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442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doc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doc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讲义

主要内容:

●背景

●目的

●主要内容

●实施现状

●主要问题

●制约因素

●发展态势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主要内容:

●“改革”的含义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历程

●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第一节“改革”的含义

一、“改革”的含义

(一)概念:

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以自我完善或持续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二)“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二、改革的类型

(一)政治改革

(二)经济改革

(三)社会改革

(四)宗教改革

三、改革的特点

●稳定性

●变革性

●持续性

●创兴性

总结:

新课程改革是在一定教育体制下,针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而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在于促进社会和个体的协调有序的发展。

第二节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

一、以时间顺序划分,我国教育总计进行了七次教育改革:

第一次改革,开始于1950年。

国家出台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并依据这两个草案,修订,改编和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改革,开始于1952年。

国家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草案),并依据新的教学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改革,开始于1950年。

国家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出台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改革,开始于1963年。

在各地实验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草案),并于1963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新教材,即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

 第五次改革,开始于1978年。

“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草案)进行修订,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接着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1978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改革,开始于1981年。

原国家教委先后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国家教委又制定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力量编制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各科教学大纲初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第六套全国通用教材。

 第七次改革,开始于1988年。

国家教委陆续颁发了“九年制全日制小学和初中各科教学大纲的初审稿,编写了第七套全国通用教材,组织修订了高中教学计划和高中教学大纲,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本)。

大概时间点如下:

1949—1952年1953—1957年1957—1963年1964—1976年

1978—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6年1996至今

二、课程权力主体角度,可把我国墓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1977年“文革”结束到1985年,“国家”模式阶段、

(二)从1985年到1999年,“国家十地方”模式阶段

(三)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家十地方十学校”模式阶

三、以改革内容划分,可把我国墓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一)五十年代,重双基阶段

(二)六七十年代,培养智力和能力阶段

(三)八十年代,强调非智力因素阶段

(四)九十年代至今,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

第三节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主要内容:

●背景

●意义

一、背景

(一)时代大背景

1.工业时代的产物:

受教育者→生产和消费的工具。

2.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

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竞争激烈。

3.国际竞争激烈:

日本:

1980年,日本宣布已经达到“赶超型”现代化的目标,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技术大国。

日本确立了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科技立国”战略,国际化的进展与“国际国家日本’的战略目标。

●教育必须担负起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科技人才的使命。

●教育要以培养独创性、创新性的科技人才为方向,对于过去适合于模仿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予以彻底的改革。

●根据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特点,教育内容要以不变应万变,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为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发展,使就业人员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使他们经常接受教育,打破传统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人的限制,发展终身学习体系。

●终身学习社会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

●培养心胸宽广、体魄强健和富有创造力的人。

●具有自由、自律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精神。

●使他们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

英国:

英国布莱尔首相将其政府发展的三个优先领域定义为“教育、教育和教育”。

●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现民主的需要

●全球化的需要

第一轮改革浪潮:

●强调坚实的基础。

帮助父母教育年幼儿童的“正确起跑方案”;3-4岁儿童的保育教育;5-7岁儿童班级规模减小;识字和算术方案等。

●小学、中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改善,修改各个年龄段的学科标准。

●改革的包容度,支持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教育,使主流学校的学生从54%上升到60%,各地方当局也计划到2002年将逃学和社会遗弃量减少1/3;投资5亿英镑于“社会包容:

儿童支持”方案,用于被社会遗弃儿童、电子注册等方案的校内中心。

●教育的全面现代化。

现存的教育体系形成于70、80年代。

这一体系促成了一些学校的发展,但同时,它又将11岁的儿童分成成功的与不成功的,给部分人提供优秀的教育。

未来我们需要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个体,让他们学得更好,达到更高的目标,能克服障碍。

儿童的教育不应受到学校的限制。

第二次改革浪潮:

●投资10多亿用于学校网络建设。

目前已有超过60%的小学、45%的特殊学校和90%的中学是国家网中的一部分,每周被访问100万次。

我们还将投资2.3亿于教师ICT培训。

●改革0至3岁儿童的教育和保育,尤其给那些处于不利地域的儿童提供校外学习机会。

到2002年,一半以上的中学和1/4的小学学生能接受校外家教中心的指导。

●学校广泛地与图书馆、博物馆、社区中心、大学、学院以及国家足球俱乐部合作进行“成功动力”方案。

●为教师培训制定了标准和内容,并建立了教师委员会,提高教师的薪金。

●成就:

●学生没有毕业就离开学校的人数从50000下降到35000;

●被排斥在学校之外的学生数大幅下降;

●在16岁考试中获得5个较高等级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

●获得A级毕业证的学生比例上升,获得职业证书的学生人数也在增多;

●不成功学校在新政府开始的头一年半中还呈上升趋势,随着政府检查的实行和严格的政策管理,1999年来其数目持续下降;

●不成功学校的改良时间从25个月下降到17个月。

美国:

●自从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以后,美国人就对自己的教育落后产生了危机感。

●1983年里根政府发表《国家在危机中(ANationatRisk)》报告书,警告美国的中小学和大学不仅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而且落后于美国自己以前的水平。

●从1983年以后,各种民间教育团体也纷纷提出了教育改革报告书,如1984年的“派代亚计划”(ThePaideiaProposal)、1986年荷姆斯小组(TheHolmesGroup)的“明日的教师”。

●1989年老布什总统与各州州长举行全国教育高峰会议,确立国家教育目标(NationalEducationGoals)。

●1994年以后,克林顿政府也经由国会立法通过三项法案,即“目标2000年教育法(Goals2000:

EducateAmericaAct)”、“改善美国学校法(ImprovingAmerica’sSchoolsAct)”及“学校迈向就业机会法(School-to-WorkOpportunitiesAct)”。

●2001年小布什总统经过努力,获得两党多数国会议员支持,通过“一个孩子不拉下法案(NoChildLeftBehindAct)”;并于2002年1月8日完成签署这项法案。

●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7月宣布“冲向顶峰(RacetotheTop)”的教改计划。

4.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生态环境的恶化

●自然资源的短缺

●人口的迅速膨胀

●科学技术双面性

(二)小背景

●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课程内容“难、繁、偏、旧”

●学科本位严重。

●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

●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第三节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改变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家复兴、民族

第二章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主要内容:

●培养目的

●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尊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内涵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环境意识等现代公民素质;

●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三)特点:

基础性: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力求充分体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这个基础不仅包括科学文化基础,更包括思想品德基础,还包括终身发展的许多方面的基础。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先择性;

●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一)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是“知识与技能”生成的导控保障系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力支持系统而体现其价值;有助于“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高效和优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的凭借与途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方法与手段;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过程的体验与反思、方法的习得与训练。

●“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始终;

●三维目标的逻辑结构寓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之中,三维目标教学的特点也蕴涵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特点之中。

●脱离了“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结构必将失衡,并失其应有意义。

●三维目标的落实,绝不意味着对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弱化,而是体现了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理解、多维体认知的融合贯通。

三维目标具有中长期性

自课标颁布以来,很多教师的课时教学预案中,不分年级、不分文本特点,都很循规蹈矩地按照三维目标分列着: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该说,其愿望是好的,但难以落实。

因为他们错把课时目标等同于课标的总目标或阶段目标,使课时目标负载了原本不该承受的额外“使命”。

三、新课程改革目的对教师的要求

(一)

●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应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

●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进程。

●教师要处理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教师是社区的一员,是社区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共建者,教师应与家长、社区、同事合作,参与社区的共建。

三维目标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扎实过硬

●过程和方法——实际言行素质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出众的综合素质

 

第一节课程结构

●基本要求

●实践途径

基本要求

●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应是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体现综合性,逐步实现从学科走向领域,从分科走向综合。

