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市场势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475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和市场势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技术和市场势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技术和市场势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技术和市场势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技术和市场势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和市场势力.docx

《技术和市场势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和市场势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和市场势力.docx

技术和市场势力

R&D和市场势力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日趋减弱,为实现宏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政府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由此也带动了政府层面对技术创新的大力支持与投入。

在企业层面,近年来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持续增加。

《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在2012年中国共投入R&D经费为10298.4亿元,比上年增加1611.4亿元,增长18.5%,其中企业R&D支出占比达到76.2%,而在2000年,这个数据为57.6%,这表明在全社会R&D投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企业R&D投入增长高于全社会R&D投入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市场势力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我国企业不得不面对价格竞争、低端竞争,长期在微利中挣扎。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国家及企业加大了R&D投入,目的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市场势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获得高利润,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那么,一个自然而现实的问题是:

R&D投入能够增强市场势力吗?

R&D投入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增强市场势力?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和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势力是指一个或一组企业对某一行业价格和生产决策的控制关系(萨缪尔森,2001)。

在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时,市场势力是企业利用各种手段调整或者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涉及降低投入要素价格、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营销手段调整产品价格和控制销售渠道等,将产品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以获得更多利润。

在我国,对市场势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市场势力的来源分析。

罗珺(2003)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影响因素,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来自于制度安排、国家保护以及国有经济改革需要,作者同时认为,与这种市场势力并存的不是银行的做大做强,而是经营上消极应对、缺乏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底下,资产风险过高。

叶泽(2004)分析了电力市场企业市场势力形成之后,认为电力企业的市场势力主要来自于企业之间策略性互动、市场需求弹性以及竞争性边缘企业供给弹性等因素,作者认为治理市场势力的办法在于制度创新。

张小蒂和朱勤(2007)认为市场势力为创新提供内生的动力机制,而市场势力的构建又是创新的结果。

作者认为,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构建市场势力与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

鉴于此,必须加快培育企业家要素、加快渠道控制、提升产业群的组织化程度。

王皓(2013)以国内的轿车行业为例,研究合资模式对企业市场来源的影响,通过构建纵向差异化模型,并做实证分析,作者发现合资企业的市场势力与效率关系不显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效率与本土企业的市场势力有显著地正相关性。

作者的结论是,合资企业的市场势力来自于产品差异化或者合谋,而本土企业的市场势力主要来自于效率提高。

黄枫和吴纯杰(2013)在“生产法”的基础上,构造了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市场势力的测算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制药企业的市场势力与所有制性质、规模、研发状况和药品销售渠道等因素有关。

这其中,作者认为研发活动是通过专利保护制度带来的合法垄断为企业带来了市场势力。

第二方面是市场势力的福利损失及监管机制。

汪贵浦和陈明亮(2007)通过邮电通信行业市场势力的测度,发现市场势力对行业增长产生负作用,因此电信业拆分促进行业发展的目的并未实现。

周末和王璐(2012)在Klette-Desouza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测度产品异质条件下市场势力与垄断损失的模型,并应用于白酒制造业业市场势力的度量,结果显示白酒制造业具有极强的市场势力,并带来了数百亿的福利净损失。

陈甬军、杨振(2012)测算了我国制造业市场势力水平,然后进一步考察了外资进入的市场效应,结果显示外资进入同时具有竞争效应和反竞争效应,竞争效应大于非竞争效应,亦即外资进入使得我国的垄断净损失减少了,社会总福利增加了。

于良春和姜琪(2013)通过对我国铁路运输业双侧市场势力、非对称竞争的挤占效应的测度,发现行政垄断导致全行业整体效率低下,技术效率的提高并不能提高我国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

有鉴于此,作者认为铁路运输业的改革必须以体制改革为保障,以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为原则,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有效竞争的。

R&D是技术和知识的主要源泉,而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Romer,1990)。

但是从企业的视角看,R&D活动存在极大的风险,失败的R&D活动会削弱企业的成长力,同时因为R&D活动的公共物品属性(Arrow,1962),就算成功企业也无法独占其创新成果的全部收益。

那么,是什么激励企业不断加大R&D投入?

