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610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docx

《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docx

九年级上化学资源与评价教辅参考答案

初三參考答案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1.1社会生活与化学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D2.B3D4.D5.D

二、简答题:

6.防腐剂、干燥剂、芳香、美丽7.①②③④⑤⑥⑦8答案合理均可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D2.B3.A4.D5.A

1.2化学实验之旅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C2.A3.B4.A5.B6.A7.B8.D9.A10.B11.B12.B

二.填空题

13.倒放手心

14.凹液面的最低处读

15.没有小大

16.上平放沾污试剂橡胶帽水清洗干净

17.2/31/3火柴灯帽盖灭酒精点燃湿抹布内焰外焰焰心

18.向下外焰1/3自己有人的方向45°水均匀外焰灯芯

19.10010坩埚钳

三、简答题

20.不直接用手取,不品尝,用完后不应放回原试剂瓶。

(合理即可)

2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取药量多,用药匙大匙一端;取药量少,用药匙小匙一端。

如果没有说明取多少,固体盖满试管底就行了;药匙用过之后立刻用干净纸擦净,备用。

2.用药匙往试管中装粉末时,将试管平放,药匙伸入到管底时,再直立试管,以避免药品沾在管口或管壁上(可用纸槽代替药匙)。

取用液体药品:

倾倒法:

打开盛放液体的试剂瓶的塞子,把塞子倒放在桌面上。

手心对着瓶上的标签,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试管略有倾斜,缓慢倒入。

倒完液体,盖好瓶塞。

如果没有说明取多少,一般液体取用1mL~2mL即可。

22.使用时先用手指捏紧胶头,赶出管内空气,然后伸入试剂瓶液面下,轻轻放松手指,(注意:

①不能在伸入液面下后,再捏胶头,这样对易氧化而变质药品,挤入空气会加速药品变质。

②不能在伸入液面后,猛地松开紧捏的胶头,这样易使药品冲进胶头,沾污胶头。

)吸入溶液,取出滴管,要保持垂直悬空,不要平放或倒置,以防试液倒流,腐蚀胶头。

滴加液体时,应垂直滴加,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

用毕,不要乱放,以免沾污,洗净备用。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C2.C3.D4.C4.C6.D7.C8.BC9.D10.C11.A

二、填空题:

12.

(1)③⑦⑧⑨

(2)⑦⑨(3)⑥(4)①(5)③(6)④

(7)②(8)⑤(9)③⑧(10)⑥(11)①②④⑥⑩

三、13

(1)使底部破裂

(2)引起火灾(3)仪器炸裂(4)伤害人(5)烫坏实验台(6)污染试剂(7)炸裂(8)腐蚀标签

14.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6.

(1)都可以盛装液体、装液体的量不同

(2)加热、试管可直接加热而烧杯垫石棉网

17.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实验中药品的取用及安全避免伤害及污染

1.3物质的变化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C2.C3.A4.A5.A6.D7.D8.B9.B10.D11.C

二、填空题:

12.物理变化13.化学14.新物质生成新物质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C2.D3.A4.D5.C6.B7.C8.D

二、填空题:

9.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气体生成沉淀生成不一定有助于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10.灯泡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

11.

(1)由蜡烛维持

(2)靠近火焰、烛芯部分(3)火焰颜色不同、分层(4)火焰大、蜡烛熔化量大、液体会凝固(5)外焰,用木条平置火焰中

(6)蜡烛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气态是物理变化,石蜡蒸气燃烧生成CO2和H2O是化学变化

 

1.4物质性质的探究

基础过关

一、单选题

1.B2.C3.C4.C5.D6.AD7.B8.D9.B10.C11.A

二、填空题:

12.不需要、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13.③⑤⑨;①④;②⑧;⑥⑦⑩

14.①②⑤⑦③④

15.银灰色晶体,不溶于水;与氯气反应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CD2.B3.BD4.B5.D6.C7.C

二、填空题:

8.cefhj

9.③③③④①②

10.(6)(8)(15)(17)(3)(5)(16)(4)(9)(11)(13)(14)(20)(7)(10)(12)(18)(19)

11.气味状态溶解性味道颜色助燃性颜色

13.用磁铁去吸引硫粉与铁粉的混合物

14.空气中的氧气不正确正确铜+氧气

氧化铜不会铝+氧气

三氧化二铝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B2.B3.D4.C5.D6.C7.C8.D9.C10.D11.D12.D13C.14.B15.B

二、填空题:

16.物理化学有新物质生成

17.1.4.6新物质生成23578生成新物质

18.化学物理化学

19.银白固体软小低水氧气

钠+氧气

氧化钠钠+水

氢氧化钠+氢气

20.②④⑥⑤⑧③⑦

三、简答题:

21.试管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试管夹铁架台ABCD

22

(1)试管胶头滴管量筒试管夹酒精灯

(2)准确量取5毫升水夹在中上部预热再加热

四、实验探究题:

23.最先内焰外焰焰心外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24.坩埚钳耀眼的白光大量热白固石棉网

镁+氧气氧化镁

25.略

26.

