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寒假版译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032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报寒假版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语文报寒假版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语文报寒假版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语文报寒假版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语文报寒假版译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报寒假版译文.docx

《语文报寒假版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报寒假版译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报寒假版译文.docx

语文报寒假版译文

2015年寒假专号文言译文(通用版)

                                  第五关

《陈胜论》

1.D(尽,动词,竭尽、使……尽。

2.A(②③⑤都是陈胜失败的原因,①是说陈胜率先起义,④是别人对历史规律的评论,⑥说的是项羽。

3.C(“趋新求变,不守程法的人”原文无此信息,原文中讲的是一种“坚定偏执而不免于迂阔,忽略当世之务”之人。

4.

(1)陈胜起于戍卒之间,第一个发起对秦朝的反抗,铲除强暴的秦政权,陈胜的功劳应当称王天下。

(得分点:

发,发起;王,称王。

(2)所以在开始创立大业的颠困艰危的时候,大多崇尚战功,尊崇武将。

(得分点:

草创,创业之始;右,崇尚。

(3)陈胜当初谋划方略,仅靠吴广一人,而吴广是没有才干器量而又见识短浅的人,不久便背叛了陈胜。

(得分点:

恃,依靠;叛,背叛。

5.辟犹运车者之必衷其轴/而使舟者把其柁/柁定则帆樯/篙师/橹工各奏其能/轴坚则三十六辐皆附/是故谋主立而群才辏者/自然之势也(根据“而”“是故”“……者,……也”等关键词和句式断句,进而根据两个相邻的“柁”以及“帆樯”“篙师”“橹工”等专有名词断开。

《游五泄山水志》

1.A(“履”的本义是“鞋子”,这里或用作动词,意为“蹚水”。

2.C(①②写西潭的艰险,⑥突出其“圆”“广”,与“艰险”关系不大。

3.C(“刘龙子垂钓于此,得骊珠吞食登仙”的传说,是写“五潭”中的“第四潭”时引入的,与“西潭”无关。

4.

(1)大约六、七里,道路都像蛇、磬一般盘旋弯曲,好像难以走到尽头,其中的佳妙的景致难以具体记述。

(得分点:

“蛇”“磬”(名词用如状语,表达“盘旋、弯曲”之意)“穷”“具”。

(2)顺着石河,又前行一里左右,有个地方叫石鼓,一跺脚就能听到咚咚的响声。

(得分点:

许,左右;足顿,跺脚。

第六关

及时考

一、1.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2.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根据“智者”“辩者”“勇者”引导的三个排比句即可断开。

3.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4.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先根据“所”“已”“即”“又”等关键词断开,再根据文意断句。

二、1.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首先根据“不以”“不为”“虽”“故”“所以”等关键词断开,再根据文意断句。

2.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注意人名以及“之”“曰”“而已”等关键词。

3.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三、1.②④⑤⑥⑧⑩(从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上看,①③{7}⑨都属于不该断开的却断开了。

2.②④⑥⑦⑧(从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上看,①③⑤⑨均属不该断开的却断开了。

义重练

1.缜又著神灭论/以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先根据“也”“岂”“哉”等关键词断开,再根据文意断句。

2.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先根据“也”“者”“者也”等关键词断开,再根据文意断句,特别注意其中的排比句。

3.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亲/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 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窃观先王之举也/见有高世主之心/故假节于魏/以身得察於燕/先王过举/厕之宾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不谋父兄/以为亚卿(先根据“之”“者”“也”“故”等关键词断开,然后根据文意断句,特别注意排比句。

集攻关

《李晟传》

1.B(根据上下文可知,B项中的“拔”是“拔取”“救回”之意。

马璘与吐蕃在盐仓作战失败,李晟率巡哨兵救回马璘。

2.D(A项前“于”意为“在”,即在罕山打败了连狂羌;后“于”意为“到”。

B项前“以”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即抱玉交给他五千兵攻敌;后“以”也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意为“因为”“由于”。

C项前“之”为代词,指李晟;后“之”为动词,“往”“到……去”。

D项两个“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C(②③直写李晟的战功,⑥借李叔度之口说明李晟军功之高,①说的是李晟的祖辈,④说的是马璘对李晟的忌惮,⑤说的是李晟坚守信义。

4.C(“是非对错任由圣上决定”是对原文“是非唯上所择尔”的曲解,根据原文可知“是非”是“这不是”的意思,而不是“是非对错”的意思,这是个反问句,肯定了进谏是臣子之责。

5.

