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考研复习全攻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1743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02考研复习全攻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902考研复习全攻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902考研复习全攻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902考研复习全攻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902考研复习全攻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02考研复习全攻略.docx

《902考研复习全攻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2考研复习全攻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02考研复习全攻略.docx

902考研复习全攻略

2011四川大学考研经济学院专业课902复习指引

(1)

902为报考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以及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

报考以上专业的考生,考试的科目有:

西方经济学、财政学以及金融学(其中金融含有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学两本书)。

到了暑期各科辅导班都开课的阶段,同学们必须处理好数学、政治、英语以及专业的复习先后顺序,因为每一个复习的计划以及完成的情况,都决定着同学们考研成功与否。

在上完辅导班回到家后,不管多累,一定要抽出时间将全天的学习内容作一个回忆,并简单总结,将课堂上的知识真正的吸收,才能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数学成绩的提高,依赖于同学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建立在大量习题练习的基础之上的;英语更是需要每天坚持不懈练习,才有可能将分数提高很多;而对于政治,同学们的分数差距不并大;专业课,则是同学们通过一定的复习就可以得到理想分数的。

只要系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以及在考试时的答题技巧,就可以在专业课上取得成功。

下面对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专业课902进行一个介绍以和对各科的复习做一个总体的安排。

从难度上面来说,西方经济学是三门当中最难的。

因为在这门学科中,需要将西方经济的理论和数学模型结合起来,而且川大的教材比较难理解,很多内容没有讲。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川大版西方经济学之前,先将高鸿业编写的《西方经济学》第三版通读一遍,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就比较轻松。

而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考查难度,并不太高,综观近几年的试卷,并没有考到最难的计算题。

所以,对于报考川大的各位考生来说,复习过程中须更加注意,不要太难,要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财政学,是很多同学提到就头痛的一本书,主要是这本书编写的太乱,没有条理性,各章并不连贯,到处都有知识点。

所以在复习这本书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分门别类,总结性的复习。

而不是挨着通背一遍,这样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财政学主要是将的一国的收入以及支出,所有的知识点都是由此伸展开。

同学们在复习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不要局限于一章的内容,应当将几章归类进行记忆,就不容易漏掉知识点。

金融学中的两本书国际金融学和货币银行学复习起来相对容易,特别是货币银行学。

在复习这两本书的时候,应当结合当下的时事,带着问题去复习。

比如说在复习货币银行学的时候,了解当前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并联系其实际的经济效应,再来学习书本中的内容。

只有在复习的时候联系实际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在回答试卷的时候才能够很流畅,因为考试的内容大多都跟我国的经济走势有关。

国际金融也是一样,比如说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书本上面写到的东西可能并不完全,同学们应当结合实际,多思考,多总结。

毕竟研究生的考试注重的是综合能力的考试,并不是将书本上面的知识照搬下来就能够得到高分的。

建议各位考生在暑期的复习中,先将西方经济学认真的看一遍,因为这本书需要理解的东西相对较多。

然后再来阅读财政和金融的两本书,不要死记硬背,多读多重复。

在上辅导班之前,至少应当将所有书都看一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上课的效果会更好,对于同学们后期的复习是很有帮助的。

2011四川大学考研经济学院专业课902复习指引

(2)

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专业课902复习指引

(1)中,介绍了该专业课涉及的专业方向以及总体的复习方略,下面讲进一步介绍各门课程的具体复习方法和重点。

先介绍同学们觉得知识点最乱的财政学。

财政学的参考书目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政学》第二版,主编为冯宗容、杨洪明等。

财政学的考分占整张试卷的1/3左右,即50分,不同年份可能会有相应的调整,但总体变化不大。

财政学主要考查的内容总共有十四章,而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主要是第十四章是与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两门课程相重叠的,经常作为考试的考点考到。

很多同学反映到,觉得财政学这本书很复杂,很难记,一看就头痛,因为知识点太散乱,一会儿讲公共部门一会又跳到其他地方。

那么首先,笔者就带着同学们一起做一个归纳分类,讲整本书的知识框架理好,再来具体的把握。

在翻开财政学这本书之前,同学们先用一句话简单总结一下,财政学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

不要去想那些枯燥的经济学名词,其实,财政就在我们身边。

财政学是关于一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学科。

那么在这门学科中,到底有哪些知识点是与其息息相关的呢?

