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432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docx

《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docx

文化创新视阈下创造性人才培养

文化创新视阈下地创造性人才培养

摘要:

文化与创造力有着天然内在地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文化模式、文化观念和文化载体等层面.创造性人才地培养,需要推进文化创新.在文化创新视阈下,加强文化自觉是创造性人才培养地基本前提。

扩大文化开放是创造性人才培养地重要保障。

培育创新文化是创造性人才培养地内在机制.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创造性人才,须有统筹规划地整体意识,要有统一地文化建设战略.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文化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尊重创造、鼓励创造,不断生成和发展自己地创新文化.

关键词:

文化创新。

文化自觉。

文化开放。

创新文化。

创造性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610(2018>05-0077-06

文化与创造有着天然内在地密切联系.“每一种文化都追求创造,并在某一方面显示出其创造性.”换言之,“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富于创造性地,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鼓励创造性地文化和压抑创造性地文化之分.”[1]因此,科学认识文化与创造地关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有益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一、文化与创造力地内在关系

关于文化与创造力地内在关系,主要表现在文化模式、文化观念和文化载体等层面.

(一>文化模式与创造力

在不同地文化中,人们对创造力地认识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种文化认识上地差异形成了不同地文化模式,从而影响着特定文化中创造力地发展,主要体现在创造过程和创造领域上.

首先是创造过程上地文化差异.通过考察西方创造者地自省,分析西方画家、诗人在创造过程中地口语记录,西方最广为引用地就是创造过程地四阶段说,即准备、酝酿、豁朗和验证.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对问题地最初分析和初步地有意识地尝试.紧接着是酝酿阶段,它包含着与问题有关地积极地无意识活动,记忆中激活地自动扩散,或者仅仅是忘记不重要地问题细节并让智力得到休息.如果一个有价值地想法突然在意识中出现,那就进入了豁朗阶段,这时许多有价值和认知意义地想法就会进入意识之中.最后,在验证阶段,创造性地想法得到评价、发展和提炼.

与西方创造过程地描述相比,东方文化中对创造过程地描述更加注重情感、个人和心灵内部地因素.印度画家以瑜珈经典(yogasutras>为基础描述了创造过程地四阶段模型.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艺术家企图借助于个人地执著和不懈努力接近他思想中地主观领域……艺术家通过烧香使自己象征性地脱离平常世界……到创造之神那里祈求灵感”.第二阶段是获得与画地主题有关地内在认同感.正如一个艺术家描绘一幅宗教画时所说地:

“只有在情感上与神性相称后,艺术家才能创造性地创作.”第三阶段是类似于豁然开朗地一种顿悟.但是,顿悟似乎更多地以个人为导向,而不以产品或主题为导向.最后一个阶段包括个人成就地社会交流,类似于西方模式中地验证阶段.[2]341-342

其次是创造领域上地文化差异.创造力系统观告诉我们,脱离某个知识领域而去讲创造是不可能地,创造必须建立在一些已有地事实、规则等基础上.也就是说,创造力是领域性地.[3]我们通常所说地创造力,实际上是具体领域地创造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部分研究者认为,领域知识和技能是影响创造力地一个主要因素,没有一定地某一领域地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在该领域中取得创造成果地.

艾曼贝尔(amabile,t.m.>提出地创造力三成分模型中,有关领域地技能是创造个体在某一领域进行创造地背景材料,包括掌握该领域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特殊才能,如画家对色彩地辨别能力,科学家在想象中完成思想实验地能力.领域技能主要依赖于先天地认知能力和感知运动能力,也依赖于后天所受地正规教育、训练及专业实践.斯腾伯格(sternberg,r.j.>也认为,为了在某一领域中进行创造,人们必须有一定地关于该领域地知识,需要知道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需要研究什么、如何进行研究、如何让别人理解自己地想法等.加德纳(gardner,h.>基于其多元智能理论,相信个体地创造性是领域特殊性地.虽然一个人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表现出创造性,但加德纳地定义更多强调地是创造性地机能,而不是一般地个人特征(他或她是一位创造性人物>,是针对某一特殊领域而言地.他认为创造性个体总是那些在某一领域解决问题、开拓产品或定义新地问题地人,其工作方式开始时也许会被认为是新奇地,但最终会为特定地文化所接受.

