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6995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docx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docx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

 

建国60年来啤酒行业的发展

 

一、行业简介

1、国内啤酒行业的历史

建国之初﹐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中国的啤酒行业主要是从单纯的对外依赖中,通过合作和引进技术,实现了啤酒酿造生产技术、原料的国产化,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後状态,尤其初期通过接收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控制的啤酒企业,实现了啤酒产业国产化。

1959年,中国啤酒行业进入调整和发展期,在这个阶段,通过对啤酒行业相关技术的消化、研究,国内积累了一批啤酒行业人才,也集中建设了一批啤酒厂,产量逐渐增加,啤酒行业开始步入发展轨道。

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底,中国啤酒行业年产量已经达到了40万千升,是建国初期的50多倍。

在这个发展阶段,国内啤酒企业已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的需求供应,开始探索性的走向国际市场。

1948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量出口至新

入WTO后,中国的啤酒行业逐渐与世界啤酒行业接轨,国外的啤酒企业也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中国的啤酒工业在竞争与机遇中进入了旺盛的成熟期,重新进行整合和扩张,这种“整合和扩张”的方式在一些大中型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青岛啤酒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在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由于啤酒市场内部竞争激烈,外部同其他酒类产品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系列中小啤酒厂倒闭或相互兼并,企业数量下降明显。

另一方面生存下来的企业,逐渐加大对产品质量、工艺、口味的重视,加大研发力度,专业化设备得到改造,新的包装设备和新的宣传理念开始出现在市场上,整个啤酒行业更规范地在市场中竞争,啤酒开始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国内的啤酒企业朝着大型化、集团化发展,与国际市场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如青岛啤酒,于1993年7月15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成为国内啤酒行业的典范。

随着企业不断地推出新品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啤酒品种呈多样化发展,纯生啤酒的产量不断增加,其他品种如:

黑啤、低醇啤、无醇啤、添加各种植物、水果提取液及保健因子的特种啤酒也越来越多,并且针对特定市场研发了特定的产品,例如女士啤酒。

中国国内的啤酒行业发展总的趋势是低浓度、低色泽、低酒精度、低苦味的饮料化趋势。

在满足国内消费的同时,啤酒企业还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出口,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08年,我国啤酒出口量和出口额再创新高,出口啤酒24.16万千升,进口啤酒2.81万千升,出口量是进口量的8.6倍。

1、啤酒的分类

㈠按颜色划分

⒈淡色啤酒。

俗称黄啤酒,根据其颜色的深浅不同,又将淡色啤酒分为三类:

⑴淡黄色啤酒。

酒液呈淡黄色,香气突出,口味淡雅,清亮透明。

⑵金黄色啤酒。

呈金黄色,口味清爽,香气突出。

⑶棕黄色啤酒。

酒液大多是褐黄、草黄,口味稍苦,略带焦香。

⒉浓色啤酒。

色泽呈棕红或褐色,原料为特殊麦牙,口味醇厚,苦味较小。

⒊黑色啤酒。

酒液呈深棕红色,大多数红里透黑,故称黑色啤酒。

㈡按麦汁浓度划分

⒈低浓度啤酒。

原麦汁浓度为7%~8%,酒精含量在2%左右。

⒉中浓度啤酒。

原麦汁浓度为11%~12%,酒精含量在3.1%~3.8%左右,是中国各大型啤酒主要产品。

⒊高浓度啤酒。

原麦汁浓度为14%~20%,酒精含量在4.9%~5.6%左右,属于高级啤酒。

㈢按是否经过杀菌处理划分

⒈鲜啤酒。

又称生啤,是指在生产中未经杀菌的啤酒,但也属于可以饮用的卫生标准之内。

此酒口味鲜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酒龄短,适于当地销售。

⒉熟啤酒。

经过杀菌的啤酒,可防止酵母继续发酵和受微生物的影响,酒龄长,稳定性强,适于远销,但口味稍差,酒液颜色变深。

4按传统的风味划分

1)白啤酒或称麦酒(Ale)。

白啤酒主要产于英国,它是用麦芽和酒花酿制而成的饮料。

采用顶部高温发酵法,酒液呈苍白色,具酸味和烟熏麦芽香,酒精含量为4.5%,麦芽浓度为5%~5.5%。

饮时需稍加食盐,为欧洲人所喜爱。

2)黄啤酒(Beer)。

它是市场上销售最多的一种啤酒,呈淡黄色,味清苦,爽口、细致。

目前世界上公认12°(指麦芽浓度)以上的啤酒为高级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3.5%左右。

