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大小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902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笋大小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竹笋大小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竹笋大小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竹笋大小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竹笋大小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竹笋大小年.docx

《竹笋大小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笋大小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竹笋大小年.docx

竹笋大小年

竹笋大小年

【篇一:

毛竹低产林改笋用林技术】

毛竹低产林改笋用林技术

摘要从林地选择及整地、调整毛竹林相、深翻松土、深施巧施肥料、浇水抗旱、林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将毛竹低产林改为笋用林的技术,以期为毛竹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毛竹;低产林;笋用林;改造技术

毛竹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的特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毛竹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竹材及竹笋市场需求量大,竹林的经营方式也需要不断转变[1-2]。

将毛竹低产林改笋用林是夺取竹笋高产创造了新经验,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笋用林是竹区致富之道。

永嘉县素有“八山一

水一分田”之称,现有逾6666.67hm2低产竹林,将这些低产毛竹林改笋材两用林对该县竹林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地处海拔610m的永嘉县黄南乡肖岭村有块毛竹林,面积0.23hm2。

这里山高、风大、杂草石块多,荒芜多年。

管理粗放,只砍伐不培育,土壤板结无力,加之气候条件差,以致竹径小、立竹稀。

竹平均径级只有6cm左右,立竹量只有1110株/hm2。

每年笋产量(大小年平均)只有2250kg/hm2,是块明显的低产竹林。

2003年开始按照分类经营的方式,对低产毛竹林进行改造。

按照主要的技术理论,采取去石、深翻、深施巧施肥料,加泥、套种、增加立竹密度等科学管理措施。

经过3年时间,不但建成了疏松肥沃的林地,而且立竹量增加超过1倍,笋产量增加超过7倍。

立竹密度明显提高到3750株/hm2,胸径也提高到11cm,投入产出比为1.0∶2.6。

探索了一套毛竹林丰产高效栽培的经营模式。

1林地选择及整地

疏松深厚的林地土壤环境,是竹笋高产的基础。

该试验地原是3块竹山,土地高低不平、土壤板结、竹蒲头多、石头多、柴草根头多、老鞭、烂鞭多,要夺取竹笋高产,必须从搞好林地基本建设、改变低产林地环境做起。

一是平整山地,去石。

把3块高低不平的竹山进行土地平整,使3块竹山连成一片。

竹山土薄石多,既影响竹鞭的伸展,减少出笋面积,又影响笋的株重,竹笋产量难以提高。

为此,采取多处去石,并在每一处石孔内施入肥料(主要是牛栏肥),然后加土,为竹鞭伸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扩大出笋面积。

二是加泥。

每年8月以后,组织劳动力给竹林加泥。

这块竹山每年加泥65t以上。

通过加泥诱鞭,提高了笋产量,使林地土层厚度达到50cm以上。

2调整毛竹林相,合理疏笋养竹

增加立竹密度,提高竹笋产量。

据标准地实测,该低产林中六年生以下的母竹只占33.81%,光合效率低,营养物质积累少,竹材(笋)产量低。

实施笋树

【篇二:

一字竹笋象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

浅析一字竹笋象的危害与防治

论文摘要介绍了一字竹笋象对竹林的危害情况、一字竹笋象在我国的分布状况、一字竹笋象的寄主、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说明了一字竹笋象的危害发生的时间、过程和原因,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更好的控制一字竹象对竹林的危害,最大限度的挽回经济损失提供有力保障。

论文关键词竹笋一字竹象分布发生危害情况防治方法防治效果引言一字竹象甲又称竹笋象甲、竹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

成虫以笋为补充营养,将笋嗓成许多小孔;幼虫吃食笋肉,使笋在成竹前易被风吹成断头竹,即使成竹,被害处生长畸形,竹材硬脆,不堪利用。

近几年来,新宁县毛竹普遍遭受一字竹象危害,给广大林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各地情况的差异,形成危害时间、危害程度的不同,因而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此外,传统的一些化学防治方法己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因此,也要采取一些新的防治方法。

一字竹笋象对竹林的危害情况一字竹笋象又名一字竹象甲、竹象虫,为鞘翅目象甲科,是竹类的主要害。

成虫取食笋肉,幼虫在竹笋取食,一字竹笋象的危害一旦发生,将对竹林造成严重危害,竹笋被害类达95%

以上,会造成被害竹笋大量死亡;即便成竹后,竹壁也会虫孔累累,节间缩短,竹材变形、脆硬,不能加工利用,而且成竹后顶稍易断,不能通梢,形成断头竹,群众称其为“烂头竹”,给林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一字竹笋象在我国的分布状况

