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085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

《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docx

2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22015年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22015年高考(245)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饶水知音

2015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白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卷1~6题,第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卷7~14题,第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人统一”的思想有多种叫法:

天人和谐,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等等,是讲人类在大自然里面生存发展,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是个统一体,彼此之间不是隔绝的,而是相通相依、息息相关的。

这个思想在传统文化里面派生了许多的理念和行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顺应天时。

中国传统文化里从来不讲征服自然,相反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当然,我们也有人定胜天的思想。

人定胜天是天的第二种含义,指的是天意。

顺应天时的思想在诸多方面都对行为有主导作用。

周代官僚机构是按照天时来设置的,设置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天官是管官吏的升迁、调配、任命;因为在奴隶社会,做官的是高高在上的,就好比是天。

地官管劳动力调配;因为劳动力是奴隶,在地上,以种地为主。

春官管皇室的祭祀及贵族子弟的培养、教育;因为春天是生发季节,希望贵族子弟、皇室子弟能够茁壮成长。

夏官管军事;因为夏天太阳很暴烈,军事就是暴力行动。

秋官管刑法,秋风扫落叶。

冬官管大型建筑,因为春夏秋三季都要种地,挖河、修堤、造城墙、挖墓等等都是冬天干的。

周代的六官,一直延伸到清代就是六部,相对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除了官僚机构的设置以外,还有行政措施。

比如说赏罚,赏必春夏,罚必秋冬。

过去人判了死刑,除了斩立决,其他都是关到监牢里秋后问斩。

春天要抓农事,要种地,秋日点兵,直到如今还有这个影子。

经济更是如此。

封建社会的经济主要是农业。

农业必须靠天吃饭,事事处处要讲天时。

孟子说过一段话:

“不违农时”——不要失去耕作时机,该种就种,该收就收,这样就“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不要用密网到池子里捕捞,鱼鳖吃都吃不完;“斧斤以时入山林”,不要连续不断地去采伐,该封山育林就封山育林,该采伐就采伐,则“材木不可胜用也”。

现在,这段话在全世界非常走红,因为涉及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问题。

顺应天时必然要逻辑地和生态学说、环保学说发生关系,客观上必须起到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

天人和谐,即现在讲的和谐社会,有一个内容就是要和自然相处。

和谐,就是要顺应天时。

中国的各种民俗都和天时有关系。

民俗里面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

大家都知道春节是家庭团聚、凝聚家族的日子,大学生、打工的……都回家,所以春运特别紧张,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更重要的——除旧布新。

在旧社会,新年真给人新的感觉,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满街都贴上对联,新帽子、新衣服、新鞋,新的时间开始,新的希望来临……一切都是新的。

王安石写得好: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必须要经常更新,要不然就没有活力了。

(选自金开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1.与“顺应天时”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顺应天时是“天人统一”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所派生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

B.顺应天时的思想与人定胜天的思想并不矛盾,因为两者中“天”的含义不同。

C.顺应天时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在很多方面都对行为产生主导作用。

D.顺应天时就是要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做到天人和谐、社会和谐。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段从“天人统一”思想的名称和内涵人手,揭示顺应天时的思想的来源,进而论述它在官僚机构设置以及行政措施方面的影响。

B.第段引用孟子的言论论述顺应天时的思想在经济方面的影响,揭示它与生态学说、环保学说的联系,指出它与和谐社会本质相同。

C.第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述中国的各神民俗与天时的密切关系,着重揭示春节的丰富内涵,并把它与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

D.全文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

先简述“天人统一”的思想,引出顺应天时的思想;再从不同方面具体论述其影响。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人统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两者是个统一体,不分彼此,相通相依、息息相关。

B.按照天时来设置官僚机构和施行行政措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惯例,从周朝到清朝都是如此,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C.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农业跟天时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顺应天时的思想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更大。

D.在旧社会,新年真给人新的感觉,是因为顺应天时的思想影响大;如今,年味变淡了,是因为受人定胜天的思想影响。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

少好学明经,著名节,为郡吏。

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

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

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太重,宜以俭约先下。

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习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

数月,上知胜非拔烦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

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

后岁余,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

下将军中朝者议,左将军公孙禄等十四人皆以为嘉应迷国不道法。

胜独书议曰:

“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

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

”日暮议者罢。

明旦复会,左将军禄问胜:

“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

”胜曰:

“将军以胜议不可者,通劾之。

”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

“宜如奏所言。

”胜以手推常曰:

“去!