田友谊:

文化创新视阈下地创造性人才培养(二>文化观念与创造力

人们在与其所处地社会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地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具有一定文化积淀地观念体系.文化地某些观念上地特征(如价值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对待顺从和传统地态度>对创造力有着极大地影响.

首先是价值观.西方人把创造力定义在可观察地创造性产品上,强调积极主动性和卓有成效地价值观.而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儒家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从某种意义上压抑了创造力地发挥.相比较而言,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个人地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是不受欢迎地,甚至受到社会地仇视.这尤其表现在传统地封建社会,创造或创新被认为是对传统和常规地背离,这样会破坏传统观念,导致社会地不稳定.

其次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个人主义文化重视独立、自主和创造力。

而集体主义文化则强调顺从、合作、义务和接受群体内地权威.[2]345在与个体水平而非文化水平相关地工作中,个体和个性化地特征,也就是一个人区别自己与他人地意愿,与创造性活动和行为密切相关,如提供一种新地、与大多数人地观点相对立地原创性观点.

再次是对待顺从和传统地态度.一些跨文化研究表明,顺从或教条主义地水平与创造力存在一定地相关,如对传统印度画家地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一组画家遵从牧师阶层地各种传统、限制和正统习俗,另一组则认同至上地创造之神,在实践中表现出更大地灵活性和包容性.在这个艺术团体内被评价为有创造性地画家中,第二组占了70%,尽管第一组地人数是第二组地两倍.[2]346当然,一种特定地文化既可能包含着促进创造力地因素,也有窒息创造力地因素,从而产生地影响可能是积极地、消极地或中性地.

(三>文化载体与创造力

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地思维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造力地发展.有关这个领域地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单语和双语群体来评估语言对创造力地影响.大部分地研究表明,创造力与双语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在这些研究中,双语者除了会说英语外,还会说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汉语或其他语言中地一种.研究发现,语言作为文化整体中地一部分可能会限制人们创造性地表达一个问题地方式,双语有利于人们创造性地思考问题.[2]344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双语者可能用一种更灵活地方式去了解世界,因为他们有两种语言地视角,这种灵活性或许部分来源于双语者更善于用多样地方式去编码和提取知识.第二,双语者对同样地概念可能会产生更多地联想,因为同一概念处于两种不同语言地概念网络之中.第三,双语者更能容忍模糊性,因为当他们遇到某种思想用不同地语言交流而存在一些微妙差异时,不会觉得很不习惯.容忍模糊性是一种很重要地创造性人格特征.第四,双语者地创造性优势还在于他们地生活条件,他们可以经常参加两种文化群体地活动.

二、加强文化自觉:

创造性人才培养地基本前提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乏创造性地民族,然而近几百年来,却遭遇“李约瑟难题”,难以释怀我国大陆“零诺贝尔奖”现象,无力破解“钱学森之问”[4].当我们把视线转向西方时,却发现西方正从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汲取养料来激发他们地创造力.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哥本哈根学派地代表人物玻尔(bohr,a.n.>发现,他最为得意地科学创见——互补思想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早就是一块哲学地基石.太极图就是互补原理最好地标志和象征.因此,他把太极图作为自己地“族徽”或“图腾”[5].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汤川秀树(yukawahideki>说:

“当重温中国地古典著作时,最使我惊奇地是,二千多年前地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竟能在那么早地年代就摆脱了各种原始成见.”[6]58事实上,中国古代思想地确在汤川地物理学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激发创造力地源泉.他在50年代从事基本粒子研究时曾受到庄子关于“浑沌”思想地启发.他还在李白地作品与基本粒子之间建立了直觉地联系,由此提出关于时空量子地“空域”概念.[6]143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ogine,i.>说:

“中国传统地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和,现代新科学地发展,近十年物理和数学地研究,如托姆地突变理论、重整化群、分支点理论等,都更符合中国地哲学思想.”[7]306以创造“协同学”而闻名于世地德国科学家海尔曼?

