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702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课要求] 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1.守旧派的指责

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水旱灾害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

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

随着改革的深入,阻力越越大,宋神宗动摇了,王安石被迫辞职。

4.结果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了新法。

[名师点拨]王安石变法失败说明:

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1.积贫局面的改变

(1)原因

①农田水利法:

有利于农灌溉和防洪抗灾,使农生产得到发展。

②方田均税法:

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一些民户得到实惠。

③市易法和均输法:

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免役法: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表现: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2.积弱局面的改善

(1)原因

①保甲法:

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实现了兵农合一,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②军器监:

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增加。

③保马法:

马匹的质量和量得以提高,节省了养马费用。

④将兵法: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军队战斗力有所加强。

(2)表现:

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历史作用

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

[名师点拨]王安石的新法取得了重大成效,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增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主题一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教训

1.原因

(1)触犯了守旧派及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2)宋神宗的动摇。

(3)司马光任宰相后废除新法。

(4)王安石变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不当,在新法推行过程中有危害百姓的现象。

(5)根本原因:

没有触及社会根本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根本矛盾,没有真正给农民更大利益,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2.教训

(1)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充满阻力,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2)改革过程中用人要得当,善于执行具体改革措施。

(3)改革派领导集团要大公无私,团结一致,协调行动,才能促使改革成功。

 材料一 围绕新法与旧法的斗争,官员间出现了洛党、蜀党、朔党等不同的政治集团,它们彼此争权、倾轧,致使政治混乱,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激。

司马光主政时废除新法,将变法派贬黜出京。

哲宗亲政后,又打击反对新法的人。

材料二 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为排除异己,两次唆使宋徽宗将司马光等反对新法的大臣列为“奸党”,共309人,请徽宗御书,刻名立碑,名为“元祐党籍碑”。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版选修

(1)结合材料一分析当时新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新法在谁主政时被废除?

(2)新法实行中,哪些措施损害了他们这些人的利益?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说明宋朝内部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1)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

司马光。

(2)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等措施。

(3)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激烈。

 图示法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主题二 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

1.进步性

(1)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局限性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当政者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封建经济结构,土地兼并的问题只能加以调节、限制,不可能彻底解决,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统治危机。

(2)新法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人民的反对。

 凤凰专题《重读王安石》有如下专题调查,结合所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你认为王安石做到了“不加赋”的承诺吗?

认为做到了的422票,占投票总人的19%,认为没做到的1569票,占投票总人的705%,认为说不清的234票,占投票总人的105%。

材料二 你认为该怎么形容王安石以后的宋朝?

认为“国富民丰”的461票,占投票总人的207%,认为“国富民穷”的1122票,占投票总人的5045,认为“国乱民穷”的642票,占投票总人的289%。

(1)在“做到了”、“没做到”这两种观点中,你同意哪一观点?

简要分析其原因。

(2)试结合史实分析为什么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王安石以后的宋朝“国富民穷”?

答案 

(1)“做到了”:

青苗法实施的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

募役法的用意是要使原轮充职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农田水利法是王安石主张“治水土”以发展农,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措施。

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没做到”:

青苗法,政府规定利率为20%,官员擅自提到30%;市易法是以官府垄断市场代替富商操纵市场;方田均税法这样的法令无法绝对成功,但是能够清查出一定的地主隐瞒土地,收其税,也算是其最实际的功绩了;保马法养马户可免除一定的赋税,不过马死了则需要赔偿,实际上也加重了人民负担。

(2)原因:

①国富的原因:

如方田均税法实行后,豪强地主也须据实纳税;市易法和均输法使原归大商人的利润转归国家所有等。

②民贫的原因:

如青苗法执行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官强制农民借贷,利息骗高,借贷者负担沉重;免役钱对穷人说负担沉重等。

                   

1.王安石在变法中始终坚持哪一种思想,对扫除重重障碍起了极大的作用(  )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三不足”精神

答案 D

解析 面对守旧派的反对王安石始终坚持自己的“三不足”精神进行变法。

2.据史书记载,经过王安石变法,“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  )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缓解了财政危机 ③彻底扭转了积贫局面 ④缓和了社会矛盾

A.①②B.③④.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题目材料反映出官府的府库充实,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成效。

