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637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docx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docx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

《美丽的颜色》课堂教学实录

  一、由美导入,走进文本世界

  

  师:

同学们好!

今天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出示相片:

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知道这是谁吗?

  

  生1:

居里夫人。

  

  师:

你怎么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美女是居里夫人呢?

  

  生1:

因为她手里拿着镭。

  

  师:

观察得很仔细!

居里夫人美,镭也美!

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

  

  二、题目切入,体会美丽情感

  

  师:

课文都读过了吧?

我问问大家,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个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请用笔标出来。

  

  生5:

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

  

  师:

对,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

我们一起先把这个部分朗读一下(“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

  

  生齐读。

  

  投影出示:

  

  l玛丽有一天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地说:

“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

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

“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l玛丽说:

“不要点灯!

”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

“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l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师:

第一次对话,先自由朗读,然后分角色读。

  

  学生自由朗读。

  

  师:

我们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来读,有请我们的居里夫妇。

(生笑)

  

  (两位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读文中的叙述语,两位同学配合默契,语调温柔,充满期待)

  

  师:

先采访一下玛丽,你觉得应该念出怎样的情感?

  

  朗读的女生:

我感觉应该是“热切的好奇”,满怀期待。

  

  师(转身问男同学):

你感受到了玛丽的热情期待吗?

  

  朗读的男同学:

感受到了(腼腆的笑)。

  

  (其余学生也笑了)

  

  师:

那你刚才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回应你的爱人的呢?

  

  朗读的男同学:

也很期待,是理解,感觉很温暖。

  

  师:

为什么感觉很温暖呢?

  

  朗读的男同学:

感觉好像和我在谈论……(不好意思说)

  

  师:

是什么?

  

  朗读的男同学(鼓起勇气):

是即将出生的孩子长得怎么样。

(生笑)因为这里的“它”加了个引号,就是说“它”是有生命的。

  

  师:

你读得很仔细!

关注到了标点。

是啊!

居里夫妇就像在畅想肚子里的孩子长相如何?

怎样漂亮?

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期待!

好的,谁来念念第二次?

  

  生6念。

  

  教师念前面的句子:

穿过院子……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营造说话时神秘、宁静的氛围。

  

  师:

你读到了什么?

  

  生6:

期待。

  

  师:

这里仅仅是期待吗?

  

  生7:

激动、兴奋。

  

  师:

她为什么激动兴奋?

  

  生7:

因为她将要看到“它”的美了。

  

  师:

你怎么知道她将要看到了呢?

  

  生7:

因为她说“不要点灯”。

  

  师:

哦,你读出了言外之意。

  

  生8:

“轻轻地笑了笑”,因为她心里已经有数了。

  

  师:

你从玛丽的神态中读出了她的内心所想。

  

  生9:

因为她问她的丈夫“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说明她已经预料到奇迹要发生了。

  

  师:

你是从玛丽的问话中读出了言外之意的,很好!

总之,一句话,就是玛丽已经确信他们的孩子马上要降生了,就在今夜!

居里夫妇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次写“美丽的颜色”的句子一起朗读一下。

  

  学生齐读。

  

  师:

很好!

大家重读了“不仅…还”,读出了感叹号的情感意味。

看来,对于“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哪三个阶段?

  

  生8:

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情不自禁的惊喜。

  

  师:

是的,居里夫妇的宝宝终于降生了,“它”有美丽的色彩,“它”是谁?

  

  生齐声:

镭。

  

  师:

(再次出示前面的图片)对,原来居里夫人深情凝望的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这真是自然界神奇而美丽的颜色。

(板书:

镭)

  

  三、品读词句,感受美丽人格

  

  ㈠学会概括叙事性文章的内容

  

  师:

但是,“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

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前半部分又在写些什么?

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

  

  生9:

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和如何工作的。

  

  师:

其他同学呢?

  

  生10:

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过程。

  

  师:

很好!

这位同学比前面同学进步了,我们概括记叙性的文章的时候必须要把握主要的事件,是吗?

在这位同学的基础上,谁还能概括得更好一点?

