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6994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docx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docx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

监理抽检资料填写注意项

1、问:

质量检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凡是工程范围的施工内容,不论是否列入进行质量检验评定的范围,都必须按有关施工规范和规定的程序及质量检验项目,进行施工过程的检验(试验)与成型后的质量检验,填写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并经监理工程师抽检和签认。

2问:

对《标准》中各实测项目的检查频率应如何理解?

答:

《标准》中各实测项目的规定检查频率是对检查频率的低限要求,在具体操作时还应根据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和具体检测指标的实际情况与对质量检验评定的要求加大检查频率,不能在被检查的结构物的尺寸、数量较小时,就随意减少应检查的点(次)。

在检查时若出现不合格点时,应有意识的接着连续检查2~3点(处),以验证不合格点的偶然性或非偶然性,以便正确判断和计算该检查项目的合格率。

3问:

路基填筑工程如何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

答:

路基填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应分施工段、分填筑层进行检验,即每填筑层作为一个检验项(但不参加评定),在压实成型后进行质量检验,除压实度的检测评定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表4.2.2及表4.3.2及附录B规定外,其他如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指标只作为控制项目检验,具体的规定值及允许偏差,应按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或业主根据施工工地实际提出的要求执行。

若业主规定路基填筑的压实度执行JTJ03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点点合格,则可不必按《标准》附录B进行评定。

4问:

路基质检资料中,是否每层都要附路基的中、边桩施工放样资料?

答:

路基的中、边桩施工放样每层都应进行,是路基填筑分项质保资料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检验已完成层位的外观尺寸等质量指标的主要依据,因此路基质检资料中,每层都要附路基的中、边桩施工放样资料,以供检查、核对。

5问:

挖方路基检测是否在挖到位后检测一次即可?

答:

在施工过程根据进度情况应定期进行控制量测,以指导施工,并作好施工原始记录,由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按施工原始记录进行整理、归档。

在挖方完成后再作一次全面检验,填写《路基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作为质量检验评定的资料,参加评定。

6问:

桥梁、涵洞、通道台背回填资料是归入路基中,还是归入桥梁、涵洞、通道中?

答:

桥梁、涵洞、通道台背回填资料,是桥梁、涵洞、通道质量检验评定的组成部分,在质量检验评定时,分别列入桥梁、涵洞、通道项目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归档时,桥梁台背回填资料归入桥梁台背填土分项工程;涵洞、通道台背回填资料归入相应的土方、石方路基分项工程。

7问:

路基填筑记录层数时,在两段不同填筑高度的路基拉平时,其继续往上的层数应以那一个为准?

答:

宜作为不同施工段分开填写;未分开成不同施工段时,其层数宜按整个填筑施工段统一考虑,即按层数多的填写,但在施工段描述中应注明每一层的具体填筑桩号范围。

在路基填筑开工前,绘制填筑施工段的纵断面图,以填筑施工段横断面施工的最低点至上路床顶的高度,划分出计划填筑的层数编号及高程值的示意图,作为路基填筑施工《开工报告申请》的附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以此既控制路基的填筑施工,又可作到填筑层数的有序一致。

2.19问:

涵洞的混凝土(砂浆)强度是以每座还是以每公里进行汇总?

答:

涵洞的混凝土(砂浆)强度按《标准》规定,应按每座涵洞的各分项工程、强度等级的不同分别汇总、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2.20问: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平均厚度应如何检验?

答: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已普遍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下封层,设计平均厚度一般为3~6mm,铺筑在表面比较粗糙的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上,由于设计厚度较小,基层表面粗糙,无法测量,一般的做法是,根据施工原始记录中的每施工段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使用量,经计算确定施工平均厚度。

计算式为:

平均厚度(mm)=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使用量(kg)÷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密度(kg/m3)÷施工段面积(m2)÷1000。

2.25问:

地基换填应如何检验?