同学们可以想想我国的财政收入是由什么组成的,财政支出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具体到各个方面。

财政学的知识框架就是建立在财政支出收入的基础之上,再增加了财政的理论、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等内容。

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时候,一定要跟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到一起,这样才会印象深刻。

而这个方法可以运用到每本书,同学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到整体,再来对细致的知识点进行各个击破。

按照这个方法,我们先对《财政学》这本书做一个简单的划分。

(为了让同学们记忆深刻点,我这里选用的词语没那么正式)

 

 

 

以上这个图,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将财政学整体划分为了5个部分,各个部分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会有所不同,下面继续具体讲解各个部分的重点内容。

一、 第一部分:

财政学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1. 财政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财政?

因为有些公共物品是由市场所提供不了的,这就引出了第一章最大的问题,公共部门。

这一章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

私人个别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竞争性、排他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共部门、公共支出、公共收入、财政。

2. 财政的作用

财政的作用就是财政的职能,是指政府活动所固有的经济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应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三项职能。

这一章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

财政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以及其实现的手段、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及其实现的手段、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及其实现的手段、公平和效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能分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手段、规范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财政关系。

二、 第二部分:

财政学理论

在这一部分中,主要讲的是西方的财政学理论,虽然只有一章,但是在历年的考题中经常考查到。

而且经济的理论,作为经济学的基础,是理解经济学最根本的东西,所以非常重要,里面的每一个理论,同学们都要非常的熟悉。

这一章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

古典经济学的财政思想(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财政理论、瓦格纳的财政理论、庇古德财政理论)、当代的财政理论(主要是指凯恩斯的财政理论)、供给学派的财政税收理论、公共经济学(马斯格雷夫)。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中,很多东西都是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内容重合。

同学们应当联系起来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 第三部分:

财政支出(这一部分,先总体讲了财政支出,再将财政支出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讲解)

    这一章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的分类(了解即可)、财政支出规模(瓦格纳、马斯格雷夫等的解释为本章重点)、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衡量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财政支出结构的科学性、民主性和规范性、财政支出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财政投资、财政投资的范围、财政投资的规模(影响投资规模的因素及投资规模的确定)、财政投融资(概念、特征、现实意义、可行性、资金来源和运用、现状以及问题、改革和完善)、社会消费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制度(背景、程序、原则、存在的问题)、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概念、特点、运作体系)、国库单一账户(概念、内容、设置)国库集中收入制度体系、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体系、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社会保险支出、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军人优抚与自然灾害救济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财政补贴(定义、分类、作用)、捐赠支出、债务支出、税式支出(重点:

概念、分类、形式、预算控制)

2011四川大学考研经济学院专业课902复习指引(3)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货币

1.货币是源于交换.

2.货币的原始形态:

是实物货币。

3.货币的职能:

交易媒介、价值标准、价值贮藏、延期支付标准。

4.复本位制:

是指白银和黄金都是本位货币 ,并且可以按规定的金银价格比率买金卖银的本位制度。

5.劣币驱逐良币:

它是指定价过高(货币的名义面值高于货币本身的价值或高于同类货币的名义面值)的劣币把定价过低(货币名义面值低于货币本身价值或低于国外同类货币的名义面值)的良币驱逐出货币流通市场的趋势。

6.金本位制度崩溃的原因:

(1)黄金的双重身份,既是商品又是货币。

而商品的价格要随市场的的波动而变动,但其作为货币来说价格又不能变。

(2)到了后期,各国的政府当局对黄金实行管制,限制了黄金的自由流动,黄金的供给量和储备量的比例失衡。

(3)到了后期,政府为了本国经济的良好发展而实行货币政策,导致了物价的变动,从而导致了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矛盾。

7.货币本位制中稳定性最高的是:

