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1808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10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10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10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10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0册美术教案.docx

《第10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册美术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0册美术教案.docx

第10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形的魅力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

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

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

为什么?

生答:

2.导入课题:

《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

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生答:

师小结:

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无规则--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

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幅画。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

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第二课形体的组合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

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

为什么?

生答:

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

《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

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

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生答:

师小结:

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

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第三课抽象雕塑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

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

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

为什么?

2.导入课题:

《抽象雕塑》

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

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

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

(学生讨论)

生答:

师小结:

想象空间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那些地方、环境中。

察、收集厦门市有那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课多样与统一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教学难点:

对不同静物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

师问:

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

为什么?

2.导入课题:

《多样与统一》

二.发展阶段:

1.学习知识窗内容:

三个苹果的例子

2、学生活动:

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

怎样才比较好看

3、欣赏范画实例

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教师示范)

(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水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

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

第五课静物写生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 力。

体会写生的乐趣。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写生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写生的构图知识

教学难点:

用线描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

师问:

哪一张好看的,为什么?

2.导入课题:

《静物写生》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静物画

  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

它指以日常生活

 

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

  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

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师问:

哪一幅好看,为什么?

3、学生实践

 派学生代表(小组组长)选择静物

3、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

 高、低、大、小

 前、后、左、右等(学生讨论)

 三.拓展阶段:

1.写生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

 师小结:

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

(学生讨论)

 师小结:

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

 (师示范)

 3.制作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

多练习线描,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

锻炼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

讲一个科学家认真观察生活的故事。

第二课时

继续进行静物写生,并巩固静物写生知识

 

第四课喜怒哀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2.欣赏运用各种方式表现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对人物表情的感性认识,以及懂得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3.尝试不同工具、材料和表现过程,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

课时:

2课时,一课以线描写生为主,一课以色彩表现为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

教学难点:

人物表情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夸张表现。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签字笔、记号笔等。

(教师)课件、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水彩笔、签字笔、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安定情绪,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2.听音表演。

听一听:

大笑、嚎叫、叹气、哭泣等声音。

演一演:

根据声音做出表情,并谈谈感受。

教师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的各种表情。

3.感知引趣。

①播放刚拍的数码相片,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及图片资料等。

让学生直观人物基本的面部表情。

揭题——《我的喜怒哀乐》。

②引导观察人物的表情特征,课件展示人物由远及近面

 

部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不同人物面部的眉、眼、嘴等主要表情特征。

③欣赏艺术家作品中的人物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④欣赏儿童线描写生作品,与真实的学生图片进行对照。

分析如何用明晰夸张、想象的艺术形式表现人物的眉发、眼睛、嘴巴等主要特征。

4.尝试探趣。

以两人为一组,把学生分成各个合作小组。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大胆自由的线描写生。

教师巡视中给予鼓励与及时提示。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太小、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的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采用整体评价的形式表扬优点,点出存在的问题。

并提些建设性的建议。

评价点主要放在构图是否合理、造型是否准确、线条是否肯定流畅上。

课后请学生选择搜寻各种表现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毛笔、调色盘、水桶等。

(教师)课件、尽可能搜集用色彩表现情绪的相关图片资料,准备好相应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2.欣赏在第1课时完成的优秀作业。

从造型的夸张、线条的运用、神情的表现等方面,让学生评述其优秀之处、巧妙之处,并大胆提出修改意见。

3.引导激创。

(1)讨论:

“人逢喜事精神爽”与“屋漏偏逢连阴雨”时,人的心情会有什么不同?

(2)审美欣赏:

冷、暖色调表现人物表情的各种图片。

 

 

讨论:

这些人物表情的表现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

结合自己准备的材料,谈谈画自己的心情的基本设想。

4.探索表现。

(1)让学生依照教材上的图例大胆尝试表现。

(2)小组互评,提出修改建议。

学生结合自己的设想,选择适合的色彩,进行色调的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5.展示评价。

(1)分小组展示作品,先小组互评,评出最佳作品,再全班展评。

(2)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运用更多更丰富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第7课夸张的脸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人物五官的刻画

课前准备:

优秀作品、学生作品、彩泥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师: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课件展示几幅小品演员的肖像漫画),然后将央视主持人李咏的照片和他的漫画像放在一起。

请同学们分析和对比一下他们的不同点。

生:

漫画像把人物的形象夸张了,脸更长、发型更突出、身体小、手较大。

师:

漫画像比肖像画更有情趣,揭示课题。

2、漫画的表现形式

师:

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线描形式、素描形式、色彩形式等。

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些漫画作品的表现形式。

 

师:

除了这些形式外,还有其他的吗?

3、漫画的表现题材

师:

漫画的表现题材有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科普漫画。

师:

展示不同表现题材的漫画作品,请大家分别说出它们属于哪种题材的漫画?

生:

学生边看图片边说出它们是哪种表现题材的。

4、漫画创作的意义

师:

漫画通过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内涵,在笑声中揭示某人或某一件事的本质,让人在得到某种启示后产生联想,感受到意犹未尽的含义。

二、发展阶段

漫画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方法

师:

我们刚才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以及创作意义,那么漫画人物肖像的表现方法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样几幅图。

(展示4幅名演员的漫画像)学生讨论漫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师:

肖像漫画即是以极度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物,使他们的特征更突出,性格更加明朗,因而加强一种亲近感。

肖像漫画的特点在“肖”与“漫”,不逼真当然失去魅力,“漫”是它的特殊语言,一幅成功的作品会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三、练习阶段

师: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小朋友是如何为自己画漫画像的?