 

●课程结构的设计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合理设定学科或领域的门类及其课时比例,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差异,不同学校的特点尤其是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选择性。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在综合科学技术和自然、社会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构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减少课程门类,扩大自学、实践的时间与空间。

 

●改革和重建分科课程,加强教育内容的综合性、软化学科边缘,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在知识技能和方法上的联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途径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Ø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Ø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Ø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Ø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Ø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高中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Ø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

Ø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Ø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Ø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Ø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Ø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Ø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Ø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Ø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第二节课程功能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效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现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课程管理

●三级管理

●意义

一、三级管理模式

●国家

●地方

●学校

•教育部的职责:

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基本任务,规定各类课程的设置及比例范围。

 

组织制订、修订、审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组织制订并颁布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教材编写指南;研究制订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制订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政策,颁发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

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个教育阶段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并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备案。

•学校的职责: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学校(不含学前教育机构)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学校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以保证学校的课程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目标的一致性。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各自的职责。

 

二、意义

●统一性与多样性

●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实现了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四节学习方式

●三种课程观

●传统课程观

●传统知识观

●封闭的书本知识

●标准化的知识认识路线

 

●结论

●再结论

●新知识观

●新课改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方式

 

一、三种课程观

 

二、传统知识观

客观真理说

⏹知识是一种具有客观基础的、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真实信念

⏹学习活动从根本上指向对已有文化成果的掌握,将学生束缚在权威认同的生活中,却遮蔽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并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建构知识的可能性,也遮蔽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体验、感悟、提炼学习方法的可能性,从而阻碍了将学习指向改造现实生活、开拓未来生活的道路。

三、封闭的书本世界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时、学生在学习其中的知识时,往往只关注这一封闭体系中的内容,而将与之不合的其他因素予以放逐。

……学生丰富的发展需要、相关的现实生活内容和独特的学习体验、独立的见解则都被忽视。

四、标准化的知识认识路线

⏹学科内容的认识路线和学习结果被标准化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

⏹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和被塑造者

思考

●神秀的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的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结论

⏹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看需要个体的主动探究,也需要个体与他人的主动交往。

⏹从知识的学习过程来看,真理性也需要得到学生个体的重新理解和认同。

⏹将两方面结合起来看:

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看作新的情境中的知识形成过程,那么,学生个体的学习其实也是对人类知识总体形成过程的一种参与。

六、再结论

●个体的学习在两个层面上产生。

●从内部来说,这使得个体得以理解人类文化,将其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从外部来说,这使得人类文化和社会得以更新,从而促进人类生活本身的延续和创生。

七、新知识观

⏹就知识本身而言,它并不具有自足的客观真理性。

⏹它本来就是人们通过自主探索和相互交往而形成的。

⏹知识不具有绝对真理的意蕴,因为人们发现任何被言说的知识:

⏹既具有当事人的个人特性,也因为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真值。

八、新的学习观

●从新的知识观到新的学习观

学习过程的多种层次:

增加个人的知识;记忆和再现;应用;理解;从不同角度看事物;改变人生。

●“意义学习”

•个人参与(personalinvolvement)

•自我发起(self-initiated)

•渗透性的(pervasive)

•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bythelearner)

九、新课改学习方式

●突出强调个体主动性,包括对学习方法的主动反思、对知识结构的主动整理

●以清晰的自我意识、较高的元认知为基础,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

●我要学、我能学、是我学

十一、课堂学习方式的几种类型

(一)体验性:

超越抽象性/片面性

(二)问题性:

学习/创新的逻辑起点

(三)合作性学习

●在小组或团队

●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

●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四)探究性学习

●情境

●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

●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施教学的3条原则:

•1、呈现知识内容时,创造开阔的参与空间

•2、组织学习活动时,提供丰富的探索机会

•3、促成多向互动时,实现完善的合作成效

•教师的角色

•此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

……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1、学生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