  

  生11:

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艰苦过程。

  

  师:

不错,在事件的基础上加上了“艰苦”,突出了事件的中心。

但是,仅仅是“艰苦”的过程吗?

  

  (学生不能回答)

  

  师:

说明我们还没有把文章读懂,我们一起来把文章的第一段朗读一下,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齐读第一段。

  

  生12:

应该是,居里夫妇探索镭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师:

看来大家达成了共识,叙事性文章的概括,不仅需要把握关键事件,而且需要把握能体现中心的关键词语。

这是一个“艰苦”,但却又是有“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㈡品读词句,体会“艰苦”

  

  师:

那么,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呢?

请同学阅读课文,圈点勾画,进行批注。

  

  (生圈点勾画,进行批注)

  

  生12:

“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我感觉他们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

  

  师:

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非常”?

  

  生12:

“差不多”、“才能”,说明非常寒冷。

  

  师:

能从一些修饰词语的角度去品读,很好!

还有吗?

  

  生13:

“完全”、“一点儿”、“立刻就”这些词语也能说明天气寒冷。

  

  生14:

“寒带”也能说明天气冷到了极点。

  

  师:

这些都是从修饰词语的角度来品读的,还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读一读呢?

  

  生15:

“即使……也”说明炉子再热也没用,冷到了极点。

  

  师:

很好!

还能从关联词的角度去品读。

  

  生16: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一般工厂人都是很多的,但是这里玛丽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说明人手缺乏。

  

  师:

工作负荷大。

大家还有没有发现,这个段落只有一句话,我们称之为“单句成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17:

强调,看起来醒目,印象深刻。

  

  师:

嗯,工作环境差、工作负荷大,还有吗?

  

  生18:

“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

”用了数字,还有反问的手法,说明沥青铀矿残渣中镭的含量特别低,从侧面反映出工作量非常大。

  

  师:

好的,镭的神秘难发现,这位同学既从词语的角度,又从修辞的角度进行了品析。

  

  生19:

“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做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

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

”从“而且”、三个“没有”中可以看出他们条件简陋,工作艰难。

  

  师:

关注了关联词“而且”,三个“没有”,关注了句式,强调一无所有,但他们却创造出了奇迹,文中用了一个词,叫什么?

  

  生齐声:

“由无中创出有来”。

  

  生20:

“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从“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和“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看出工作条件艰苦。

  

  师:

这位同学是从细节中看出了条件的艰苦。

有意思的是他没有提到“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这个细节不能说明条件艰苦吗?

  

  生21:

能,说明风大,因为是院子里。

前面说到如果不在院子里,在棚屋里的话,也要打开窗子,否则就会“被烟窒息”。

  

  师:

这位同学能够联系上文来分析,很有道理。

看来居里夫人不得不让长发飘起来呀!

  

  生22: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可以看出居里夫妇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提炼镭越来越困难,但是对镭的探究却坚持不懈。

  

  师:

能不能改成“过了一年或两年”?

  

  生23:

不能,原文可以增加文章的字数。

(生笑)

  

  师:

看来你写作文经常用这样的方法增加字数的,是吗?

  

  生23(也笑了):

不是,开玩笑,我觉得改了后就看不出时间的漫长和工作的艰难了。

  

  师:

是啊,本来估计几天就可以提炼出镭的,却一个月还没完成,想想几个月应该可以完成了吧,但一年还没完成,漫漫长路,何时才能有结果呢?

如果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增加字数,那值得表扬!

(生笑)好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探索镭的艰苦,工作条件的差,工作负荷的大,镭的神秘难以发现,这些都让我们读出了一个“苦”字。

板书:

苦。

  

  ㈢品读词句,体会“快乐”

  

  师:

但这样的“苦”的岁月,在居里夫人看来,却是怎么样的?

  

  生齐声:

“最美好而且最快乐”。

板书:

乐。

  

  师:

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美好”与“快乐”?

  

  生24: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

”“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说明他们的日子很愉悦。

  

  师:

为什么“愉悦”呢?

看看这个句子,关键是哪个词?

  

  生24:

“专心”,没有干扰,能够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美好而快乐的。

  

  师:

嗯,这个句子中还有其他词让你觉得他们快乐吗?

