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673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义.docx

《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义.docx

讲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1.原子光谱

原子吸收特征波长光辐射以后,处于激发状态,此为原子吸收过程;当激发原子退激时,仍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出所吸收能量,此为原子发射过程。

在原子光谱分析中把由第一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时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各元素的共振线不同而各有其特征性,这种共振线称为元素的特征谱线。

各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都可产生不同波长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根据某一试样中有无某些特征波长光谱线的发射或吸收可以进行元素的原子光谱的定性分析。

通过测量某元素特征谱线的发射强度或吸收强度的大小而确定该元素的含量,这就是原子光谱定量分析。

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矩(ICP)为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AES)称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1)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原理:

根据待测物质的气态原子被激发时所发射的特征线状光谱的波长及其强度可测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含量。

原子处于气态是得到它们发射特征线状光谱的首要条件。

过程:

a.等离子体的产生:

在实际工作中,发射光谱是通过物质的蒸发、激发、跃迁及射出而得到。

首先,物质在光源中蒸发形成气体,由于相互碰撞及激发,使气体产生大量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粒子。

这种电离的气体在整体上是中性的,称为等离子体。

b.光谱的产生:

光辐射经过色散,得到按波长排列的光谱。

c.光谱定性分析:

用元素光谱图作为与试样光谱对照用的标准谱线图,以确定元素是否存在。

d.光谱定量分析:

根据分析试样光谱中待测元素的谱线强度来确定元素的含量(浓度)。

(2)仪器装置

光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ICP):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激发光源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ICP)。

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使气体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的过程。

为了形成稳定的焰炬,必须具备高频电磁场、工作气体和能维持气体稳定放电的石英炬管三个条件。

高频点火装置发生火花后,形成等离子体焰矩,等离子体矩温度可达6000~8000K,使试样气溶胶进行原子化、电离、激发等过程。

进样系统——为提升气流和分散试样的雾化器,雾化后的试样送入等离子矩的载气流。

分光系统——由透镜、光栅等组成,将各元素发射的特征光分解为按波长排列的光谱。

控制和检测系统——由光电转换及测量部件、微型计算机和指示记录器件组成,将各波长位置处的光谱强度转换成电信号,再由计算机行数据采集与处理,最后用屏幕显示或打印输出分析结果。

(3)优点

a.蒸发、原子化和激发能力强

轴向通道气体温度高达6000~8000K,同时在等离子体中样品的停留时间较长,两者结合使得即使难熔难挥发的样品粒子,亦可进行充分的挥发和原子化,并能得到有效的激发。

b.元素的检出限低

大多数元素的检出限为0.1~100g/L,碱土元素均小于10-9数量级。

c.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相对误差一般在10%以下。

d.线性范围宽

ICP-AES的线性分析范围一般可达5~6个数量级,因而可用一条标准曲线分析某一元素从痕量到较大浓度的环境样品,使分析操作十分方便。

e.干扰效应小

Ar-ICP光源中,试样在高温和氩气氛中进行原子化、激发,基体干扰小,可以减少参比样品严格匹配的麻烦。

Ar-ICP光源电离干扰小,即使分析样品中存在容易电离的元素,参比样品也不用匹配含有该元素的成分。

f.同时或顺序测定多元素能力强

ICP-AES法由于具有低干扰和时间分布的高度稳定性及宽的线性分析范围,可以方便地进行同时顺序多元素测定。

同时分析多元素能力是发射光谱法的共同特点,非ICP-AES法所特有。

但是由于经典光谱法因样品组成影响较严重,欲对样品中多种成分进行同时测量,参比样品的匹配和参比元素的选择都会遇到困难;同时由于分馏效应和预燃效应,造成谱线强度-时间分布曲线的变化,无法进行顺序多元素分析。

3.应用举例

ICP-AES法测环境水样中的微量重金属Cd、Cr、Cu、Ni、Pb、Zn

(1)试剂

实验用水:

去离子水或亚沸二次蒸馏水;盐酸、硝酸、高氯酸(均为优级纯);元素标准储备液;系列标准溶液。

酸度应与样品尽量一致。

仪器与工作条件:

顺序扫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

元素Cd、Cr、Cu、Ni、Pb、Zn分析线波长分别为214.44,205.55,324.75,231.64,220.35,213.86nm。

(2)分析步骤

采集待分析水样1~2L,每升加2mL硝酸酸化,做以下处理。

较纯净的水,可直接取样测定。

较混浊的水样,每100mL加入1mL硝酸置于电热板上微沸消解10min,冷却后用快速定量滤纸过滤,滤纸用0.2%(体积分数)硝酸洗涤数次,移入所需定容体积的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到刻度,使定容后硝酸的浓度为5%(体积分数),摇匀供测定用。