后数日,复会议可复孝惠、孝景庙不,议者皆曰宜复。

胜曰:

“当如礼。

”常复谓胜:

“礼有变。

”胜疾言曰:

“去!

是时之变。

”常恚,谓胜曰:

“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

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

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

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

病笃,为床室中户西南牖下,东首加朝服拖绅。

使者入户,西行南面立,致诏付玺书,迁延再拜奉印绶,进谓胜曰:

“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

”胜对曰:

“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

”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

使者五日一与太守俱问起居,为胜两子及门人高晖等言:

“朝廷虚心待君以茅土之封,虽疾病,宜动移至传舍,示有行意,必为子孙遗大业。

”晖等白使者语,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

“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

(选自《汉书·列传第四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是逆上指

指:

旨意

B.迷国罔上

罔:

欺骗

C.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

存:

珍藏

D.加以年老被病

被:

遭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今奏当上,宜何从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议者皆日宜复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是时之变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为胜两子及门人高晖等言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务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龚胜为官刚正,敢于直言进谏。

他关心民生,担任谏官时多次上书批评时弊,提倡俭约,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因此得罪皇帝。

B.龚胜好学通经,名重一时。

年轻时被举荐为秀才,后又被何武、阎崇推荐,连哀帝对他也早已闻名;王莽篡位后也多次召他为官。

C.龚胜敢于坚持己见,不愿随波逐流。

在讨论王嘉误国乱法及是否恢复孝惠、孝景祠庙问题时,他表达不同意见,甚至与人发生争执。

D.龚胜忠于汉朝,坚决不事二主。

王莽篡汉后,他屡次称病,拒不接受新朝授予的高官厚爵,最终绝食而亡,以死明志,令人感佩。

7.将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5分)

译:

(2)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5分)

译: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之零陵郡次新亭

[南朝]范云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注]这首诗是范云从建业(今南京)出发,赴任零陵内史(今湖南零陵)途中止宿新亭(今南京市南)时写的。

沧:

苍。

水色青苍,所以流水称“沧流”。

8.“浮”、。

起”二字写景传神。

请予以赏析。

(4分)

答:

9.结尾二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

甲: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乙:

,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

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最美的人

刘国星

草原变成矿山,毕力格老汉仗着开矿占地给的钱,在城里买房住下,也成了城里人。

在草原上他日日和牛马羊驼为伍,没觉着噪;现在和他为伍的是乌泱乌泱的人群,他却找不到自己,不知道咋活了?

六神无主的。

还好,在城里左蹓右蹓,他总算找到位置安顿下来。

早晨打拳、舞剑、遛鸟,路边小摊吃根油条,喝碗豆浆,算作早餐。

再观观人家下棋、打牌,就到了中午。

回家吃完饭,眯一会儿,去打门球。

晚上回来看新闻,喝二两小酒,一天也就过去了。

一天两天地走下来,毕力格老汉觉得总算适应了。

具体表现是拳术剑术有进步,跟他相熟的老孙头说,照这样练下去,年底就能和他过过招了。

笼子中的百灵子也让他侍候得很欢实,上蹿下跳叽叽喳喳。

生活有感觉,动静有致。

毕力格老汉觉得日子有点日子的样了。

那天早晨,毕力格老汉带着行头,提着鸟笼,一路小跑向公园赶去。

路上却被一个包绊个跟头。

他坐在地上,打开皮包一看,好家伙,里面全是一捆一捆的百元大钞。

路上也有晨练的,三三两两从他身边跑过去,好像跌倒的毕力格并不存在。

毕力格老汉大喊,谁的钱包?

