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103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卷4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生物卷(四)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潍坊市一模)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是多聚体,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多糖的差异与其单体的种类、排列顺序密切相关

C.ATP能充当能量通货的原因是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核酸的分子结构中一定存在碱基对

A [酶是氨基酸或核苷酸的多聚体,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项正确;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多糖的差异与其单体的种类无关,B项错误;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项错误;DNA分子和tRNA分子中含有碱基对,mRNA分子中没有碱基对,D项错误。

]

2.(2019·成都七中检测)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分子可不同程度地镶嵌在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

B.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

C.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细胞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C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是:

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此方式没有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B正确;卵细胞体积较大,不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涉及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因此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细胞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D正确。

]

3.(2019·衡水中学五调)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能吸收光能并释放氧气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主动运输

C.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吞噬细胞分解吞噬的病原体

D.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后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B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等众多的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主动运输吸收物质需要消耗的能量可来自无氧呼吸,B项错误。

]

4.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对物质进出细胞核不具有选择作用

B.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

C.有些小分子物质(如乙酰胆碱)也可能以胞吐方式运出细胞

D.细胞外高浓度的过氧化氢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 [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物质进出细胞核有选择作用;核糖体合成的多肽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囊泡中移动到细胞膜;神经递质为小分子物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以胞吐形式释放出突触前膜;过氧化氢酶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均是37℃左右

B.加热和使用过氧化氢酶都能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都为过氧化氢的分解提供了能量

C.零摄氏度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

D.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 [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及作用的相关知识。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但保存的最适温度应该是低温保存而不是37℃;加热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加入过氧化氢酶作为催化剂,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并不为过氧化氢分解提供能量;酶是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并非只有内分泌细胞才能合成。

]

6.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mol

0.9

1.3

1.5

3.0

产生C2H5OH的量/mol

0.9

0.7

0.6

0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6mol

C.氧浓度为c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C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的相关内容。

无氧呼吸时,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是相同的,有氧呼吸产生CO2,不产生酒精;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酒精量=0.7mol,所以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1.3mol-0.7mol=0.6mol;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酒精量=0.6mol,消耗葡萄糖量为0.6mol÷2=0.3mol,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1.5-0.6=0.9mol,消耗葡萄糖量=0.9mol÷6=0.15mol,所以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0.3÷(0.3+0.15)=2/3;氧浓度为d时,不产生酒精,没有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全部来自有氧呼吸。

]

7.(2019·潍坊期中)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

B.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C.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抑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进程

A [细胞分化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A项正确;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项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是分化的细胞发育成为完整个体的潜能,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说明细胞发生了分化,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项错误;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进程的是原癌基因,D项错误。

]

8.(2019·云南曲靖一中模拟)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技术,将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白色和褐色脂肪细胞,两种脂肪细胞都是胰岛素的靶细胞。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受精卵相比,多能干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

B.与脂肪细胞相比,多能干细胞中某些基因不表达

C.白色和褐色脂肪细胞功能不同,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胰岛素与脂肪细胞细胞质中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促进糖类转化为脂肪

D [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膜上。

]

9.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主要利用的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

A.具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B.依赖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供能

C.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D.基因的传递遵循分离定律

B [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相关内容。

果酒是利用酵母菌生产的,果醋是利用醋酸菌生产的,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生产的,泡菜是利用乳酸菌生产的,醋酸菌和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这些微生物均为异养型微生物,均依赖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供能;醋酸菌和乳酸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醋酸菌和乳酸菌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分离定律。

]

10.下列有关细菌纯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B.每次划线后接种环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

C.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都是一个细菌细胞的克隆

D.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法接种,得到单菌落便于计数

C [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

消毒可以防止杂菌感染,所以实验操作者接种前需用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接种环灼烧可杀死残留的菌种,故每次划线后接种环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都是一个细菌细胞或几个同种细菌细胞的克隆;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法接种,得到单菌落便于计数。

]

