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第2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74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第2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第2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第2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第2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第2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第2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

《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第2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第2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第2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docx

鲁教版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1单元第2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以鲁尔区为例)

(对应学生用书第183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区位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2)水陆交通发达:

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

(3)矿产资源:

煤炭资源极为丰富。

2.发展概况

(1)主要工业部门:

炼焦、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

(2)工业地位:

成为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盲区扫描]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还包括市场广阔、水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和距铁矿区较近等。

[理解—要点突破]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影响

项目

内容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鲁尔区离它们都较近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陆交通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四条人工运河联成一体,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2.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及工业联系

鲁尔区是采矿型的工业区,其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3.工业区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多种条件的支持,每个条件的影响是不同的。

(1)资源及其组合状况:

资源的种类影响工业区的类型;资源的组合状况影响工业区的综合性;资源的数量、地位影响工业区的发展前景。

(2)交通状况:

便捷的交通利于工业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工业区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有利于效益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

(3)科技水平:

决定了工业区的生产效率和结构调整。

(4)市场:

广阔发达的市场有利于工业区的规模和效益的提高。

(5)政策及其他条件。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审清题干要求“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因此从风能比煤炭、风能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

(2)题,明确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的自然条件:

一是丰富的风力资源,二是占用大量土地。

结合图示可知瓜州有丰富的风力资源,且有大面积的戈壁,可避免占用耕地。

第(3)题,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小、基础设施不足、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

第(4)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保障电网的稳定性”,风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建设热电站是为了保证电力输出的稳定。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

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规律方法]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

(1)资源条件评价: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

是否进行露天开采;若不能进行露天开采,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3)市场条件评价: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

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考向2 鲁尔区区位优势及发展状况

读德国矿产资源与城市分布图,回答2~3题。

2.图中有关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量较小    B.航运价值大

C.含沙量较大D.径流季节变化大

3.图中信息不能反映的鲁尔区发展条件是(  )

A.丰富的煤炭资源B.便利的交通运输

C.重要的地理位置D.高素质的劳动力

2.B 3.D [甲河位于西欧平原,连接两大城市,属于鲁尔河的上游,航运价值很大。

图中没有反映与劳动力素质有关的图例,如科研院校等。

]

(2018·济南模拟)读下图,完成4~5题。

4.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B.③④⑤

C.①②③D.②④⑤

5.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A 5.B [第4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德国劳动力不廉价。

第5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

考点二|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以鲁尔区为例)

(对应学生用书第185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传统产业的衰落(20世纪60年代)

(1)表现:

煤炭、钢铁工业走向衰落;失业问题严重。

(2)原因

2.环境恶化

(1)表现

(2)原因: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存在问题

主要策略

具体措施

传统产业

的衰落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①对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②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③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环境恶化

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①整治河流

②控制大气污染

③加强环境管理

④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理解—要点突破]

1.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及表现

2.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

主要措施

内容

调整产

业结构

集中化、合理化改造传统工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

引进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如电子、汽车、旅游、金融等

调整工

业布局

由原先的接近原料为原则调整为安排在核心区的边缘地带、对传统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关、停、并、转。

例如:

钢铁工业日益西移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铁路网稠密,高速公路交织成网,内河航运发达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相继建立几十所各种专业院校、技术学院和科研机构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的回收装置和处理系统,大规模扩大绿化面积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及整治措施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

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

回答1~2题。

1.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②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③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④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②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开拓市场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④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1.A 2.C [第1题,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下降,新技术炼钢使煤耗下降;③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材消耗量减少,替代品出现;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衰落的根本原因。

第2题,鲁尔区在综合整治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进行:

①调整产业结构;②调整工业分布;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结合鲁尔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回答3~4题。

3.鲁尔区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降低

C.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

4.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地区,有的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污染

B.靠近海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D.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

3.C 4.B [第3题,根据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技巧分析即可。

第4题,结合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进行分析。

鲁尔区炼铁厂的迁移,主要目的是利用鹿特丹港及莱茵河便利的运输条件,降低生产成本。

]

◎考向2 传统工业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整治措施分析

(2018·河北联考)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回答5~6题。

【导学号:

98510165】

5.该省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交通运输便利 ②农业基础好 ③能源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6.该省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能源外运能力 ②尽量减少能源加工转化 ③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④加强能源综合利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思路点拨]

第5题:

第6题:

5.B 6.C [第5题,该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等资源丰富、交通比较便捷,是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第6题,该省区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通过增大能源外运量,精加工、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措施来实现。

]

(2018·天门模拟)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

读大庆市地图,回答7~8题。

7.大庆建成为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

A.石油储量丰富B.国内市场庞大

C.铁路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

8.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