含悬浮物和有机质较多水样,每100mL加入5mL硝酸,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到约10mL,冷却后再加入5mL硝酸、2mL高氯酸,继续加热消解蒸至近干。

冷却后用0.2%硝酸溶解残渣,并稍加热,冷却后过滤,滤纸用0.2%硝酸洗涤数次,移入容量瓶中,定容,定容后硝酸浓度为5%(体积分数),摇匀供测定用。

调节仪器工作参数,校正,分析每批样,并进行平行空白试验的测定。

扣除空白值后的元素测定值即为水样中该元素的浓度。

(3)注意事项

共存元素的干扰。

环境水样中Ca、Mg、Na等元素对测定有影响。

酸度影响:

样品中需加入一定盐酸或硝酸酸化,所需参比溶液的酸度应与样品尽量一致。

分光光度法

是基于物质的分子对单色光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光谱名称

波长范围

辐射源

分析方法

远紫外光

10~200nm

氢、氘、氚灯

真空紫外光度法

近紫外光

200~400nm

氢、氘、氚灯

紫外光度法

可见光

400~750nm

钨灯

比色及可见光度法

近红外光

0.75~2.5mm

碳化硅热棒

近红外光光度法

中红外光

2.5~5.0mm

碳化硅热棒

中红外光光度法

远红外光

5.0~1mm

碳化硅热棒

远红外光光度法

1.原理

分光光度法建立在分子吸收光谱的基础上。

分子光谱是带状光谱。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可提供定性分析信息。

对同一物质而言,浓度不同,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不同。

吸收强度可提供定量分析信息。

2.定性分析基础

分子吸收光谱是由价电子选择吸收某些波长的光在分子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间跃起而引起的。

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其分子能级分布也不同,故分子吸收光谱上的吸收峰波长、数目及形状不同。

这是定性分析的基础。

3.定量分析基础

吸收峰峰值波长处的吸光度与被测物质浓度之间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即一定条件下两者呈线性关系,这是定量分析的基础。

(1)朗伯定律

在入射光波长一定,溶液浓度不变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液层厚度成正比。

(2)比尔定律

在入射光波长一定,液层厚度不变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3)朗伯-比尔定律

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该溶液的液层厚度、浓度以及入射光强度等因素有关。

若保持入射光的强度不变,则吸光度仅与液层厚度及溶液浓度有关。

在分光光度法中,一般是用固定厚度的吸收池,因此,吸光度仅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有关。

4.测定

当一束白炽光作用于某一物质时,若该物质对可见光各波段的光全部吸收,物质呈黑色;若该物质对可见光区各波段的光都不吸收,即入射光全部透过,则物质呈透明无色;若物质吸收了某一波长的光,而让其余波段的光都透过,物质则呈吸收光的互补色光。

(表2-5)

通常使弱吸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具有强吸收性质的吸光物质,即将待测物质转变为有色物质,以提高光度测量的准确性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此反应称为显色反应,所用的试剂称为显色剂。

显色反应基本要求:

形成的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大;方法灵敏;产物稳定;选择性好;显色反应的条件便于控制。

5.分光光度计

各种型号的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都是由五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信号指示系统。

名称

作用

器件

使用范围

光源

提供光子

氢灯、氘灯、钨灯、卤钨灯

185~350nm ;320~1000nm

单色器

将复合光色散成单色光

色散元件、聚焦元件、狭缝等

吸收池

盛溶液

玻璃吸收池、石英吸收池、光学玻璃

350~1000nm;200~1000nm ;320~1000nm

检测器

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光导摄像管

红敏:

625~1000nm;蓝敏:

200~625nm

信号输出系统

输出信号

表头、记录仪、显示屏、数字显示

6.优点

(1)灵敏度、准确度较高。

可以在待测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上选择最适波长,提高分析灵敏度和消除干扰影响。

(2)可在同一试祥中,进行多组分的同时测定。

(3)应用范围广。

显色剂的发展使多数阳离子和阴离子都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几乎可直接或间接测定所有有机物或无机物。

(4)所用仪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易于掌握,方法易于推广。

故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大气、水体、土壤及生物体中各种气态、液态及固态污染物的分析。

7.722型分光光度计

722分光光度计的面板上主要有:

数字显示器,吸光度调零旋钮,选择开关,电源开关,波长手轮,波长刻度窗,试样架拉手,100%T旋钮,0%T旋钮,灵敏度调节旋钮,另外,还有配套使用的比色皿。

比色皿有两个毛面,两个光面,拿取比色皿时,应用手指捏住毛玻璃两面。

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灵敏度旋钮调置“1”档。

打开电源开关,打开试样室盖子,预热20分钟。

将选择开关置“T”,即透光率档。

旋动波长手轮,调置所需的波长。

调0%T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

选择合适光径长度的比色皿,一般控制吸光度A在0.1-0.8之间。

将比色皿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用欲测溶液洗涤2-3次,装入样品,用吸水纸吸干外壁上的水珠。

置于比色架中。

一般第一格放参比溶液。

盖上样品室盖,将参比溶液置于光路,调100%T旋钮,使数字显示值为100.0,若显示值调不到100.0,则可适当增加灵敏度的档数,同时应重新调节仪器的透光度零点。

将被测溶液置于光路中,数字显示器的读数即为该试样的透光率T值。

如果测定吸光度A,则需要在“T”档重新调整仪器的“000.0”和“100.0”,将选择开关置于A,即吸光度档,若显示器数字不为0,调吸光度调零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0。

将被测溶液置于光路中,数字显示器的读数即为该样品的吸光度A值。

如果测定浓度c,则同样需要调整仪器的“000.0”和“100.0”,然后,将选择开关置于c档,先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移入光路,调节浓度旋钮,使数字显示为已知标准值。

将待测溶液置于光路,读出相应的浓度值。

注意:

为了防止光电池疲劳,不测定时应打开试样室,此时光门自动关闭。

每台仪器所配套的比色皿不能与其他仪器上的比色皿单个调换。

如果大幅度改变测试波长时,需等数分钟才能正常工作。

仪器使用完毕后,取出比色皿,关闭电源,盖上试样室盖子,用罩子罩好,放入硅胶保持干燥。

比色皿则需要洗净,吸干,放回比色皿盒内。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基于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在蒸汽状态下对其原子共振线的吸收来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1.原理

利用待测元素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进行分析,根据特征谱线强度减弱的程度可求出待测元素的含量。

2.方法

将待测元素的化合物在高温下进行试样原子化,使其解离为基态原子。

当锐线光源发射出的特征辐射线穿过一定厚度的原子蒸气时,光的一部分被原子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

透过光经单色器将其它发射线分离掉。

检测系统测量特征辐射线减弱后的光强度。

进行该元素的定量分析。

3.定量分析基础

在试样原子化过程中,被测物质分子在高温下解离。

其中一部分转为基态原子,另一部分吸收了较多的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

一定实验条件下,基态原子浓度正比与待测元素总原子浓度,待测元素总原子浓度又与样品中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测定吸光度即可求出待测元素浓度,这就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定量基础。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的结构一般包括四个部分:

光源——发射待测元素的锐线辐射

原子化系统——使试样原子化

光学系统——分离谱线

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放大器和读数系统,用以测量光辐射的强度。

(1)光源

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是空心阴极灯。

是一种气体放电灯。

阴极:

被测元素金属或合金制成的空心圆筒形。

阳极:

由钨、钛或镍等材料制作的组成。

两电极密封于充有低压惰性气体的带石英窗的玻璃壳中。

当两极间加上一定电压时,则因阴极表面溅射出来的待测金属原子被激发,便发射出特征光。

这种特征光谱线宽度窄,干扰少,故称空心阴极灯为锐线光源。

单元素灯:

阴极材料为一种纯金属制成,只能用于一种元素的测定。

具有发光强度大、谱线简单和稳定等特点。

多元素灯:

阴极材料由几种元素的材料制成,可同时发射多种元素的共振线。

多元素灯使用方便,但与单元素灯比较,谱线较复杂,谱线强度和寿命一般不及单元素灯,且不可能将所有金属进行任意组合。

(2)原子化系统

关键和核心部分。

作用:

将样品中的待测元素变成基态原子。

分类:

根据原子化器不同分为火焰原子化,无火焰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化,氢化物原子化。

a.火焰原子化分析技术

由化学火焰提供能量,在火焰的高温中实现被测元素的原子化。

火焰原子化分析技术包括喷雾器、雾化室、燃烧器和火焰及气体源。

雾化器:

将试液雾化。

雾化室:

使雾滴进一步细化,然后与燃气充分混合。

燃烧器:

通过火焰燃烧将试样原子化。

火焰及气体源:

为试液变成原子蒸气供能。

空气一乙炔火焰:

温度可达2300℃,可测定35种以上元素。

氧化亚氮一乙炔火焰:

温度可达3000℃,可测定约70余种元素。

b.石墨炉原子化分析技术

电热高温石墨炉原子化器是最常用的无火焰原子化分析技术。

将试样放置在石墨管内,在大电流作用下产生2000~3000℃高温,使试样蒸发和原子化而达到测定的目的。

石墨炉原子化分析技术

石墨炉的升温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干燥阶段:

在低温(80~100℃)下蒸发去除试样的溶剂;

灰化阶段:

在较高的温度(350~1200℃)下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或低沸点无机物,以减少基体组分对待测元素的干扰;

原子化阶段;采用大功率加热方式达到待测元素的适宜原子化温度,在此阶段记录原子吸收信号,进行吸光度的测量;

净化阶段;将温度升至最大允许值,以去除残余物,消除由此产生的记忆效应。

石墨炉原子化分析技术与火焰原子化相比:

优点—原子化效率高,在可调的高温下试样利用率达100%,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适用于难熔元素的测定。

不足—试样组成不均匀性的影响较大,测定精密度较低;共存化合物的干扰比火焰原子化法大,背景干扰比较严重,一般都需要校正背景。

c.氢化物和冷蒸气原子化分析技术

氢化物原子化法用来测定As、Sb、Bi、Sn、Ge、Se、Pb和Te八种元素。

其原理是这些元素在酸性介质中与强还原剂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

生成的氢化物在热力学上不稳定,在不是很高温度(约几XX)下就能分解出自由原子,达到瞬间原子化。

瞬间原子化是在一个受热的石英吸收管内实现的。

冷蒸气原子化分析技术仅适用于汞元素的测定。

测定时先将试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让汞转变成易于气化的化学形态,以使汞完全蒸发出来,然后将汞蒸气导入气体流动吸收池内,进行测定。

氢化物和冷蒸气原子化分析技术与火焰原子化相比:

优点—灵敏度高,且基体干扰和化学干扰较小。

不足—精密度不如火焰原子化法;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窄;氢化物有毒性。

(3)光学系统

可分为两部分:

单色器和外光路系统。

单色器:

色散元件,位于原子化系统之后。

其作用是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从其他谱线中分离出来,送到检测器检侧,原子吸收仪器中普遍采用光栅作为色散元件。

外光路系统:

使光源发出的共振线能正确通过原子化区,并投射到单色器的狭缝上,其光学构型有单光束和双光束两种形式。

(4)检测系统

将经分光系统出来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检测和一系列信号处理,最后输出数据的装置。

主要由光电转换元件(光电倍增管)、放大器和读出装置等组成。

5.优缺点

优点:

检测限低

干扰少,准确度高

灵敏度高

测定范围广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缺点:

一次只能测一个元素。

除一些先进的仪器外,目前大多数仪器都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的测定。

各元素的分析条件—由于原子化温度比较低,对于一些易形成稳定化合物的元素,如W、Ni、Ta、Zr、Hf、稀土等以及非金属元素,原子化效率低,检出能力差,受化学干扰较严重。

非金属元素无法测定。

6.定量分析方法

(1)标准曲线法

简便、快速适于组成较简单的大批样品分析。

配制相同基体的系列标准溶液,与试液在同一条件下依次测定吸光度,以扣除空白值之后的吸光度A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A~c工作曲线,从工作曲线上查出试液的浓度,通过计算求出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理想的标准曲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注意事项:

配制的标准溶液浓度应在吸光度与浓度成线性的范围内。

保持标准溶液与试液基体相同。

应扣除空白值。

整个分析过程中操作条件相同。

(2)标准加入法

对组成不确知而无法配制与其相匹配的标准溶液的样品,或基体组成复杂且对测定有明显干扰的样品,可用标准加入法。

适用于少量样品的分析,最大优点是可以消除基体干扰。

基体是指试液中除待测组分以外的其它成分的总体。

基体效应是指同一种组分由于基体不同而使吸光度测量产生误差的一种干扰现象。

取同体积试液四份,第一份不加待测元素标准溶液,从第二份起按比例加入不同量含有待测元素的标准液,稀释至刻度后分别测其吸光度。

设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为Cx,加入标准溶液后浓度分别为Cx+Co、Cx+2Co、Cx+4Co,四溶液吸光度为Ax、A1、A2、A3,以A对加入的标准量作图,得到A~C工作曲线。

此曲线不通过原点,说明试样中含有被测元素,截距对应的吸光度正是试样中待测元素引起的效应。

外延曲线与横坐标相交,交点至原点距离相应的浓度Cx即为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注意事项:

A.相应的标准曲线应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待测组分的浓度应在此线性范围之内。

B.待测元素标准加入的浓度应和样品稀释后待测元素规格量的浓度相当。

而且第二份中加入待测元素的浓度应是该元素检出极限的20倍。

C.至少要采用四个点来制作外推曲线,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外推结果。

D.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基体效应影响,但不能消除背景干扰。

只有在扣除背景之后,才能得到待测元素的真实含量,否则将使测量结果偏高。

计算:

设试样溶液中待测元素浓度为Cx,吸光度为Ax。

加有浓度为Co的标准溶液,吸光度为Ao,根据比耳定律,可得Ax=K’Cx,Ao=K’(Co+Cx)

比较上两式,可得Cx=AxCo/(Ao-Ax)

序号1.2.3.4.