一字竹笋象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武宁、德安、修水、永修、景德镇、鄱阳、乐平、万年、德兴、贵溪、靖安、奉新、高安、铜鼓、宜丰、上高、分宜、丰城、余江、宜春等地)、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越南。

成虫取食笋肉,幼虫在笋内取食,严重危害时,竹笋被害率高达95%,被害竹笋成竹后,虫孔累累,节间缩短,竹材僵硬,成竹不能通梢,群众称其为“烂头竹”。

一字竹笋象的寄主

毛竹、刚竹、桂竹、淡竹、红竹、水竹、石竹等刚竹属46种竹类。

形态特征

一字竹笋象分卵、幼虫、成虫、蛹四个虫态。

成虫:

体长约12~22mm;体棱形,雄虫初羽化为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头黑色,管状喙黑色稍向下弯曲;雌虫喙长5~8.5mm,细长,表面光滑、发亮;雄虫喙长4~7.5mm,粗短,前胸背板隆起圆球形,正中有1个梭形黑斑(故称一字竹笋象),后缘弯曲成弓形,鞘翅正中各有黑斑1个。

卵:

长椭圆形,两端稍圆,长径3mm,乳白色,卵壳极薄,孵化前上端半透明。

幼虫:

初孵幼虫乳白色、透明,体壁很柔软。

老熟幼虫体长18~23mm,体多皱褶,黄白色,头黑褐色,口器黑色,非常锐利,前胸背板有2块黑褐色的硬皮板。

蛹:

长16~22mm,淡黄至深黄色,足、翅未端黑色,臀棘硬而突出。

生活史及习性

一字竹笋象一般一年1代,大小年分明的毛竹林2年1代,以成虫在地下8~15cm深的土室内越冬。

翌年4月底至5月初成虫出土。

出土成虫于日出露干后活动,以晴天8—11时、14—17:

30时活动最盛,常以雄虫飞行为多,飞行时速度缓慢,嗡嗡作声,一受惊扰,即坠落地面,钻入草丛,不久后爬出飞行,阴雨天和晚上活动较少,多藏于草根或落叶下。

成虫出土后,即可上笋取食,补充营养;竹笋蛀孔处,笋节不再增长,成竹后蛀虫处向内凹陷,竹质僵硬,不能利用。

卵经3~5天孵化。

初孵幼虫在产卵孔内取食,被害部位停止生长,随着初孵幼虫逐渐蛀入笋内,3龄幼虫食量渐增,幼虫仅咬食笋节处的笋肉和小枝,一般不转移,因而被害笋节处形成孔洞,成竹后很容易风折;幼虫未成熟前,节上笋箨不脱落,以保护幼虫正常生育。

幼虫脱皮前静息不动,脱皮后全体成粉白色,1小时后恢复正常,继续取食。

幼虫期最短10.5天,最长23.5天,平均16.3天。

幼虫共5龄,历期19~22天。

5月底至6月初大部分幼虫老熟,老熟幼虫先向笋外蛀食,将笋箨咬一直径7—9mm的圆孔,孔下方被咬碎的笋箨纤维垫平成倾斜坡,幼虫再沿倾斜坡滑落地面,蠕动滑滚至适宜场所,钻入土内,在土下8—15mm深处,筑长20—25mm椭圆形土室,土室倾斜,一头较高,幼虫在土室中头朝较高的方向,经蛹期12~20天化蛹并羽化成成虫,以成虫在土室中越1个或2个冬。

防治方法

1、适时预测,及时防治。

一字竹象的发生比较整齐,发生危害期与笋期完全一致。

因此,竹子的发笋期即可作为害虫发生期的物候指标来预测害虫发生期,简便易行,利于及时指导防治。

2、劈山松土,消灭越冬害虫。

一字竹象出土时间一般在4月,因此在秋冬季结合竹林抚育对竹林进行全面劈山,深翻松土,特别是当年新笋四旁不要遗漏,直接捣毁一字竹笋象土室,改变越冬环境,破坏其越冬场所,促使越冬成虫大量死亡,同时促进竹鞭孕笋,增加抗虫性;每年或隔年1次,可逐年压低一字竹象的危害。

