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615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docx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docx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下册

 

环境教育备课

 

第一单元

1、《枫叶红了》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植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

学生自学课文

讨论:

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

2、学习《追根求源》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枫叶为什么红了?

小结。

3、自学《二十四节气》

三、环保在行动

1、调查小麦、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种后时间、和收获时间。

2、调查借助自然气候应当干旱、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措施

3、考察一种作物的耕作时令并亲自种植。

四、总结

2、《大雁南飞》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动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

这是你发现动物有什么变化?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

学生自学课文

讨论:

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

大雁南飞,队伍成一字形,飞行68—90千米。

2、学习《追根求源》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动物为什么离开自己的家园?

小结:

(1)雁南飞

(2)逆流而上的鲑鱼

(3)白鹭南飞

三、环保在行动

为动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四、总结

 

3、疯长的水葫芦

教学目的:

 

1、意识到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作用,能为防止生物入侵贡献自己的力量。

2、知道生物入侵的危害和治理生物入侵地方法。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生物入侵的信息,并能分析当地生物入侵的情况。

教学重难点

1、意识到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作用,能为防止生物入侵贡献自己的力量。

2、知道生物入侵的危害和治理生物入侵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

这是你发现动物有什么变化?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

学生自学课文

讨论:

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

生物入侵危害大。

2、学习《追根求源》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什么是生物入侵?

小结: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3、绿色冲浪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生物入侵有什么危害?

小结: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其导致的恶果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第二,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第三,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第四,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环保在行动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如何清除这些不速之客?

小结:

四、总结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学目的:

 

1、意识到人类生产队环境有一定的依赖,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

2、知道人们为适应环境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3、搜集不同地区的信息,了解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区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1、意识到人类生产队环境有一定的依赖,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

2、知道人们为适应环境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植物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为了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

学生自学课文

讨论:

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

人用自己的智慧认识、适应自然。

2、学习《追根求源》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不同地区环境的差异

小结:

我国领土辽阔。

地理位置差异大,温度、气候、物产、生存条件差异很大。

3、聚焦衣食住行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各地衣食住行的差异?

小结:

三、家乡资源大搜索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2、小结:

四、绿色冲浪

指导学生自学

五、总结

 

第二单元

5、消失的耕地

教学目的:

 

1、意识到应该保护耕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认识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和利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2、了解国家、家乡耕地的使用情况,知道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知道家乡耕地减少的情况及其原因。

3、能够在成人的带领下调查了解家乡耕地状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家乡耕地减少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

学生自学课文

讨论:

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

我国人均耕地太少。

2、学习《追根求源》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交流

(2)交流与发现

(3)小结:

耕地减少的原因

3、环保在行动

(1)当地耕地保护创意设计活动

(2)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建议。

(3)学生出事自己的保护措施

三、绿色延长线

以耕地面积在减少为主题,举办一次保护耕地的漫画展览。

四、总结

 

6、湖泊变小了

教学目的:

 

1、意识到应该保护湖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人类的生活。

2、知道湖泊变小或消失的主要原因。

3、善于观察身边自然黄静的差异与变化;能过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湖泊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生活在线》

1、展示罗布泊资料。

2、交流对罗布泊的感受。

3、小结:

现在的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

曾是我国的一个湖泊,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那里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已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

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三、学习《追根求源》

1、家乡湖泊大家谈

2、重点了解微山湖

3、小结

(1)当地耕地保护创意设计活动

(2)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建议。

(3)学生出事自己的保护措施

四、环保在行动

1、洁净美丽与污染严重的两种湖泊环境的分析、比较。

2、提出保护、治理湖泊的建议。

五、绿色延长线

提出要求,课下实施。

六、总结

 

7、动物哪里去了

教学目的:

 

1、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动物。

2、能够自觉爱护动物,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由于人类的破坏,动物栖息地逐渐丧失,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生活在线》

1、阅读课文。

2、交流学到的知识。

3、小结:

知道由于人类的破坏,动物栖息地逐渐丧失。

三、学习《追根求源》

1、小组交流动物消失的原因。

2小结

(1)动物生存环境恶化、丧失。

(2)用于人类的食品和装饰。

(3)恶意捕杀。

(4)环境污染。

四、环保在行动

1、学习动物也有感情。

2、交流:

保护动物从自身做起。

五、绿色延长线

成立“小动物保护协会”。

六、总结

 

8、星星不见了

教学目的:

 

1、认识到应该防止光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科技的发展。

2、认识光污染现象,知道夜空中看不见星星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光污染。

3、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有光污染的资料;通过考察、体验活动感知光污染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生活在线》

1、阅读课文。

2、交流学到的知识。

3、小结:

认识光污染现象,知道夜空中看不见星星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光污染。

三、学习《追根求源》

1、小组交流光污染现象。

2小结

(1)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有光污染的资料。

(2)通过考察、体验活动感知光污染的危害。

(3)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科技的发展。

四、环保在行动

调查身边的光污染现状。

五、绿色延长线

做一份预防光污染的剪贴报。

六、总结

第三单元

9、难以去除的“口香糖”

教学目标

1.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口香糖的制作、口香糖的利与弊等有关知识;

2.利用所查找的资料,整合资源,完成习作;

3.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广告引入(点击课件)

 同学们,这是关于什么的广告?