3)熟啤酒或称拉戈戈(Lager)。

主要产于美国,采用底温发酵法酿制,在储存期中使酒液中的发酵物质全部耗尽,然后充入大量二氧化碳气装瓶,它是一种彻底发酵的啤酒。

4)烈啤酒或称司都特啤酒(Stout)。

主要产于英国和爱尔兰。

它与白啤酒风味近似。

但比白啤酒强烈。

此酒最大的特点是酒花用量多,酒花、麦芽香味极浓,略有烟熏味。

5)黑啤酒或称跑特啤酒(Porter)。

它最初是伦敦脚夫喜欢喝的一种啤酒,故以英文“Porter”相称。

它使用较多的麦芽、焦麦芽,麦汁浓度高,香味浓郁,泡沫浓而稠,酒精含量4.5%,其味较烈啤酒要苦、要浓。

6)烈黑啤酒或称包克啤酒(Bock)。

包克啤酒阳一种用啤酒沉制作的浓质啤酒,通常比一般的啤酒黑而甜,但酒性最强。

它通常是冬天制,春天喝。

在美国,春天一至就是包克啤酒节,大约要持续6周。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喝包克啤酒。

7)扎啤(Jar)

扎啤,即高级桶装鲜啤酒。

这种啤酒的出现被认为是啤酒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

鲜啤酒即人们称的生啤酒。

它和普通啤酒相比只是在最后一道工序中未经过杀菌处理。

鲜啤酒中仍有酵母菌生存,所以口味淡雅清爽,酒花香味浓,更易于开胃健脾。

生啤酒的保存期是3~7天。

随着地无菌罐装设备的不断完善,现在已有能保存3个月左右的罐装、瓶装和大桶装的鲜啤酒。

啤酒的酵母菌是由多种矿物质组成的细胞体,维生素含量高,且无毒性,畅饮新鲜啤酒大有裨益。

2、啤酒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啤酒作为一种时尚消费品,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其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二、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流程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

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

但在德国﹐除制造出口啤酒外﹐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

国际上常用的辅助原料为﹕玉米﹑大米﹑大麦﹑小麦﹑淀粉﹑糖浆和糖类物质等。

啤酒生产过程分为原料的加工、麦汁制备、啤酒酿造和灌装四大过程。

其中,麦汁制备(俗称糖化,以下简称糖化)过程主要包括了粉碎、糊化、糖化、过滤、煮沸、澄清与冷却以及CIP(CLEANINGINPLACE)等生产工序。

粉碎过程主要由料仓、提升机、粉碎机等单元设备组成,粉碎方式主要有干法粉碎、湿法粉碎、锤式粉碎三种;糊化过程是在热水溶液中,水分子大量进入淀粉分子中,淀粉颗粒膨胀、破裂,形成黏性的溶液,在这一膨胀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的分解;糖化过程是通过淀粉酶的作用,把已液化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糊精。

为保证啤酒质量,淀粉必须彻底分解成糖及糊精,这个过程也是麦汁制备中最重要的过程;过滤是一种分离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把啤酒仍然存在的酵母细胞和其它混浊物从啤酒中分离出去,否则这些物质会在以后的时间内从啤酒中析出,导致啤酒混浊,目前多为硅藻土过滤方式;麦汁煮沸是一项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主要目的是稳定麦汁成分,麦汁煮沸主要作用有:

(1)酶的钝化

(2)麦汁灭菌(3)蛋白质变性与絮凝沉(4)蒸发水分(5)酒花成分的浸出;麦汁煮沸结束时的麦汁称为打出麦汁,打出麦汁中总是含有冷、热凝固物,冷、热凝固物对以后的啤酒酿造有不利的影响,会损坏啤酒质量,所以必须将其除去。

生产工艺流程

1麦芽制造工艺流程

麦芽制造主要有三大步骤:

浸麦、发芽、干燥,流程如下:

2啤酒酿造工艺流程

酿造工艺流程描述:

糊化锅中加入52kg工艺水,加热至45℃;将已粉碎好的原料加入糊化锅中,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使α-淀粉酶充分作用,时间为20min;然后在100℃的条件下使淀粉充分糊化,提高浸出率,同时提供混合糖化醪升温所需的热量,时间为40min。