答:

基底换填是对天然基底因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一种处治方法,它关系到其上的路基或构造物的质量和安全,事关重大,不容忽视,必须进行质量检验。

具体的质量检验项目及要求除按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执行外,路基基底换填还应按土方、石方路基实测项目进行质量检验,桥涵明挖基坑换填的还应按设计要求检测压实度和基底承载力。

3.8问:

施工日期、检验日期应何如填写?

答:

施工日期应填写实际施工的起止日期。

检验日期按实际进行外观及整体测量检验日期为准,混凝土、砂浆的检验日期以取样日期为准,试验日期是试验室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的日期。

3.12问:

有关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湿接头、预制梁板的铰缝、T型梁翼板、横隔板现浇连接、预应力梁板的封锚混凝土等工程项目,如何进行检验、评定和归档?

答: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湿接头、预制梁板的铰缝、T型梁翼板、横隔板的现浇连接、预应力梁板的封锚混凝土等工程项目,可参照《标准》就地浇筑梁(板)实测项目的要求对钢筋、模板、混凝土强度、外观尺寸等项目进行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混凝土取样、试验频率可按浇筑批次数操作,同样应按要求填写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及其试验报告,资料归入相应上部结构中。

为保证工程质量,以上内容,其施工控制和质量检验必须进行,至于是否评定,应由项目业主或总监办或执行项目工程质量监督的质监站确定。

3.13问:

桥梁支座安装如何进行检验?

答:

在项目技术规范及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桥梁工程的梁(板)支座安装可按孔检验和评定,检验项目按《标准》的规定执行,但检测数据宜覆盖到每片梁(板)支座。

3.14问:

构筑物的混凝土预制件施工(如沟、槽、检查井盖板)是否每块板要做检验资料?

适用什么表格?

答:

达到桥梁、涵洞梁(板)标准的,按梁板、盖板预制分项工程规定的实测项目进行检验和评定,按单块进行检验和填写检验资料,每块都必须检验;未达到桥梁、涵洞梁(板)标准的,按照混凝土小型构件预制分项工程的规定实测项目进行检验和评定。

3.16问:

桥梁的梁板预制、桥面系各分项工程(桥面铺装、栏杆、护栏、人行道、伸缩缝等)的混凝土强度应如何汇总和评定?

答:

预制梁板的混凝土强度按每孔作为一批进行汇总评定,现浇梁板按每连续段作为一批进行汇总评定,桥面系各分项工程混凝土强度可按工程分项和结构类型以座为单位汇总评定。

具体评定方法,可参照《《标准》的条文说明》附录D办理。

3.17问:

一个墩或台,是按单个构件汇总成一个子分部工程进行评定,还是按桩基、立柱、盖梁、承台(系梁)等分项工程先分别评定,然后再合成一个子分部工程?

答:

基础及下部构造分部工程以每个墩或台作为一个子分部工程,应按该墩(台)的桩基、立柱、盖梁、承台(系梁)等分项工程先分别评定出得分,然后再计算合成该子分部工程(单个墩(台))的得分,即:

每个墩(台)得分=本墩(台)各单个构件的加权得分之和/该墩(台)各单个构件的分项工程权值之和

注意:

分项工程有主次之分,主要工程权值为2,如桩基,一般工程权值为1,如承台(系梁)。

3.24问:

桥梁梁板混凝土浇筑的同条件养护试块是否归档?

答:

桥梁梁板混凝土浇筑时,按施工规范规定取样预留的,与梁板进行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的强度,是预应力张拉、提前吊装、移梁等施工工艺操作,可否实施的重要强度依据和质量保证的记录,也是作为工程质量验收依据必查的资料,故必须与梁板的其他质检资料一并归档,但强度不参与评定。

3.25问:

桥梁梁板的预应力孔道压浆强度是否需要汇总评定,如何归档?

答:

梁板的预应力孔道压浆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检验评定可按《标准》F执行,汇总和归档要求可参照梁体混凝土强度要求。

3.34问:

钻孔灌注桩(挖孔桩)成桩后,桩的中心位置如何确定?