(口香糖)它是怎么吃法?

(嚼着吃)你们尝过吗?

二、说说吃口香糖的体会

师:

大家都嚼过口香糖,能说说嚼时的感受吗?

生1:

我把一片口香糖放在嘴里,轻轻地嚼着,我发现它的身体很柔软,而且一点也不粘牙,我是越嚼越喜欢,顿时,满嘴清香。

生2:

嚼一片咖啡味的口香糖后,我对着妈妈哈了一口气,妈妈闭上了眼,陶醉地说:

“嘿!

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生3:

嚼一阵后,把它平铺在舌尖上,用力地吸一下,它还会发出“啪啪”声,清脆极了。

我弟弟却怎么也学不来这功夫,对我羡慕极了。

三、说说玩口香糖的经历

师:

看来,嚼口香糖是很有趣的,那你们玩过口香糖吗?

生4:

我把口香糖放在嘴里嚼了很久之后,觉得牙齿很酸,我就把它抓在手上玩。

谁知它一到我的手上,就没有刚才在嘴里那么听话、那么温柔了。

它变得像八爪鱼一样

生5:

我把它粘在本子上,用力一拉,谁知一下子把本子撕破了,好不容易把它与本子分离开来,可本子上还是留下了它的斑迹,弄得上下张纸都粘在一块儿了。

生6:

我把它粘在地板上,费了好大的劲还是无法把它弄干净,不一会儿,我再去观察被粘过口香糖的那个地方,发现它比先前更脏了,变成了一处污点

四、了解口香糖,渗透环保知识

1.师:

看来口香糖有它可爱的一面,但也有令人讨厌的一面——那就是破坏了环境卫生。

(点击课件,请学生观看口香糖粘在公共场所不文雅的种种情景。

)因此,我们在吃完口香糖后应该怎么做呢?

2.学生交流。

3.师:

聊到这里,你们心中有没有感到奇怪,为什么口香糖在人的嘴里是那么温顺、乖巧。

而一离开嘴,就变了个样,结合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说说口香糖是怎么制成的?

4.学生交流。

5.师出示资料(口香糖的利与弊),学生阅读,读后交流体会

五、感悟

 1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口香糖,它有可爱的一面,但也有令人讨厌的一面。

你能以它为材料,写一篇感想吗?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并指导后进生

 

10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废旧塑料袋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废旧塑料袋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

首先,老师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二)观看录象:

“接下来,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旧塑料袋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塑料袋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

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塑料袋垃圾?

可以吗?

(三)研究方案: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四)联系实际:

“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小结

教后记:

通过本节课,学生的环保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了解了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表示今后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尽一份环保小卫士义务。

11.遗弃的电池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合理地进行推断和预测获得“发现──探索──分析──评判”的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更好地形成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查一查:

学生通过课前在图书馆或网上查阅废电池处理的资料,了解情况。

(2)看一看:

教师利用电脑图片,展示废电池的危害性及日常生活中的处理情况。

二、学习新课

1、分组活动

(1)此次调查的目的、问题、对象是什么?

(2)你选择哪种调查方式?

样本如何选取?

在调查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进行抽样调查。

3、分小组交流调查中的感受,从调查问卷上只能粗略地认识问题。

4、先制作调查统计表,整理数据,填人表格,然后针对整理结果,绘制统计图形。

5、(四)合作交流1、思考针对调查结果,你对废电池的处理有哪些发现和建议?

6、总结

三、绿色延长线

设计关于废旧电池回收的广告语或有关宣传画

四、课堂总结

教后记:

只要学生想说、敢说,能表明自己的观点,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

 

12电子垃圾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序号

活动目标:

1、认识到日常生活及常见技术产品对其环境的影响,能够自觉避免电子垃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能用环境知识影响他人。

2、知道不能随便丢弃,也不要私自拆卸处理。

3、能够搜集、整理资料,了解电子垃圾的污染状况。

活动流程

生活在线

1、出示录像引起对电子垃圾的认识

2、展示原来的自然风光,形成对比。

3、教师讲解电子垃圾的危害。

追根求源

1、人民对电子产品的利用情况。

提出问题:

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那些电子产品?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探究电子垃圾的来源

提出问题:

电子垃圾酒精来源于那里?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环保在行动

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电子垃圾的污染?

小组讨论交流

介绍目前人们已经采取的一些措施

绿色延长线

引导学生宣传并进行问卷调查。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