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540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管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会管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会管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会管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会管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管理学.docx

《社会管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管理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管理学.docx

社会管理学

社会管理学

第一章社会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1、什么是社会管理?

广义上,社会管理是指由政府、市场及非政府组织构成的主体对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各类社会公共事务所实施的管理活动。

狭义上,社会管理则是指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管理,实际上是将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职能之一,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

2、社会管理的特征(理解)

(1)发展的阶段性

不同时期,社会管理所处的背景环境、解决的问题、发展的重心都各不相同,这使得社会管理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社会管理的阶段性体现了社会管理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必须不断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满足社会管理新的需求。

(2)本质的实践性

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既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也是社会管理的客体,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是社会管理的本质诉求。

第二,要不断创新,创新是社会管理的手段,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成为推动社会管理实践的根本动力。

第三,社会管理的核心议题主要包括高效治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等。

社会管理的实践性要求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即结果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参与诉求。

(3)主体的多元性

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重力量的推动下,社会管理打破了传统的党政一元主导的格局,吸纳企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等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

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是现代社会管理的核心特征。

(4)党政的主导性

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党是社会管理的领导核心,决定着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并通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社会管理的发展;第二,政府是社会管理政策的制定者,承担着“元治理”的角色,政府必须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为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三,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实施主体,社会管理是政府的职能和职责所在,政府是社会管理的最终责任主体,承担社会管理的监管责任和兜底责任。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以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为基础,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和组织作用,这既要求党政机关积极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共安全、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也要求党政机关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广泛参与,确保社会管理规范、有序和有效运行。

(5)主客体的契合

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基层治理中,农村居民和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基层自治组织实现了自我治理。

第二,非政府组织自治,一方面,行业组织的发展推动了行业自治,其在规范行业行为、制定行业标准和维护行业秩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公民通过参与多样化的社会组织,通过社会组织的自治推动了公民的自我治理。

第三,作为社会管理客体的公民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和平台参与政府公共管理,如听证制度、信息公开机制等,从而充分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有效推动了社会管理主客体的契合。

主客体契合的社会管理一方面要求社会管理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互动沟通、信息公开和及时回应,另一方面确保客体参与的积极有序,不断提高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积极行使合法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程序,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

(6)领域的公共性

是指社会管理关注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确保公共安全、保障公民权益。

(7)内容的服务性

强制性管理和柔性化服务本质都是服务,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包括三类:

一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等;二是以社会特定群体和弱势群体为对象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建设,如流动人口的服务、残疾人服务等;三是以社会组织为对象的服务,通过法律法规建设、政策设计、财政税收补助、行政服务等方式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8)任务的多重性

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和谐劳动关系、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9)思路的整合性

是指社会管理打破了传统的分裂式和封闭式管理,强调一种开放。

协作。

协同的治理。

整合的社会管理是面对资源日益稀缺、组织互赖性增强,以及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回应公民参与诉求的必然选择。

主体的整合、资源的整合、动力的整合、方法的整合

(10)手段的多样性

行政手段,也包括法治、道德观念、规章制度、风俗习惯、宗教等非行政手段

管制手段,也可以采用服务手段

直接处置,间接引导。

3、社会管理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

(2)坚持多方参与、公共治理

(3)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

(4)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

(5)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

我国社会管理原则可归纳为:

一是国情的适应性;二是格局的合理性;三是体系的完善性;四是创新的实用性。

其中,国庆的适应性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原则,只有适应国情的社会管理变革才能发挥正效应;格局的合理性是社会管理的核心原则,不断完善我国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指导;体系的完善性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管理体系,更好地满足于、服务于人民群众;创新的实用性是社会管理的路径,创新是社会管理的动力和手段,只有实用的社会管理创新变革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实践的发展和善治的实现。

第二章社会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1、社会管理的目标

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政府职能出发,社会管理的目标应包括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公共服务的持续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保卫、公共秩序的良好维护、和谐关系的广泛建立和公民社会的有效培育。

2、社会管理的内容及分类

(1)从社会管理的手段来看,社会管理是“管”和“理”的融合,包括“管的人”和“管的事”,“理的人”和“理的事”

