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和世界,渴望被理解、被关怀。

(2)自我意识的矛盾

自我意识的分化,使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曾注意的许多“我”的方面和细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和斗争,呈现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并且加剧。

自我冲突加剧,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不能形成,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很大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

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果断的。

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生活范围比较窄,社会交往多限于老师、同学、父母,比较简单、直接,因此对自我的认识参照点少,局限性较大。

又加之社会对大学生一向期望值较高,使学生的自我认识也沾染了光环色彩,而现实生活的自己平凡,和想象中的自己仍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给学生带来苦恼和不满。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主要源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

大学生富于理想、抱负水平高、成就欲望强,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然而,他们较少接触社会,还不能很好地把理想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自己现实条件与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这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苦恼和冲突,也正是因为这种冲突和差距,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积极性。

但是,如果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迟迟不能趋近、统一,则会引起自我的分裂,导致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

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进入大学后,学生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希望在经济、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独立,希望摆脱成人的管束。

但他们在心理上又依赖成人,无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独立。

这种独立和依赖的矛盾也一直是大学生苦恼的问题。

4.交往需要和自我闭锁的冲突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归属和爱。

许多同学都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和朋友探讨人生,分享苦与乐。

与此同时,一些同学又存在着自我闭锁的趋向,他们把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与人交往常存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一定的距离。

正是这种矛盾心理冲突,使不少同学常处于孤独感的煎熬中。

(3)自我意识的统一

自我意识分化、矛盾所带来的痛苦不断促使学生寻求方法以求得自我意识的统一,即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主要指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自我与客观环境的统一、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督的和谐统一。

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追求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生自我意识分化、矛盾、统一的途径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统一的类型也不同。

一般说来,自我意识的统一有以下几种结果或类型。

1.积极自我:

自我肯定型

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即自我肯定,是指正确的理想我占优势,理想我的确立比较现实,既符合社会需求,经过自我努力又可实现。

此外,对现实我的认识比较清晰、客观、全面、深刻。

理想我和现实我能通过积极的斗争达到积极的统一。

统一后的自我完整而强有力,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有助于自身成长。

自我肯定在大中专学生中占绝大多数。

2.消极自我:

自我否定

自我否定的学生对现实自我评价过低,理想我与现实我差距甚大,或差距虽不大,但缺乏自我驾驭能力,缺乏自信,不但不接纳自己,反而拒绝自己,甚至摧残自己,即个人不肯定自己的价值,处处与自己为敌。

他们不是通过积极改变现实自我去实现理想自我,而是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趋同现实自我,以求得自我意识的统一,其结果则更为自卑。

3.混乱自我:

自我冲突

自我冲突型的大学生理想我和现实我难以统一,对自己所作所为缺乏“我是我”的统合感觉,而产生“我非我”、“我不知我”的分离倾向,自我意识矛盾强度大,延续时间长,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内心不平衡充满矛盾和冲突,新的自我无从统一。

大学生都要经历自我矛盾的阶段,但自我统一的最终结果是自我矛盾类型的人占极少数。

消除矛盾,获得自我统一的途径有三:

一是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二是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使之与现实自我趋近;

三是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按照心理健康学的标准,不管哪种途径达到自我意识统一,只要统一后的自我是完整的、协调的、充实的、有力的,就是积极和健康的统一,这种统一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总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至统一这个过程并不是绝对的,具体到每一个人,由于其身心发育的水平、经历的不同,自我分化的早晚、特点,矛盾斗争的水平、倾向不同,统一的早晚、模式也不同。

而且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终生的,并不是说自我意识在青年这个阶段分化、矛盾、统一,就意味着它不再发展,只是在青年期以后它的发展不再像青年期那么突出,比较稳定和平缓罢了。

(4)健康自我意识的支柱

支柱一:

安全感觉得自己有自信,能控制自己与环境

举例:

被宅家里,要有规律的作息等;

支柱二:

价值感知道自己有价值,能被别人所需要

举例:

转正能量,有价值的信息,给武汉、中国加油;对医护人员说声:

你们辛苦了等;

支柱三:

归属感知道自己被爱,感到被接受

举例:

和家人、朋友、同学多电话联系,保持社会支持;

支柱四:

重要感感到有能力、有信心

举例:

帮助家人做点家务,做力所能及的志愿者,做好自我防护等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适

1、过度自卑

(1)过度自卑的表现: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

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严重的还可能由自我否定发展为自我厌恶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自卑导致情绪痛苦的机制:

对自身消极的看法或预期失败,将失败归于能力,泛化到其他方面,如果不能通过自我肯定得到补偿,那么就会情绪补偿,容易产生痛苦情绪。

知识拓展:

习得性无助

跳蚤实验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把跳蚤放在一个玻璃杯里,跳蚤会立即跳出去,跳起的高度超过其身高的一百倍以上。

接着,盖上杯盖,再让它跳,跳蚤碰到杯盖被弹回来。

如此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每次跳跃都保持在杯盖以下的高度。

之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拿掉,跳蚤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跳。

它已经跳不出玻璃杯了。

很多时候,我们和跳蚤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便灰心丧气,形成“自己永远做不到”的思维定式。

跳蚤实验:

因为相信努力是无效的而变得被动与无助,习得性无助让我们陷入自卑。

习得性无助给我们的人生设了限。

案例分析:

我的素养(观看视频)