1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无菌操作

B.都需要使用胰蛋白酶

C.都需要使用激素

D.都需要含5%CO2的气体环境

A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内容。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进行无菌操作,以免杂菌影响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生长增殖;动物细胞培养需要使用胰蛋白酶制备细胞悬液,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使用胰蛋白酶;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使用激素,植物组织培养需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气体环境,以维持培养液一定的pH,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含5%CO2的气体环境。

]

12.(2019·广西梧州市联考)下列有关人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都有姐妹染色体单体的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

D.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DNA含量可能相同

C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是体细胞的两倍,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DNA与体细胞相同或者是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

]

13.(2019·潍坊中学月考)“牝鸡司晨”是一种性反转现象,原来下过蛋的母鸡,变成了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一样的啼叫。

已知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为ZW。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鸡的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

B.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

C.一只母鸡性反转成的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

D.一只性反转的公鸡与母鸡交配,子代雌雄之比为2∶1

C [一只母鸡性反转成的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不会发生改变,仍然是性染色体组成为ZW。

]

14.(2019·潍坊期中)物理学和化学方法可用于生物学的研究。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并推算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B.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科学家运用同位素示踪和离心技术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A [在遗传物质的研究历史上,沃森和克里克以威尔金斯和其同事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

15.(2019·日照期末)某二倍体植物有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且均各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一高茎红花亲本,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1∶3∶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现象

C.出现上述比例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植株(或受精卵)致死现象

D.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占1/3

B [高茎红花亲本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7∶1∶3∶1,是9∶3∶3∶1的变形,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错误;出现7∶1∶3∶1,可能是高茎红花和高茎白花分别有2份死亡,可能是Ab精子或卵细胞死亡,B项正确;某种基因型的植株死亡不会出现7∶1∶3∶1的比例,C项错误;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占1/4,D项错误。

]

16.(2019·成都一模)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基因R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GAG

D.若基因M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 [当二倍体为MM纯合子时,细胞分裂时经过DNA的复制,细胞中可出现4个M基因,A错误;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故染色体上的基因转录在细胞核中,根据起始密码子为AUG,可知基因的模板链上应为TAC,观察R基因可知,应该以a链为模板进行转录,B正确;根据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可知基因M以b链为模板进行转录,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CUC,C错误;若基因M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D错误。

]

17.(2019·潍坊期中)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这种结构会影响DNA的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则该杂交区段(  )

A.最多存在5种碱基

B.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

C.嘌呤碱基数目多于嘧啶碱基数目

D.其形成过程属于基因突变

A [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A、T、G、C、U5种碱基,A项正确;最多存在8种核苷酸,B项错误;该杂交区段嘌呤碱基数目和嘧啶碱基数目的多少无法判断,C项错误;该杂交区段没有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D项错误。

]

18.(2019·淄博市高三一模)下图表示4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其中①②③分别是3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神经元④只接受②和③的神经递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4个神经元之间构成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突触

B.当①②③均不释放神经递质时,④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

C.若①和③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会导致④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

D.信号只能由②→④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

C [据图分析,①释放的神经递质不直接作用于④,因此①和③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不会导致④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C错误。

]

19.(2019·咸阳市高三模拟)同学们在足球场上踢足球时,机体会发生的变化是(  )

A.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在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会加快

C.通过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加强使体内多余热量散失

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C [视神经末梢属于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只能沿着传入神经单向传导到神经中枢,A错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剧烈运动时,大量排汗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D错误。

]

20.(2019·吉林市高三调研)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中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分化

D.若阻止病人T细胞增殖分化,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C [在体液免疫中,大多数B细胞必须依靠某种T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分化,由此判断C错误。

]

2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

D.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限制,会因环境的破坏而发生变化

C [黑光灯只能用于调查农田里趋光性的昆虫,没有趋光性的昆虫不能捕获,因此不能用于探究该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C错误。

]

22.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D [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和呼吸消耗,D错误。

]

23.(2019·宣城市高三模拟)赤霉素(GA3)可以影响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

