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625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docx

《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docx

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

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卷4

命题人:

施芳审核人:

陈小燕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校名、班名、姓名和考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以下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Mg:

24Al:

27Fe:

56Cu:

64S:

32O:

16Ag:

108Cl:

35.5N:

14K:

39Ca:

40Na:

23C:

1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对以下物体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大约是50g(克)

B.教室里空气的温度大约是5O℃(摄氏度)

C.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15min(分)

D.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15cm(厘米)

.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扇来的风是凉的

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

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高运动员跳高2米时,他大约做功100焦。

B.将自然书从地上捡到桌上,做功大约3焦。

C.铅球运动员将重为50牛的铅球推到18米远处时,他做功大约为900焦。

D.某同学从一楼到二楼做功大约150焦。

.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完全溶解后,生成1g氢气,则这种混合物的组成是(▲)

A.Mg和A1B.Fe和ZnC.Fe和MgD.Al和Fe

.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图②是用适量的KCl0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C.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发面”是制作包子等食品过程中常见的工艺,是利用面粉中酵母菌大量繁殖产生的某些物质和随后加入的“苏打”反应产生的气体使面粉蓬松可口,在发酵后未加入“苏打”之前的面粉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最有可能变成的颜色是(▲)

A.无色B.浅红色C.紫色D.蓝色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

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Mg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

.用右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A.固体:

硝酸铵;液体:

水B.固体:

生石灰;液体:

C.固体:

碳酸钠;液体:

稀盐酸D.固体:

氯化钠;液体:

.为探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量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做了五组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加入铁的质量/g

硫酸铜溶液体积/mL

生成铜的质量/g

1

1.12

10.0

1.28

2

2.24

10.0

2.56

3

x

10.0

3.84

4

4.48

10.0

4.98

5

5.60

20.0

y

则表格中记录的x和y的数值应分别为(▲)

A.3.36、6.40B.3.36、5.12C.3.36、4.98D.2.24、4.98

.如果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片由图示位置滑向b时,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A.电流表A1、A2的读数都变小

B.电流表A1、A2的读数都变大

C.电流表A1的读数不变,A2的读数变小

D.电流表A1的读数不变,A2的读数变大

.质量较小的鸽子与质量较大的大雁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A.大雁比鸽子飞得快B.鸽子比大雁飞得快

C.大雁比鸽子飞得高D.鸽子比大雁飞得高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强烈地震。

震后救援人员使用了雷达生命探测仪,根据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特点,从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中探知废墟中是否存在生命迹象。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能传递不同的信息

C.电磁波能穿透水泥墙

D.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下列对图4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 c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B.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C.③在冰面上小明推小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如图甲为电阻箱,其中的三个铜塞已经拔出,现在把甲图的电阻箱接入乙图的AB之间,然后把已经拔出的铜塞逐个塞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变亮B.电路中的电阻增大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少D.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小亮乘坐高铁从北京回上海,在某段时间内,他观察到座位前方的饮料液面呈现倾斜状,如图所示,假设轨道呈南北向水平直线,则此列车当时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停止于某地B.加速直线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D.减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使用相同规格的蓄电池,甲车因电池的电能耗尽,车主欲使用导线连接甲、乙两车的电池,利用乙车电池的电能来发动甲车,则车主应以下列哪一种方式连接两车电池才能发动甲车,又能避免伤害到甲车的电路?

(▲)

 

ABCD

.一个未知材料制成的空心球,其质量为150g。

小亮将它投入容积为1L盛满水的烧杯中,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投球入水后,若测得溢出烧杯外的水的质量为100g,则下列哪种情景最可能为该球达到力平衡的状态?

(▲)

A.该球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体积比露出水面的体积少

B.该球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体积比露出水面的体积多

C.该球完全没入水中,且沉在烧杯的底部

D.该球完全没入水中,但是球没有接触到烧杯底部

.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和物体ab相互吸引,则正确的说法是(▲)

 A.ab一定是磁铁,且a端一定是N极

 B.ab一定是磁铁,且a端一定是S极

C.ab可能是磁铁,且a端是S极 

D.ab仅是一块铁,而不是磁铁

.三个质量、底面积和高度都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装满水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A.甲大B.乙大C.丙大D.一样大

.铁的某种氧化物2.4克,在加热的条件下,通入足量的CO,最后生成1.68克铁,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FeOB.Fe2O3C.Fe3O4D.全都是

21.如图所示,金属棒ab在蹄形磁铁中按箭头方向运动,ab两端用导线和开关按图示状态连接在电流表上。

电流表指针会逆时针偏转(如图甲)。

若要使电流表指针顺时针偏转,则如图乙所示的方法中能实现的是()