(1)外壁有水

(2)触及灯芯(3)没预热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2.1空气的成分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A 2.B 3.B 4.A 5.C

二、填空题:

6.78%   21%   0.94%   0.03%

7.N2  CO2  水蒸气  O2  N2

8.②

9.氮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

10.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石灰水浑浊

程度的不同判断C02含量不同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人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木条燃烧情况

的不同判断O2含量不同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水

含量不同

11.

(1)X是N2Y是O2  

(2)O2(3)对着玻璃片呼气(4)氮气的体积含量减少主要是由于CO2和水蒸气等气体的含量增加引起的。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A2.C 3.D 4.A5.A6.D7.A

二、填空题:

8.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室温,水上升到五分之一

(2)1/5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冷却到室温

9.

(1)排水;

(2)氧气;(3)二氧化碳;

(4)竹子里的气体氧气的含量没有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但竹子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三、实验题:

10.

(1)B;足量(或过量)

(2)A;检查装置气密性。

(3)1/5难溶于水、不助燃、不可燃等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4)石灰水(或NaOH或其它碱性溶液);CO2

11.

(1)风吹草动,树枝摆动

(2)一个集气瓶装满水垂直倒扣在水中,谁不易进入

12.

(1)氮气(或N2)

(2)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

(3)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13.(1)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我对气体的猜想是

空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我猜想的依据是

防止挤压变形

防止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

防止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

实验方法及操作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

(1)用针筒将包装袋内气体取出,将其压入澄清石灰水

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包装袋内气体是二氧化碳

(2)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再将包装袋内的气体用针筒抽出,用排水法收集于集气瓶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燃烧情况

若木条正常燃烧,则包装袋内气体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包装袋内气体是氮气

(2)

 

2.2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C2.B3.D4.AB5.D6.B

 

二、填空题:

7.

(1)工业污染

(2)交通污染(3)生活污染

8.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

可吸入颗粒物、NO2和SO2等。

5级

9.经过除尘、除污处理直接以煤为燃料气体核电植树种草

三、简答题:

10.

(1)汽车排放的尾气

(2)焚烧树叶产生的烟(3)工厂排放的废气(4)吸烟产生的烟雾

11.

(1)白色污染的任意排放

(2)给烟囱装消烟除尘装置(3)减少建设工地的粉尘(4)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5)植树绿化等

12.答案略(合理即可)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A2.B3.C4.C5.AD6.B7.D

二、填空题:

8、冬季原因:

(1)冬季取暖,用煤量增加,排放到空气中的废气增多

(2)供暖锅炉产生的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或改善燃料结构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电能取暖,利用工厂余热取暖等方面回答)

9、

(1)

(2)(3)(7)(8)

(4)在无水力发电的地区和未建核电站前关闭火力发电厂是不切实际的做法;(5)(6)并未消除污染,只是将污染搬迁或扩大范围

三、简答题:

10、臭氧层被破坏,减少或不使用氟氯烃制冷剂

11、丁理由:

(1)因为化工厂需要充足的水资源

(2)水陆交通方便(3)避免污染物进入饮水源或污染居民区空气

12、能源角度:

①从燃气燃烧造成能源浪费角度谈;②从燃烧放出的热量应进行综合利用的角度谈;③从将燃气储备输送,直接供给生产生活能源的角度谈;④从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的角度谈;⑤从对燃气加工处理,提高使用效率角度谈。

环境角度:

①从燃烧产生的黑烟造成空气粉尘增多角度谈;②从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角度谈;③从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温室效应角度谈。

2.3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课时分子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A2.C3.B4.D5.C6.D7.B8.C9.C

二、填空题:

10.③⑤⑥

11.以免钢轨热胀冷缩,造成铁轨变形;有一定间隔

12.运动速率,升高

三、实验题:

13.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分子间有间隔

(3)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B2.D3.D4.D5.C6.C7.C8.B

二、填空题:

9.

(1)B

(2)C(3)C(4)B(5)A(6)BC(7)D

三、简答题:

10.①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分子改变。

②夏天温度高,分子内能大,分子运动速度快,更易挥发。

11.

(1)吸入空气的一支针筒的物质易被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得多,因而气体容易被压缩。

例: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后体积缩小等。

四、实验题:

12.

(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

(2)溶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变红;

(3)实验Ⅰ、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实验,因此没有必要再做实验Ⅲ

13.加热

碘能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五氧化二碘碘+氧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第二课时原子及其结构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