如图为某实验小组研究GA3对柱型苹果和普通型苹果所得的结果(处理时间均为15天)。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GA3对两种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

B.2.0mg/L是GA3促进柱型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浓度

C.相同GA3浓度条件下,普通型苹果的α淀粉酶活性小于柱型苹果

D.GA3对两种苹果试管苗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能与处理时间有关

C [读图可知,两曲线重合的点表明GA3浓度相同,α淀粉酶活性也相同,由此判断C项错误。

]

24.(2019·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质检)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

株/平方米)

第1年

第5年

第10年

第15年

第20年

物种a

5

10

2

0

0

物种b

1

2

5

3

3

物种c

0

1

3

8

6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第1-1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降低

B.第1-2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

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D [表中只列举了3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据此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错误;第1-20年内,物种c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B错误;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适应环境的结果,C错误。

]

25.(2019·合肥市高三第二次质检)下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积累的能量为c+e+g+h+i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d+g

C.b中的物质和能量都被微生物利用

D.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传递效率为f/a

A [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d-f,及b中物质和能量只有部分被微生物利用;传递效率为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植食动物同化量为f;植物的同化量未知,a并不是植物的同化量,D错。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7分)(2019·天一大联考)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自噬小泡与细胞内的“消化车间”结合,以降解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自身结构或物质,使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

而细胞的吞噬作用是指一些特化的细胞(如吞噬细胞)摄取和消灭感染的细菌、病毒以及损伤的细胞、衰老的红细胞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细胞自噬作用需依赖细胞内的“消化车间”——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清除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等,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自噬受到各种胁迫信号的诱导,在饥饿状态下胞内可溶性蛋白和部分细胞器被降解成氨基酸等物质用于生物合成并提供________,这是真核细胞在长期________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3)吞噬作用是生物体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防卫机制之一,在免疫学中称为___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作用。

(4)细胞自噬和细胞吞噬作用具有共性和差异性,二者的相同点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解析: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细胞的消化车间是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够清除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等,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2)细胞自噬受到各种胁迫信号的诱导,在饥饿状态下细胞质中可溶性蛋白和部分细胞器被降解成氨基酸等用于供能和生物合成,这是真核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3)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免疫系统的非特异性免疫。

(4)细胞自噬和细胞吞噬作用都需要溶酶体的参与、都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都消耗能量。

答案:

(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7分)

(1)溶酶体 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2)能量 进化(或自然选择)

(3)非特异性

(4)都需要溶酶体的参与、都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都消耗能量(2分)

27.(9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激素调节。

回答下列问题:

(1)取若干只健康成年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切除甲状腺,乙组不切除(假手术)。

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鼠的耗氧量、观察其精神状态,并做记录。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小鼠切除甲状腺后,血液中相关激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升高,________含量降低。

(2)研究表明:

正常情况下,低血糖能刺激下丘脑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但在甲亢小鼠的低血糖实验中,测得生长激素浓度变化不明显,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小鼠,可以有效地破坏甲状腺细胞而不影响其他组织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用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节的________特点。

解析:

(1)由题意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

甲组小鼠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通过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分别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

(2)在甲亢小鼠的低血糖实验中,测得生长激素浓度变化不明显,可能原因是较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使其产生的生长激素减少。

放射性131I用作甲亢的治疗,主要原因是甲状腺细胞能选择性地摄取碘化物,而其他细胞则不吸收。

放射性131I损害甲状腺细胞,从而降低甲状腺的分泌功能。

(3)通常用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这利用了激素体液运输的特点。

答案:

(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5分,共9分)

(1)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2)较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甲状腺细胞能摄取I,而其他细胞不吸收

(3)通过体液运输

28.(6分)(2019·济宁市高三一模)济宁太白湖所进行的“莲藕生态养鱼”,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新模式。

回答下列问题:

(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白色和红色,体现了________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2)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在建设“种养复合生态型新模式”前莲藕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和60%,现该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和70%,该莲藕种群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