22.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盐酸试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硝酸银溶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氢氧化钠

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三、填空题(第23-27题每空1分,第28-30题每空2分,共38分)

23.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其分子结构如右图。

维生素C

由三种元素组成。

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

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黄瓜在烹饪时应加入少量的__▲__。

维生素C片保存时,应注意避热、避光、密封,请你据此推测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__▲__。

24.将木桩打入河底,在木桩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木桩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__;在木桩全部浸入水中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木桩受到浮力___▲___,当木桩打入河底后它受到的浮力___▲__。

25.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     ;

(2)50℃时A、B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10℃,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A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50℃时将35gA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  ▲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6.小涛在化学实验室里把一个透明圆柱形小玻璃瓶装上水,但不要装满,使得塞上瓶塞后瓶内留有一个空气泡,这就形成了一个既能放大又能缩小的两用透镜,如图所示.如果把它放在书上,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__▲__(填“放大”或“缩小”,下同)的,

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__▲__的。

27.我市某品牌纯净优质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mg/L)

pH=6.7

偏硅酸(H2SIO3)≥68.5钙(Ca)≤28

钠(Na)≤18溴(Br)≥0.089

 

(1)说明书中偏硅酸的化学式书写不规范,其正确的化学式为▲;

(2)某品牌纯净优质的矿泉水显弱____▲_____性。

(3)主要成分中的“钙(Ca)、钠(Na)、溴(Br)”是指_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4)化合物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8.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请按要求填空。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

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

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29.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BaCl2、FeCl3、KCl、Na2CO3、Na2SO4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证实其组成,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这包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向

(1)所得的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30.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硫酸和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硫酸和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右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溶液都变▲色;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4)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②,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相同)的量是▲。

四、实验、简答题(共30分)

31.(5分)余氯是指氯气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余氯的成分很复杂,有时候可以简单地用次氯酸来表示(HClO)表示。

当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时,便会使自来水再次受污染,使之不能满足水质要求,但当自来水中含氯量过高时,一来浪费氯量,二来水中氯味过浓,不可口,不好喝,对家庭养育金鱼也有影响。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氯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指水龙头)不低于0.05mg/L。

下表是某学校兴趣小组对不同条件下自来水中余氯量的测定:

取水地点

压强

1.01×105帕

温度

5摄氏度

15摄氏度

25摄氏度

35摄氏度

自来水厂水池

0.5mg/L

0.5mg/L

0.5mg/L

0.5mg/L

一户一表家中水龙头

0.1mg/L

0.9mg/L

0.08mg/L

0.05mg/l

用屋顶水箱家庭水龙头

0.03mg/L

0.018mg/L

0.15

mg/L

0.01mg/L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表中的自来水取水点中可能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是___▲____。

(2)影响家庭中自来水总余氯含量高低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和____▲___。

(3)小明是金鱼爱好者,想用自来水养金鱼,他想减少水中余氯(次氯酸)采用了往自来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钙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32.(4分)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钾、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阳同学现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

取少量白色固体加足量的水溶液,过滤得沉淀和无色溶液。

第二步:

向所得沉淀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沉淀有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过滤,滤液为无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描述,你认为白色固体中硫酸钠____▲____、碳酸钾_____▲___、氯化钡____▲_____、硫酸铜____▲___(均填“一定有”、“一定没有”、或“可能有”)。

33.(4分)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可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

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A到F各装置中盛放的物质分别为:

A:

5%的双氧水,B:

二氧化锰,C:

足量某盐溶液,D:

能溶于水的碱类固体,E: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F:

足量的稀硫酸。

将A中液体加入B中,关闭活塞,多个反应依次发生。

反应完毕D中有白色沉淀,E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问:

(1)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若向D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沉淀是

____▲_______,C、D中的原物质是:

C、____▲_______D、____▲______。

34.(6分)某同学为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而设计了实验,他在实验中改变被测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改变浸入液体的深度、改变液体的种类及被测物体的种类,并将若干次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物体种类

液体种类

浸入液体情况

受到的浮力(N)

实验次数

物体种类

液体种类

浸入液体情况

受到的浮力(N)

1

铁块

1/3V

3

5

铜块

1/3V

3

2

铁块

2/3V

6

6

铜块

2/3V

6

3

铁块

V

9

7

铜块

酒精

2/3V

4.8

4

铁块

液面下

9

8

铜块

酒精

V

7.2

(1)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入液体的种类有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5.(12分)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你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3)请你设计两种不同原理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可能存在的溶质.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

方案二

五.分析计算题(40分)

