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085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开学验收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

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B.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

C.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D.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

2.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

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

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

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

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

3.古代经筵官对君主负有“辅导劝诫”的职责。

元代“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

”表明元代经筵官

A.比台谏和宰相的权力更大B.是君臣沟通的主渠道

C.能有效避免帝王决策失误D.与宰相台谏相互牵制

4.《清会典》记载:

“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

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

”这说明

A.军机大臣参与决策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军机处、内阁的相互制约D.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

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①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②甲骨文中出现“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代开始

C.③反映了唐代制瓷业的成就

D.④反映了原始时代高超的彩陶技术

6.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7.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轻货,运到京城国库。

由此可知,“变造”制度

A.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B.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

8.明清时期,苏州既是物货所出之地,又是物货所聚之处,盛产的丝绸、布匹、书籍、各种日用品和工艺品输往全国乃至海外。

同时从全国各地输入各种手工业原料、居民粮食等,担负着转输全国各地商品的职能,与海外市场也有着频繁的联系。

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

A.全国性中心市场形成B.政府的对外政策开放

C.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D.经济重心转移至江南

9.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10.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罪犯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

这表明当时

A.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的现象B.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强化

C.司法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D.儒家经典成为了法律的基本原则

11.“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

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

”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12.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天文历算

气象学

物理学和力学

地理学

生物学

数学

0种

1种

5种

11种

2种

12种

语言文字学

医药学

哲学和逻辑学

生理学

炮战技术

艺术

5种

1种

6种

3种

2种

若干种

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13.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竞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

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A.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B.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C.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D.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

14.根据公元6世纪的罗马法,有关奴隶解放的限制有所放宽,奴隶的处境也有较大的改善,奴隶不能再被随意处死;妇女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妇女从丈夫的独裁权力的支配下慢慢地被解放出来。

这一规定

A.保证了妇女的权益B.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

C.蕴含着自然法精神D.是农耕经济发展的结果

15.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

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

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

A.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台的建筑理念B.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C.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D.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

16.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

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这则故事反映了苏格拉底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

C.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D.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

17.“文艺复兴相信尘世是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的场所,反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种种乌托邦计划中的对正义和人道的统治的承诺,这些都并非来源于古代,而是来源于基督教。

”这一观点认为文艺复兴

A.摒弃神学信仰,主张以人为本B.汲取宗教养分,彰显人的价值

C.立足宗教传统,建立理性王国D.传承近代文化,追求现世幸福

18.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

对德国来说,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

对这则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A.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B.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得到萌发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

19.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试图限制君主的权力,剥夺君主及其政府干预司法事务的权力,以保障人民的政治自由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此,启蒙思想家主张

A.分权制衡必须成为建制原则B.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C.权力的运用须体现人民意志D.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20.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

2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教皇发挥重要组织作用B.宗教狂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C.教会蜕变成了殖民机构D.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22.在荷兰画家维米尔(1632—1675)《窗前读信的少女》画作中(如图),前景处有一条颇具东方风情的毛毯和中国风格的瓷碗。

从中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

A.印象派画风盛行

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

C.中国瓷器进入西方寻常百姓家

D.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23.《地理大发现探幽》中评价新航路开辟时指出:

“它让各地出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动植物新品种,改变了大陆的生态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

”其观察视角立足于

A.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B.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

C.物质文明改变了政治文明D.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

24.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说:

“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有共同的社会条件,生存条件而团结起来,摸索摆脱他们处境的出路,一部分人则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乐土的坚实桥梁。

但到了马克思才用……这个特别的历史任务把他们联合起来,使他们上升为阶级。

”材料所指的“特别的历史任务”指的是

A.通过议会斗争颠覆资产阶级政权B.通过国际联合破坏资本主义经济

C.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通过行业改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5.如图是一幅1879年的漫画,其意在说明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艺术家是由刷子和颜料罐进化而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进化论

A.遭到漫画作者的讽刺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D.推动艺术发展进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计50分)