桩位偏差如何计算?

答:

⑴确定桩基浇筑完成后的中心位置:

素混凝土桩基:

以桩基顶面最大和最小两直径线的交点,定为浇筑完成后的桩基中心位置。

钢筋混凝土桩基:

以桩基顶面可见钢筋笼的最大和最小两直径线的交点,确定为浇筑完成后的桩基中心位置。

⑵测量桩基浇筑完成后的中心位置的坐标值(X实、Y实)。

⑶计算桩基浇筑完成后的中心位置的坐标值与桩基设计中心位置的坐标值(X设、Y设)的差值(X差、Y差)。

⑷桩位偏差=

3.35问:

桥台台帽的背墙、耳墙与台帽分开施工时应如何检验?

答:

桥台台帽的背墙、耳墙是桥台台帽的组成部分,有的施工单位为了便于预制梁板的安装,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将背墙、耳墙与台帽分开施工,在此种情况下,就应按分别施工的部位,分别进行钢筋、模板、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建立施工原始记录、施工试验等资料,台帽全部完成后,将所有检验结果合并进行台帽工程项目的质量检验评定。

3.38问:

桥梁桩、柱的系梁应如何检验?

答:

可按承台规定的实测项目进行质量检验。

3.40问:

隧道洞身开挖、喷射混凝土支护应多少米检验一次?

答:

可按施工段落进行质量检验,洞身开挖一般最少20m检测一个断面;喷射混凝土支护一般最少10m检测一个断面。

但凡要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而隐蔽的已完成段落,不论段落的长短,均必须在下道工序施工未进行前,对其完成质量检验。

3.45问:

在隧道工程防水层上、及混凝土路面底部设置的纵、环向软式透水、排水各类管道、塑料盲沟等是否要进行检验?

答:

必须按照设计及有关施工规范要求,建立施工原始记录和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报告。

作为计量及支付的依据,具体检查的实测项目应主要包括:

管道名称、规格型号、设置位置(纵、横向)、长度数量、接头情况等,是否列入评定,由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确定。

3.46问:

隧道工程洞内混凝土电缆沟是否检验?

应如何检验?

答:

必须建立施工原始记录和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报告。

可参照《标准》中“排水工程”有关分项工程规定的检验实测项目执行。

是否列入质量检验评定由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确定。

4.3问: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的平均、代表值,合格率、得分应如何填写?

答:

大部分实测项目只要填计算出的合格率即可,对于试验项目,应对照《标准》附录B~I的规定,经数理统计后填入代表值,个别试验项目(如压实度)尚需填写合格率。

合格率的填写:

属于附录B~I的检查项目,一般不填写合格率,只填写“合格”、“不合格”,其他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有几个规定条件要求必须满足的,如隧道洞身开挖的“拱部超挖”、洞身支护和衬砌分项工程的“锚杆拔力”、“喷层厚度”等项,在按规定条件对照衡量评判后,根据评判结果,亦只能填写“合格”、“不合格”。

“合格”得分为100分,“不合格”则为0分。

检查项目的得分=100×该检查项目合格率。

5.1问:

《标准》中的“基本要求”应如何检查?

对资料有什么要求?

答:

《标准》中对每个分项工程都列有一个基本要求,它对施工质量优劣保证具有关键作用,因此,经检查不符合基本要求规定时,该分项工程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所以对已完成工程进行现场质量检验前,应首先对照《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工程进行逐项检查,符合基本要求后,方可对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质量检验。

基本要求的条款分为目测和文字资料两种,目测部分可直接查看和用仪器量测;文字资料部分,是由施工单位提供的,足以证明基本要求已符合要求的试验检测、过程质量检验、施工原始记录、原材料的质保单和监理检查审批等资料。

施工自检人员及监理工程师应对检查情况填写文字记录,并对检查结果做出结论,签字认可。

5.2问:

施工放样报检单有什么要求?

如何归类?

