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068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7.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精编排版双面打印教案图文表格式

 

小学2018—2019学年度

美术教案

(第一学期)

 

二年级

 

教师姓名

 

目录

一、教学计划进度

(03页)

二、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解读课程标准

落实教学理念

(04页)

三、全册教案(图文带板书设计)

(05-66页)

四、全册反思

(67-74页)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第1周

第1课流动的颜色

2课时

课时

第2周

第2课染色游戏

2课时

第3周

第3课装饰自己的名字

2课时

课时

第4周

第4课彩泥世界欢乐多

2课时

第5周

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

2课时

课时

第6周

第6课花花衣

2课时

第7周

第7课对折剪纸

2课时

课时

第8周

第8课对印的图形

2课时

第9周

第9课蜻蜓飞飞

2课时

课时

第10周

第10课画出你的想象

2课时

第11周

第11课儿歌变画

2课时

课时

第12周

第12课巧用瓶盖

2课时

第13周

第13课回家的路

2课时

课时

第14周

第14课做一道拿手菜

2课时

第15周

第15课我和马儿在一起

2课时

课时

第16周

第16课风来了

2课时

第17周

第17课会转的玩具

2课时

课时

第18周

第18课电脑美术—复制粘贴真神奇

2课时

课时

第19周

第19课指偶剧院

2课时

第20周

第20课丰富多彩的玩具

2课时

课时

第21周

美术学科测试

教材版本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课程较之一年级,从丰富性和深入性上都有所提升,尽力使学生在第一学段的两年内从幼儿阶段的“游戏性自我表现”逐渐形成有明确的目的指向的“表达性自我表现”。

表达性自我表现除了提升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之外,不断获得多样且适当的技能技巧支撑极其重要,而这正是作为学校必修的美术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要将全日制义务教育的美术课变成只注重技能技巧的学科性课程,应该时时刻刻遵循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和愉悦性四个原则。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结合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以美术创作的形式逐步融入。

而二年级第一学期作为第一学段向第二学段过渡的关键学期,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巩固兴趣的基础上,在技能技巧方面多样且适当地提升。

为此,本册采取了增加丰富“方法”的方式。

解读课程标准

二年级美术课程教学的重点,仍然应该放在努力保持学生美术学习与表现兴趣的同时,努力尝试运用多样且适当的技能技巧进行表现上。

本册教材正是针对这个重点设置课程的。

而在保护兴趣的前提下如何适当运用技能技巧则是整个学期教学的难点所在。

落实教学理念

本册课程的设计在内容上基本符合本年龄段学生的表现能力,在形式上基本符合不同地区学生的现实状态。

作为教师千万不要拘泥于学生最终的表现结果,而要在他们的表现过程中发现他们在细心观察、大胆表现的同时,是否开始主动运用色彩或造

第1课流动的颜色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感受色彩的美,通过认识多种颜色,感受三原色,体会色彩产生的丰富变化。

所以开始的导语是:

“滴一滴、吹一吹、颜色流动来交汇。

红黄蓝橙绿紫,相融的颜色换新颜。

”教学目标:

了解两种颜色可以调配出第三种颜色的特性。

重点难点:

红黄蓝的配调结果有什么特征和变化?

教学策略:

激发动机—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小结反思

教学准备:

水彩颜料、画纸、毛笔、吸管、调色盘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准备材料是否齐全。

3、教学前进行分组,4个人为一组。

师生问好

(二)导入阶段

1、认识工具:

毛笔、水彩、调色盘、画纸

2、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

辨识颜色,了解红、黄、蓝、其中两种颜色相融后产生的第三种颜色。

让学生了解到三原色的重要性,同时知晓三原色的名称。

(三)新授阶段

1、调色示范,了解基本的调色步骤。

2、颜色调配的组合有:

红+黄、黄+蓝、蓝+红。

3、结果与小结:

红+黄:

橘色、橙色、土黄色……

蓝+红:

紫色、棕色……

黄+蓝:

浅绿、黄绿、蓝绿……

4、有趣的吹画。

5、简单示范。

通过观察色彩的有趣变化,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收拾整理

1、收拾好自己的桌面,保证桌面干净卫生

2、养成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好习惯。

3、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

(五)小结反思

教学过程(第2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制作方法:

吹、画、流

2、上色成画。

3、其他加工。

(二)学生作业

1、指定三原色制作。

2、调色制作。

3、其他方法的组合:

剪、贴等。

4、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学生的正确操作习惯。

(三)课堂拓展

1、吹画艺术欣赏。

学生经过练习和熟悉后进行进行自由创作。

(四)收拾整理

1、收拾好自己的桌面。

2、擦干净桌面和地面的水迹。

(五)板书设计

第1课流动的颜色

1、三原色:

红黄蓝,三原色和三间色。

2、三原色和三间色。

3、活动:

滴一滴、吹一吹、颜色流动来交汇得出结论。

红色+黄色=?