但王安石变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也不可能彻底扭转积贫局面;题目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矛盾。

因此,③④的叙述均不正确。

3.王安石变法推行后,出现了“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主要得益于(  )

A.保马法的实施B.保甲法的推行

.军器监的设立D.均输法的推行

答案 B

解析 保甲法规定保丁平时维持社会治安,并实行连坐制度。

4.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直接触犯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

A.免役法、青苗法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青苗法、方田均税法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注意“直接”两字,即可作出准确判断。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结合材料探究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 

(1)北宋中期面临积贫积弱的局面。

原因在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财方面: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军事方面: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内在联系:

材料一反映的社会危机引起了材料二王安石在财、军事方面的变法;而王安石变法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宋的社会危机。

基础巩固                   

1.刘安世《元诚语录》载:

“得君(王安石)之初,与人主若朋友,一言不合己志,必面折之,反覆诘难,使人主伏弱乃已。

”这表明王安石(  )

A.对上级趋炎附势B.意志坚强,性情执拗

.对下级刚愎自用D.能够容忍下级的诘难

答案 B

解析 “人主”是指宋神宗,“反覆诘难”是指性情执拗。

2.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导致这种结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

①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②用人不当 ③新法有危害百姓的现象 ④王安石态度动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因素既有法令本身的原因如③,也有用人的原因如②,最主要的是守旧派的反对如①。

④王安石态度并未动摇。

3.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B.①③④.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生根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④主要是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的措施,故排除。

4.王安石的新法中,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代农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措施是(  )

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

.青苗法D.均输法

答案 A

解析 王安石变法中,由于农田水利法的实施,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保证了农灌溉,对防洪、抗灾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有的水利工程仍被使用。

5.保甲法的实施带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①维护了社会治安 ②兵农合一,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④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

A.①②B.②③④.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保甲法的目的有:

一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二是增强军事力量,减少军费开支。

保甲法的实施客观上也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④是将兵法的作用。

6.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 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③B.①③④.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即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而增加国家的收入。

③由农户出资兴修水利自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排除含有③的A、B、三项。

能力提升

7.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史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

这说明(  )

A.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

B.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

.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

D.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部危机

答案 

解析 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完全表明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一次胜利,也不能说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部危机。

因此,A、B、D三项不正确。

8.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人家纷纷让已成婚的儿子独立门户,分家而过,这是为了(  )

A.逃避农田水利法的义务B.逃避保甲法的义务

.逃避免役法的义务D.逃避方田均税法的义务

答案 B

解析 保甲法规定,农户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农闲练兵参与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让成婚的儿子分家而过,就是为了减少家中的男丁,以逃避保甲法的义务。

9.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答案 

解析 A项和D项是商鞅变法的特点,B项是王安石变法的特点,只有富国强兵是二者共同点。

10.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条新法有关?

这条新法有何作用?

你对图中人物的言论有何看法?

(2)材料二与哪条新法规定有关?

结合材料分析这条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人物观点各异且与变法失败密切相关。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 

(1)措施:

青苗法。

积极作用: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消极作用:

农民借贷利息偏高,负担依然沉重。

看法:

图中人物言论有一定道,但太片面,只看到新法的局限性,忽视了新法的积极性。

(2)措施:

保甲法。

问题:

存在用人失当的问题。

(3)原因:

第一,王安石变法忽视减轻人民负担,而且用人失察,出现了新法危害老百姓利益的现象。

第二,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以太后等为首的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反对。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充分挖掘图片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审清题目要求。

解答第

(1)、

(2)问时注意材料和所知识的链接;第(3)问看似与材料有关,其实跳过材料据所知识也可以得出答案。

【思之窗】(教材第55页)

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

提示 

(1)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宋神宗支持变法。

(2)因为三人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

【探究习总结】(教材第58页)

一、本课测评

1.王安石变法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4)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2.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提示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3)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4)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处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二、习延伸

1.探究活动:

找一本有关王安石变法的书读,然后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提示 关键是写出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的艰难以及王安石以“三不足”精神进行变法的可贵之处。

2.争鸣:

你对此怎么看?

你认为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能增加国家的财富吗?

提示 王安石的观点是正确的。

可能增加国家财富,但很难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