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659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docx

《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docx

终极版遥感题库整合DOC

一、名词解释

1.绝对黑体:

指能够全部吸收而没有反射电磁波的理想物体。

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电磁辐射:

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多波段遥感:

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维恩位移定律:

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

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2.大气窗口: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

对传感器而言,大气对电磁波有影响,有些波段的电磁波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的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

3.图像融合:

由于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量有限,难以满足应用需要,而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又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光谱分辨率以及不同的极化方式,因此,需将这些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这个过程即图像融合。

4.距离分辨力:

指侧视雷达在发射脉冲方向上能分辨地物最小距离的能力。

它与脉冲宽度有关,而与距离无关。

5.特征选择:

指从原有的m个测量值集合中,按某一规则选择出n个特征,以减少参加分类的特征图像的数目,从而从原始信息中抽取能更好的进行分类的特征图像。

即使用最少的影像数据最好的进行分类。

6.监督法分类:

根据已知的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其中利用一定数量的已知类别函数中求解待定参数的过程称之为学习或训练,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依据判别准则对该样本的所属类别作出判定。

7.传感器定标:

指传感器探测值的标定过程方法,用以确定传感器入口处的准确辐射值。

8.方位分辨力:

相邻的两束脉冲之间,能分辨出的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称为方位分辨率。

9.特征变换:

将原始图像通过一定的数字变换生成一组新的特征图像,这一组新图像信息集中

1、多波段遥感:

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

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

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5、多源信息复合:

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

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督分类:

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多源信息复合:

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

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

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

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

磁波与电磁波谱:

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

垂直摄影与倾斜摄影:

摄影机主光轴与地面垂直;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

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

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

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遥感:

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

平台:

用来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

电磁波:

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感光度:

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程度。

三基色:

三基色中的任何一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二基色混合而成。

分辨率:

在图像上显示出有差别并能加以区分的两物体间的最小间距。

黑体:

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

亮度系数:

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亮度温度:

与地物有着相同辐射量的相应黑体的绝对温度即地物的亮度温度。

高光谱遥感:

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

称为穿透深度D:

电磁波振幅减少e分之一倍的穿透深度。

合成孔径雷达:

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测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叶面积指数:

植物所有叶子的累加面积总和与覆盖地面面积之比。

归一化植被指数(RVI):

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减去红光波段的反射值的差与二者之和的比值。

遥感影像的配准:

包括遥感影像相对于地面坐标的配准校正、遥感影像相对于地图投影坐标系统的配准校正,以及不同类型或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之间的几何配准和复合分析,以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

主动遥感:

传感器本身能够主动向外发射电磁波的遥感方式。

大气闪烁:

电磁波穿过大气层时发生的抖动现象。

频率:

单位时间中通过某一给定点的波峰数目。

1.遥感:

广义泛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狭义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侧重狭义概念的回答。

3.波谱分辨率:

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波谱分辨率愈高。

4.瞬时视场角:

扫描镜在一瞬时时间可以视为静止状态,此时接受到的目标地物的电磁波辐射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角度之内,这个角度即瞬时视场角。

5.雷达:

即无线电测距与定位,它是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在很短时间内,向目标地物发射一束很窄的大功率电磁波脉冲,然后用同一天线接收目标地物反射的回波信号而进行显示的一种传感器。

7.地图投影:

是地图的数学基础,是一种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其实质是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的地理坐标(经纬度)和平面上直角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10.数字地形模型(DTM):

是定义于二维区域上的一个有限项的向量序列,它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

二、填空题

5、遥感的特点是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经济性;局限性

6、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

7、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投影距离的影响;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

8、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10、大气对辐射散射后,有相当一部分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称为程辐射。

17、物体表面状况不同,反射率也不同。

物体的反射状况可分为三种,即漫反射、镜面反射、实际地物反射。

22、常用的植被指数有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差值植被指数等。

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

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

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

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1、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总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

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

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3、Landsat的轨道是  太阳  同步轨道,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1、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

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8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1、大气的散射作用有三种情况:

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2、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

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

3、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8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4、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8、遥感技术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GIS数据库的数据源、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高程数据。

1、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即仪器本身的误差  和大气的影响  。

2、大气对辐射散射后,有相当一部分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称为程辐射。

3、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指通过比较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度。

其主要方法有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回归分析法  。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平台的位置、地形的起伏、地表的曲率、大气的折射、地球的自转。

三、判断

(×)航空遥感的平台比卫星低,因此航空遥感图象的空间分辨率总比卫星遥感图象的分辨率高。

(√)辐射计和红外辐射计都是非成像传感器.