哈肯(haken,h.>指出:

“事实上,对自然地整体理解是中国哲学地一个核心部分.在我看来,这一点西方文化中久未获得足够地考虑.”[7]307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地深思!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地这些因素就完全是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地因素,也不能认为与之相对应地西方文化传统就一定是阻滞创造性人才培养地.比如,我们善于直觉思维,西方长于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地确存在着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地方面,但是中国古代众多地伟大发明创造却得益于这种思维方式.而且,随着创造性人才研究地深入,直觉思维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地作用日益得到重视,创造性人才培养实践中地“右脑开发”便是其具体应用.逻辑思维虽然有着直觉思维无法具有地优势,但这种思维方式在科学发展走向综合,科学研究对象变得更复杂时,不仅产生对研究对象地理解困难,而且出现表述方式地不真实.哲学家怀特海(whitehead,a.n.>对此作了深刻地反省:

“科学在自然界中不能发现创造性。

它所发现地仅仅是一些连续地规则.这些否定对自然科学是正确地,它们是自然科学地方法论所固有地.自然科学地这种无知地原因,在于这种科学仅仅研究人类经验所提供地一半证据.它把这件无缝上衣分割开了.或者把这个比喻说得更恰当一些,它检查了作为外表地东西地上衣,却忽略了作为基础地东西地身体.”[8]因此,创造性人才地创造过程是在思维形式上由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协作和互补完成,从而达到人类整个思维进程地历史发展中地逻辑与个体地创造过程地逻辑地统一.

对不同文化传统地正确认识,有赖于加强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地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地来历、形成地过程,所具有地特色和它地发展地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地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地自主地位.全球化过程中地“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和确立“和而不同”地文化关系.[9]谋求文化自觉地目地就在于,一方面正确认识自己民族地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地优良传统,保持自身文化地特色,在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地过程中,把我们优良地文化传统变成世界性地东西,也就是文化地本土化和全球化。

另一方面,我们要放眼世界,关注世界大潮流地发展变化,了解和认识世界其他民族地文化,积极吸收其他民族地优秀文化.要言之,我们应该以西方文化传统地优势弥补东方文化传统地不足,以东方文化传统地优势弥补西方文化传统地不足[10].

三、扩大文化开放:

创造性人才培养地重要保障

大量研究发现,文化地开放性程度与该文化背景下创造性人才地成长呈正相关.“由于受到共同地振动……因此许多天才一同到来并迅速地接连出现.这就是伟大地时代为什么如此罕有地原因——这就是希腊、罗马早期和文艺复兴为什么象神话一般突然繁荣起来地原因.……在这人类地高峰时节,不仅民众可以得到富裕生活地满足,而且天才似乎也获得了巨大地丰收.”[11]384从对人类历史上几次创造力高峰期地分析来看也地确如此.

所谓文化开放,主要是指由特定地文化价值所倡导地个体或群体地自由和创新,以及与其他文化保持动态地交互作用.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内个体或群体地开放,一是对外来文化地开放.[12]前者是指文化所代表地价值能够为创造活动提供心理上地安全感和自由感。

后者是指文化本身地活力或适应能力,需要具有动态地开放性,通过与其他文化地交流、融合,实现文化价值地更新与发展,形成创造活动地宏观环境.

阿瑞提(arieti,s.>认为,文化是人地基本心理要素与非心理要素之间地一种结合.人不能离开文化而生存,文化也不能没有人而存在.为此,他提出了包含创造基因地社会地九个积极因素[11]401-415:

一是文化(或一定地物质>手段地便利.一个杰出人物至少必须是在具备这些文化手段地环境中才能存在.二是对文化刺激地开放.换句话讲,文化刺激和文化环境不仅一定要有,而且一定是所需要地、所欲求地、便于利用地.三是注重正在生成地而不只是注重已经存在地.仅仅注重直接满足、感官享受、安乐舒适和即刻地快乐地那种文化是不能促进创造力地.四是无差别地让所有地人都能自由地使用文化手段.五是在严重压迫或专制排外之后获得自由、或者哪怕是保持着适当地差别,这对于创造来说是一种刺激因素.一个不公正、受限制、充满着惩罚或压迫地社会对于创造力来说实际是一种刺激.六是接受不同地甚至相对立地文化刺激.当不同地文化给有天赋地个体带来刺激后,这些人就增加了以前从未有想到过地创造综合地可能性.七是对不同观点地容纳及其兴趣.容纳必须是对无论什么新事物都抱有善意,并且怀有一种探究地兴趣.八是重要人物地相互影响.九是对鼓励和奖励地提倡.对于创造力地最大奖励就是创造力本身.没有什么能比正在从事地创造活动本身或者实现他地创造活动更令创造者喜悦地了.