自卑者与自信者的区别在于:

自卑者的认同感依赖于外部,潜意识的焦点集中在自身的劣势;自信者的认同感依赖于内部,潜意识的焦点集中在自身的优势。

当你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你的心就变大了。

(2)调适的方法

①对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

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无条件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所长,接纳自己所短(找优点、重温成功的经历、找他人评价、找例外);

③调整对自己的期望、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区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区分潜能和现在表现;

④找到成功的突破口(从容易成功的事情做起,积累成功的经验,体验成功的感受,恢复自信心);

⑤制定行动计划,保证行动成功。

2、过度的自我接受

(1)过度自我接受的表现

①自我扩张、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有过之而无不及。

放大自己的长处,缩小他人的短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②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易骄傲,常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

(2)调适的方法

案例:

空杯心态

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

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

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

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

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

他不解地问:

“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

”大师说:

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

”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这就是“空态心态”的起源。

①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需要不断完善

②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③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3、自我中心

(1)自我中心产生原因及表现:

自我中心的人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能设身处地进行客观思考。

只关心自己,一是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他们往往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处事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好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因而他们不易赢得他人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多不和谐,行为做事难得他人帮助,易遭挫折。

(2)克服自我中心的方法

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抑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②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感受、关心他人。

4、过分追求完美

(1)过分追求完美的表现:

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

此外,他们不能容忍自己“不完美”的表现,他们对自我十分苛刻,只接受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的自我,不肯接纳现实中平凡的、或有缺点的自我,其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使其对自我的认识和适应更加困难。

(2)改善的途径与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人不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优缺点。

一个人应该接纳自己的,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

②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

人应该选择合适的标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为标准,按照自己的条件评定自己的价值,应该立足自己的长处,明了、接受并尽力改进自己的短处。

③目标合理恰当: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对自己有恰当的目标和要求,目标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苛求自己,不被他人的要求左右。

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人各有所长所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欣赏自己的独特性,不断自我激励。

(四)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1、正确认识自我

(1)乔韩窗口理论

自知

自不知

他知

公开我

盲目我

他不知

秘密我

未知我

1公开我代表了我们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领域,是我们不用藏或者想藏也藏不住,或者是我们自己主动袒露公开的部分;

2盲目我代表了别人知道而你自己却一无所知的领域,即我们没有意识到或无意识地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的部分;

3秘密我代表我们自己知道,但又不愿意、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的领域,即你的个人隐私;

4未知我代表我们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领域,它可以是某种驱使我们去做某些事情的动机,但我们却不知道它是什么,也可以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的自己的潜力;

5我们人生的成长目标就是不断减少盲目我和秘密我的领域,扩大公开我的领域。

(2)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①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

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映而觉知的我。

不同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不同,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统觉。

 

如一个大学生在给我的信中提到:

“我感到非常孤独,宿舍的同学不喜欢我,常常是当我在宿舍外面听着里面在热烈地谈论一个问题而我进入宿舍时,谈话经常就中断了,大家的表情也显示出冷淡与不在乎,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这使我非常痛苦。

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中,我的家境略好些,可这不是我的过错,我一直主动地想与同学相处好,甚至做了一系列努力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在中学以前,我一直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我现在变得沉默了,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做。

”反射性评价对自我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②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即我从做事的经验、选择与判断中认识自我

③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认识自我:

古人曰:

“吾日三省吾身”。

从我与己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

互动教学:

生存选择

目的:

探讨并澄清价值观,以及通过交流认清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情境:

地球上发生了核战争,人类将要毁灭。

但是,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个特别的核保护装置。

如果谁能进入其中,谁就能生存下去。

现在有10个人,但是核保护装置里的水、食品、空间有限,只能容纳7个人。

也就是说,人类只有7个人生存下去。

请你决定谁应该活下去,谁只能面对死亡,为什么?

并排出先后次序。

1.小学老师

2.小学老师怀孕着的妻子

3.职业棒球运动员

4.12岁少女

5.外国游客

6.优秀的警官

7.年长的僧侣

8.流行男歌手

9.著名小说家

10.慢性病住院患者

总结

10个人物的象征意义

1、小学教师----知识

2、小学教师怀孕着的妻子---生命

3、职业棒球运动员—运动

4、12岁少女---未来

5、外国游客---优生

6、优秀的警官---秩序

7、年长的僧侣—宗教

8、流行男歌手---娱乐

9、著名小说家---文化

10、慢性病住院患者—道德

第一组  生存的理由

小学教师:

我是灵魂的工程师,我的生命价值是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

我不可以死,何况,我还要给即将出世的宝宝一个完整的家。

  小学教师的怀孕妻子:

我怀着小baby。

她是生命的延续,是我们的未来。

我更不能去死,我怀着期待等待小生命的降落。

  职业棒球运动员:

我会给人类带来活力,有我的存在,生命将更有激励,我不能死。

 十二岁的少女:

我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我有许多美好的憧憬,我要勇敢的活着,见证人类的强盛。

  外国游客:

我虽然是一名外国人,但从优生学的角度,我的存在将会避免近亲繁殖,人类也会更为聪明。

其次,帮助你们掌握第二语言,我不能死。

  优秀的警官:

我是安全的象征,守卫祖国大门的卫士。

在以后的日子里,请让我保护你们的安全,敬礼!

年长的僧侣:

阿弥陀佛,我可以为你们超生,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