(1)吐蕃侵犯灵州,抱玉交给他五千士兵攻敌,李晟推辞说:

“用强攻,兵不够;用智取,兵有余。

”(得分点:

“辞曰”属于省略句,注意补充主语“李晟”;“寇”是“侵犯”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

(2)皇帝听到噩耗直流泪,下令百官到李晟府第吊唁,到装棺入殓时,皇帝亲自写诏书,立誓保护李晟的后代,在他的灵柩前宣读。

(得分点:

“就”是“到”的意思;“比”是“等到”的意思;“申告柩前”是省略句兼宾语前置句。

《舜禹之事》

1.A(系:

被人拥护。

2.C(A项前句为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后句为副词,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

B项前句为代词;后句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均为介词,表被动。

D项前句为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后句为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3.C(“被无才无德野心勃勃的启篡位”错,根据原文,启的贤能胜于伯益,禹传位给启也是选贤授能。

4.然则汉非能自忘也/其事自忘也/曹氏非能自系也/其事自系也/公与私/仁与强/其道不同/其忘而系者/无以异也(根据“也”“其”等关键词断句,同时注意“汉”“曹氏”引导的对偶句和“公与私”“仁与强”的对偶。

5.

(1)引导我的是舜,治理我的是舜,帮助我的是舜。

(得分点:

“……者,……也”,判断句式;“明”“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资”,名词活用作动词。

(2)然而尧衰老了,耳朵聋了,眼花了,头脑也不清楚了。

(得分点:

“聋”“昏”“愚”都是形容词作动词,“聪”“明”“圣”都是形容词作名词。

《卢文伟传》

1.D(D项中的“走”应是“逃跑”的意思,理解为“逃跑”。

2.C(C项均为介词,译为“乘机”。

A项前“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后为“所字结构”,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B项前为介词,表原因;后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D项前为介词,译为“在”;后为介词,译为“从”。

3.A(A、B、D的前句均能体现卢文伟“爱民利民”,C项的前句是卢文伟的作战策略,故排除C项。

B项后句说的是刘灵助,D项的后句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故可以排除B、D两项。

A项的后句可以体现卢文伟的智谋。

4.

(1)百姓依靠(这个工程)受益,于是(裴俊)把修缮整治的工程大多委托给文伟。

(得分点:

“功”是“工”的通假字;“多以委文伟”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和“之”,要补充完整;“委”字是“委托”“委任”的意思。

(2)恰逢高祖来到信都,文伟便派其子怀道奉表上陈归附的诚心,高祖高兴地接纳了他们。

(得分点:

“属”是“恰逢”的意思;“陈诚”是“上陈归附的诚心”的意思;“嘉纳”是“高兴地接纳”的意思。

(3)所以无论在哪儿都很得民心,虽然也收受赋纳,但官员百姓不觉得很苦。

(得分点:

“人情”“受纳”“苦”等。

《何曾传》

1.B(B项中的“忧”是传记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热点词汇,指的是古代的丁忧制度。

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

具体说来,就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居任何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

2.C(关键是②,②体现了何曾明哲保身,可见其才能出众;排除①⑤⑥:

①体现威严,⑤指何曾维护礼教,众人敬畏他,⑥指热情周全。

3.B(文中没有表现文帝亲自求情的相关语句。

4.

(1)我认为应该挑选大臣名将中有威望的老臣重臣,排定官位,派遣到北军。

(得分点:

“宿著者”“礼秩”“诣”。

(2)您正以孝治天下,却听任阮籍守丧期间在您座旁饮酒吃肉。

应该把他放逐到荒远的边疆,不要让他污染中原。

(得分点:

“方”“听”“重哀”“摈”。

(3)武帝离开后,又顺路去拜访了何曾的儿子何劭。

何曾事先训诫儿子说:

“客人一定会顺路去看望你,你事先要做好周密准备。

”(得分点:

“既”是“……之后”的意思;“敕”是“训诫”的意思;“豫严”是“周密准备”的意思。

5.抚军校事尹模凭宠作威/奸利盈积/朝野畏惮/莫敢言者/曾奏劾之/朝廷称焉/时曹爽专权/宣帝称疾/曾亦谢病(根据“莫”“之”“时”等关键词,以及人名、句意即可断开。

《神道碑》

1.A(A项中的“徙”是“调任”的意思,属于文言常见热点、焦点词汇。

B项是“阅”的引申义。

C项“勾当”是名词动用现象,“三班院”是宋官署名,北宋前期特有的人事管理机构。

D项“汲汲”是其常见用法,区别于“汲引”,“汲汲”是形容词,“汲引”是动词,比喻提拔或荐推人才。

2.B(B项均为“将近”“几乎”之意。

A项前为副词,译为“于是”;后为介词,表“凭借”。

C项前为连词,表并列;后为连词,表转折。

D项前为“所”字结构,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后为助词,“所+动词(寓)+名词(舍)”结合,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3.

(1)调往地方出任越州通判,恰逢年岁饥荒,曾公提倡积存储藏粮食,用来接济匮乏之人。

(得分点:

“出”是“京官外调地方”的意思;“属”是“恰逢”的意思;“通有无”本义是“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与对方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但从全文来看,这里是赈济饥民,不是商贸往来,故“有无”为偏义副词,偏“无”。

(2)有一支去往安南取道江西的军队,接近一万人,曾公暗地里准备迎接的器具,军队到了如同归家,离去之后城里都不知道(没有扰民)。

(“师出南道江西者”属于定语后置句,注意调整语序;“且”是“将近”的意思;“逆”是“迎接”的意思。

4.曾巩刚毅正直,处世有方:

与他人交往,不轻易认同附和;对待朋友真诚,朋友有错,尽力提出,绝不掩饰;对待后学,积极奖掖、提拔。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讲曾巩“与人交”。

《杂说》

1.

(1)牡:

公   

(2)切:

工整   

(3)遏:

阻止  

(4)数:

命运

2.《拜月》《西厢》,是属于自然天成的东西,而《琵琶》,则好像是用意刻画出来的作品。

(所谓画工即用心雕琢出来的作品,作者认为他能够模仿天地的化工,而作者哪里知道天地生长的万物是根本不露任何雕琢刻划的痕迹的。

得分点:

“化工”“画工”、判断句式。

3.B

4.《拜月》《西厢》属于灵感爆发的产物,妙在天成;《琵琶》极尽技巧,矫揉造作。

5.作者认为写作应以思想及文章的意境为主,不应过分追求用词精深,文字优美,精雕细琢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

第一关

《梅花楼记》

【参考译文】

王元美(世贞)曾对我说:

“集市居住的特点在于喧闹,山林居住的特点在于寂静,只有田园居住的特点介于这两者之间。

”然而王氏的弇山住处却处在城中,早晨的阳光映照家门,游人聚集,即使(求清静的)主人常常要关门谢绝来客,想自由自在地到那清闲无人的境地却不可得。

这以后我知道了田园对于众人来说是宁可选择独处的地方,与其在集市中谋求,宁愿在田野间寻找。

我的朋友范象先,有一处田园在横涝野塘的南边,距离城邑十里却又还算近,喧闹寂静各半,田园四周榆树柳树枝叶繁茂,小池上有两株梅树,婆娑相对,苍枝老干,交错弯曲,直冲屋檐而上。

它的树干可以合抱,它的枝叶可以遮蔽一亩之地,它的果子可收得五石之多。

范先生说“我见过的梅树多了,却没有见过像这两棵年久且奇特的。

”于是面对着梅树而筑高楼,独自和一二个僧人摊开虎皮坐具,焚烧猊形香炉,倚楼而歌,吟诵: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然后又笑着说:

“像李迪的诗,只不过写出花的幽韵闲淡罢了。

我家的老梅树,形态像西方的碧眼和尚,长眉高额,又像凶猛虬龙,在广袤的田野间纷乱争斗,爪抓鳞裂,像鬼怪一样的变化万端,其他树木怎足以和这梅树争胜?