答:

施工放样是保证结构物按设计要求正确定位施工的依据,故所有工程在施工前都必须先进行测量放大样,填写施工放样报检单,并附测量放样原始记录及草图,报经监理工程师复查、签字认可,与工程分项开工申请审批单一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能开始施工。

要求每个工程项目均须具备此项资料,归档时按工程项目收集、归类,排列在该工程资料的开工报告之后,施工资料之首。

5.3问:

实测记录表中数据是填写测量数据还是填写偏差数据?

答:

为便于检查和核对现场质量检验的数据,一般的事先根据拟检测的工程规定的实测项目,编制出《XX工程项目质量检测记录表》,该表主要内容为:

工程名称、桩号部位、检查项目、设计值、实测值记录、计算偏差等,在进行工程质量检验时,将实测数据逐一填写在实测记录表中,经现场参加人员签名认可,计算复核后,将检测结果填写入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填写时根据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的“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栏要求填写,该栏规定为“符合设计要求”或“不小于设计要求”者填写实测数据;为允许偏差数据时填写计算出的偏差数据。

5.4问:

凡施工项目是否都必须有施工原始记录?

答:

凡施工项目都必须建立施工原始记录,因为施工原始记录是对施工过程的最基本而原始的真实写照,如施工的具体详细部位、尺寸、进度、时间、气象、施工的机具、工艺、设备的安装、调试、原材料规格、质量、数量等,大部分属于隐蔽而不可再现的内容,是质量保证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现场质量检验报告的依据,也是工程验收的必备文字资料。

具体表式和内容,由质量监督部门或业主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制定

5.5问:

施工原始记录与质检报告单的检测项目有重复,是否可省略?

答:

因含义与作用不同,施工原始记录是施工过程的记录,是质量检验的依据之一,而质检报告单是质量检验的结果,故在施工原始记录中已有的数据,在质检报告单中需要的仍需填写。

5.7问:

质量检验表中部分实测项目栏中只能填入实测结果,无法反映检测的详细过程,是否可要求承包人在其后附反映检测过程的相关表格?

答:

一般的应附5.3问题回答中的《XX工程项目质量检测记录表》,必要时应附相应的检测、测量记录(此类记录一般是另作存放),以便检查核对实测结果。

如;施工放样、标高、平整度、弯沉值(自动平整度仪、弯沉仪的打印件)、平面偏位等,具体按实际情况和检查项目的需要而定。

5.13问:

工程《中间交工证书》的申报程序是什么?

监理工程师一栏应由哪一级监理签字和评语?

答:

工程的中间交工,JTJ077-9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已有明确规定,当工程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承包人的自检人员应再进行一次系统的自检,汇总各道工序的检查记录及测量和抽样试验的结果,作为《中间交工证书》的附件,并在《中间交工证书》中列出清单,编写好交工报告(中间交工申请单),向监理工程师申请中间交工。

自检资料不全的交工报告,专业监理工程师拒绝验收。

专业监理工程师收到交工报告后,应对按工程量清单的分项完工的单项工程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验收,必要时应作测量或抽样试验。

检查合格后,提请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发《中间交工证书》(监表11)。

未经中间交工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进行下道工程项目的施工和计量与支付。

5.21问:

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中的混凝土(砂浆)强度、压实度、固体体积率、地基承载力等试验项目的检验结果是填写“见试验资料”还是填写具体数据?

答:

均应填写具体试验检测数据,不得填写“见试验资料”。

同时将相关的试验资料复印件附后。

原件存试验室。

5.22问:

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中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为“符合设计要求”、“不小于或不大于XX”等时,检验结果应如何填写?

答:

应填写实际量测的数据,不得填写“符合设计要求”或“大于设计要求”或“见施工记录”等语。

《标准》中在实测项目表中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栏,写为“符合设计要求”或“大于设计要求”的用语,是指示性的意思,因此,应将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栏的“符合设计要求”、“不小于或不大于XX”等,改写为该工程项目的检测项目设计的数据值或XX的具体数据,作为规定的要求值,以便对照核对。

5.41问:

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中的检验项目在实际施工中不存在时应如何对待?