黄色+蓝色=?

蓝色+红色=?

4、研究其他颜色。

(六)小结反思

 

第2课染色游戏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初步感受和了解传统的扎染技术。

结合教材中介绍的纸张折叠方法和染色步骤,尝试制作染色作品。

让学生体验染色的魅力。

教学目标:

了解扎染的基本知识,感受传统艺术的有趣技艺。

重点难点:

染色的技巧及其如何运用染色后的纸进行在创作。

教学策略:

激发动机—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小结反思

教学准备:

宣纸、颜料、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准备材料是否齐全。

3、分组合作、4人为一组。

师生问好

(二)导入阶段

1、看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工艺做出来的效果吗?

2、出示课题《染色游戏》

感受认知

(三)新授阶段

1、欣赏美丽的折染作品。

2、了解染色制作的基本流程:

①调色

②折纸

③染色

④打开

⑤完成

3、染色纸的折叠。

①折叠的基本方法

②尝试多种折叠方法

4、染色纸的再运用

①添加成画。

②折叠成物。

熟悉制作的基本步骤。

再次认识水和颜料结合的特性,感受色彩颜料的神奇变化,结合折叠的方式,创造出更丰富的艺术效果。

(四)学生作业

1、分组分工。

2、合作制作。

3、教师巡视指导。

在分组分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组合作的习惯。

(五)展示评价

1、比一比谁的用色最漂亮。

2、看一看谁染的颜色最丰富。

(六)收拾整理

1、收拾好自己的桌面,保证桌面干净卫生

2、不要在桌面上留下水迹,养成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好习惯。

3、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

(七)

课堂拓展

1、了解窗花的制作步骤。

2、了解花朵的制作方法。

3、了解剪纸的制作方法。

4、二次染色的特殊效果。

(八)板书设计

第2课染色游戏

1、染色流程:

(1)首先调色

(2)然后折纸

(3)接着染色

(4)最后打开

(5)获得染色作品

2、折叠方法:

“井”字折法

“米”字折

“田”字折法

“十”字折法

(九)小结反思

第3课装饰自己的名字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以装饰自己的名字为主题进行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对自己的名字进行创造性地装饰和美化,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并呈现出造型新颖的名字。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装饰表现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点线面和图案来对自己的名字进行装饰。

重点难点:

1、“画”字与“写”字的区别。

2、什么是合适的装饰。

3、美化的方法。

教学策略:

激发动机—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小结反思

教学准备:

范图、幻灯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

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准备材料是否齐全。

师生问好

(二)

导入阶段

1、欣赏有创意的文字——变体美术字。

2、什么是变体美术字?

3、示范:

普通文字变成变体美术字。

初次感受“变”的效果。

(三)

新授阶段

1、有趣的变体美术。

的作用。

2、生活中的变体美术字。

3、变体美术的作用。

4、拟人化和风趣幽默在变体美术字中的运用。

5、欣赏变体美术字。

1、怎么变?

2、怎样变?

3、如何变?

4、变什么?

(四)

收拾整理

1、收拾好自己的桌面,保证桌面干净卫生

2、养成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好习惯。

3、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

(五)

课堂拓展

1、变体美术字的起源。

2、POP字体的设计领域运用。

认识POP。

(六)

小结反思

教学过程(第2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1、材料检查

2、知识回顾

认识变形替换三元素:

1、线条。

2、图形、形状。

3、图案。

(二)

新授阶段

1、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

2、思考:

怎么把名字变成图画呢?

3、示范文字到变体美术字的过程,以“花、草、树”三字为例。

①用形替换笔画:

椭圆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

②调整自行和比例。

③点线面的添加。

④字形外的装饰添加。

⑤调整完成。

4、感受写文字与画文字的区别。

5、色彩在装饰中的重要作用。

(三)研究探索

1、如果用三个颜色来调配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2、不同比例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3、尝试用自己调配的颜色来创造漂亮的画面。

4、小结:

三种以上颜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叫复合色。

5、认识复合色,并区别复合色和间色。

6、复合色的特征:

色彩相对比较浑浊和灰暗,色彩特征不是太突出。

(四)学生作业

1、发散思维的思考。

2、创意与发展。

3、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字形的美感。

(五)收拾整理

1、收拾好自己的桌面,保证桌面干净卫生

2、养成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好习惯。

3、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

(六)

板书设计

第3课装饰自己的名字

  1.了解三种装饰方法

(1)戴帽子。

(2)穿花衣。

(3)找朋友。

(七)

小结反思

第4课彩泥世界欢乐多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彩泥,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也有着鲜艳的色彩,可以混色,容易造型。

动物、植物是二年级学生熟悉并喜欢的表现题材,本课引导他们通过细致观察,了解动物、植物的特征,体验彩泥塑造的多种技法,尝试用彩泥来塑造动物、植物形象

教学目标:

了解彩泥制作的基本技法,体验立体造型的乐趣。

重点难点:

技巧的掌握,颜色的搭配。

教学策略:

探究—体验—尝试—检查效果—小结反思

教学准备:

幻灯,彩泥材料。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

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准备材料是否齐全。

师生问好

(二)导入阶段

1、看图,它们是什么作品?