差不多也只有钟贾山的嘉树,四贤祠的紫藤,略微可以与之鼎足罢了。

范先生的梅花楼建成之后,在这里广种霞桃、芙蓉、来禽之类的植物,与池水相互映衬。

池塘再拓宽,再移栽竹子、梅花成为景观,一天比一天幽闲而宽敞。

而陈某恰好来了,陈某说:

“我曾听说当年寻梅的人,(频繁地)到寿安寺内探访,寺院里的和尚被游客所困扰,以至于把梅树砍倒当做柴火。

而其次只有光福元旁边的梅花了,地上一层薄薄的雪,天上几朵淡淡的云,梅花却连绵数里,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然而村里人大多把种梅当做职业,不再有品评呵护,与梅花相应和的人。

自古至今梅花的知己,仅有林逋一人,三百年后才有了范先生,范先生在这田园中畅快地野居,白色的楼板、红色的栏杆,深红的帘子、碧绿的帷帐,依稀独自站立在暗香疏影之外,这和孤山处士有何不同呢?

所缺少的,只是童子开笼放鹤罢了。

某天抱鹤登上扁舟,把它送到梅花之下,星光之下,烟雾之中,沙洲之旁,短笛悠扬,有个形象高大破细浪而出的人,那就是我陈某人到了,您一定要报知梅花开一枝来等待我。

《梁震传》

【参考译文】

梁震,新野人。

袭任榆林卫指挥使。

嘉靖七年,升任都指挥佥事,协助守卫宁夏兴武营。

不久充当延绥游击将军。

廉洁勇猛,喜好读兵书,善于训练士兵,力大能挽强弓射中目标,作战时数次先登。

提升任延绥副总兵,与总兵官王效在镇远关击退敌人,升任都督佥事。

吉囊、俺答侵犯延绥,梁震在黄甫川击败敌人。

不久又侵犯乡水、波罗,参将任杰大胜敌寇。

吉囊又以十万铁骑侵犯,梁震在乾沟大破敌军,斩获敌首级一百多颗。

他先后受到奖赏。

过后,加俸禄一等。

乾沟一共三十里,是面对敌人的要冲。

梁震疏通其沟,加深加宽,在上面筑土墙,敌寇不再轻易进犯。

十四年,升任都督同知,充任陕西总兵官。

不久评论黄甫川功劳,升任右都督。

第二年,改镇大同。

大同乱兵接连杀死巡抚张文锦、总兵官李瑾。

继李瑾任总兵官的鲁纲,威风不振,士兵更骄横,文武大官不敢约束。

朝廷视为忧患,调派梁震前往。

梁震平常养了五百健儿,到任后便下令军中,申明约束条令。

镇兵一向就害怕梁震,于是服从。

敌寇入犯,梁震在牛心山大败敌军,斩杀百余人。

敌寇愤怒,驻扎靠近边境之处待机入犯。

当时皇帝祭祀皇家陵园,梁震埋伏众将士于各条路上。

敌寇果然进犯,在宣宁湾大败敌军,又在红崖儿大破敌军,斩杀俘获很多。

升任左都督,封荫一子为百户。

梁震的父亲梁栋,先前已阵亡,梁震辞谢封荫儿子,请求祭葬父亲,皇帝赞赏并答应了他。

毛伯温督师,与梁震修治镇守边防诸堡,不过几个月便完工。

去世后,赠太子太保,赐其家里人银两锦帛,加赠太保,谥号武壮。

梁震有谋略,号令严明清楚。

前后百十战,不曾有一点挫折。

当时率健儿出塞劫敌营,有人告他挑起争端。

梁震说:

“凡是挑起争端的人,说敌人不扰乱边境,而是我强行挑战敌人来取功。

现在敌人数次深入,难道不想挫败敌人一次吗?