答:

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中的检验项目在实际施工中不存在时,其检验结果栏不能空白,可盖章或手写:

“空白”、“设计无此项”或划一斜杠(/),以便确认检验是否漏项。

5.43问:

线外工程如何划分与质检?

答:

线外工程一般是指工程完成后,移交由其他单位或个人管理、使用、养护,其产权归使用者所有的工程。

如改移道路、水渠、河道等。

线外工程应与主线工程施工、质量质检评定、监理的程序一样进行,其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按线外工程的相应等级,按相关行业标准执行。

资料应按工程项目的类别、产权归属分别归档,以便于工程的验收移交。

5.44问:

软土地基处理、高边坡、滑坡处治、桥梁、隧道等施工过程的沉降、位移、变形观测资料应如何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答:

软土地基处理、高边坡、滑坡处治、桥梁、隧道等施工过程的沉降、位移、变形观测资料,是工程质量保证资料中的质量控制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交(竣)工时的必查资料,因此,软土地基处理、高边坡、滑坡处治、桥梁、隧道等施工过程的沉降、位移、变形观测点的设立、观测设备的埋设、施工过程的测量观测,都必须有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原始记录和质量检验报告单,及定期编制的变化关系曲线、数据分析图表、具体的物性参数、处理意见资料。

各工程的具体测量观测点的设立,测量观测的项目、周期和方法按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应填写的表格,没有规定时,可按有关规定的具体项目自行设计,报总监办批准。

测量观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按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类,独立成册。

需要在交(竣)工后继续测量观测的,还应将测量观测成果及观测点和有关设备,另外整理列表移交给工程的接收单位。

5.45问:

质保资料哪些必须盖章,有什么要求?

答:

一般情况以下资料除应签字的以外,还应加盖有关单位的公章:

竣工图封面必须加盖施工、监理法人单位的公章。

竣工图的每页应在图标栏上方空白处或图纸背面盖竣工图章。

试验资料必须加盖形成资料的试验室公章;凡由几个单位同时对此资料负责的,就必须由所负责的单位加盖公章;下列资料必须同时加盖施工、监理机构的公章(工地使用的公章):

1、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2、变更申请批复单;

3、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4、质量检验申请批复单;

5、中间交工证书。

具体要求为:

所有盖章均应使用不易退色的红色印泥。

凡盖有公章的资料,同时还必须有具体的负责人的签字(或在存档的底稿上签字)。

5.49问:

质保资料内容出现错误应如何修改?

答:

一般不得修改,确须修改,严禁使用涂改液和涂擦,应在改动处划上两条水平线,在上方或右方写正确数据,并在划线处用红色印泥盖修改人私章或校正章。

校正章尺寸一般为30×15mm,文字分上下两行,上一行为单位名称,下一行为校正章三字。

5.51问:

《工程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监表2)对附件有什么要求?

答:

《工程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是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由施工承包人在拟开始施工的分项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具备了可以施工的条件后,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批准开工的报告文件,它要求的主要附件有: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工艺等)、原材料进场数量及质量保证、进场复检试验资料、用于施工的标准试验资料,人员、机械进场资料、施工测量放样资料等,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核对批准后方可开始施工。

6.3问:

监理无法独立抽检的,如预应力张拉、弯沉等,是否可以与承包人一起检验,评定如何进行?

答:

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张拉及项目检测,是在施工中一次同时完成的,张拉应力值和张拉伸长率监理工程师是无法在事后施行抽检的,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全过程旁站,除监督、校验外可采用亲自详细量测和单独记录10~20%张拉束的张拉数据,作为监理的抽检数据填入资料;弯沉试验,监理工程师可与承包商或有检测资质的单位一起共同参与检测,数据由承包商进行整理、汇总评定,监理工程师可不再单独进行抽检,检测数据由施工、监理单位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