  

  (生不能回答)

  

  出示投影:

  

  感谢这种意料的发现,……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

  

  师:

哪一个人称代词特别多?

  

  (生恍然大悟):

我们!

  

  师:

是啊,几个句子放在一起,就很明显了,“我们”说明什么?

  

  生25:

说明他们很相爱,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互相扶持做事是美好而快乐的事情。

  

  师:

说得真好!

还有吗?

  

  生26:

“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

”两个人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再苦也是快乐的。

  

  生27:

“感谢这种意料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

”科学家就是要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当他们被某样事物“吸引住了”的时候,那应该是快乐和美好的事情。

  

  生28:

“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对于科学家来说,宁静的环境能让他们专心工作,这比任何豪华的居室都要宝贵。

  

  师:

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居里夫妇的快乐是“微妙”的吗?

  

  生29:

因为他们的快乐来之不易。

  

  生30:

因为他们的快乐是两个人的快乐。

  

  生31:

因为他们的快乐常人是无法体会到的快乐。

  

  师:

是的,这种快乐只属于居里夫妇。

因为-----

  

  生32:

居里夫妇相亲相爱的美德。

  

  生33:

居里夫妇乐观奉献的精神。

  

  生34:

居里夫妇坚韧顽强的探索精神。

  

  师:

一句话,因为只有居里夫妇经历了别人没经历过的艰难,在艰难中表现出的高贵人格,所以才能体会到别人并无法体会的快乐。

所以“美丽的颜色”还指----

  

  生35:

居里夫妇的美好的人格。

  

  师:

这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

板书:

人格。

  

  四、比较体会,读懂美丽“这一篇”

  

  师: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个部分里,写传记的人好像有点偷懒,文章中大段大段地“抄袭”了居里夫人的生前笔记中的话,这些段落可否删去?

  

  生36:

不能,这些是真实的写照。

  

  师:

为什么是真实的写照?

  

  生37:

因为这些都是她母亲自己的话,更真实。

  

  生38:

母亲的话也证明作者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师:

哦,相互印证,能否举个例子?

  

  生38:

比如第12节中作者写道“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

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而下面13节中居里夫人自己也说被“吸引住了”,也写了对科学的的热情和互相扶持。

  

  师:

好的,我们把这两节连起来读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生齐读)

  

  师:

我们再把13节这个部分改成作者的叙述来读读看(“我们”改成“他们”)。

  

  师:

面对玛丽的诉说,你感觉怎么样?

  

  生39:

我在读的时候,就在想作者他怎么什么都知道,有点陌生,感觉还是让玛丽自己说更真实可信。

  

  师:

是啊,让居里夫人的女儿来说毕竟隔了一层。

板书:

真实性。

  

  师: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玛丽后来写道”的话,在课文的后半部分都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把后半部分改了。

  

  投影出示:

  

  玛丽后来写道:

“那天晚上,我们又去实验室了,打开门,看到了镭在发光,我们终于找到了。

  

  (学生朗读比较)

  

  生40:

不行,这样我们就不知道居里夫妇的对话细节了。

  

  生41:

原文的描写更具体生动。

  

  师:

也就是说,这些具体的细节还是需要的,它让我们能具体感受到居里夫妇的幸福与快乐,是吗?

板书:

生动性。

  

  师: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吗?

  

  生42:

传记。

板书:

传记。

  

  师:

知道大家为什么要看传记吗?

  

  生齐答:

因为真实。

  

  师:

不像小说都是虚构的是吗?

那为什么传记看起来不枯燥,还可以吸引人呢?

  

  生齐答:

因为真实又生动。

  

  师:

同学们,这就是传记的美丽和魅力!

  

  四、再次朗读,升华美丽人格

  

  师:

最后让我们再次读读后半段的“美丽颜色”,体会其中的幸福快乐。

(“‘看哪……看哪!

’”至结尾)

  

  师:

是的,“永远记得”,因为镭不仅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自动发光的仅仅是镭吗?