”他去世后,健儿无归处。

守防大臣上报,编入队伍,边防将领还常常得到健儿很大的帮助。

代替梁震职务的是辽东祝雄,起于世袭荫封,历任都督佥事。

自山西副总兵升迁镇守大同。

被弹劾解职,后来起用镇守蓟州。

善于安抚士兵,治理军队整肃。

敌寇入塞,率领子弟身先士卒。

儿子稍微退却,打退堂鼓,他严惩不贷。

世宗书写他的名字于御屏。

任将三十年,穿布衣戴毡笠,与士兵没有差异。

去世后,遗产仅够埋葬费用。

蓟人建造祠堂祭祀他。

《孙行友传》

【参考译文】

孙行友,莫州清苑人,世代务农。

起初,定州以西二百里有座狼山,位于易州中路,原先有城堡,边境居民依仗它躲避抢掠。

山里的寺院中有个尼姑,姓孙,名深意,有迷惑众人的法术。

行友的兄长方谏称呼她为姑师,事奉她非常小心。

等到尼姑坐化去世,行友更觉得她的事神奇,就用她的法术点燃香灯,聚集的百姓逐渐增多。

自从晋少帝与契丹断绝来往,边境州郡转运输送很困难,逃亡的百姓往往依附方谏,推举他为首领。

方谏害怕主帅追捕,就上表归附朝廷,于是被任命为东北面招收指挥使,并且赏赐寺院匾额叫做“胜福”。

每次契丹军队前来,必定率领他的徒众袭击敌军,所得的铠甲武器、牲畜物产逐渐增多,人们更依附他来避难。

易、定主帅上报朝廷,命方谏为边界游奕使,行友为副。

从此抗御侵犯,杀伤和俘虏的很多。

乘胜进入祁沟关、平庸城,攻破飞狐寨,契丹很害怕他,边疆百姓一千余家依靠他没有受难。

行友曾派遣都校王友遇在石河巡视警戒,与契丹兵相遇,杀掉一百多骑兵,又曾经俘虏其刺史蔡福顺、清苑县令王琏。

乾祐年间,契丹又侵犯边关,行友抵抗他们,俘虏和杀死数百人。

周太祖征伐北方,行友在路上报捷进献敌人首级和人马来求见,并且请求效忠,周太祖给予优厚的赏赐,把他留在军营。

到周太祖登上帝位,行友多次上言侦察到契丹的分合变化,希望得到强兵三千人趁机平定幽州,于是调方谏镇守华州,任用行友为定州留后。

宋初,他升任同平章事。

狼山佛教聚居地妖邪荒诞更加严重,人们奔向那里无法禁止,行友不安心,多次上表请求解除官职回山,下诏不予准许。

建隆二年,他就转移了他的府库和妻子儿女,召集成年男子,修理准备武器铠甲,想返回狼山以图保全自己。

兵马都监药继能秘密地上奏这件事,太祖派遣閤门副使武怀节快马集合镇、赵的军队,声称巡视边境径直进入了定州城,行友没有察觉。

接着拿出诏书给他看,命令他全族前往朝廷,行友惊慌地服从命令。

到达京城,命令侍御史李维岳到住宅中去审问他,得到真实情况,下诏严责,免去从前的官爵。

《陆扆传》

【参考译文】

陆扆字祥文,是宰相陆贽的本家孙子。

他寄居在陕,于是成为陕人。

光启二年,随从僖宗前去山南。

考中进士科,几经升迁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陆扆擅长作文章,才思敏捷、文如泉涌,在当时起草诏命,同僚都自叹不如,昭宗很器重他。

皇帝曾经作赋,下诏让学士们都奉和,只有陆扆首先作成,皇帝阅看后,赞叹说:

“贞元时,陆贽、吴通玄兄弟善于撰写内廷的文书,后来再没有人能够接得上,如今朕得到了这样的人才。

”当初,他应考进士科时,正碰到皇帝出行,拖到六月才发榜。

到这时,每到酷暑的日子,其他学士总要开玩笑说:

“这是造榜的天气。

”用这话来讥讽陆扆生不逢时。

他调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依照旧例,从三省官职升任宰相,有光署钱,留下作为宴请同僚的费用,学士院从来没有这笔钱。

嗣覃王率军讨伐凤翔,陆扆劝谏说:

“如今国家的大局刚刚稳定下来,不应对近辅之地用兵,否则一定会被另外的贼人乘虚而入,这对国家没有好处。

而且把军事大权交给亲王,一定会有后祸。

”皇帝关注军队的强盛,怪罪陆扆的阻挠,把他贬为峡州刺史。

嗣覃王出兵果然失败。

过了很长时间,他被授任为工部尚书。

随从天子从华州返回,以兵部尚书重任宰相,封吴郡公。

天复初年,皇帝私下问韩偓说:

“陆扆、裴贽谁忠于我?