待测液浓度cccc

待测液体积VVVV

标液浓度cScScScS

标液体积0V1V2V3

定容V0V0V0V0

吸光度y1y2y3y4

测定时浓度:

例:

测定血浆试样中锂的含量,将三份0.500ml血浆样分别加至5.00ml水中,然后在这三份溶液中加入

(1)0μl

(2)10.0μl(3)20.0μl0.0500mol.L-1LiCl标准溶液,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得读数(任意单位)依次为

(1)23.0

(2)45.3(3)68.0,计算此血浆中锂的质量浓度(质量/体积)。

7.应用举例

(1)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镉、铜、铅、锌

用乙炔-空气火焰将试样喷雾原子化,分别测定各元素对其特征波长光的吸收,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定量。

主要试剂

镉、铜、铅、锌标准储备液;镉、铜、铅、锌标准工作液

仪器及工作条件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镉、铜、铅、锌空心阴极灯,工作条件见表2-6

分析步骤

样品预处理

清洁水样可不经预处理直接测定,污染的地面水或废水用硝酸或硝酸-高氯酸消解,过滤、定容。

标准曲线的制作及样品的测定

将标准系列溶液依次喷入火焰,测量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然后将样品溶液与空白溶液喷入火焰,测量吸光度,由标准曲线查得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浓度。

(2)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镉、铜、铅

本法适用于含量低,需进行富集后测定的水样。

主要试剂

镉、铜、铅标准储备液;镉、铜、铅标准工作液

仪器及工作条件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镉、铜、铅空心阴极灯

测定浓度范围:

镉、铜1~50μg/L,铅10~200μg/L。

分析步骤

样品预处理

样品溶液制备

清洁水样或消解后水样中待测金属离子在酸性介质中与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生成络合物,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

标准曲线的制作及样品的测定

将按样品溶液的制备进行萃取后的标准系列溶液依次喷入火焰,测量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然后将样品溶液与空白溶液喷入火焰,测量吸光度,由标准曲线查得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浓度。

(3)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镉、铜、铅、锌

流动注射是一种进样技术,在原子吸收分析的应用可实现样品的预分离与富集的在线自动化,同时提高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

主要试剂

镉、铜、铅、锌标准储备液;镉、铜、铅、锌标准工作液

仪器及工作条件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镉、铜、铅、锌空心阴极灯

最低检出浓度:

镉、铜、锌2μg/L,铅5μg/L。

分析步骤

样品预处理

样品溶液制备

取适量除去悬浮物的水样,用HAc-NaAc缓冲液配成pH5.7的试液并定容后,送入多胺基磷酸盐树脂柱,富集待测金属离子1~5min,再用1.5mol/LHNO3洗脱。

标准曲线的制作及样品的测定

将按样品溶液的制备进行离交洗脱后的标准系列溶液依次喷入火焰,测量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然后将样品溶液与空白溶液喷入火焰,测量吸光度,由标准曲线查得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浓度。

(4)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镉、铜、铅

将清洁水样和标准溶液直接注入电热石墨炉内石墨管进行测定。

每次进样量10~20μL。

 

伏安和极谱分析法

极谱分析法是捷克斯洛伐克化学家海洛夫斯基于1922年创立的。

20世纪40年代,极谱分析法在实际工作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几十年来,极谱分析法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极谱分析已成为电化学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法,在环境分析监测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1.原理

伏安和极谱分析法是根据测量特殊形式电解过程中的电流――电位(电势)或电流――时间曲线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含义上,伏安法和极谱法是相同的,两者的不同在于工作电极。

伏安法的工作电极是电解过程中表面不能更新的固定液态或固态电极,如悬汞、汞膜、玻璃碳、铂电极等。

极谱法的工作电极是表面能周期性更新的液态电极,即滴汞电极。

2.极谱法基本装置

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

•外加电压装置:

提供可变的外加直流电压(分压器)

•电流测量装置:

包括分流器,灵敏电流计

•电解池:

极谱法装置的特点明显反映在电极上

参比电极――去极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