26.(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洪武十五年,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御史(都察院的长官)职专纠劾百司。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

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

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如果说,都御史因属二品高官,他们拥有重大权力本属自然;但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实际执行监察任务的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他们的品秩最高不过正七品,但他们的监控对象与范围,却从来不受级别的限制,如监察御史便拥有监察二品大员的法定权力,其职责是“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而巡按御史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有大政,集阙廷预议焉”。

——关汉华《朱元璋与明代国家监控体制的奠立》

材料二到19世纪,在中小资产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英国议会又历经三次议会改革,进一步完善其监督英王和政府及司法机关的职能。

……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议会、国会)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

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

议会监察专员署是一个独立机构,其职责是:

受理公民投诉、监督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张恒《英国监察制度:

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结合材料一、二,比较明朝监察体制与英国近代监察体制的异同点。

(11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监察体制所产生的共同政治影响及现实借鉴意义。

(12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年,英国海军大臣约翰·费希尔爵士在写给一位友人的信中写道:

“石油燃料绝对会彻底改变海洋战略。

这是‘唤醒英国’的机会!

”他坚信,海战的未来以及对海洋的控制将从煤炭向石油转移。

    同年,在海军部的帮助下,英国商人诺克斯·达西从波斯国王那里获得了为期60年的,在波斯帝国全境勘探、获得、开采、开发、运输和销售天然气、石油、沥青和石蜡等产品的特属专有权利。

它在全球层面的意义,可以与哥伦布在1492年横越大西洋发现美洲相媲美。

                                         ——据《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解读材料,从“能源与国家的发展”或“能源与国际关系的变化”等角度,提炼出一个与“能源”有关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承天太后(953~1009年),名萧绰,辽景宗皇后,辽圣宗生母,自保宁元年景宗即位至圣宗统和二十七年,承天太后先后以皇后和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40年,多次击败试图夺位的宗室贵族,化解政权交接的危机。

她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逐渐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和阿顺迎合行为。

承天太后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深层次上,辽与中原已十分接近。

承天太后多次遣使诸道劝农,视禾稼,禁止诸军官非时畋猎妨农,制定和推行了一些保护农田、奖励垦荒和减轻赋役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过历代皇帝都有意夺取黄河以北之地,北宋亦想收回燕云之地,承天太后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承天太后推进政权汉化的措施。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辽承天太后在历史的影响。

(7分)

大庆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1-5DCCDD

6-10DCAAB

11-15CACCA

16-20BBCAC

21-25BBDCA

26.

(1)共同点:

都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监督;监察机构有一定的独立性;监察权力大、涉及面广。

不同点:

明朝的监察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没有体现民意;英国近代的监察较充分地体现了民意。

明朝的监察对皇帝的制约非常微弱;英国的监察对象包括英王、政府及司法机关。

明朝的监察侧重于事后弹动;英国的监察包括事前防止、事中纠正、事后惩戒的整个过程,更完整。

(2)政治影响:

有利于惩治腐败;有利于改进行政作风;有利于提高政府官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现实借鉴意义: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备的监察体制;维护监察官员的权威和独立性;充分考查民意。

27.

观点: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论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各国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普及蒸汽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壮大了海上力量,加剧殖民扩张,使更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各国开发、利用石油,发展内燃机技术,进一步壮大了军事力量,也使各强国之间对殖民地、对能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从而爆发一战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壮大国家实力,但也会引起对新能源的争夺,从而给国际社会增加一些不确定的动荡因素。

​其他观点,如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英国的发展;对新能源的争夺造成国际社会的动荡;对新能源的开发给国家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28.

(1)措施:

 学习汉族先进制度,重视官员的选拔;对官员实行考核,澄清吏治;学习儒家文化,确立儒家道德规范,改革契丹传统习俗;转变传统生产方式,鼓励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 影响:

巩固了统治,增强了国力,使辽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进了辽的汉化进程;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与北宋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