(2)从社会管理的过程来看,社会管理是宏观和微观的契合,包括宏观的全面把控和微观的基层治理、总体的发展方向与地区的因地制宜

(3)从社会管理的形态来看,包括正常态与危机态的转化,常态工作奠定社会管理的基础,突发状态检验社会管理成效。

第三章社会管理格局的演变

1、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

(1)户籍制度是指与户口或户籍管理相关的一套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其中包括通过户籍来证明个人身份、执行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等。

(2)1958年1月,我国第一个户籍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出台,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对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专门作出限制性规定,并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推行“议行合一制”,从而将农民牢固地束缚在土地和农村,人为造成农村和城市二元分割。

这种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其本质是一种“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进行的制度安排,即为了更好地集中资源发展和支持城市重工业,农业剩余资金被用来作为工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同时为保障城市居民社会福利不外溢,而将农村劳动力牢牢控制在农村,致使农民利益严重受损。

(3)实际上,这种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远远超出了治安管理和人口统计的职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将与其身份所对应享有的粮油供应、劳动就业、义务教育等人身权利、社会福利与身份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固化公民身份、控制人口迁移,从而实现差别化的福利政策和发展政策。

这一制度虽然对建国初期工业化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但是也造成了农村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城乡差距拉大等问题,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

2、城市单位制

(1)单位制即通过建立包括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公有制企业等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单位”,为成员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通过“单位办社会”的方式有效实现“将全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

(2)单位成为国家在城市管理中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和进行管理的主要平台,但是城市中仍有少数游离于单位之外的居民,这些居民则由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负责管理。

“街居制”是以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为载体来管理城市基层社会的一种社会管理组织形式。

在法律上作为群众的自治组织,但实质上被政府吸纳,成为政府用于控制和管理城市的基层组织模式。

“单位制”和“街居式”相辅相成,形成城市包揽、政府统管式的社会管理组织体系。

(3)“小产权房”

第四章社会管理的四位一体格局

1、党委领导

1.1内涵

党委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党在社会管理格局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委领导就是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党委领导作用的发挥以基层党组织为载体。

1.2原则(理解)

1)党政分开

2)党社分开

3)党管干部

4)依法执政

1.3作用机制

1)把握发展方向

2)制定发展战略

3)制定社会政策

4)提供人才保障

5)推进基层党建

6)实现整合协调

7)引导意识形态

2、政府负责

2.1内涵

政府负责就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

在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中,政府是最重要的社会管理主体,主要体现在:

1)政府是社会管理制度的设计者

2)政府是社会管理政策的制定者

3)政府是社会管理实践的推动者

4)政府是社会管理过程的监督者

5)政府是公民社会的培育者

2.2基本原则(理解)

1)政府主导原则

2)开放协作原则

3)服务为先原则

4)公平正义原则

5)持续调整原则

6)适当所为原则

2.3内容与方式

1)转变政府职能,重在处理以下3种关系:

a.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给予市场更多空间;

b.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关注社会领域,给予更多自治空间;

c.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讲其视为重要协作伙伴。

2)深化机构改革,包括:

a.领导体制改革

b.组织机构改革

c.基层组织机构改革

3)优化社会管理机制,一个负责的政府应当建立科学、民主、公平的决策机制,整合、公开的信息机制和开放、问责的监督机制。

4)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本质)

5)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体现在:

a.改善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使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组织能够合法存在;

b.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提供社会服务。

6)提高公务员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沟通协调能力)

3、社会协同

3.1内涵

社会协同就是要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

社会协同实际上提供了“利益相关者与政府共同参与的决策框架”,通过政府以外的多元治理主体直接地、积极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构建政府、社会组织、私营企业以及公民等各类主体之间的多元共治和协商合作关系。

其意义价值体现:

a.促进多元主体资源与力量的整合

b.推动社会利益与价值的整合

c.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2主体策略

1)充分发挥人民团体在社会协同中的引导作用

2)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3)加强社区建设

4)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

5)加强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

3.3优化社会协同的对策建议

1)积累信任资本,政府应主动推动协作关系的建构,通过委托、外包等多种方式,积极建构同社会组织的良好关系,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伙伴协作关系,从而在不断的协作实践中促进信任资本的积累。