在糖化锅中加入96kg工艺水,加热至37℃;将已粉碎好的原料加入糖化锅中,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使羧肽酶充分作用,形成低分子含氮物质;然后将糊化锅醪液加入糖化锅中,并在65℃下保持30min,使β淀粉酶充分降解淀粉;然后在72℃下保持40min,让α淀粉酶充分分解淀粉,之后升温至78℃。

糖化锅醪液经过滤槽去除麦糟后,倒入煮沸锅加热煮沸,醪液的沸点为105℃,通过煮沸可以适当控制麦汁浓度在0.12-0.13之间;并能破坏酶的活性,终止生物化学反应;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使酒花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煮沸过程的凝固的蛋白质在旋沉槽中沉淀除去;然后倒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1)原料粉碎

粉碎是一种纯机械加工过程,原料通过粉碎可以增大比表面积,使内含物与介质水和生物催化剂酶接触面积增大,加速物料内含物的溶解和分解。

麦芽粉碎方法分为三种,即干法粉碎、增湿粉碎和湿法粉碎。

干法粉碎是一种传统的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粉碎方法,而增湿粉碎和湿法粉碎被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

(2)糖化

糖化是麦芽内含物在酶的作用下继续溶解和分解的过程。

麦芽及辅料粉碎物加水混合后,在不同的温度段保持一定的时间,使麦芽中的酶在最适的条件下充分作用相应的底物,使之分解并溶于水。

原料及辅料粉碎物与水混合后的混合液称为“醪”(液),糖化后的醪液称为“糖化醪”,溶解于水的各种干物质(溶质)称为“浸出物”。

浸出物由可发酵性和不可发酵性物质两部分组成,糖化过程应尽可能多地将麦芽干物质浸出来,并在酶的作用下进行适度的分解。

糖化方法:

根据是否分出部分糖化醪进行蒸煮来分,将糖化方法分为煮出糖化法和浸出糖化法;使用辅助原料时,要将辅助原料配成醪液,与麦芽醪一起糖化,称为双醪糖化法,按双醪混合后是否分出部分浓醪进行蒸煮又分为双醪煮出糖化法和双醪浸出糖化法。

(3)麦汁过滤

糖化结束后,必须将糖化醪尽快地进行固液分离,即过滤,从而得到清亮的麦汁。

固体部分称为“麦糟”,这是啤酒厂的主要副产物之一;液体部分为麦汁,是啤酒酵母发酵的基质。

糖化醪过滤是以大麦皮壳为自然滤层,采用重力过滤器或加压过滤器将麦汁分离。

分离麦汁的过程分两步:

第一步是将糖化醪中的麦汁分离,这部分麦汁称为“头号麦汁”或“第一麦汁”,这个过程称为“头号麦汁过滤”;第二步是将残留在麦糟中的麦汁用热水洗出,洗出的麦汁称为“洗糟麦汁”或“第二麦汁”,这个过程称为“洗糟”。

(4)麦汁煮沸

(一)麦汁煮沸过程中的变化其作用

1、蒸发多余的水分

2、破坏酶的活性,终止生物化学变化,固定麦汁组成。

3、麦汁灭菌

4、浸出酒花中的有效成分

5、使蛋白质变性凝固

(二)酒花的添加

啤酒酒花可以赋予啤酒爽口的苦味和特有的香味,促进蛋白质凝固,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此外还有利于啤酒泡沫和起到抑菌作用。

(5)麦汁冷却、凝固物分离及充氧

经煮沸的麦汁要冷却到发酵温度,再冷却过程中分离凝固物,并通入无菌空气提供酵母生长繁殖所需的氧。

凝固物是在麦汁煮沸过程中由于蛋白质变性凝固和多酚物质不断氧化聚合而形成的,根据析出的温度不同分为热凝固物和冷凝固物。

回旋沉淀槽分离原理用泵将煮沸后的热麦汁沿切线方向打入回旋沉淀槽,麦汁在槽内作减速回旋运动,同时液面形成凹形抛物面,中心形成一个倒锥形漩涡区。

上部液体中的颗粒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下方移动,下部液体中的颗粒在向心力的作用下向中心移动,一旦到达漩涡区,颗粒就被迅速旋入底部,与麦汁分离,麦汁回旋运动自然减速静止后,颗粒在回旋沉淀槽底部中央形成丘状沉淀物,即热凝固物。

(6)啤酒发酵

(a)啤酒酵母:

啤酒酵母属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类似高等生物,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以及各种贮藏物质。

啤酒酵母的化学成分:

啤酒酵母的细胞以含水分为主,为75%~85%。

干物质只占15%~25%,主要由碳、氢、氧、氮和少量矿物质组成,其中碳占49.8%,氢占6.17%,氧占31.1%,氮占12.7%,这些元素组成了酵母细胞内各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b)啤酒发酵机理:

糖类的发酵:

啤酒酵母的可发酵性糖和发酵顺序是: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麦芽三糖

酵母发酵糖类生成乙醇和CO2的总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12O6+2ADP+2H3PO42C2H5OH+2CO2+2ATP+113kJ

(7)啤酒过滤

啤酒过滤是一个纯物理分离过程,利用过滤前后的压差将待过滤液体从一端推向另一端,穿过过滤介质,发酵液中悬浮的微小粒子被截留下来,滤出的啤酒透明且有光泽。

过滤介质将微小粒子甚至比介质孔隙小的粒子截留下来主要是通过筛分效应、深层效应和吸附效应实现的。

主要工艺参数:

1、发酵周期

由产品类型、质量要求、酵母性能、接种量、发酵温度、季节等确定,一般12~24天。

通常,夏季普通啤酒发酵周期较短,优质啤酒发酵周期较长,淡季发酵周期适当延长。

2、酵母接种量

一般根据酵母性能、代数、衰老情况、产品类型等决定。

接种量大小由添加酵母后的酵母数确定。

发酵开始时:

10~20×10个/ml;发酵旺盛时:

6~7×10个/ml;排酵母后:

6~8×10个/ml;0℃左右贮酒时:

1.5~3.5×10个/ml。

3、发酵最高温度和双乙酰还原温度

啤酒旺盛发酵时的温度称为发酵最高温度,一般啤酒发酵可分为三种类型:

低温发酵、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

低温发酵:

旺盛发酵温度8℃左右;中温发酵:

旺盛发酵温度10~12℃;高温发酵:

旺盛发酵温度15~18℃。

国内一般发酵温度为:

9~12℃。

双乙酰还原温度是指旺盛发酵结束后啤酒后熟阶段(主要是消除双乙酰)时的温度,一般双乙酰还原温度等于或高于发酵温度,这样既能保证啤酒质量又利于缩短发酵周期。

发酵温度提高,发酵周期缩短,但代谢副产物量增加将影响啤酒风味且容易染菌;双乙酰还原温度增加,啤酒后熟时间缩短,但容易染菌又不利于酵母沉淀和啤酒澄清。

温度低,发酵周期延长。

4、罐压

根据产品类型、麦汁浓度、发酵温度和酵母菌种等的不同确定。

一般发酵时最高罐压控制在0.07~0.08MPa。

一般最高罐压为发酵最高温度值除以100(单位MPa)。

采用带压发酵,可以抑制酵母的增殖,减少由于升温所造成的代谢副产物过多的现象,防止产生过量的高级醇、酯类,同时有利于双乙酰的还原,并可以保证酒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啤酒中CO2含量和罐压、温度的关系为:

CO2(%,m/m)=0.298+0.04p-0.008t

其中p--罐压(压力表读数)(MPa)

t--啤酒品温(℃)

5、满罐时间

从第一批麦汁进罐到最后一批麦汁进罐所需时间称为满罐时间。

满罐时间长,酵母增殖量大,产生代谢副产物α-乙酰乳酸多,双乙酰峰值高,一般在12~24h,最好在20h以内。

6、发酵度

可分为低发酵度、中发酵度、高发酵度和超高发酵度。

对于淡色啤酒发酵度的划分为:

低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48%~56%;中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59%~63%;高发酵度啤酒,其真正发酵度65%以上,超高发酵度啤酒(干啤酒)其真正发酵度在75%以上。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发酵度较高的淡爽性啤酒。

三、技术进展

1菌种方面

对于啤酒酵母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从自然界或生产过程中分离菌种,这是一个自然筛选阶段。

 2、用物理、化学因子诱变菌种,即酵母的遗传与变异,其中物理因素包括高温、紫外线、X-射线、δ-射线、β-射线、快中子、激光等,其中认为快中子较为有效。

化学诱变剂包括亚硝酸、乙基磺酸甲烷(EMS)、硫酸二乙酯(DES)、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亚硝基乙基脲(NEU)、氮芥、乙烯亚胺、羟胺、氧化锂、碱基类似物等,其中认为EMS较为有效,称为超诱变剂。