(×)收集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

(×)高光谱传感器是遥感发展中的新技术,其成像光谱数据不受大气、遥感平台姿势等影响。

(√)由于大气对微波的影响很小,因此雷达可以全天候获取地面图像。

(×)1TM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都是30米。

(×)2IKNOS卫星是当前空间分辨率最高的陆地卫星。

(√)3Landsat卫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历史最悠久的对地观测卫星。

(×)4HRV是Landsat卫星的传感器。

(√)5水体一般在卫星图像上易于判读,是识别其它地物的重要标志。

(×)6Landsat4~7重复周期为16天,有利于对地表事物的动态监测。

四、问答题

8、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17、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6分)直接解译标志:

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

相关关系。

18、遥感识别地物的原理。

根据传感器所接受到的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地物。

(1)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

(2)同类地物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

19、太阳辐射的光谱特性有哪些?

(1)太阳辐射光谱曲线与温度为5900k的理想黑体辐射曲线相似;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0.3-1.3um,最大辐射强度位于0.47um左右;(3)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以后,各波段的能量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

20、美国陆地卫星MSS的工作原理。

(1)MSS-10.5-0.6um蓝绿光波段。

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力。

(2)MSS-20.6-0.7um橙红光波段。

对水体的浑浊度等有较的反映。

(3)MSS-30.7-0.8um属可见光中地红光和近红外波段。

对水体几湿地地反映明显;对植物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反映。

(4)MSS-40.8-1.1um属近红外波段。

水陆界线更加明显;对植被的反映与相似,对比性更强。

22、试述航空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1)空间分辨率高;

(2)灵活方便;(3)历史悠久;(4)可作为实验系统;局限性:

(1)工作量大;

(2)工艺周期长;(3)受天气条件限制大;(4)大气散射的影响

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丰富的信息量

(2)直观性强(3)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4)现实性强

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

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

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

符号注记层的生成

影像地图图面配置

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

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

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要点:

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

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2、遥感的特点是什么?

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经济性;局限性

3、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

投影距离的影响;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

5、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2、试述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

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3、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直接解译标志:

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

相关关系。

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

2、简述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1遥感图像的选择

2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

3图像的解译

4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

5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

6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

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1、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

b)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

(1)大气状况的影响

(2)下垫面的影响

(3)其他因素的影响

1、NOAA气象卫星属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00km,倾斜角98°,节点周期102min,重访周期11d。

AVHRR有5个通道:

0.58—0.68微米探测白天云、地表。

0.75—1.0微米探测云、水泥、植被、水。

3.55—3.93微米探测火灾、夜间海温。

10.3—11.3微米探测海、陆、云顶温度。

11.4—12.4微米探测海、陆、云顶温度。

2、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线的强度。

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佳,这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

3、TM图像的2、3、4波段的黑白透明正片分别通过蓝、绿、红滤光系统,即可合成标准假彩色图像。

在其上,植被显示红色;城镇一般为灰蓝色;水体与河流呈兰色;雪饿云则为白色等。

4、

(1)在农业、林业方面的应用;

(2)在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3)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

(4)环境监测: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以及海洋污染等进行监测。

5、

(1)对比度变换;

(2)空间滤波;(3)彩色变换;(4)图像运算;(5)多光谱变换。

1、RS、GPS、GIS的最后一个单词均含有“S”,人们习惯将这三种技术合称为“3S”技术。

(1)GIS的功能:

数据采集、地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与属性分析、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现;

(2)GPS的功能:

精确的定位能力、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3)RS的功能:

GIS数据库的数据源、利用遥感数字影像获取地面高程,更新GIS中高程数据。

2、

(1)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识别;

(2)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

(3)建立适用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

(4)模式识别与专家系统相结合;

(5)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2、

(1)投影距离的影响;

(2)投影面倾斜:

(3)地形起伏的影响。

1、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将遥感分为哪几类?

(1)紫外遥感;

(2)可见光遥感;(3)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2、气球遥感的特点及局限性。

(1)技术简单;

(2)安排实验灵活方便;(3)价格低廉;(4)吊舱自由姿态比较稳定;(5)填补了空白。

局限性:

受地域影响和气像条件限制。

3、彩红外像片的优点有哪些?

(1)消除了短波蓝光散射的影响,使像片反差得到改善;

  

(2)影像清晰度更高;

(3)色彩更为鲜艳。

4、黑白像片的判读方法主要有哪些?