2)促进功能整合,①权力整合,当前政府应当进一步向市场、社会放权,构建权力共享机制,促进社会广泛合作;②利益整合,政府在尊重公民个体合法利益的同时,还必须从国家大局和整体的角度保障和增加社会共同利益;③资源整合,有利于促进优势互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④价值整合,有利于构建社会共同的信仰机制,共同致力于社会建设与发展。

3)完善信息机制,一是信息整合机制,加强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信息数据沟通、共享,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协调合作;二是信息支撑机制,通过数据信息收集、统计和分析工作,建立社会管理数据信息系统,从而为协同治理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

4、公众参与

4.1内涵

公众参与就是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众意识,履行公众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意义价值:

①有利于集中民众智慧②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③有利于推进民主化建设。

对我国民主化进程的积极推进意义:

①打破国家权力的政府垄断②促进政府行政公开化、透明化③提高公众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一是社会管理政策的制定,公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影响政策的设计;二是公众作为社会管理的客体,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实现对自身合法利益的追求与保护;三是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实现组织内的自我治理。

4.2现状与原则

现状:

1)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意识缺乏

2)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有限

3)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不畅

原则:

1)积极参与原则

2)有序参与原则

3)组织化参与原则

4)规范化参与原则

4.3推进公众参与的策略与途径

1)提高公众参与素养

2)丰富公众参与平台

3)创新公众参与机制

4)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第五章公共安全体系

1、公共安全体系的含义

公共安全就是指社会公众所享有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社会公众从事正常的生活、学习、生产所必需的安全环境。

公共安全体系就是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意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确保社会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整套体制机制。

2、公共安全体系的特征

(1)宏观性

(2)系统性

(3)时代性

3、公共安全体系的形势

(1)突发事件频发,公共安全形势严峻(不定项选择)

四类: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害

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C、公共卫生事件

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

(2)风险要素多元,安全问题错综复杂

A、公众心理:

灾后易受从众心理、集群效应、谣言甚至蝴蝶效应的影响,灾后的心理焦虑在特定环境下易变异为大规模群众面对谣言的集体失范,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恐慌。

B、风险善后

善后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公共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善后有效程度高,公众满意度就越高,社会管理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危机导致了极少数灾民的“受害者心态”和“受害者状态”,倾向于把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归因于某次危机事件。

事实上,在善后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物质对群众进行补偿和帮助,而且要注重精神慰藉,双管齐下。

4、危机状态的应急管理系统

(1)应急预案的概念

预案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标准化。

预案是指根据评估、分析或经验总结,对潜在的、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通过预案来达到标准化的目标。

应急预案都是国务院颁布的吗?

(2)应急管理的体制

A、统一领导,综合协调

党委领导下的首长负责制要求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国务院是全国应急管理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应付和处置工作。

在总理领导下,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B、属地管理

概念:

是指危机管理工作由事发地地方人民政府负主责,按行政区划划分各级党政机关的应急管理责任和权限,确立应急管理的机构,实行谁管谁负责的原则,本辖区、本单位、本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突发事件应对的第一负责人。

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了应急管理的责任、权限和各级管理范围,明确了突发事件应对的责任主体。

C、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概念:

是指按突发事件的类型确定不同的主管部门负责应对和处置工作。

在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响应中,

级(特别重大)响应由国家减灾委主任统一组织、领导;

级(重大)响应由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长)组织协调;

级(较大)响应由国家减灾委秘书长组织协调;

级(一般)响应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组织协调。

分类管理有助于把握突发事件的共性,掌握应急管理的规律和应对的重点,实现主管部门的专业应对;分级负责符合我国行政管理的特点,便于行政资源的灵活配置和有效利用。

(3)应急管理的机制

1)运转高效,配合协调

2)口径一致,规范对外宣传

3)保障有力,人财物多方保障

4)管理流程标准化,规范管理措施(P90图)

主要分为;

预防与应急准备——资金、物资、通信和信息、救灾装备、人力资源、社会动员准备等

监测与预警——监控与信息报告;预警行动等

应急处置和救援——分级响应;指挥和协调;现场处置;医疗卫生救助;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等。