(展示一幅拿着自己的漫画像的小男孩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肖像漫画创作的方法。

学生讨论

师:

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及表情夸张、变形了,在进行漫画创作时要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我们看这个小朋友画得好不好呀?

师:

你们想不想用手中的笔来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呢?

 

师:

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画一幅自画像,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地方最有特征,请同学帮忙找找特征,在纸上先画草稿,同学之间交流,可以互相找特点。

生:

学生对着镜子画自己。

师:

巡回辅导,并欣赏学生的作品

学生的作业展示(投影仪)

选取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请这些作品的作者分别到讲台前,谈一谈自己是如何构思的。

同学们点评,老师点评。

师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漫画的表现形式、表现题材、创作意义及创作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

第8课十二生肖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画、剪、印的手段,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现十二生肖。

培养学生的创造的操作能力。

2、了解掌握有关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以获得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3、巩固学过的技能技巧,丰富视觉和触觉的审美经验。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及剪纸作品。

2、收集各种有关十二生肖的作品,如剪纸、纸版画等。

3、准备各种制作工具和材料。

(二)设计方案

○提问:

教师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组织讨论:

1、十二生肖有哪些动物?

2、十二生肖各有哪些本领?

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讨论:

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分组组织材料,进行合作讨论,然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十二生肖的最大的特征进行辩论。

○欣赏、评述:

教师展示一组我国人民世代相传,有关十二生肖的民谷剪纸。

并请学生对照刚才讨论的特征来表述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二生肖剪纸的制作要领“抓住特征”。

○实践、体会:

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彩纸,通过画、剪的方法,表现出自己属相的形象来体验十二生肖剪纸的制作方法。

○评述、欣赏:

让学生互评、自评,从形象特征和制作中的态度、兴趣、能力、组织、设计方法等各方面来进行再评价。

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投影或其它现代教学设备,展示与文字、人物图案相结合及版画等多种方法、手段表现十二生肖的资料,使学生体验到制作广泛和材料的多样性。

○拓展:

结合欣赏,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另一材料和方法的制作尝试。

三、学习评价建议

1、型上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活动中兴趣是否持久。

2、在制作中,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投入。

3、在欣赏和评价上,是否亲近美术作品(他人和自己)的评价。

4、是否大胆对作品进行评价。

   5、是否积极参与资料收集。

 

第9课 学画山水画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二、教学难点:

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课前准备:

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

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

高远。

深远。

平远。

二、揭题:

学画山水画

三、新授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

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

D如何表现。

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

 

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

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

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

师巡视指导。

四、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

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五、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

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

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六、作业展评

生自评。

互评。

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

难点。

七、课后拓展

1. 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第十课风的魅力

课型: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运用风能和纸玩具的完美结合。

2、风筝的构架,风车的设计。

教学过程:

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

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

“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五)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玩法:

中国风筝的玩法:

《全唐文》“纸鸢赋”中说:

“代有游童,乐事未工……·动息乎丝纶之际,竹工乎掌握之中。

”可见玩风筝之妙趣。

中国风筝的玩法很多。

    1.斗风筝:

宋朝已有“以相勾引……线绝者为负。

”后己失传,现只有广东、西藏几处尚存。

    2.装响器:

从唐开始,风筝响器可分三类:

弦、哨、打击。

3.“送饭”(叫“碰”):

是一种靠风力把物品沿风筝线送上天的装置。

到达顶端后与预先拴好的“横棍”相撞,风翼折起,自动沿线滑下来。

有的还可以在下面自动张开又飞上去,叫做“来回碰”,或“来回饭”。

    

 

4.挂灯:

把带着灯的风筝放上夜空,十分美丽。

在唐已盛行,但后因引起火灾而被禁,现有电池灯可用,十分安全。

    5.操纵:

北京的鹰风筝可以通过放风筝人的巧妙操纵,使其在空中盘旋,谓之“打盘儿”。

通过操纵也可使龙头蜈蚣在空中摇头摆尾,像“活龙”一样。

  近代的双线操纵风筝可以在空绘出各种图形,更是令人眼花镣乱。

(六)欣赏风筝的图片:

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图片,从风筝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描述。

(七)引导学生说说人类是怎样利用风能及其原理为人类造福。

(风能发电机、滑翔机、降落伞……

(八)引导学生在了解生活中风能运用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交流自己对风能纸玩具的设想……(纸蜻蜓、风车、飞机……)

(九)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技法点击:

a.先将竹条绑扎成“十”字形。

b.然后用两根竹条做斜杆,用薄纸蒙在骨架上。

c.用一根线在横杆与竖杆的交点上,另一根栓在下端。

(十)学生动手制作风能玩具或风筝,师巡视指导。

要求在制作完作品后,通过材料颜色的搭配、涂色等方法进行美化和装饰。

(十一)评价、交流、展示: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作品,从构思、设计、美化的某个亮点进行评价和交流。

(十二)收拾整理:

收拾整理自己的桌面和垃圾。

课后延伸:

利用放学或活动的时间进行风筝、玩具的放飞和比赛。

 

第11课 微观世界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教学重点:

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教学难点:

微观世界的表现。

教学准备:

显微镜、放大镜、CAI微观动植物活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  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

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

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2)  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1、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

B、   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2、剖面观察法

A、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轨迹不同,形成两种截然同的图象。

B、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

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

二、发展、表现阶段

A、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