谁丢的钱包?

立即涌上许多人,伸手呼应,我的,我的。

为首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喊毕力格为爷爷,说他去街角停车场开车,包就落在地上了。

一个满头红发的女子尖着嗓子说,包是我的,我骑电瓶车,接个电话,包就失落了。

妈的,还有理吗?

老子的包谁敢抢,谁抢,让他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一壮汉左冲右撞,右臂上的猛虎龇牙咧嘴。

毕力格老汉一时难决,手里的包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人声鼎沸。

突然国外喊一声,闪开闪开,电视台来人了。

一个扛着摄像机,穿马甲留长发的男子走进来,大声喊,包是谁的?

是谁的?

人群齐应,我的我的。

长发男子打开摄像机,画面里出现了长发男子,拿着那个包,放在马路上。

长发男子对着镜头说,市民朋友们,今天是第三天了,我们还在寻找最美的人。

我们寻找得很艰辛,但我们还在寻找。

有谁面对金钱不动心?

我想那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最美的人……

切!

人群水样地退入街道,毕力格老汉也发现,人流也挟走了他的百灵子。

毕力格老汉叫一声,四处寻找。

长发男子却一把拉住他,大爷,你不能走啊!

化完妆的女主播迎上前,把话筒转向毕力格。

大爷,你就是我们寻找到的最美的人。

你能说说,你捡钱包,当时咋想的吗?

毕力格老汉说,咋想?

没咋想!

明显的理在那搁着呢,不是咱的东西咱不要。

女主播立即兴奋地对着镜头说,这座城市最美的人,大爷真是受之无愧,他的行动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切。

好思想早就铸造了他的好行动,甚至想都不想,下意识就行动了……长发男子几个人啪啪地鼓起掌来。

采访结束,长发男子还留下毕力格老汉的电话号码,说有事再联系。

一大早,毕力格老汉闷闷不乐,百灵子丢了,没心思打拳舞剑,早餐也仅喝了一碗豆浆,就折回家。

中午老孙头打来电话,说下午去打门球。

毕力格老汉说不去了,血压有点高。

老孙头说,那就赶紧吃药,开了口子,就不好办喽!

毕力格老汉心里一暖,说:

谢谢,谢谢。

第二天一大早,毕力格老汉带着行头,来到公园。

老头老太太们早就练开了。

毕力格老汉挨着老孙头,也一拳一脚地比划着。

谁知,老孙头看见他,却转身提着鸟笼走开了。

毕力格老汉吃完早餐,去看人家打牌、下棋,里面的怪话也让他心里不踏实,算哪瓣蒜呢,脱了裤子都一样,还最美的人,嘿嘿嘿嘿!

毕力格老汉最后问老孙头咋回事?

老孙头说,你美呀,你好呀。

出那个风头干啥?

我们都向你学习。

你模心窝子说,你是不是我罩着呢!

还最美的人?

毕力格老汉说,是电视台做的。

老孙头更来气了,你骗谁?

电视台录讲话,旁边都有举稿子的,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啊?

毕力格老汉回到家,一阵铃声响起来,他惊得一哆嗦,电话是长发男子打来的,说要做期节目,是专访,深挖一下子大爷生活的点点滴滴。

没等他说完,毕力格老汉就挂了手机。

第三天凌晨,毕力格老汉没有去公园,他窝在被子里,眼盯天花板,呆若木鸡。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4年)

11.第段面线的语句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12.简要分析毕力格老汉的性格特点。

(6分)

答:

13.文中的对比手法运用非常成功。

请举出两例加以赏析。

(6分)

答:

14.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第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赝品(yn)

绮丽(q)

弱不禁风(jn)

瞠目结舌(chng)

B.按捺(ni)

内讧(hng)半身不遂(su)

殒身不恤(x)

C.忖度(du)

渣滓(z)

获益匪浅(fi)

病人膏肓(mung)

D.稼穑(s)

熟稔(rn)

踽踽独行(j)沁人心脾(qn)