(1)直接判定法;

(2)对比分析法;(3)逻辑推理法。

5、中心投影的成像特征有哪些?

(1)点的像还是点;

(2)直线的像;(3)曲线的像。

1、试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

(1)大气的吸收;

(2)大气的散射作用;(3)大气的反射作用。

二、简答题

1.分析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

说明波谱特性在遥感中的作用。

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各类绿色植物具有相似的反射波谱特性,以区分植被与其他地物。

(1)由于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色反射作用强,因而在可见光的绿波段有波峰,而在蓝、红波段则有吸收带;

(2)在近红外波段(0.8-1.1微米)有一个反射的陡坡,形成了植被的独有特征;

(3)在近红外波段(1.3-2.5微米)受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但是,由于植被中又分有很多的子类,以及受到季节、病虫害、含水量、波谱段不同等影响使得植物波谱间依然存在细部差别。

波谱特性的重要性:

由于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有着不同的反射率这一特性,使得地物的波谱特性成为研究遥感成像机理,选择遥感波谱段、设计遥感仪器的依据;在外业测量中,它是选择合适的飞行时间和飞行方向的基础资料;有效地进行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前提之一;用户判读、识别、分析遥感影像的基础;定量遥感的基础。

3.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依据有哪些,有哪些影响因素?

地物的景物特征:

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

影响因素包括:

地物本身复杂性,传感器的性能以及目视能力。

4.写出ISODATA的中文全称和步骤。

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

步骤:

1)初始化;2)选择初始中心;3)按一定规则(如距离最小)对所有像元划分;

4)重新计算每个集群的均值和方差;按初始化的参数进行分裂和合并;

5)结束,迭代次数或者两次迭代之间类别均值变化小于阈值;

6)否则,重复3-5;7)确认类别,精度评定。

6.写出MODIS中文全称,指出其特点。

MODIS即中等分辨力成像光谱仪,其特点是:

波段不连续,数量少(36个),地面分辨率较低(星下点离间分辨率为250M,500M,1000M),每1-2天可覆盖全球一遍,主要用于大气、海洋和陆地探测。

7.遥感的基础是什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遥感的基础是地物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的性质不同。

根据地物的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特性的不同,可以传感器成像获取图像,利用遥感图像来进行地物分类、识别、变化检测等。

8.影响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判读方法?

答:

影响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因素有:

1)地物本身的复杂性,如存在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现象及地物纹理特性的复杂性。

2)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如几何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

3)目视能力的影响,不同的人视力和色彩分辨力不同,影响目视判读。

为了很好的克服上述问题,有这么些常用判读方法:

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事项动态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

9.为何要进行图像融合,其目的是什么?

答:

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量有限,往往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通过图像融合可以从不同的遥感图像中获取的更多的有用的信息,补充单一传感器的不足。

图像融合是指将多元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

图像融合可以分成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

像素级融合对原始图像及预处理各阶段上产生的信息分别进行融合处理,以增加图像中的有用信息成分,改善图像处理效果。

特征级融合能以高的置信度来提取有用的图像特征。

决策级融合允许来自多元数据在最高抽象层次上被有效利用。

10.叙述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答:

遥感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门技术。

具体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幻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得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

三、论述题

1.若用R代表地学的真实信息,R′代表从遥感图像上提取的信息,我们利用遥感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ΔR=R—R′=min,试分析导致ΔR的因素,如何使其min?

由于在遥感图像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几何变形和辐射变形,在图象变换、特征选择过程以及信息提取等方面也存在误差,使得ΔR的出现不可避免。

但是通过分析误差成因,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这些误差,使得ΔR=R—R′=min。

几何变形主要来源于以下:

(1)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

(2)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的影响(3)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4)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像变形(5)大气折射所引起的图像变形(6)地球自转的影响

对于几何变形,可通过几何处理来进行误差纠正,包括粗纠正和精纠正。

辐射变形是指传感器接收到的地磁波能量与目标本身辐射的能量不一致,可通过辐射校正来校正或消除其影响。

特征变换有利于区分感兴趣的地物,而特征选择在于选择最佳的有利于分类的特征而不影响分类精度。

信息提取有目视判读和计算机分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分类结果还存在一定误差。

通过提高图像预处理的精度以及改进分类算法来提高信息提取的精度。

2.叙述遥感图像监督法分类的基本原理,请你设计一个完整的框架以实现遥感图像的监督法分类,指出每一步的功能。

在事先知道样本区类别的信息的情况下对非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即监督法分类。

其基本思想如下:

首先,利用已知的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