企业期望成功的R&D投入带来创新产品和创新工艺,由此带来的产品多样化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势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总体利润。

国内对R&D投入的研究可以被归纳为以下三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分析企业的R&D投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周黎安和罗凯(2005)应用动态面板模型对我国企业规模与地区间专利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里,创新与企业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安同良等(2009)将自主创新的企业分为两类:

原始创新企业和二次创新企业,作者认为这两类企业在面对政府补贴和R&D投入时的策略是不同的。

在此基础上,作者构建了一个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动态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来刻画两类企业获取R&D补贴的策略性行为及R&D补贴的激励效应。

张杰等(2012)认为,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R&D投入造成了显著抑制作用,银行贷款对企业R&D投入有负面影响。

第二条线索是R&D产出效率极其影响因素分析。

吴延兵(2006a)以R&D资本存量和R&D人数作为R&D投入,以新产品销售收入或者专利作为R&D产出,构建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知识生产性质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白俊红、李婧(2011)从效率视角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随机模型,分析政府R&D补贴对等因素对企业创新及创新效率的影响,发现政府R&D补贴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地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和产权类型对政府R&D补贴效果的影响不并不显著。

王俊(2011)在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28个制造业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政府R&D补贴与企业R&D投入的产出弹性,发现在R&D强度高的行业,企业R&D投入的产出弹性最高,而政府R&D补贴的产出弹性是最小的。

第三类是分析R&D与生产率或利润的关系。

吴延兵(2006b)发现中国制造业产业的R&D产出弹性约为0.11,而控制了市场因素和产权因素后,R&D产出弹性约为0.104。

这些研究的结论可以归纳为:

R&D生产呈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特征;R&D生产率弹性很低但基本上为正,R&D投入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政府应当采取优惠激励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加大R&D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谢建国和周露昭(2009)利用国际R&D技术溢出模型研究国际R&D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同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张海洋(2010)构造了一个全要素R&D效率估算框架,分析了我国省级大中型企业1999-2007年全要素R&D人员效率的变化特点,发现要素禀赋和产权变量是促进全要素R&D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R&D投入与FDI的交互项会抑制全要素R&D效率的提高。

上述研究得出了很多意义深远的结论,有助于理解市场势力的来源,有助于提升认识R&D对个宏观经济发展、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意义,但是存在一个重要缺陷:

没有对R&D投入与企业市场势力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亦即在现有文献的研究中,没有构建一个从R&D投入到市场势力的完整传导机制。

除此之外,朱勤(2007)研究了国际竞争中企业创新与市场势力的互动关系,但是遗憾的是,没有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也就是说,政府、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政府和企业进行R&D的投入,在多大程度上使得企业获得市场势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更多的企业利润?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在JozefKoningsetal(2005)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一个市场势力测算模型,运用1998-2007(?

)年我国?

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测算制造业各行业层面市场势力。

为此,本文后续部分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分析R&D投入与市场势力的关系,第三部分构建测算模型,第四部分简要介绍数据和变量,第五部分分析实证结果,最后是结论。

二、理论分析:

R&D投入与市场势力

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动态竞争中企业的策略行为是市场势力的根本来源。

企业的策略行为包括投资、并购重组、广告、企业制度创新和R&D等,其中R&D是企业市场势力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现代产业组织将R&D分为两个类型: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其中产品创新是指创造新的劳务和商品,工艺创新是指降低现有产品成本(泰勒尔,1988)。

根据R&D的不同类型,我们归纳出R&D支出形成市场势力的三个传导机制,分别是:

R&D—技术专用—市场势力,R&D—产品多样化—市场势力和R&D—产品边际成本—市场势力。

这三条传导机制在直觉上是显而易见的:

R&D借助专利保护制度等法规获得技术专用,从而形成进入壁垒,进入壁垒形成了市场势力;商品创新形成了产品多样化,产品多样化构筑了进入壁垒,进入壁垒形成了市场势力;工艺创新使得企业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形成进入壁垒,进入壁垒形成了市场势力。

接下来,我们将从理论上阐述这三个传导机制的具体作用机理。

1.R&D—技术专用—市场势力

分析逻辑:

技术会引起市场结构的变化,市场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企业市场势力的变化。

技术壁垒?

R&D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参考文献:

1.RichardC.LevinandPeterC.Reiss(1984)TestsofaSchumpeterianModelofR&DandMarketStructure

2.RobertA.ConnollyandMarkHirschey(1984)R&D,MarketStructureandProfits:

AValue-BasedApproach

3.RichardC.Levinetal(1985)AssociationR&DAppropriability,Opportunity,andMarketStructure:

NewEvidenceonSomeSchumpeterianHypotheses

4.P.A.geroski(1990)Innovation,TechnologicalOpportunity,andMarketStructure

5.JohnSutton(1996)Technologyandmarketstructure

6.盛文军和梁跃生(2004)R&D和市场结构是相互决定的

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的参考文献:

2.R&D—产品多样化—市场势力

参与者:

创新企业,跟随企业,潜在进入企业

分析逻辑:

R&D会引起产品多样化,产品多样化对市场势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产品多样化对市场势力的形成具有双重效应:

一方面,产品多样化降低了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激烈程度,使产品具有不完全的替代性。

另一方面,多样化是行业形成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它增加了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的难度。

产品差异化,满足非对称需求。

企业主动影响和创造需求。

“创造”出产品非对称需求的能力正是企业市场势力的实质。

差异化机制,是指企业通过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创造并锁定市场的非对称需求,以差异化竞争寻找并定位于市场的“小生境”。

构筑差异化壁垒、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及产品的需求弹性,从而获取小生境中的市场势力,并通过小生境中创新与市场势力的互动,进一步扩张市场势力。

3.R&D—边际成本降低—市场势力

参与者:

创新企业,跟随企业,潜在进入企业

分析思路:

R&D支出产生的工艺创新减少现有产品的生产成本。

因为专利保护制度的存在,新工艺在短期内不会扩散,创新企业在短期内具有成本优势。

企业的边际成本降低时,企业有两个极端策略:

一个策略是继续执行市场价格,最早,勒纳用

表示市场势力的大小,由此公式我们直接知道,企业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降低时

增大,企业的市场势力增大;另一个策略是降低产品价格,迫使其他厂商因亏损退出市场,以此扩大市场销售,增加总利润,实现规模经济。

简言之,边际成本的降低有助于企业在价格竞争中保持主动,构筑成本壁垒和规模壁垒从而获得市场势力。

一般而言,为获得市场势力,企业最常用的策略是降低价格并保证价格降低幅度小于边际成本的降低幅度,这样企业在进行价格竞争的同时获得市场势力。

综上,进行工艺创新厂商的市场势力来源:

一是筑起成本壁垒和规模壁垒。

基于激烈的价格竞争的威慑,潜在的市场进入者无法达到市场规模,无法进入市场。

其二,创新企业的成本优势有助其在价格竞争中淘汰低效率的市场竞争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势力,具备成本领先优势的创新企业往往主动发动价格竞争,扩张市场份额,扩大品牌影响力。

而经营效率低下,成本居高难下的竞争者将在价格竞争中被市场淘汰。

规模经济?

4.网络外部性(参见朱勤博士论文)

三、市场势力测算及模型构建

一、介绍几种测算市场势力的方法

二、介绍JozefKoningsetal(2005)模型并构建市场势力测算模型。

考虑R&D投入的滞后期

考虑内生性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