36.(10分)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

它应用了物理声、光、热、力、电等很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来解释下列现象

A.汽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   ▲  

B.水箱里面用水做冷却剂   ▲  

(2)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16所示。

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

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3)小轿车上都装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是否关好车门的指示灯.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指示灯就发光提醒。

图17所示四个电路中,能体现该装置工作原理的是(▲)

 

(4)汽车给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些社会问题,人们已经致力于研究利用电能来做动力的新型汽车。

图18所示,是“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工作过程中,负责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部件是(▲)

A.电动机B.发动机

C.发电机D.逆变器

37.(10分)阅读以下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地震引发了高达10米的大海啸。

地震发生后,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目前已确认出现核泄漏事件,为防辐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碘100毫克。

我们平时吃的碘盐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食盐含碘的平均值是“30mg/kg”。

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12克。

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均表示深切关注,中国国际救援队于13日凌晨奔赴日本地震灾区,进行了及时、高效的救援工作,得到日本民众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如果依靠从碘盐中获取足够的碘来抵挡核辐射,需要每天食用碘盐 ▲千克。

(保留两位小数)

⑵童童由于摄入食盐太少,需要补充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童童担心这生理盐水是否合格,决定测定这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

他取该生理盐水130克,将硝酸银逐滴加入食盐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生成氯化银沉淀2.87克。

请计算该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

(NaCl+AgNO3=AgCl↓+NaNO3)

⑶海啸发生时,巨大的海浪自上而下击毁房屋建筑,在海水下落的过程中,海水的▲能转化为▲能。

⑷如果高压起重气垫在5s内可将105N的物体举高0.1m,请计算其功率。

38.(8分)气体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12.8克甲烷能生成二氧化碳多克?

(2)若12.8克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部分被489克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正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钠,此时溶液质量增加了11克,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9.(12分)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混合均匀的NaHCO3和KHCO3固体粉末,充分反应后使气体全部逸出。

右图是加入粉末的质量与产生CO2(该状况下,气体的密度为1.964g/L)体积的关系。

请计算:

(1)该盐酸中HCl的质量。

(2)若该盐酸为120mL时,加入粉末为58.5g,求产生CO2的体积。

(3)若粉末的质量为xg,该盐酸的体积为140mL,产生的CO2体积为yL。

试写出粉末质量x(g)与产生CO2体积y(L)之间的关系。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学校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科学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2.C 3.B4.B5.C6.B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B8.B9.A10.C11.B12.D13.D14.A

15.B16.B17.C18.C19.D20.B21.B22.C

三、填空题(第23-27题每空1分,第28-30题每空2分,共38分)

23.

(1)食醋,

(2)受热易分解

24.增大不变0

25.

(1)40℃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小于(3)饱和

26.放大  缩小

27.⑴H2SiO3⑵酸(3)元素(4)+4

28.

(1)HCl、Na2CO3Na2CO3、Ca(OH)2

(2)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3)NaOH+Na2CO3Ca(OH)2+Na2CO3

29.BaCl2和Na2CO3,FeCl3和Na2SO4

30.

(1)红

(2)Fe2O3+6HCl=2FeCl3+3H2O

(3)浓盐酸(4)金属的质量和表面积大小,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四、实验、简答题(共30分)

31.

(1)用屋顶水箱家庭用水

(2)温度和取水地点(或时间)

(3)Ca(OH)2+2HClO==Ca(ClO)2+2H2O

32.可能有一定有一定有一定没有

33.

(1)O2

(2)BaSO4(NH4)2SO4Ba(OH)2

34.

(1)物体密度和浸入液面下的深度

(2)6、7

(3)当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35.

(1)Zn+2AgNO3═Zn(NO3)2+2Ag

(2)Zn(NO3)2和Cu(NO3)2AgNO3

(3)方案一:

实验操作: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插入一根铜丝(或铜片);现象:

铜丝表面无变化。

(或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结论:

证明无AgNO3(或证明有AgNO3);

方案二: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或其他氯化物溶液)现象:

滤液无明显变化(或有白色沉淀生成)结论:

证明无AgNO3(或证明有AgNO3)

36.

(1)平面镜成像原理、水的比热容大

(2)C(3)D(4)A

37.⑴  +5 3.33  ⑵0.9%⑶ 势能  动能 ⑷2000w

38.

(1)35.2g

(2)5.3%

39.

(1)m(CO2)=11.2×1.964=22g             

   设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HCl  ~   CO2 

        36.5        44

         x          22

             

             x=18.25g                          

  

(2)∵ 

 <

       ∴V(CO2)=11.2×1.2=13.44L               

  (3)m(粉末)=45×1.4=63g

   若x≤63g ,则y=

 =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