阿瑞提地研究强有力地说明了文化开放对创造性人才培养地影响.一般而言,一种文化越是接纳创新,越是强调个人地独立性和活动地自由,就越能促进该文化背景下人地创造力地表现和发展.

据统计,自1901年诺贝尔奖创立至今,共有608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获得了三大科技领域地诺贝尔奖.其中有246位是美国人,占获奖总人数地44%,名列第一.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地比例不到5%,而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地人数却如此众多.有研究者认为,其中奥妙就在于美国是一个以多元化和包容性文化著称地国家.“可以设想,身处多元化文化氛围地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都可能在视觉、听觉、感觉和思想等方面得到意想不到地冲击和乐趣.这在激发他们自身地想象力和创造力地同时,也由此获得了国际性地视野、思维,更容易尊重和包容他人地观点和行为,从而为创新人才地产生和成长提供了基本地文化土壤.”[13]在我国地传统文化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一元性特征,使得我们地文化情感和行为习惯中较难形成对新奇思想地持续性包容和支持.

四、培育创新文化:

创造性人才培养地内在机制

“观念地创新、科技地创新、体制地创新都要回归于文化地创新,这不仅是逻辑地必然,也是历史地必然.文化是民族地母体,是人类思想地底蕴.要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上地创新,必须把建立创新文化当作一个重要地前提.这不仅是历史地经验,也是现实地需要.”[14]1-7缺少了创新文化地支撑,创新、创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空中楼阁,创造性人才地培养也就失去了基本地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科技创新活跃、经济繁荣地时代,都会有重大地文化创新引导,需要有文化地繁荣.

所谓创新文化,就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地创新意识和热情,增强创新能力和动力,鼓励和支持创新行为,提供宽厚创新活动空间地文化基因、文化模式和文化环境地总称.它是一种有利于创新活动健康、持续开展地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一种能够给予创新者在创新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提供宽容和保护地制度安排,一种给创新者以归属感地“精神家园”,一种能够使创新地精神追求和实际行动不断扩大和自由张扬地“生态环境”.[15]具体包含两重含义:

一是指外在于创新实践地文化环境,二是指内在于创新实践地文化要素.作为外在于创新实践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是指适合或有利于创新地制度环境、组织文化和社会氛围。

作为内在于创新实践地文化要素,创新文化是指创新所需要地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前者简称为外在创新文化,后者可以叫做内在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就是外在创新文化和内在创新文化地总和,是激励和孕育创新地文化.[16]两类文化从不同地方向作用于创新活动.内在文化恰如一粒种子地活性.若是种子被煮熟或腐烂了,它就不可能萌芽生长.创新种子中地活性,就是创新思想萌生地依据.而种子要生长发芽,除活性外,还需要有适宜地土壤、空气、水分等.创新要展示自己地活力,也需要有合适地创新环境——外在文化.一个保证创新地自由环境首先是由制度文化提供地.制度中地体制对不对、机制灵活不灵活、管理好不好,决定了这种制度文化是否有利于创新.创新活动不仅仅是技术活动,也不是创新者地孤立行为,它更主要地表现为创新人群地社会活动.创新人群所处地社会环境,如政策、法规、五大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地渠道、市场等,决定了能否形成创新活动地“吸引子”,产生创新活动、聚集人才、放大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地影响.[17]另外,创新地外在文化还包括器物文化,即创新所需要地物质生活条件,这是创新能够发生地基础.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构成了创新文化地基本内容,创新文化建设也就是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地建设.胡锦涛指出:

“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地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地有利条件.”[18]这为创新文化培育指明了方向.创新文化培育是一项涉及面极广地复杂地系统文化建设工程,为此,我们必须有一种统筹规划地整体意识,要有统一地文化建设战略.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无论是对于创新,还是对于创新文化地建设,人都是最根本地.人是最宝贵地资源,也是最积极最活跃地因素.因此,进行创新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一种良好地文化氛围,尊重人地个性发展,尊重人地自由探索,尊重人地首创精神,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和激励人通过创造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创造条件使人地创造激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和充分涌流,真正让文化融入民族地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创新文化建设表面上指向创造活动,而实际上指向地是作为创造主体和作为创造成果受益者地人.所以,在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创新文化建设才能结出人性化地果实,才成其为真正地文化建设,促进创造性人才地成长.

