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993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docx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docx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试卷共6页总分:

150分时间:

140分钟)

一(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5分)

①心灵需要适时远行。

②秋高气爽的星夜,一杯清茗,几卷美文,通过他人的笔去

A(领略领会)大千世界,做一次精神上的远足,让心灵突破世俗的樊篱。

③在这信马由缰、(suíxīnsuǒyù)的行程中,三毛开始在撒哈拉大沙漠里讲故事了,笛福在无人的荒岛上编排着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剧本……④在这样的心灵远行中(mànbù),不仅能洗涤自己内心的尘埃,而且身上不会沾染飞扬的尘土。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A两处。

(1分)

A处应填:

3.找出文段中的病句并修改。

(2分)

第句,修改后的句子:

4.综合性学习。

(8分)

(1)班准备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下面是主持人拟写的一段开场白,您将内容补写完整。

(4分)

朋友是疲惫日子里的一把摇椅,温柔地为你摇曳入眠的节奏;朋友是寂寞日子里的一首歌曲,;朋友是失落日子里的一封长信,

;朋友是平凡日子里的一本好书,清晰地为你记载生命的感动。

(2)下面是一份调查报告,请用一句话归纳结论。

(不超过10个字)(2分)

①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18人选答“找到一个朋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②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5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③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

22人选答“朋友”,10人选答“独自忍受”。

(3)假如有朋友来你家做客,你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至少写出两点)(2分)

5.《朝花夕拾》是教材推荐给大家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散文集,喜欢当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4分)

(1)《朝花夕拾》又名,作者。

(2分)

(2)“美女蛇”“卧冰求鲤”在《朝花夕拾》中分别与文章《》和《》有关。

(2分)

6.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

(1),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思而不学则殆。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三军可夺帅也,。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规律的句子:

二(6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7.王安石评张籍的诗云: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4分)

8.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6分)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

“诺,期返而食。

”起曰:

“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相委而去()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10.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12.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6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

青春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

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

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

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

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

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

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

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

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

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

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

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

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

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

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

点得更为绚丽。

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

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瓜从藤上垂下。

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

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

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

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文字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请作简要分析。

(6分)

(1)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

(3分)

 

(2)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

(3分)

 

14.为什么作者觉得庭院中的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

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

(4分)

 

15.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③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16.第④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6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0题。

(18分)

醉太阳

丁立梅

①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

春天,姗姗来迟。

楼旁的花坛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

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小朵。

谁会留意它呢?

少有人的。

况且,婆婆纳算花么?

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

婆婆纳可不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

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②雨止。

阳光哗啦啦来了。

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摇着,活泼的,又是俏皮的。

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树木醒了……昨天看着还光秃秃的柳枝上,今日相见,那上面已爬满嫩绿的芽。

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弹即破。

 ③春天,在阳光里拔节而长。

④天气暖起来。

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

爱美的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裙装。

老人们见着了,是要杞人忧天一番的,他们会唠叨:

“春要捂,春要捂。

”这是老经验,春天最让人麻痹大意,以为暖和

着呢,却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寒。

⑤一个老妇人,站在一堵院墙外,仰着头,不动,全身呈倾听姿势。

院墙内,一排的玉兰树,上面的花苞苞,撑得快破了,像雏鸡就要拱出蛋壳。

分别了一冬的鸟儿们,重逢了,从四面八方。

它们在那排玉兰树上,快乐地跳来跳去,翅膀上驮着阳光,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积蓄了一冬的话,有的说呢。

⑥老妇人见有人在打量她,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先自说开了:

“听鸟叫呢,叫得真好听。

”说完,也不管我答不答话,继续走她的路。

我也继续走我的路。

却因这春天的偶遇,独自微笑了很久。

⑦一个年轻的母亲,带了小女儿,沿着河边的草坪,一路走一路在寻找。

阳光在她们的衣上、发上跳着舞。

我好奇了,问:

“找

什么呢?

⑧“我们在找小虫子呢。

”小女孩抢

先答。

她的母亲在一边,微笑着认可了她的话。

“小虫子?

”我有些惊讶了。

“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们寻找春天的小虫子!

”小女孩见我一脸迷惑,她有些得意了,响亮地告诉我。

⑨哦,这真有意思。

我心动了,忍不住也在草丛里寻开了。

小蜜蜂出来了没?

小瓢虫出来了没

甲壳虫出来了没?

小蚂蚁算不算呢?

⑩想那个老师真有颗美好的心,我替这个孩子感到幸运和幸福。

⑾在河边摆地摊的男人,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些银饰,摆了一地。

阳光照在那些

银饰上,流影飞溅。

他蹲坐着,头稍稍向前倾着,不时地啄上一啄———他在打盹。

听到动静,他睁开眼,坐直了身子。

我拿起一只银镯问他:

“这个,可是真的?

”他答:

“当然是真的。

”言之凿凿。

⑿我笑笑,放下。

走不远,回头,见他泡在一方暖阳里,头渐渐弯下去,弯下去,不时地啄上一啄,像喝醉了酒似的。

他继续在打他的盹。

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选自丁立梅《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17.文章开头从雨雪写起,有什么好处?

(4分)

18.自选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4分)

19.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从哪些事上可看出“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4分)

20.【甲】【乙】两个片段,都写到“春人”,请从文章立意的角度比较它们的异同(6分)

【甲】……阳光照在那些银饰上,流影飞溅。

他蹲坐着,头稍稍向前倾着,不时

地啄上一啄———他在打盹。

听到动静,他睁开眼,坐直了身子。

我拿起一只银镯

问他:

“这个,可是真的?

”他答:

“当然是真的。

”言之凿凿。

我笑笑,放下。

走不远,回头,见他泡在一方暖阳里,头渐渐弯下去,弯下去,

不时地啄上一啄,像喝醉了酒似的。

他继续在打他的盹。

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

儿去。

(朱自清《春》)

相同点

不同点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1.作文。

李健《温暖》歌词中唱道:

“花开云落流转里,有你陪伴,分享所有的快乐,还有忧伤,装点我寂寞的世界,不再黯淡。

”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都会有朋友亲人陪伴,有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