金本位制度。

8.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从而规定不同层次的货币定义。

M0=现金,M2=现金+活期存款,M3=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0被称为最狭义的货币,M1为狭义货币,M2为广义货币。

西方学者之所以规定不同层次的货币定义,其最终目的是探索何种定义的货币与国民经济中

变量(如物价、名义收入、就业产量等)关系最密切,从而为政府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依

据。

第二章.信用

1.信用的形式: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民间信用、消费信用。

2.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3.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2)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3)银行信用具有较强的计划性。

4.利率的表示方法:

有3种,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年利率是以年为计息单位,通常以

百分之几(%)来表示;月利率是以月为计息单位,通常以千分之几来表示;日利率是以日

为计息单位,通常以万分之几来表示。

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可以换算: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5.利息的计算方法:

单利法和复利法

单利法:

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利息仅按借贷本金、利率和期限一次计算。

公式为:

利息=本金*利率*期限

复利法:

是按一定期限(如一年或一季)将一期所生的利息加入本金后再计算下期利息,逐

期滚算直至借贷期满的一种计息方法。

公式:

利息=本金*(1+利率)期限-本金。

6.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

(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金供求状况 (3)国家经济政策 

(4)物价水平 (5)汇率水平 (6)国际利率水平 (7)历史原因。

7.利率变动对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

(1)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2)利率变动对消费和蓄

蓄的影响 (3)利率变动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4)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第三章.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

本章基本上所有的内容都包含在第67页和第80页的两个表上面。

 

第四章.金融市场

1.直接融资:

是指资金的赤字部门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盈余部门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

发行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

由直接融资产生的金融工具称之为直接证券。

2.间接融资:

是指资金盈余部门与资金短缺部门不发生直接债务债权关系的资金筹集方式。

由间接融资产生的金融工具称为间接证券。

最常见的间接证券有金融机构所发行的存款帐

户、可转让大额存单、银行本票、银行汇票、保险单等。

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交易主体、金融中介、金融工具。

4.交易主体由家庭(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四大部门构成。

其中,家庭是

金融金融市场的资金净供给者,非金融企业是资金的净借入者,政府是净需求者,金融机构

是净供给者。

5,金融工具的三性:

流动性、风险性、收益率。

6.流动性:

是指一种资产立即变现的容易程度和意愿。

金融工具具有极高的流动性必须满足三

个前提:

第一,必须很容易地变现;第二,变现交易成本必须极小;第三,本金必须保持相

对稳定。

7.收益率的三种计算方法:

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率)=票面收益/票面金额*100%

当期收益率=年收益额/当期市场价格*100%

平均收益率=

8.货币市场包括:

同业拆借市场、贴现市场、短期债券市场。

其中,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

场的晴雨表。

9.贴现:

就是票据持有人为了取得现款,将尚未到期的各种信用票据向银行或其他贴现机构

换取现金,同时按照贴现利率扣除从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

10.资本市场:

包括中长期存贷款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

11.股票价格的基本公式:

股票价格=每股预期收益/市场利率  (有价证券的价格都与利率

成反比)。

12.股票指数:

是描述股票市场总的价格水平的变化指标。

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几种股

票指数有:

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股价指数、英国的金融时报指数、日本的日经平均股价指数和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香港的恒生指数等。

13.书上第107页的计算题。

第五章.商业银行

1 .商业银行的职能:

充当信用中介、充当支付中介、创造信用、提供金融服务。

其中充当信

用中介是最能体现其职能特点的。

2. 商业银行的业务:

资本金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表外业务。

3.资本金:

是银行股东或债权人为赚取利润而投入银行的货币资本和保留在银行里中的利润。

《巴塞尔协议》将资本金划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

资产负债表上看:

资产=负债+资本 资本=资产-负债。

4.资本金的功能:

营业功能、保护功能和管理功能。

5.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及其管理:

包括存款业务及其管理和借入款业务及其管理两大类。

6.区别与贷款有关的概念:

(1)抵押贷款:

是指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发放的贷款。

(2)质押贷款:

是指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抵押发放的贷款。

(3)担保贷款:

是以第三者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为前提发放的贷款。

(4)信用贷款:

是指没有抵押或担保,仅凭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7.贴现与普通贷款的区别和联系:

贴现与普通贷款的联系:

(1) 二者都反映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银行为债权人,客户为债务人。

(2) 银行对贴现业务中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对普通贷款业务中的借款人一样均保留有追偿的权利。

(3) 二者同属于银行的资产业务,均可以为银行带来利息收入。

贴现与普通贷款的区别在于:

(1) 普通贷款的本质和形式上体现的都是债权和债务关系,而贴现形式上是一种买卖关系,实质上是信用关系。

(2) 普通贷款的受信对象是作为债务人的借款人,贴现的受信对象是票据持有者,他具有双重性:

其一,他是商业信用中应该收回贷款的债权人;其二,他是接受银行融资的债务人,对贴现票款的收回负有连带责任。

(3) 普通贷款常常有担保品,涉及银行与借款人及其担保人之间的关系;贴现则不需要有担保品,但它涉及贴现银行与贴现人、承兑人、背书人等多个债务人的关系,后者均对贴现票款收回负有连带责任。

(4) 普通贷款缺乏流动性,债务人未经债权人同意,不得将债务转让给第三者。

贴现不同,贴现银行可以通过转贴现、再贴现提取收回资金,而无须征得债务人的同意。

(5) 普通贷款的利息是到期才可以收回,而贴现息是贴现业务发生时预扣,二者计息基数产生差异,运用资本的成本不一,故贴现率略低于普通贷款利率。

(6) 普通贷款期限较长,短期贷款最长也为一年,且到期后可以申请延期;而贴现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票据承兑期限,且到期即须清偿。

8.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是指影响银行利润但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业务。

表外业务可分为无风险的表外业务和有风险的表外业务两类。

9. 无风险的表外业务:

也称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中间人的身份,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替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10. 常见的无风险的表外业务即中间业务的类型:

转账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咨询调查等金融服务业务。

11. 表外业务的特点:

(1)表外业务以风险管理为目的。

(2)表外业务不用改变财务内容,只用低成本就能进行大型的交易。

(3)表外业务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又产生新的风险。

12. 典型的资产管理理论有以下三种:

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性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13. 典型的负债管理理论有以下三种:

银行券理论、存款理论、购买理论。

14.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中心内容是资产负债的合理搭配,一般有以下四种模式:

偿还期对称管理、资金集中管理、不同中心分配管理、差额管理。

15. 存款货币:

是指能当作货币使用、行使货币职能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活期存款。

16. 原始存款:

是指商业银行收到的能增加其存款准备金的存款。

17. 派生存款:

是指商业银行用转账方式开展放款、贴现、投资等资产业务时所创造出来的存款 。

18. 法定准备金:

是由商业银行根据中央银行制定的法定准备金率从存款货币中计提出来的上缴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它体现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一般对此不支付利息。

19. 超额准备金:

广义的超额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用于贷款、贴现、投资的资金;狭义的超额准备金是指银行可用而未运用出去的保留在银行内的库存现金,主要用于应付提现和其他临时支用。

20.存款货币多倍创造的过程:

书上第139页,很详细。

21. 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存款货币不是无限的,限度主要取决于:

(1)法定准备金率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2)现金漏损率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3)超额准备率对存款货币的限制。

(4)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的转化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第六章.中央银行

1.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是政府的管理金融管理机构;我国中央银行的性质。

2. 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管理的银行。

3. 我国的中央银行实行的是一线多头的管理体制。

4. 中央银行的业务主要是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5.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国际储备业务。

6.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资本业务。

第七章.货币理论

1. 交易方程式:

MV=PT或P=MV/T 

   其中M代表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的平均量(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V代表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P代表加权平均的物价水平,它表示所以交易商品或劳务的平均价格,T代表该时期内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总量。

2. 剑桥方程式:

R=KY/M

   其中,R为单位货币的币值,M代表货币供应量,Y为全部财富,K为货币形态保持的财富与总财富之间的比率,KY为货币需求量(现金余额保有量)。

因为币值(R)是一般物价水平(P)的倒数,因此上式公式也可以改成:

1/P=KY/M.

