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692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水工建筑部分第一期)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

湖北省**市

工程项目:

**市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江滩防洪圾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位于长江**江段的南岸,在**长江干堤昌大堤、**港堤、沈家营堤外临长江一侧。

工程范围从**、**分界至**电厂,全长3600m。

**河段上起迥风矶、下至西塞山,长约14.2km,系微弯单一河段,河宽950~2200m,深泓高程-13m~-20m。

弯曲半径为5.9km,弯曲系数为1.42。

河道进出口分别有迥风矶及西塞山控制河势。

长江主流从戴家洲河段左右汉汇合后主流斛挑向南,在上港闸与朝阳阁之间贴岸,经**矶等九里十三矶后,自然形成了弓型凹岸,下抵西塞山主流挑向北岸。

工程河段的长江干堤已实施加固工程,堤防为1级堤防。

昌大堤设计水位25.7m,堤顶高程27.7m,顶宽10m,边坡1:

3,堤外坡为砌块石护坡,堤外平台宽度高程22~21.5m,宽度30m,无防浪埔。

**港堤58+636~58+144段,设计水位25.6m,堤顶路面高程27.3m,顶宽12m,边坡1:

3,堤外坡为干砌块石护坡,防浪墙顶高27.6m;**港堤58+144~57+986段,堤顶路面高程26.6m,顶宽12m,堤外边坡1:

3,为干砌块石护坡,防浪墙顶高27.6m;**港堤57+986~57+290段,堤内为青山湖,堤顶路面高程26.6m,堤顶宽度12m,堤外为浆砌块石护坡,防浪墙顶高27.6m,临青山湖一侧堤脚有挡土墙。

沈家营堤57+290~56+879段,堤顶高程27.6m,堤外坡自22.73m以上边坡为1:

2.5,为干砌块石护坡。

沈家营堤56+879~56+675段,坝顶高程27.6m,堤顶宽度12m,堤顶至堤外滩地之间为高3.3m的挡墙,滩地外为码头的前缘,有垂直挡墙,挡墙高度1.5m。

本次治理工程主要为边滩清障工程、边滩平整工程、砼块护坡工程、铰链排护脚工程、上港闸出口港道延护工程等。

根据工程区的特点以及工程的主要内容,本工程的施工特性为:

(1)工程区位于城区堤外的江滩,水陆交通运输方便;

(2)工程区域呈长条带状,便于施工布置,工程施工较为便利;

(3)土方、砼块护坡、铰链排护脚工程可平行施工,节约工期;

(4)主要施工量为土方、护坡工程和护脚工程,部分铰链排护脚工程需在水下施工。

1.1.2水文及气象条件

(1)水文

根据汉口站资料,长江**段径流量、泥沙量有如下特点:

1)水量丰富,年径流量较大,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

2)输沙量较大,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

据汉口站至2004年资料,汉口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7052亿m3。

,历年最大流量76100m3s(1954年8月14日),最小流量2930m3s(1965年2月4日),多年平均流量22600m3s(1869~2001年)。

全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3%。

(2)气象

**市为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季节明强,冬冷爱热,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高气温40.3℃(1961.7.23),最低气温-11℃(1961.1.23)。

最大年降雨量2360mm,年平均降雨量1328.6mm,平均降雨日132d左右,多集中在4~8月。

全年无霜期平均264d,常年主导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最大风速23ms,年平均风速为2.17ms。

1.1.3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市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工程段内土层特性简述如下:

(1)杂填土:

主要由各种废渣、碎石、块石、矿石及生活垃圾等组成,厚度5~10m,呈稍湿~湿、中密~松散状态。

饱和度77~92%,天然孔隙比0.7~1.4,密度极不均匀。

(2)粘土:

褐色、褐灰、黄褐、灰绿色,刀切面光滑,结构较紧密,系中等压缩性土层,一般呈可塑状况,液性指数为0.39,局部呈软塑或硬塑状况,液性指数达0.06。

(3)壤土:

褐色、褐灰、褐黄色,刀切面不光滑,结构较紧密,含灰色斑点、炭质及肩植物,局部夹薄层粉砂透镜体,一般呈可塑状态,液性指数0.26,地层厚度2~4m,局部达11m。

(4)砂壤土:

灰色,粉砂粒含量高,砂粒达25.3%,粉粒达52.3%,有振动析水现象。

呈流塑~软塑状况,液性指数为0.83~1.36。

局部含粉砂夹少量杂色小砾石,厚度变化很大,薄至0.8m,厚至16.5m,一般厚度5~8m。

(5)淤泥:

灰色,呈流塑状态,结构松软,压缩性达,有臭味,见螺壳,厚度8m左右。

(6)淤泥质土:

含淤泥质的粘土、壤土及砂壤土,褐灰、灰褐色,呈软塑至可塑状态,液性指数0.67~0.94,含有机质及少量螺壳,结构不精密,具臭味,地层厚度10~20m。

(7)砂:

含粉砂、细砂及粗砂。

深灰、黄褐色,无粘性,结构中密,呈饱和状态,从上之下一般由粗到细,在中砂或粉细砂之间,可见厚度在23m以上。

1.1.4场地内外交通条件

施工区位于**城区,堤内为鄂黄公路,并可通过堤顶道路与滩地相连,且现状堤防有多个下堤路口,因此施工所需物资均可通过公路运至工程场地,施工船舶也可直接到返工程区。

上港闸上游的滩地较宽,但原有码头及鄂东长江大桥工地施工道路可供利用。

1.1.5建筑材料

**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包括:

护坡工程的粗砂及碎石垫层料、无纺布、护坡预制混凝土块、护脚铰链排预制混凝土、系排梁及封顶现浇混凝土、铰链排钢筋等。

粗砂及碎石垫层料、混凝土骨料、水泥、钢筋、无纺布、机织布及编织布等均可从市场上购买。

混凝土预制块和钢筋连接环也可从市场购买获得。

1.2合同项目及工作范围

防汛码头至凉亭山段外滩清障、滩面平整及岸坡防护、水下抛石等,详见图纸。

1.3供水、供电、通讯条件

1.3.1供水条件

本工程供水主要是混凝土生产和其它施工用水及生活设施用水等。

供水设施包括取水设备、供水池及供水管等。

设供水池1个,水池布置在混凝土拌和系统附近,水池容量10m3。

生产用水采用7.5kw抽水机直接从长江抽取。

生活用水拟利用当地居民原有供水系统。

1.3.2供电条件

根据招标檔,业主提供高压电源,计划在变压器低压侧直接接线。

另外配备一台6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1.3.3通讯条件

项目部主要成员配备手机,在工地施工现场采取手机联系。

1.4施工特点

(1)本工程施工区域比较集中,各段施工工序又不相同,施工区域环境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2)工期紧,受汛期、气象等条件影响,有效施工天数不多。

1.5施工工期及技术要求

工期要求:

根据招标檔要求,计划工期:

105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

2009年2月26日,计划竣工日期:

2009年5月21日。

技术要求:

根据招标文件质量要求来控制,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1.6施工总体规划说明

编制原则:

结合具体情况及我公司的实际施工水平,合理报价,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保本微利。

编制依据:

(1)《**市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水工建筑部分)》招标檔;

(2)《**市江滩防洪及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水工建筑部分)》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

(3)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主要有: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3)《水工砼施工规范》(DLT);

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

5)《砼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

6)标准水泥

(一)普通水泥

(二)特种水泥(国家标准局);

7)《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

8)《预制砼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10)《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

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5)《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30号)

16)《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DJ)(SL38-92)

1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18)《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T

19)《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00—1999;

20)其它应遵守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2管理目标

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的指导思想是:

质量第一、服务周到、业主满意,以质量为中心,按照GBT19002-ISO90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人员,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创出优质工程。

2.1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达到如下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100%

——争取创优良工程

2.2工期目标

根据我公司的技术水准和我们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并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目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确保达到各项工程按期完成。

2.3安全及文明施工目标

加强进场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大安全措施费用投入,购置安全用品,注重安全防护,整齐美观,方便实用,确保实现:

——杜绝人身死亡事故;

——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争创无事故工程。

严格按国家、地方、企业的各项规定执行,严格按《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执行,确保达到“四化”工地:

——硬化:

办公室、生活区及独立施工区的道路硬化;

——净化:

生活区、办公区保持清洁卫生,现场做到工未完、料未净、场要清;

——绿化:

办公、生活区周围开辟绿地;

——美化;临建布置及主要拟建建筑物按我公司CI形象进行布置。

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树立全员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自觉保护场内公用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服务目标

信守合同、密切配合、认真协调与各方关系,接受总承包的控制与监督,做好“三项服务”。

(1)施工前服务:

开工前进行现场规划布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资源准备等。

对设计、设备、材料等提供合理化建议;

(2)施工中服务:

满足建设方、监理部门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本着友好的合作原则在施工场地、工序交接、机具设备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为其提供方便。

(3)后服务:

按照国家标准和标书要求在保修期内及时进行工程回访及维修,维修工作做到24小时全天候随叫随到。

 

3现场组织机构

3.1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为确保优质、按期、安全、文明地完成该工程任务,本工程中标后,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我公司决定对本项目进行两级管理,一是我公司成立由项目经理任指挥长,由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器材物质部、财务及综合办公室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工程项目指挥部,以确保该工程所需的各种资源的及时到位和全面履行合同中我公司的各项承诺;二是我公司配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协调和控制。

项目经理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组成项目领导层。

3.2项目管理机构职能

(1)按照企业法人代表与建议方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严格履行全部合同条款。

(2)贯彻执行国家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

(3)项目经理向项目人员解释和说明本工程项目合同、项目设计、项目进度计划及配套计划。

(4)做好施工准备,落实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