3、组织人力,人工捕杀成虫。

一字竹象具有假死性,成虫行动迟缓,易于发现和捕捉。

4月上旬成虫的出土期,对小面积发生的竹笋高2米内的竹林,进行人工捕捉成虫和幼虫,以降低虫口密度。

选择在闷热天气的上午9~10时和下午3~5时捕捉效果最佳。

4、清除受害笋,杀灭其中幼虫。

受害的竹笋或为退笋,或为断头折梢,不能利用。

在害虫发生期,及时清除虫害笋并杀灭其中幼虫,是一种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此法和捕杀成虫结合进行,效果更佳。

5、药剂防治

1)笋体喷药,在成虫危害的4月份,当竹笋长到1—2米时,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喷洒竹笋,每一个星期一次,视虫情喷2—3次,可控制出土成虫的危害。

2)竹腔注药防治技术,即用兽用注射器或一次性医疗用塑料注射器吸取配好20%吡虫啉原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2~3倍液,在竹笋长到超过2m高时,在每株竹笋基部用铁钉或鞋锥钻一孔并注入竹腔内1—2ml药液,可将补充营养的成虫和取食竹笋的幼虫杀死;次防治措施宜早不宜迟。

3)成虫期用杀螟硫磷1:

800倍液喷雾,间隔5~10天喷一次,连喷2次;

4)可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

5)在竹象甲成虫出土初期喷雾象甲灵400倍液向笋体喷药。

6、套袋护笋。

在出笋前期,竹笋长到1米高的时候,用塑料薄膜袋把竹笋梢部套好,可防止竹象成虫危害。

防治效果调查与分析

在防治后应该深入竹林内进行防治效果的调查,以判断出虫害是否已经得到控制,在林内调查竹象的存活类与死亡类以及竹笋的危害情况,把调查结果与防治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断防治效果,总结经验,为下一年的防治方案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

参考资料:

一字竹象资料来源:

中国农资网

一字竹笋象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资料来源:

靖安林业信息网

【篇三:

毛竹(phyllostachys】

第六章笋竹

第一节毛竹

一、概述

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l)属于禾本科竹亚科(bambusadea)刚竹属。

是竹子中最重要的一个竹种。

别名:

楠竹、江南竹(植物名汇)、孟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中国树木分类学,台湾)、苗竹(江西、广东)、苗衣竹(广东)、猫儿竹(福建、浙江平阳)。

为大型竹,秆最高达20米以上,径最粗达18厘米,节间短,壁厚,新秆密被白粉和细柔毛,分枝以下仅箨环微隆起,秆环不明显,箨环被一圈脱落性毛。

秆箨密生棕褐色毛及黑褐色斑点;箨耳小,肩毛发达;箨舌宽短,弓形,两侧下延;箨叶绿色,长三角形至披针形。

叶片相对较细小,长4-11厘米,宽0.5-1.2厘米。

笋期3-5月。

为我国最主要的笋用与材用竹种。

笋俗称“冬笋”和“毛笋”,可鲜食,又可加工成笋干、笋罐头等。

竹材供房屋建筑、脚手架、挑杠、扁担及各种编织、造纸、竹胶板等用材。

(一)分布

竹子广泛分布于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也就是分布于地球的北纬46o至南纬47o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但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

按地理位置来说,除了欧洲大陆以外,其它各大洲均可发现。

全球竹林总面积约21000万亩,种类超过1200种。

由于大洋的分割,全球的竹类植物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三大分布区,即亚洲和太平洋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

亚洲和太平洋竹区是全球最大的竹类植物分布区,具有丰富的竹种资源和巨大的竹林面积。

无论竹种还是竹林面积都占了全世界的80%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竹子种类已知有39属,500余种。

中国竹子主要分布在秦岭汉水流域以南各地:

湖南、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广东、广西、湖北、贵州、江苏、四川、重庆、台湾、河南、陕西、云南、海南、山东、山西等20个省区。

全国竹林总面积5686.2万亩。

占全球的27.1%。

毛竹占我国竹林总面积的2/3以上,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经济竹种。

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省最多,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7%;浙江省现有竹林面积1200万亩,占全国竹林面积的13.45%,为第四大省。