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缅怀

煞有介事

旁征博引焕然一新

B.编辑

独当一面

对簿公堂改弦更章

C.暮霭

筚路蓝缕

赔理道歉变幻莫测

D.发韧

举一返三

前倨后恭雷厉风行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少纪念性的文字,不少赶时髦的歌颂体的文字,不少纪游式的报道文字,其内涵苍白,内蕴寡淡,不忍卒读。

这类文字,有,等于没有。

B.孔夫子成了修侠情圣,杜甫被“再创作”为杂耍混混,唐三藏成了花花公子……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相关文艺作品在嘻哈和狂欢中沦落为消遣的对象。

C.成为一个有作为、积极进取的人,始终保持昂扬锐气,勤奋学习、奋发向上,不惧风险、勇于创新,不做唯唯诺诺、浑浑噩噩、安分守己的庸人。

D.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

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上下对称”就绝不能刻舟求剑,而应该上下贯通,心领神会这一轮改革的意图。

18.下面的文字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m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4分)

今年9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

为进一步贯彻宣传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不断提高全市公民道德水平,安庆下发通知,在全市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

各级各部门要利用各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新闻媒体在宣传日前后,要播放或刊登有关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宣传内容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引导社会舆论,努力营造推进全市公民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1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根据要求答题。

(5分)

本报北京5月19日电

2014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日前启动。

大赛以传承中华母语文化为价值导向,为众多高校学生提供表达自己、发掘诗意的机会,面向全球在读高校学生征集原创中文短诗。

大赛将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将短诗独有的魅力,便捷地呈现到网络用户的面前,以求使“诗”这一传统的文学形式在大学校园重新焕发活力。

同时,主办方希望借助校园诗歌的力量,使大学生重新审视中国文学与中华文化的魅力,尤其是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1)为上述新闻拟写一则标题。

(不超过20字)(2分)

答:

(2)概括本次短诗大赛的三个主要特点。

(每点均不超过10字)(3分)

20.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三句恰当的话。

要求:

语意连贯,与前后句结构大致相似。

(6分)

国防科大雁栖湖校区入学第一课,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亲自执教,畅谈大学的责任与使命,并巧妙地解读了“YOUTH”(青春)。

Y,就像小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醒同学们要不断克服缺点、修正自己,才能成为参天大树。

H,就像单杠,提醒同学们要锻炼好身体,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一年冬天,我到乡村写生,在田埂上遇到一位老农正准备下田,我就问:

“请教您,想要丰收,第一件该做的是什么事?

“深耕。

”老农回答。

“深耕?

“对,深耕!

就是早早下田,把泥土深深地犁起,这样土壤就会变得松软而均匀,更由于泥土被翻过来,接受了太阳的曝晒,才能减少病虫害。

”老农叹口气,“可有些人直到要插秧,才匆匆下田,浅浅犁土,然后猛施化肥。

时间久了,土壤和化肥结成硬块,整个田地都被破坏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恚,明确文本(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金榜教育2015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三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判断不成立,根据原文第段,顺应天时“客观上必须起到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但不能把两者等同;另外,“做到……社会和谐”的说法也不准确。

2.B【解析】“指出它与和谐社会本质相同”不准确,根据第段末,它只是与和谐社会的某一个内容相符。

3.C【解析】A.根据原文,人类与大自然“彼此之间不是隔绝的”,而非“不分彼此”。

B.“从周朝到清朝都是如此,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与原文不合,如今仅仅“还有这个影子”。

D.对原因的解释,在原文中缺乏依据。

4.C【解析】存:

问候、探望。

5.C【解析】C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

A、代词,什么

/代词,为什么、什么原因。

B、代词,相当于“……的人”/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介词,对/

动词,做、担任。

6.A【解析】龚胜“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并因此得罪皇帝”并非是在担任谏官时,而是在担任光禄大夫之时。

7.

(1)(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人)吗?

你想有点与众不同,在外借此博得名声,你不过是申徒狄一类的人罢了!

