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445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基础,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一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第一节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加快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亿亩以上,力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达到600亿公斤。

在粮食主产区的95个县(市、区),实施水利设施、基本农田、防灾减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粮食物流、农业机械化等八大工程,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0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000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以建设“吨粮田”为目标力争每个主产县(市、区)建设1—2个万亩高产示范方。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5%,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

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探索建立有利于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二节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围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畜牧业、果蔬花卉园艺业。

到2015年,畜牧、花卉、蔬菜、林果和水产五个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

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和生产布局,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

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集群。

巩固提高京广铁路沿线、南阳盆地和豫东平原的传统生猪产区生产能力,扩大豫西、豫南浅山丘陵区的生猪养殖规模。

支持建设良种肉牛规模养殖场,重点发展豫西南和豫东平原两大肉牛基地。

继续抓好沿黄地区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奶业基地建设,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

大力发展豫北、豫东肉禽和豫南水禽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集约化规模养殖场。

实施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工程和动物防疫体系、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和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加快发展饲料产业,把郑汴饲料主产区打造成全国高科技饲料生产基地。

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核心区。

  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积极推进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

充分发挥花卉苗木产业的先导作用,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建设郑州、许昌、洛阳、豫东开封商丘、豫南南阳信阳、豫北濮阳安阳六大花卉核心产区。

重点扶持30个花卉产业强县,加快发展高档花卉和鲜切花生产,壮大观赏苗木产业,支持省农科院建设花卉研发平台,创新开发我省传统名花切花,力争到2015年全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

建设郑州航空港区花卉综合物流园区和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扩大花卉外销规模。

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在优势区域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建设2600万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重点在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提高“菜篮子”保障能力。

加快发展花生、芝麻等优质特色油料作物,建设2400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

积极发展优质茶产业,重点打造大别桐柏和伏牛丹江两大茶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大力开发红茶新产品,培育豫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加快推进林果业发展,建设豫西、豫南高标准林果种植基地和沿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支持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建成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大力开发林果加工产品。

实施水产良种工程,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

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棉花、烟草、食用菌、蚕丝等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生物农业。

大力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农业,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

以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用品制造为重点方向,加大生物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建设国家级生物农业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种业,组建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良种繁育和新品种开发,深化种业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具有国内顶尖水平的种业企业,提高种业集聚发展水平。

构建以工促农的新格局。

加快推进农村分工分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专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第三节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推广龙头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联动发展等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建设全产业链企业集团,积极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在我省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和总部或区域性总部。

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

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力争“十二五”末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600家以上、超十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百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家以上,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省农户的比重提高到60%。

积极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继续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争取五年免费培训260万人次。

第四节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集合农业科研院所力量,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五年培育小麦、玉米主导新品种各5—6个,完成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一次。

加强粮食主产县的植保、测土配方施肥、水利技术推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建设。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召回退出等监管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建设农业市场信息监测预警等应用系统,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农业信息和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和气象信息“落地入户”水平。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提升气象防灾服务能力。

第二章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扩大集中供气规模。

积极发展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第二节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

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农村文化惠民工程。

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

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推广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统筹农村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第三节分类指导新农村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农民自愿、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管理,合理安排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在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加快推进村庄整合,通过城市和产业辐射带动,建设新型居住社区。

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地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中心村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有步骤地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村镇集聚。

加强农村危房改造。

加快推动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完成35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第四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

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强以工代赈,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对偏远山区、生态脆弱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村,有序开展易地搬迁扶贫。

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加大对革命老区县、贫困县、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的扶持力度,在交通、教育、民生、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五年力争完成5000个左右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再解决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

专栏6农村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将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0%左右。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

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

  农村沼气建设工程:

在适宜地区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00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1000处,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示范点1000处。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2012年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完成现有37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及国有林场职工危房改造5866户。

  农村清洁工程:

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三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

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土地权属管理,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确权登记。

加快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交易所,重点解决土地流转中的信息对接、价格评估、利益保障等问题。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探索农村资产资本化的有效途径。

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

  完善农业投入保障机制。

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重点,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用于农业的投入总量和增量均有提高。

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加大对农业大县的奖励补助和转移支付力度,使其人均财力接近全省县级平均水平。

鼓励县级整合使用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开发新型农村金融产品,扩大农村信贷规模。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创新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引导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协调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供销社和农垦体制改革。

加快水利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水价改革。

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乡村债务清理化解等农村综合改革。

积极推进信阳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和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