2、出示课题《彩泥世界欢乐多》。

3、观察,它们好看吗?

好看在哪里?

1、先尝试动作,感受特性。

2、在认识原创开始创作。

(三)新授阶段

1、彩泥技法的认识:

压、搓、接、拍、捏……

2、彩泥作品的欣赏。

3、彩泥制作的注意事项:

①不同颜色不要一起混合着搓。

②收拾的时候颜色要分开。

4、分组分工的要求:

小组竞赛,合作完成。

(四)学生作业

1、商量构思。

2、分工制作。

3、组合合成。

4、调整和添加装饰。

5、完成作业。

6、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

彩泥不要混合颜色使用,原有的颜色才能视觉上的感受更明艳。

(五)展示评价

1、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并以资鼓励。

2、活动:

拍照、留念。

3、互相送礼物。

(六)收拾整理

1、收拾好自己的桌面,保证桌面干净卫生

2、养成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好习惯。

3、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

(七)板书设计

第4课彩泥世界欢乐多

1、问题:

玩彩泥的时候,如果没有你需要的颜色怎么办?

答:

混色

2、试一试

在做彩泥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混色,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颜色。

(八)小结反思

 

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生活。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电话发明至今,从工作原理到外形设计的变化。

认识、了解电话机的设计是如何将外观与功能相结合的。

通过电话机的变化,感受社会的进步、生活的便捷和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设计的力量。

教学目标:

了解电话机的功能并进行外形的变化和设计。

重点难点:

了解外观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了解—探究—体验—尝试—小结反思

教学准备:

幻灯,范例。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准备材料是否齐全。

师生问好

(二)导入阶段

1、现在的人们很少用书信联系了,他们都用什么来彼此联系呢?

2、出示课题《奇妙的电话机》。

3、电话的作用和功能。

4、电话的组成部分:

话筒、电话线、拨号键。

5、电话与手机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了解电话的发展趋势,由繁到简,越来越容易操作,越来越人性化。

(三)新授阶段

1、看图发现和思考:

电话的外形有哪些?

①长方形、圆角长方形

②梯形

③椭圆形

2、电话变一变。

①选择一个基本造型的电话。

②用变形和添加装饰的方式来变化。

③修改完成。

3、看看设计师对电话的设计。

4、现代电话的多样形式。

①翻盖式

②手表式

③旋转式

1、有关创意的感受。

(四)学生作业

1、构思草图。

2、绘制线稿。

3、颜色装饰。

4、完成作业。

5、巡视指导:

基本形的变化和设计。

让学生尝试用电话和其他事物相结合,得到有趣的新电话。

(五)课堂拓展

1、未来的电话会是什么样的呢?

(六)收拾整理

1、收拾好自己的桌面,保证桌面干净卫生

2、养成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好习惯。

3、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

(七)板书设计

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对手机的造型和功能做怎样的改进?

1、独特的外形:

几何形、动物形、植物形……

2、多样的形式:

翻盖式、手表式、旋转式……

3、个性化的色彩:

可爱的、优雅的、朋克的……

(八)小结反思

第6课花花衣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运用画、塑、剪、贴等方法,对废旧生活物品进行再美化的“设计·应用课程。

主要内容是如何合理选用合适媒材及使用多种方法,装饰一个废旧的物品,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装饰环境的作品。

旨在提高学生“因势造型”创新形象的能力和立体塑形能力。

培养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活动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运用各种方式对瓶子等容器进行装饰包装。

重点难点:

生活中的各种容器都可以进行装饰。

教学策略:

激发动机—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小结反思

教学准备:

幻灯,范例。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准备材料是否齐全。

师生问好

(二)导入阶段

1、欣赏物体的包装设计。

2、它们好看吗?

为什么好看?

3、出示课题《花花衣》。

认识到包装是物品的外衣。

(三)新授阶段

1、生活中的物体多种多样,几乎所有的物体都能拥有漂亮的花衣裳。

2、认识包装设计,了解什么是包装设计。

3、看一看那些自己制作的花衣裳,它们好看吗?