  

  生43:

还有居里夫人的光辉人格。

  

  师:

是啊,这种光辉的人格是最美的色彩。

事实上,镭射线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全身无力。

投影出示居里夫人衰老的相片。

她还美丽吗?

  

  生齐声:

美!

  

  师:

镭的美丽,更是人格精神的美丽,这种美将是永恒的!

再见!

  

  附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人格

  

  苦乐

  

  传记:

真实性生动性

  

  【执教感言】

  

  共性与个性齐飞内容共形式一色——我教《美丽的颜色》

  

  贾龙弟平湖市黄姑中学

  

  2016年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采用的是现场抽签,12小时独立备课上课的形式,没有后援,这更能考验一个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虽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但这次就是面对一篇课文,还是让我有些心慌,幸运的是我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的依据是文体,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教学就是一种文体思维,我们不仅要把握文本的共性,更要把握文本的个性,把共性和个性有机地融合起来,做到共性与个性齐飞。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它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传记,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

关于传记,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传记,因为传记不像小说可以虚构,具有真实性;为什么喜欢读传记,因为传记不仅真实,而且很生动,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和生动性是传记的特点。

这是所有传记的特点,是共性,落实到《美丽的颜色》“这一篇”传记,这种“真实性和生动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这就需要把握这篇传记的个性。

仔细阅读《美丽的颜色》,我发现这篇传记能体现真实性特点的地方很多,比如传记作者的事迹介绍、别人评价、具体场景的逼真描写等等,这些特点一般传记也有,要把握这篇课文的真实性个性似乎还不够。

再细读就发现,作为居里夫人的女儿,大量引用了母亲日记中的文字,让传记对象自己站出来说话,这种真实的感染力是其他传记所没有的,这就是这篇传记的独特个性。

再读文章,我又发现,这种引用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却消失了,代之于生动的描写、叙述和抒情,这又是属于这篇传记的个性特点。

在共性中发现个性,在个性中不忘共性,这是依体解读应遵循的原则。

  

  基于文本共性和个性的教学设计,必须聚焦文本的语言形式,做到内容共形式一色。

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教学设计的核心。

这篇传记的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自然要读懂“美丽的颜色”的含义,一般的学生读过之后就能说出“美丽的颜色”的表层含义是指镭的颜色,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能说出它的深层含义。

即使这样,学生也仅仅是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对于语文学习来是远远不够的,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言:

“语文教学既然本质上就是语言(言语)教育,那么我上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

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

是通过浮光掠影的阅读、一知半解的猜测,还是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

”于是,我就聚焦文本语言,“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来理解美丽的颜色含义。

  

  设计中首先关注的是文本的后半部分,这是因为这个部分三次出现了“美丽的颜色”,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这是指镭的颜色,是自然界中的美丽颜色,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个部分集中体现了这篇传记语言的生动性特点。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了分角色朗读、情境朗读和集体朗读的朗读形式,体会居里夫妇对镭如对孩子般的深切情感,并对传记语言的生动性特点有了切身体验。

  

  其次,关注了文本的前半部分,这是因为这个部分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居里夫妇的人格光辉,而且这个部分的语言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又集中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特点。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学生自主批注的方法进行品读,同时注重品读方法的提升,引导学生关注句式、程度副词、关联词、标点、前后文关联等,学生沉入文本语言,读出了居里夫妇无私无畏、乐观奉献、坚韧顽强、互相扶持等品质,这些崇高的品格集中表现了人性的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

  

  最后,在前面两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关注比较前后两个部分在语言表达的明显不同,以互换的方式体会不同表达形式的作用,体会传记的共性特点---真实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读出“这一篇”传记是如何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形式来体现这些特点的,从而读出“这一篇”传记的个性魅力。

  

  在课堂的最后,我再次投影居里夫妇因为镭射线而变得未老先衰的相片,和课堂开始投影的居里夫人的美丽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我问:

“她还美丽吗?

”学生异口同声的一个“美”字,让我深受感动。

是的,自动发光的不仅仅是镭,还有居里夫妇的人格魅力,还有被这种人格美深深感染的可爱的学生!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一幅天水相接,浑然一体的美景,同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做到“共性和个性齐飞,内容与形式共色”,才会是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