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书上第175页,很重要。

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书上第183页。

5.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即人们对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需求。

   货币供给:

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等其他形式货币的供给。

6. 货币需求量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需求量:

社会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那一部分实际货币量。

货币供给量:

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供给货币所形成的、为社会公众持有的债务总量,它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或资产总额。

货币供给量包括存款量和现金发行量,是货币供给的结果。

7. 货币流通量与货币需要量:

   货币流通量:

是流通中的实际货币量,它是社会各个部门对货币的实际拥有量。

   货币需要量:

即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8. 适度货币需求量和实际货币需求量:

适度货币需求量:

就是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必要量。

实际货币量:

是扣除价格因素后的货币余额。

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它一种非均衡状态,它往往表现为大于或小于货币供给量。

9.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

是指适应物价增减幅度在名义山增减的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

是指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由商品流通本身引起的货币需求。

10. 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

   名义货币供给:

是指适应物价增减幅度在名义上增减的货币供给,它是一定时期上的货币存量。

   实际货币供给:

是指剔除物价变动影响在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11. 总需求和总供给:

总需求: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有效需求总量。

  总供给: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每一可能价格提供到市场上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12. 名义社会总需求和实际社会总供给:

   不论是商品供应短缺还是物价上涨,都是由于商品市场购买力超过了按既定价格投入流通的商品量。

这里社会总需求是按现值货币体现的市场购买力,它是名义社会总需求;而这里的社会总供给却是按“既定价格”计算的总供给,它在物价上涨时,实际值并没有增加,而名义值却增加了。

   所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其真实含义是指名义社会总需求大于实际社会总供给;所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是指名义社会总需求小于实际社会总供给。

第八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 通货膨胀:

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2. 通货膨胀的三个特征:

(1) 货币发行过多,超过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

(2) 以货币贬值为根本标志

(3) 物价总水平普遍地、持续地上涨

3. 通货膨胀的效应包括对产出的效应和对分配的效应。

4. 通货膨胀对产出的效应:

通货膨胀在程度轻的阶段即爬行式通货膨胀阶段,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而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其负效应日益显露出来并远远大于正效应。

因为工资、利率等经济参数就会凭经验加快与物价的适应速度,这使得经济进一步增长必须在原有的通货膨胀率基础上增加额外的通货膨胀推力,结果很快使通货膨胀加速,从而对经济产生促退作用。

5. 通货膨胀对分配的效应:

(1) 通货膨胀与收入分配:

对领取工资的准固定者来说,实际的购买力下降;对领取养老金、利息、租金等固定收入者来说,蒙受明显的损失;对利润收入者来说,可能受损;对政府来说,影响是双重的。

(2) 通货膨胀与财产分配:

对真实资产的持有者来说,一般不会因通货膨胀而蒙受损失;对金融资产的持有者来说,其实际价值会随物价上涨而下降。

通货膨胀所表现的货币贬值使债权人得到的实际债务额减少,使筹资者实际回报的利润减少,并且融资时间越长,债权人、投资人损失的所得就越多,而债务人、筹资者获利越多。

第九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1. 金融抑制:

由于当局政府未能有效的控制通货膨胀,或者过度干预市场,将汇率、利率人为压低所造成的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两者均呆滞不前的现象。

金融抑制的实质就是金融管制。

2. 金融深化:

就是放松金融抑制,使金融业有一定的自由发展,形成一个高效率的融资体系,全面动员和合理运用国内资源,以达到经济健康成长的目的。

3. 金融深化的出发点:

就是利率自由化。

4. 金融创新:

就是创造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新的金融市场(交易的场所)以执行帐户转移的媒介。

5. 金融创新的内容:

金融期货市场、期权市场、互换市场、票据发行设施、远期利率协议。

6.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要考察这些目标的实施效果,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一些可以量化的、操作性强的经济指标来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力。

这些经济指标成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桥梁,人们称之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7. 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

可测性、可控性、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