观察它们用了什么方式来进行装饰。

4、了解花衣裳制作的过程。

①选择物品

②构思包装

③选择材料

④运用各种方法

⑤实现自己设计的包装想法

4、教师简单演示。

包装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生活生产的要求,它变得越来越重要,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进行包装。

(四)学生作业

1、装备材料。

2、选择材料。

3、构思制作。

4、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1、比一比谁做的最漂亮。

2、看一看谁图画、颜色最丰富。

(六)课堂拓展

1、各种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七)收拾整理

1、收拾好自己的桌面,保证桌面干净卫生

2、养成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好习惯。

3、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

(八)板书设计

第6课花花衣

1、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物品,“花花衣”还可以穿在“谁”的身上?

纸杯、纸筒、盘子、勺子、石头……

2、怎样让我们的物品穿上花衣裳?

画、塑、剪、撕、贴、

(九)小结反思

 

第7课对折剪纸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感,所以课文为“折一折,剪一剪,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拼一拼,摆一摆,拼摆组成奇妙的画面”。

在自然界里,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体都是对称的。

例如,植物的叶就是对称生长的:

昆虫的触角、眼、足,鸟的翅膀,鱼的胸鳍、腹鳍,哺乳动物的眼、耳、足等,也都是对称生长的;还有家中的物品等,也往往是对称的。

指导低年级学生了解什么是对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对折剪纸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剪出有趣的图画。

重点难点:

如何创意和加工。

教学策略:

导入—创作—组合—检查效果—小结反思

教学准备:

幻灯、手工工具、彩纸、画笔、范例。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准备材料是否齐全。

师生问好

(二)导入阶段

1、看一看对折剪纸的作品。

2、它们有什么特征?

3、认识对称图形。

4、出示课题《对折剪纸》。

认识对称图像,对折的特征就是折出中轴线(对称轴)

(三)新授阶段

1、对称图形的特征:

轴对称,点对称。

2、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一看。

3、运用彩纸做出的对称图形欣赏。

4、对称图形的修剪方法。

①折叠

②修剪

4、添加或者装饰。

研究对称图像的特征。

(四)

学生作业

1、选择彩纸。

2、折叠。

3、绘画。

4、剪贴。

5、加工。

6、教师巡视指导。

多种方式的结合,让作业展示更丰富。

(五)展示评价

1、比一比谁做的最漂亮。

2、看一看谁的图形最有创意。

(六)收拾整理

1、收拾好自己的桌面,保证桌面干净卫生

2、养成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好习惯。

3、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

(七)板书设计

第7课对折剪纸

(八)小结反思

第8课对印的图形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继续了解、感悟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及对印方法的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通过把纸对折,涂上颜色合起来,印一印,并把对印出来的图形添画成各种形象,了解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感受和欣赏物品的对称美,了解对称图形给人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上节课的复习和认识,对所学的对称图形加深了解,并学习对印法。

重点难点:

了解对印法的特征,运用各种方法制作更加绚丽的图像。

教学策略:

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教师示范—联想—创作

教学准备:

颜料、纸张、剪刀、画笔、范例。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准备材料是否齐全。

师生问好

(二)导入阶段

1、看一看这些图像与剪纸图像的区别。

2、认识对印图像。

3、出示课题《对印的图形》。

联系前一课对本课进行了解。

(三)新授阶段

1、对印的技法:

①调色

②折纸

③一半绘画

④颜料湿润时对折对印

2、教师演示方法制作出简单的作品。

3、添画和加工。

对比剪纸与与对印的艺术不同。

了解对称的方式有很多。

(四)学生作业

1、对印制作。

2、完整构图。

3、色彩的运用。

4、加工。

5、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的多样性。

(五)课堂拓展

1、中国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

(六)收拾整理

1、收拾好自己的桌面,保证桌面干净卫生

2、养成收拾与整理桌面的好习惯。

3、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

(七)

板书设计

第8课对印的图形

(八)

小结反思

第9课蜻蜓飞飞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蜻蜓种类很多,颜色多样,外形优美,体态轻盈,具有别样的美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对小孩子来说蜻蜓是很有吸引力的,也是艺术家喜欢表现的题材。

本课从学生生活中喜爱的事物切入,贴近生活,利于学生创作。

教学目标:

认识对称动物——蜻蜓,并以蜻蜓为主题来创作绘画。

重点难点:

蜻蜓各个角度的变化和姿态。

教学策略:

激发动机—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小结反思

教学准备:

幻灯、范图。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准备材料是否齐全。

师生问好

(二)导入阶段

1、看图观察蜻蜓的造型特征。

①正面——对称

②侧面——不对称

2、蜻蜓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4、出示课题《蜻蜓飞飞》。

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它是益虫。

(三)

新授阶段

1、具体了解蜻蜓的结构。

①头部

②身体

③翅膀

2、教师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