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5361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 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1 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1 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1 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1 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 检测试题.docx

《专题1 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 检测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 检测试题.docx

专题1检测试题

专题1 检测试题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属于盐的是( A )

A.NaClB.KOHC.HNO3D.CO2

解析:

KOH属于碱,HNO3属于酸,CO2为酸性氧化物,NaCl属于盐。

2.2019年10月,浙江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根据物质的分类,青蒿素属于( B )

A.碱性氧化物B.有机物

C.含氧酸盐D.酸性氧化物

解析:

青蒿素(C15H22O5)为有机物,选B。

3.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下列有关稀土元素Sm与Sm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它们互为同位素

B.它们的质量数相同

C.它们是同一种核素

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13C与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B.16O2-与18O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8

D.2H与1H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解析:

13C与15N质子数相差1。

5.已知agN2含有b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C )

A.B.C.D.

解析:

由n==可知,NA===mol-1。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22.4LO2中含有氧分子的个数为NA

B.24gMg与足量氧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28gN2中含有氮原子的个数为NA

D.1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个数为2NA

解析:

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氧气的分子个数,A错误;24gMg的物质的量为1mol,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B正确;N2为双原子分子,所以氮原子个数应为2NA,C错误;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离子个数,D错误。

7.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B )

A.饱和食盐水B.Fe(OH)3胶体

C.盐酸D.硫酸铜溶液

解析:

只有胶体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C、D项物质均为溶液。

8.下列四组实验,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

A.在某试液中滴加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加稀硝酸不溶解——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S

B.某未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其产物能使无水CuSO4变蓝色——原气体一定是H2

C.在某未知试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白色沉淀——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C

D.在某未知试液中加入浓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N

解析:

A项,不能排除Ag+的干扰,错误;B项,能使无水CuSO4变蓝色,说明有H2O产生,但CH4燃烧也生成H2O,错误;C项,HC也可与盐酸反应产生CO2,错误。

9.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B )

A.蒸发完成时,用坩埚钳把蒸发皿移至石棉网上

B.先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再倒入滤液

C.当加热至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D.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解析:

用坩埚钳把蒸发皿移到石棉网上是为了防止烫手及防止烫坏桌子。

先加热蒸发皿,后倒入滤液,会发生液体飞溅。

10.用NaCl固体配制0.1mol·L-1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将5.85gNaCl固体溶于1L水中可配成0.1mol·L-1的NaCl

溶液

B.称量时,将固体NaCl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

C.固体溶解后,将溶液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析:

A项,固体应溶于溶剂中配成1L溶液,而不是指溶剂的体积为1L;B项,称量NaCl时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应放在纸上称量;C项,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错误。

11.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

A.葡萄糖B.氢氧化钠

C.氯化钾D.铁

解析: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为化合物,酸、碱、盐及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电解质,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及非金属氧化物为非电解质。

B、C都为电解质,D为单质,A为非电解质。

12.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C )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3PO4

Ba(OH)2

非电解质

C12H22O11(蔗糖)

BaSO4

C2H5OH

H2O

解析:

A项中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中NH3为

非电解质,BaSO4为强电解质;D项中Ba(OH)2为强电解质,H2O为弱电

解质。

13.配制100mL0.100mol·L-1Na2CO3溶液时,有下列步骤:

①溶解,②转移,③定容,④计算,⑤称量。

正确的顺序为( C )

A.⑤④①②③B.⑤④②①③

C.④⑤①②③D.④③⑤①②

解析:

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首先计算所需固体的质量,然后是称量、溶解、转移、定容等,故答案为C。

14.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步骤配制5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 C )

A.仅②⑤B.仅①②⑤

C.仅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氢氧化钠容易变质,且容易潮解,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该在烧杯中快速称量,故①不正确;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不能在量筒中溶解或者稀释,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应该在烧杯中进行,故②不正确;转移溶液时,玻璃棒末端应该放在容量瓶刻度线下方,故③不正确;加入蒸馏水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末端放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故④正确;图示为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正确操作应该平视定容,故⑤不正确;图示为摇匀操作,摇匀时需要将容量瓶上下反复颠倒,故⑥正确。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标准状况下,11.2LH2O所含分子数为0.5NA

B.1mol·L-1CaCl2溶液中所含Ca2+的数目为NA

C.通常状况下,32gO2与32gO3所含的氧原子数均为2NA

D.1mol碳原子所含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解析:

在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A错误;溶液的体积不知,1mol·L-1CaCl2溶液中所含Ca2+数不确定,B错误;1mol碳原子所含的核外电子数为6NA,D错误。

16.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浓度的五种离子:

0.4mol·L-1Cl-、

0.2mol·L-1S、0.2mol·L-1Al3+、0.6mol·L-1H+、M,则M

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C )

A.Na+0.6mol·L-1B.C0.2mol·L-1

C.N0.4mol·L-1D.Ba2+0.4mol·L-1

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M带有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和离子共存可知,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8分)

(1)发射卫星的火箭推进器中大多使用燃料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

试计算:

①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是      ;480g偏二甲肼的物质的量为    。

 

②偏二甲肼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之比是    ,物质的量之比是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1mol偏二甲肼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是    。

 

(2)据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世界上最强的酸。

这种强酸的化学式是CHB11Cl11。

其中11个硼原子和1个碳原子排列成20面体,这是目前化合物中化学性质最为稳定的原子组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种强酸由    种元素组成。

 

②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那么1mol该强酸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    ,若称取该强酸1049g,则其中含硼原子的数目为    。

 

答案:

(1)①60g·mol-1 8mol ②1∶1 1∶1 8NA

(2)①4 ②11NA 22NA

18.(10分)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450mL0.1mo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g    。

 

(2)配制50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

8.0g    。

 

(3)配制NaOH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    。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    。

 

(5)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

 

(6)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

 

(7)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

(8)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

 

(9)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10)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    。

 

答案:

(1)偏小 

(2)偏小 (3)偏小 (4)偏小 (5)偏大 (6)偏大 (7)偏小 (8)偏小 (9)偏小 (10)无影响

19.(12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

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液体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    →    →A→G→    →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答案:

(1)C B D H 

(2)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E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能顺利流出 

(3)CCl4与水不互溶,并且碘在CCl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

20.(12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实验室的NaCl粉末中混有少量Na2SO4和NH4HCO3。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可选择    或    (填仪器名称)。

 

(2)操作②是否可以改为加硝酸钡溶液?

为什么?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已除尽?

方法是 

(4)操作③的目的是, 

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

理由是 

(5)操作④的目的是 。

 

解析:

(1)操作①为加热,使NH4HCO3受热分解,因此可选择的仪器是坩埚或蒸发皿。

(2)若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在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

(3)判断S已除尽的方法:

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已除尽。

(4)操作③加入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2+。

先加Na2CO3溶液后过滤,可以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5)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HCl。

答案:

(1)坩埚 蒸发皿

(2)不可以。

改为加Ba(NO3)2溶液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

(3)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已除尽

(4)除去过量的Ba2+ 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5)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