现有各类竹子加工企业2000多家,生产的竹产品有2000多种,竹业加工年产值达110亿元,占了全国的1/3。

绍兴市现有竹林面积98.3万亩,占全省竹林面积8.2%。

其中毛竹86.5万亩,雷(杂)竹11.8万亩。

2003年,竹笋产量达到215910吨,产值64773万元。

竹材产量(采伐)763.6万根,产值7636万元,竹、笋两项合计产值达到7.24亿元,成为绍兴市山区的第一大产业。

(二)生物学特性

毛竹是禾本科竹亚科植物,系有花高等植物,它的生长遵循有花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又有不同于其它植物的特有的生长发育规律。

1、毛竹生长发育特点

(1)毛竹的生长只有初生生长,没有次生生长,形态生长在短期内一次完成;

(2)竹秆寿命一般不超过10年;

(3)因开花周期长,繁殖传播主要依靠营养体分生实现;

(4)地下茎具横向地性,既是养分贮存和输导的主要器官,又有强大分生繁殖

能力。

2、毛竹地下茎的生长特性

(1)形态特征

毛竹为散生型竹种,地下部都有竹鞭。

由竹鞭上的侧芽发展成竹笋,竹笋长成竹株,称

为竹。

竹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供给鞭和根,所以笋鞭和竹之间关系可概括为:

鞭生笋,笋成竹,竹养鞭。

毛竹地下茎叫竹鞭,是由节和节间组成,节间短,表面光滑坚硬,除基部几节外,每节都有一个侧芽,可以发育成笋,亦可发育成新的竹鞭,但在未分化前,笋芽与鞭芽基本无区别。

毛竹竹鞭的生长靠鞭梢(又叫鞭笋),鞭梢是竹鞭的先端部分,为坚硬的鞭箨所包被,尖梢如楔,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竹鞭在土中横向伸展,时起时伏呈波浪状。

在疏松肥沃的土地中,一年间鞭梢的钻行生长可达4-5米,方向变化不大,起伏扭曲也小。

行鞭粗壮,节稀,芽肥,根多,有利于出大笋,长大竹。

而在土地板结石砾过多,干燥瘠薄或杂灌丛生的地方,土中阻力大,水肥条件差,鞭梢生长慢,起伏扭曲也大,经常断梢分岔,行鞭畸形短缩,芽瘦,根少,抽笋成竹也矮小孱弱,材质低劣。

一部分营养充足的侧芽可发展成笋。

冬季鞭梢停止活动,到第二年初夏新竹枝叶展开后,竹鞭开始活动,抽出新鞭。

新鞭淡黄色,组织不充实,第二年以后鞭中养分增加,一部分侧芽肥大成笋芽。

毛竹第三年开始产笋,之后连续3年是产笋的盛期,以后鞭逐渐衰老,肉黄色变成棕色到褐色,发笋逐年减少,直到不能发笋。

毛竹每两年换一次叶,换叶当年出笋少,成为小年,换叶后新叶茂盛,光合作用强,积累养分多,竹鞭营养好,形成笋芽多,次年出笋多成为大年。

这是竹笋大小年的主要原因。

(2)生长习性

竹是热带、亚热带原产,性喜温暖湿润气候。

我国南方温度高、雨量多,适合毛竹生长。

毛竹的竹鞭分布在较深的土层下,冬季不易受冻害,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竹鞭的伸展,笋芽的形成,竹笋的膨大以及笋出土后长成新竹,必须有大量水分和养分

供应。

开春气候转暖,就有大量春笋出土。

倘若土壤过干,则出笋少而生长慢,已出土的一部分笋因缺水而干瘪死亡,称为“干退”。

有些笋在出土前死亡,成为“闷头退笋”。

干旱抑制竹的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当大旱之后常会出现大片竹林开花。

在散生竹种中只有毛竹是2年换一次叶的竹种(而且换叶期与出笋期同步,这是

竹笋大小年的主要原因),毛竹地下茎的生长可分为分化期、越冬期和萌动生长期。

可用下列模式表明:

表6-1大小年毛竹林物候生长模式示意表

孕笋期越冬期出笋长竹期

换叶期

竹秆材质生长期孕笋期

456789101112

竹鞭生长竹鞭越冬—鞭芽萌发竹鞭生长竹鞭越冬—鞭芽

萌芽竹鞭生长

根据生长时期的不同,笋可分化成冬笋和春笋。

地下茎上的芽在秋季已开始萌动膨大,因冬季气温低,停留土中就成冬笋。

春季气温与湿度增高,笋芽出土生长,就成春笋。

3、竹笋生长的特性

竹笋在地下形成后,当旬平均温度在10℃左右时,开始出土,3月到4月前后出土最盛,到5月上旬基本结束。

毛竹植物体内维管束没有形成层,故在新竹长成后,竹株的干形生长结束,高度、粗度和体积不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而只是组织变老,干物质增多,力学强度增大。