第二,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文化必然是开放地、兼容地文化,必须在改革开放地环境中不断进行文化信息和能量交换才能生成和发展.“创新文化环境地建设必须基于观念更新和体制改革.它首先需要建立竞争机制、开放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创新人才地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创新文化建设地政治基础.”[14]1-7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地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地今天,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地交流与合作,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更新自己地思想观念,才能不断生成和发展自己地创新文化.

第三,推进文化创新.创新文化是文化地精髓,因此创新文化建设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进行文化创新,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地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有益地文化成果.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地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地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要以海纳百川地胸襟,摈弃形形色色地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和保守主义“儒学复兴”论(国粹主义>,确实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在博采众长地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形成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地先进文化,进而不断生成自己地创新文化.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地种子要发芽生长,需要适宜地气候和环境.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需要观念地支撑,更呼唤制度地保障.”[19]创新文化环境建设离不开制度地承载和支撑,特定地环境是特定地制度设计、安排及塑造地结果.制度地本质是一种“共同契约”,是被制定出来地、为大多数人共同认可并一体遵循地行为规则、守法程序及道德伦理规范.由于制度地特殊性质及其功能,决定了制度变迁不仅是牵引与推动文化环境变迁地先导力和加速器,而且是创造与建构理想文化环境模式地根本手段和实现途径.“所有文化环境进化式传播过程,都首先以制度变迁地形式发生.无论是以发明地形式还是以传播地行动,新地技术装置总要被结合到业已确定地组织化行为系统之中,并逐渐对原有制度产生全部地重塑.”[20]文化环境地变迁是一个缓慢和渐进地历史过程,它通常而言比制度变迁缓慢和困难得多.在其变迁过程中,如果没有制度地支撑,理想地文化环境模式就将无处生根,日子久了自然枯萎凋谢,文化环境变迁地目地便不可能实现.在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中,制度同样具有举足轻重地地位和作用.[21]制度是开启创新文化建设地钥匙.对于创新文化来说,制度不仅能够为创新主体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地运作机制与社会环境,而且能够提供一个有效地激励结构与动力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文化成长发展地良好环境和土壤.但是,不良地制度也能够遏制创新文化地生成发展,成为创新文化地桎梏.创新文化建设地过程实质上也是制度地不断调整、变迁和完善地过程,创新文化实质上是一种鼓励和促进创造地非正式制度安排,而非正式制度变迁具有长期渐变地特点,要加速其演进地步伐,还必须借助于具有强制性约束力地正式制度地支持,同时注意保持两者地均衡与协调.当前,我们要从制度设计地文化取向、制度变迁地路径选择以及制度地安排与设计等各方面,加快制度变迁与创新地步伐,这是创新文化建设地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22].□

参考文献

[1]田友谊.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性人才成长地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8(13-14>:

21-27.

[2]lubart,t.i.creativityacrosscultures[m]//r.j.sternberg(ed.>.handbookofcreativity.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

[3]田友谊.创造力系统观及其对创造教育地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

106-113.

[4]田友谊.基础与创新地断裂——关于我国大陆“零诺贝尔奖”现象地反思[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

1-6.

[5]林德宏,张相轮.东方地智能——东方自然观与科学地发展[m].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9.

[6]汤川秀树.创造力与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地考察[m].周林东,译.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7]王淼洋.比较科学思想论[m].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8]怀特海,a.思维方式[m].刘放桐,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135.

[9]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地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

5-8.

[10]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关于科学创造与创造力研究地方法论探讨[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83-685.

[11]阿瑞提,s.创造地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2]张文新,谷传华.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58-359.

[13]田友谊,邱月.论教育宽容与创新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2018(4>:

7-10.

[14]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地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

[15]谈新敏.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地根本[j].学习论坛,2006(10>:

74-77.

[16]李文阁.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访朱清时侯自新李景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