(“何若”“采名”“乃”“属”各1分,句意通顺1分。

)(5分)

(2)我蒙受汉家深厚的恩德,没有什么用来报答,如今年老了,很快就要入土,按照道义难道可以用一身侍奉二主,到地下去见原来的主子吗?

(“厚恩”“无以”“义”“事”各1分,句意通顺1分。

)(5分)

【参考译文】

龚胜字君宾,楚国人。

少年时爱好学习精通经义,以有节操而闻名于世,担任郡吏。

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任重泉县令,因病辞官。

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推荐龚胜,哀帝在做定陶王时就已听说他的名声,于是征召他为谏大夫。

龚胜身居谏官期间,多次上书求见,陈述百姓贫苦,盗贼众多,官吏不良,世风淡薄,灾异屡现,不能不担忧警醒。

国家规制用度过于宽奢,刑罚过于严峻,赋敛过于苛重,应该以节俭宽大表率天下。

任谏大夫两年多,升任为丞相司直,调任为光禄大夫,担任右扶风太守。

几个月后,皇上了解到龚胜不是善于处理繁冗政务的人才,于是又让他做光禄大夫。

龚胜指责董贤惑乱朝纲制度,因此违逆了皇上的旨意。

一年多后,丞相王嘉上书推荐原来的廷尉梁相等人,尚书弹劾王嘉“说话随便,不负责任,迷惑国人,欺蒙皇上,是大逆不道”。

皇帝将此奏章下发让朝中将军大臣们讨论,左将军公孙禄等十四人都认为王嘉确实犯了迷国不道之罪。

只有龚胜上书说:

“王嘉本性邪恶,他所推举的人多为贪婪残暴的官吏。

他位列三公,不能调和阴阳,许多事情都废弃了,罪过都在于他。

他犯了迷国之罪毫无疑问,不过,这次推举梁相等人,不算什么大过错。

”傍晚时分,讨论结束。

第二天又继续讨论,左将军公孙禄问龚胜:

“你昨天的议论没有根据,今天要将讨论结果上报皇上,你最后决定服从哪种意见呢?

”龚胜说:

“将军如果认为我的意见不恰当,就连我一起弹劾好了。

”博士夏侯常看到龚胜与公孙禄之间的谈话不愉快,就起身到龚胜跟前对他说:

“应当按照尚书奏章所言。

”龚胜用手推搡夏侯常说:

“走开!

几天后,众大臣又聚会讨论是否可以恢复孝惠帝孝景帝祠庙的问题,与会者都说应当恢复。

龚胜却说:

“应当遵循礼制。

”夏侯常又对龚胜说:

“礼制也是有所变化的。

”龚胜立刻反驳说:

“走开!

是时势变了。

”夏侯常生气,对龚胜说:

“(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人)吗?

你想有点与众不同,在外借此博得名声,你不过是申徒狄一类的人罢了!

王莽篡夺国家政权后,派五威将帅巡视行天下风俗,将帅亲自捧着羊、酒去问候龚胜。

第二年,王莽派使者前去任命龚胜为讲学祭酒,龚胜推说有病而不应召。

过了两年,王莽又派使者捧着盖有玉玺的诏书和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前往龚胜的乡里拜他为官。

使者想让龚胜起身迎接,长时间地站在门外,龚胜推说病重,在家中西屋南窗下设置一只床,自己身穿朝服腰系长带头朝东卧在床上。

使者进屋,往西走然后面朝南站着,传达诏令并交付盖有玉玺的诏书,然后退后一步再次行礼,献上印绶,上前对龚胜说:

“圣朝没有忘记您老人家,现在天下制度未定,期待您参与政事,希望听到您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建议和指导,用以安定天下。

”龚胜回答说:

“我向来愚昧,加上年老患病,已是命在旦夕,若跟随您上路,一定会死在路上,这样对国家对个人都毫无益处。

”使者极力劝说,甚至上前把印绶放在龚胜身上,龚胜就是推辞不接受。

使者每隔五天就与太守一起前来问候饮食起居,对龚胜的两个儿子和门人高晖等人说:

“朝廷虚心对待龚胜先生,要封他为侯,即使他病情严重,也应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