竹笋生长自基部开始,总是笋箨生长,继而是居间分生组织逐节分裂伸长,推动竹笋上移,穿过土层,长出地面。

竹笋出土前的生长,以加粗生长为主,节数也已经形成,以后竹子的粗度也已决定,出土以后将不再增粗,则以高生长为主,也就是节间的生长。

竹笋出土初期,每天生长量只有1-2厘米,以后逐渐加快。

到了生长高峰期,生长量一昼夜可达1米左右,最后生长速度又由快而慢,以至停止。

竹笋从出土到新竹长成约需1-2个月。

竹笋味道鲜美,除了含有粗纤维外,富含有1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对维持人体健康关系重大的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是一种营养很好的蔬菜。

毛竹的春笋于早春蔬菜供应淡季(3-5月前后)上市;鞭笋于(5-11月份)上市;而冬笋于(12-2月份)上市;对丰富市场起重要作用。

二、毛竹林的经营

全球的竹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与25亿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年产值近50亿美元的产业。

如此规模的产业必须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先进的营林及加工利用技术作为可靠的后盾。

同时,还必须有不断探索创新的科学技术研究作为其强有力的先导。

毛竹林的经营,关键是改善竹林生长条件和调整竹林的合理结构。

改善竹林生长条件即改善竹林的土壤和水肥条件及加强竹林病虫害的防治;调整竹林的合理结构即包括调整竹林的组成,保持合理的立竹量和龄级结构,叶面积指数等。

不同类型的竹林要求不同的生长条件和林分结构,只要抓住这两方面,竹林的经济效益就会大大提高。

但毛竹林的经营必需从营造林开始。

(一)毛竹林的营造

毛竹造林种类有:

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蔸造林、实生苗造林和鞭节育苗造林等。

其中:

移竹造林在生产上应用最广。

我市发展毛竹生产,毛竹以鞭根诱导为主。

造林一般采用移母竹造林或鞭节育苗造林,但鞭节育苗造林要发展成高产竹林,速度慢,因此生产中通常采用移母竹造林。

1、造林地选择

以选择坡度平缓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乌沙土和沙质壤土为好,一般的普通红壤、黄壤都适宜栽培,要求微酸至中性。

盐碱土、粘土、低洼积水、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及高山风口不宜栽培。

(1)气候条件

我国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地区,是散生竹类分布的中心区。

在这一地区,气候条件一般都适于毛竹生长。

长江以北至黄河流域地区,为毛竹分布和引种的北区。

在北区内,影响毛竹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长季的干旱和冬季的严寒。

在北区发展毛竹林,要选择春、夏降水量大,背风朝南的地方。

南岭以南至南海之滨,为丛生竹分布区和毛竹引种的南区。

在南区,影响毛竹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是夏季的烈日和夏、秋的台风。

在南区发展毛竹,要选择

背风朝北的地方。

(2)土壤条件

毛竹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系统(竹鞭、竹根)。

因此,要求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质壤土。

毛竹在碱性土上生长不良,要求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壤土,ph4.5-7为宜。

地下水位在l米以下为宜,过高不利于竹鞭生长。

过于粘重瘠薄的红壤上、黄壤土以及盐碱土等,对竹子生长不利,一般情况下不宜发展毛竹林。

(3)地形条件

在同一地区,往往因地形的变化而引起小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

所以,造林选地时,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宜的地形条件。

在毛竹分布的中心区,最好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

在干燥多风的山脊、山坡和容易积水的平地、洼地等,均不适宜毛竹的生长。

在毛竹分布和引种的北区,最好选择海拔600米以下的背风朝南的山谷、山麓地带。

因为南坡比北坡日照强,冬季温度高,有利于毛竹防寒过冬。

在毛竹分布和引种的南区,最好选择海拔1000米以下背风朝北的山谷、山麓地带。

2、整地

整地是毛竹造林的重要一环。

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和成林速度,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

造林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1年的秋、冬季进行。

造林整地可分为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3种。

(1)全垦整地

包括清理林地、全面开垦和挖掘定植穴3个工序。

造林地上如杂草、灌木丛生,全面开垦前必须清理林地。

清理林地的方法是:

①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烧柴困难地区,可砍除杂草、灌木,搬出林外,充当燃料。

在没有杂草、灌木的荒山、荒地、四旁地和农用地上营造毛竹林,不需清理林地可直接全面开垦。

②在交通不便,劳力不足地区,可将柴草劈下,平铺于林地,待干燥后,放火炼山。

炼山时,应开好防火线,防止引起山林火灾。

炼山既能烧尽柴草充当肥料,又可消灭病虫害。

全面开垦就是对造林地全面翻土,深度340-50厘米,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树桩、树根等。

翻土时,将表土翻入底层,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底土翻到表层,有利于矿物质风化。

大的土块可以不打散,经过一定时期的日晒、雨淋和冬季的霜冻后,会自然粉碎。

根据不同的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在全面开垦地上,用皮尺或测绳丈量,确定定植穴。

定植穴的规格,毛竹移竹造林穴长1.0米,宽0.5-0.6米,深0.4米左右。

(2)带状整地

(3)块状整地

全面整地能彻底改变造林地环境条件,有利于毛竹造林成活和成林;同时,造林后2-3

年内,可以竹农混作,以耕代抚,既能促进竹鞭和新竹生长,又可增加经济收益。

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全面整地。

在坡度较大的造林地上,进行全面整地易引起水土流失;在劳力不足的地区,进行全面整地也有一定困难。

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能适应坡度较大和劳力不足的地区。

3、造林季节的选择

毛竹一般在3-5月出笋成竹,6-7月新竹生长旺盛,8-10月行鞭排芽,11月-翌年2月竹子生长较缓慢。

所以,冬季和早春(即11-2月)是毛竹造林的适宜季节。

由于毛竹分布和引种地区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造林季节也有所不同。

毛竹分布的中心区,冬季和早春,除严寒天气外,都可造林。

毛竹分布和引种的北区,冬季气温低,雨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

这时栽植母竹或竹苗,往往竹叶会失水枯死,成活率不高。

所以,在北区毛竹造林,最好在早春2月为宜。

在南区,冬季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高,母竹或竹苗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这时造林成活率较高。

总之,在竹笋出土前20-30天造林成活率较高。

近距离移竹造林,只要挖母竹时注意保护鞭根,多带宿土,1年中除高温伏天和严寒冬天外,都可造林。

但是,大规模造林时,这一经验不宜采用。

因为在竹子生长季节,母竹若保护不善,造林成活率很低。

根据我市10多年的实践,以选择梅季6月种植为最佳。

梅季种竹利用当年生新竹(或2年生竹)为母竹,种苗来源丰富,种后能立即发鞭,次年通常能出笋成竹,效果较好。

4、造林母竹

母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成林的快慢,所以选择好母竹非常重要。

(1)母竹的选择

优质母竹造林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质母竹不易栽活,有的即使栽活也难成林。

毛竹母竹质量主要反映在年龄、粗度和生长情况等方面。

确定母竹的好坏有四条标准:

①年龄:

母竹的年龄以当年新竹及一至二年生的好;②母竹的粗度,一般以胸径3-6厘米为好;③母竹分枝要低,生长健壮,节间匀称,枝叶繁茂,当年新竹、幼叶齐全,竹竿硬实。

分枝低可降低母竹高度、提高造林成活率;④无病虫害、无开花枝。

母竹年龄最好是1-2年生。

因为1-2年生母竹所连的竹鞭,处于壮年阶段,具有饱满的笋芽,有较强的发笋及抽鞭能力;一般处于壮龄阶段(3-5年生),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因而容易栽活和长出新竹、新鞭。

老龄(5年生以上)的竹子,不宜作母竹。

因为老竹必连老鞭,鞭色黄棕或深棕,鞭芽不齐(多数腐烂),鞭根稀疏,不易栽活。

有的虽能栽活,但因竹鞭上活芽不多,出笋、行鞭和成林都较困难。

造林母竹不宜过粗,粗大的母竹易受风吹摇晃,不易栽活;过细的竹子,往往生长不良,也不宜选作母竹。

根据经验,毛竹母竹径3-6厘米左右为宜。

造林母竹应该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

有人认为,母竹节子越密越好,其实并不如此,因为节子太密是母竹生长不良的表现。

可在竹林中选定合格母竹,并在竹秆上作标志(涂石灰水),以便组织力量挖掘母竹。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