损失评估;事后恢复;经验总结;追究法律责任、抚恤和救助;征用物资、劳动的补偿等。

事后恢复与重建

5、正常状态的风险管理系统

(1)风险管理的特征

1)多元参与2)开放透明3)责任明确4)广泛合作

“社会倒逼”:

在危机状态下,应对主体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全面、不精确,不足以支撑决策。

主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直接导致决策的变动、口交的前后矛盾等一系列问题。

越是在紧急的状态下,危机越是复杂,社会各界对于应急主体全面解决危机的需求和期望越高:

一是对速度要求,二是对效果的要求,并通过各种渠道向负责部门施压,产生了“并发症”“社会倒逼”情况。

媒体过于急切的关注和比逼问打破了传统上“政府主导型”应急管理的习惯程序,也打乱了原先的节奏和部署。

这要求“政府主导型”应急强化,运转高速,配合自额头,口径一致;各部门熟悉社会各界的新要求,适应“社会倒逼”的压力。

(2)风险的分类(判断选择):

自然类风险

社会类风险——社会发展、社会转型等因素导致;由社会群体和个体的不当行为所致

政府类风险——政府行为不当引起危机的风险,处置不当、应对不力;官员的不当言行等“软伤”导致的形象危机

6、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与方法

(1)风险识别

具体的方法——核对风险清单、利用SWOT方法、运用经验及记录来判断、流程表、脑力激荡、系统分析、顺序分析、,以及系统工程技术。

(2)风险评估

(3)风险处理P98

1)避免风险

2)减小发生的概率

3)减少影响与冲击

4)风险转嫁

5)保有风险

(4)风险监控——是对风险规划、识别、评估、处理等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

7、风险管理系统的机制建设

(1)风险评价机制

(2)风险预警机制

(3)风险决策机制

(4)风险补偿机制

第六章社会秩序体系

1、社会秩序

含义:

包括社会规则和社会状态两层含义。

社会规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宪法、法律等制度性行为规则与道德、习俗、惯例、宗教等非制度性行为规则的总和,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核心,也是社会秩序的基本内容。

社会规则则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

社会有序协调和动态平衡的状态是社会秩序所要达到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秩序的理想状态。

特征:

(1)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

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革中。

社会秩序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内,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稳定的,而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内,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存在差异。

(2)具有自发性和建构性

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自发性和建构性只是社会秩序内在属性的两面,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我们应尊重社会秩序自发生成的规律,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社会秩序进行理性的引导。

(3)具有冲突性和一致性

结构功能角度强调社会结构之间的一致性,认为社会结构间的关系会因为彼此的共同需要而加强,所以社会能够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中。

而冲突角度强调社会结构之间的冲突性,认为社会结构是不平等的,社会结构间的冲突会导致现有秩序变迁和重构,从而形成新的社会秩序。

一致性和冲突性是社会结构两种常见的现象,共存于一切社会秩序中。

问题不在于作出取舍,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看待。

在整体结构一致的社会秩序中,要看到部分间的冲突,对其进行整合,避免冲突引发的无序和动荡;在整体结构不一致的社会秩序中,要重视部分间的一致性,促使其他部分向其靠拢,增强凝聚力,避免混乱。

 

2、社会秩序的研究角度

(1)要素角度

(2)结构角度

(3)结构功能角度

(4)冲突角度

主要针对结构功能角度对社会现实的冲突性强调不足而提出的,其研究者认为社会秩序冲突角度的理论根源是冲突理论,因而冲突角度反对结构功能角度对社会系统均衡的假设和过分强调维持社会秩序的机制,认为社会本身具有冲突机制,社会冲突能改变原有社会系统的结构,引起社会系统的重建,形成新的社会秩序,如此循环往复。

(5)状态角度

3、社会秩序的类型

(1)根据地域范围:

区域秩序、国家秩序和世界秩序

(2)根据社会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的社会秩序、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秩序

(3)根据社会的表现形态:

现实社会的秩序和虚拟社会的秩序

(4)根据社会秩序的建构路径:

自发秩序和人为秩序

(5)其他:

等级秩序与平等秩序、单极秩序与多级秩序

4、现实社会的秩序

(1)经济秩序的现状P118

(2)文化秩序

(3)治安秩序

第七章公共服务体系

第八章和谐保障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