国内生产常用的氮芥、乙烯亚胺、紫外线、X-射线均有较好的诱变效果。

通过诱变,可以获得改变了遗传特性的变异菌株。

Ernades从粗循环酵母样品中分离得到两株酵母菌Et-2和Et-4,可利用35%的糖浆发酵,产生高达18.5%(V/V)的乙醇。

Alikhangan用UV照射和EDS诱变S.ouiformis,使酵母细胞的乙醇耐受性从14.1%提高到17.5%。

贺家明等人以最低致死酒精浓度为筛选工具,用20万伦琴的射线处理嘉士伯酵母(S.carlsbergensis)后,再经UV处理3min,经多次纯化,使酵母耐糖度从24oP提高到28oP,耐乙醇从8.25%(m/m)提高到9.45%(m/m)、发酵度从14oP提高到18oP,且性能

稳定。

此外,此途径还可提高酵母对糖的利用。

 3、杂交、原生质体融合,这是在细胞水平上构建新菌株。

杂交育种是依靠酵母的生活史,利用其具有不同遗传特性和相反交配型的细胞能产生新的双倍体,杂交后的新菌株应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否则就没有实用价值。

通过杂交获取满足生产需要的某些特有性能。

原生质体融合包括种内种间融合。

Castillo用对7%(V/V)乙醇敏感的酵母LS2和可在12%(V/V)乙醇中生长的酵母LA1进行杂交,获得的LS5、6C杂交株可产生14.11%(V/V)的乙醇。

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用具有絮凝性,可生成约11%乙醇的TJ1菌株与具有耐高温、耐乙醇、无絮凝的N1菌株进行融合,获得的融合株AM12具有双亲特性,可生成20%的乙醇,发酵速度比N1快一倍。

 4、分子遗传与育种的研究,这是在分子、基因水平上构建工程菌,即所谓的基因工程,国内基因工程技术在酵母方面的研究始于1978年,1979年得到第一个2um的啤酒酵母的质粒。

进几年此项技术发展较快,由于基因重组技术的开展,根据生产需要,可以改变酵母的某些特性。

如野生酵母的污染会影响啤酒的生物稳定性,也会带来异味。

因此在啤酒酿造中防止野生酵母的污染至关重要Ymashita等人成功地将嗜杀酵母的基因转移到啤酒酵母中。

嗜杀啤酒酵母能抑制发酵过程中野生酵母的生长净化发酵系统。

目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改变酵母菌种的遗传特性,使它具有生产所需要的某些优良性状,正在进行的研究试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发酵度的酵母菌株,具有β-葡聚糖酶的酵母菌种,改善酵母凝聚性的菌种,产生胞外蛋白酶的菌种,具有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酵母菌株,能消除自由基的酵母菌株,增加SO2含量的菌株。

此外将要开发的菌种还有:

H2S含量低的菌株,类胆固醇含量高的菌株,耐高酒精度、高渗透压的菌株,耐高温的菌株,抗污染的菌株,抗老化的菌株,增加醋酸乙酯含量的菌株,能利用淀粉的菌株,改善泡沫的菌株及无醇啤酒的菌株等等。

通过这些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使我们能够科学地控制啤酒酵母的遗传特性,使其变得符合要求,使啤酒酿造技术更为合理,便于控制。

2工艺方面

传统的啤酒生产技术是采用硅藻土过滤机和PVPP过滤机来过滤澄清酒液,需要使用硅藻土、硅胶、PVPP三种加工助剂,生产工序多,流程较长;另外加工助剂自身的排放处理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新型啤酒生产工艺流程采用在冷麦汁入罐时一次性加入脯氨酸内切蛋白酶,在发酵罐内持续发挥作用,不需要新增设备,不占用空间,酒液发酵成熟后可直接经过错流膜过滤设备,得到清亮的酒液。

生产流程得以简化,最重要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只需要一次性添加操作,减少了复杂繁琐的添加硅藻土、PVPP和硅胶的操作,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都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两种生产技术的工艺流程对比如下:

(1)原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大米→糊化↘

麦芽→糖化→麦汁过滤→煮沸→冷却→发酵罐→硅藻土过滤机→PVPP过滤机→精滤机→清酒罐

硅胶↗PVPP↗

(2)新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大米→糊化↘

麦芽→糖化→麦汁过滤→煮沸→冷却→麦芽→发酵罐→错流膜过滤设备→精滤机→清酒罐

脯氨酸内切蛋白酶↗

明显的优势:

(1)本技术过滤不使用助滤剂硅藻土,对环境没有污染;浓缩液可回收利用,实现清洁生产。

模块化设计,可以方便地通过增加膜组来扩展生产能力。

过滤过程可实现全自动和24h不间断连续生产,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节约人力,且酒损低。

(2)经错流膜过滤的啤酒质量更加稳定,非生物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错流膜过滤不仅取代硅藻土过滤,还可以同时取代精滤机和无菌过滤,从而使啤酒过滤流程更简洁。

(3)本技术过滤的啤酒溶解氧控制更加稳定,酒液摄入氧量更低。

(4)避免了使用硅藻土过滤带来的重金属离子的增加如:

铁、钙、镁等,同时避免硅藻土因控制不善而漏入啤酒中,更好地保持了啤酒的风味稳定性。

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与瑞典ALFALAVAL公司合作,成功地利用错流膜过滤取代啤酒硅藻土过滤。

此系统含有4组独立的过滤模块,总过滤能力为50t/h。

错流膜过滤技术项目的研制成功,将为中国啤酒行业带来重大的技术突破,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啤酒过滤技术方面的水平,该技术项目的完成,解决了错流膜过滤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使我国啤酒过滤技术研究首次与国际同步,将推动国内啤酒行业的技术创新,引导啤酒行业向环保、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设备方面

(1)啤酒原料处理设备的国产化

国内啤酒企业99%的主要原料处理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国产大米粉碎机和麦芽粉碎机,清选、除杂设备和输送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很快,这些产品适用性广,稳定性好。

麦芽和大米的浸渍湿粉碎设备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国产麦芽粉碎机在性能上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我国已能生产28曲的麦芽粉碎机,能满足的最大投料量为9.3t/锅。

原料的进仓、出仓、清理、称量等状态均由触摸屏或上位机动态显示,具有参数设定、故障显示、历史记录、自动控制、手动控制、点动控制和与糖化上位机通讯等七大功能。

所有控制点都采用闭环控制,能与粉碎设备实现系统联动,实现了在糖化自控室的远程操作与监控。

(2)糖化系统装备新变化

国产最新产品新型节能(麦I1}煮沸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产品将对我国啤酒厂大多采用的传统煮沸方式进行一次变革,从而改变煮沸强度大,煮沸时间长,总蒸发量大,无热能回收系统的弊端。

新型节能型麦汁煮沸系统节能效果明显,已在一些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上使用。

国内啤酒企业配套的热回收麦汁煮沸内加热装置和外循环加热装置、麦糟干式输送装置、麦汁一段冷却及冰水制备装置都实现了国产化。

(3)过滤系统新装备与发展趋势

国内自主创新的新型烛式过滤机正在啤酒生产企业推广,其结构先进,过滤、排渣、清洗和消毒杀菌全过程中无机械传动部件,过滤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

啤酒错流过滤系统已在部分企业投入使用。

啤酒错流过滤系统不需要助滤层,省去了硅藻土,对环境没有污染,浓缩液可回收利用,实现了清洁生产,今后啤酒过滤将因啤酒错流过滤系统的使用而产生巨大的变革,它是未来啤酒工业中真正可以取代现有过滤设备的最佳产品。

(4)发酵装备与高浓度稀释系统

国产的氨直冷式不锈钢锥形发酵罐的外观质量和焊接工艺已接近进口产品水平。

罐顶、罐底装置基本实现国产化,国产洗球适用于直径为6m以下的大罐清洗。

目前国内也能提供质量优良的板式换热器,能生产先进的酵母扩培装置,其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国内大中型啤酒企业使用的脱氧水制备系统和高浓度稀释系统的70%为国内生产,但啤酒脱氧水制备系统和高浓度稀释系统的高端市场仍然为国外产品所占据。

国内脱氧水制备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提高得很快,溶解氧指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温度为1030C的超高温和长达30s的灭菌设计,保证了脱氧无菌。

国产高浓度稀释系统的稀释比例为1%—120%,可精确控制,可实现清酒浓度和CO2浓度的高精度在线检测与控制,国产高浓度稀释系统实现了高精度检测酒水的流量,控制软件的修正功能可保证系统的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