”韩偓说:

“陆扆等人都是宰相,怎么会有异心呢?

”皇帝说:

“外界传言说陆扆不高兴我复位,在元日那天换下衣服逃到启夏门,这话可信吗?

”韩偓说:

“谁给陛下说的这话?

”皇帝答道:

“是崔胤、令狐涣。

”韩偓说:

“即使陆扆真是这样做,也不必怪罪他。

况且陛下复位之事,陆扆根本就不知道,忽然听说军队行动,不过打算出逃而已。

陛下怪罪他没有为国捐躯是可以的,认为他不高兴,这是诬陷之词。

”皇帝于是醒悟。

陆扆多次兼任户部尚书。

皇帝从凤翔回到京城,大赦天下,各道都赐给诏书,惟独不给李茂贞。

陆扆说:

“国都的西边,凤翔距离最近,论罪确实不该赦免,然而他还能遵守进贡的义务,朝廷并没有断绝与他的联系,不应该在下达诏书这事上区别对待。

”当初,崔胤被罢免宰相,以陆扆为相,崔胤心怀不满。

到陆扆提出这个建议,崔胤认为他暗地里与凤翔结党营私,将他贬为沂王傅,在东都任职。

崔胤死去,陆扆又被授任为吏部尚书,随从昭宗迁都洛阳。

柳璨当初依附朱全忠,图谋除去朝廷里有声望的士大夫,将陆扆贬任濮州司户参军,并杀于白马驿,时年五十九岁。

《琴之为艺尚矣》

【参考译文】

丁未年夏天,我再次寄住在姑苏的桃花坞中,唐伯虎的旧房就在那里。

我当时闲居失意,又被阴雨天气所困。

邻居张韫修善于弹琴,于是我就到(张韫修)那里去拜访。

他为我弹奏一曲《洞庭秋月》。

刚一弹奏,就感觉波涛声在屋梁间远处传来,忽然变为了汹涌澎湃、鱼龙出没的声音,即使不一定身在君山,但是寒烟升起、树木凋落,“美丽的公主下落到北岸”的景象,好像看见得一清二楚,而且还听到了饰物清脆的响声。

啊,多奇妙呀,技艺达到了这种地步!

张韫修说:

“我弹琴有很多年了。

开始的时候,喜好弹奏声调细微悦耳的旋律,大概听过这种旋律并且喜欢的人曾超过了百人。

接下来才明白这样做不正确,于是冥思苦想,废寝忘食,为了这件事用心良苦,仿佛模模糊糊,似有似无,然后纯古旷远之音才出现,然而以之为德,喜欢听的人,十个人中没有一两个。

知道这样音律的人,难道只有柯孝廉吗?

  过了没多久,柯孝廉拜访我,童子背着两个丝袋子,一个袋子里装有能发出金石之声的琴,素培道士在琴的背面刻有铭文;另一个袋子里就是柯孝廉自己写的诗。

秋风萧瑟,虫子的叫声凄怆,柯孝廉于是和韫修各自弹奏一曲,音律高低交错,不能分辨出是两个人弹的。

读他的诗,水大流急,山峰巍峨,都是纯古高远的声音,不是细微靡靡之音,诗和琴也是相通的。

  弹琴的技巧高超呀,探究它的精微,足以用来感动植物、鬼神,我不知道现在的人所弹奏的是否吻合古人所弹奏的?

然则,没有琴弦弹琴,已经足以改变人的性情,何况是像成连、伯牙那类妙手呢?

我听说吴中两个洞庭的面积都比楚地要小,但是山谷风景优美,它的最高峰是缥缈峰,乘小船、穿木鞋,连宿两晚就可到达。

柯孝廉带两个袋子,登上缥缈峰顶弹琴,应当会有灵威老人出来听。

而石公林屋的奇特,枫叶橘子的美丽,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宋琬不敏捷,只能慎重地拄着杖跟随在他的后面。

《子贡》

【参考译文】

我读史传上记载的子贡的事迹,怀疑是流传失误,不然,子贡怎么会成为儒生呢?

所说的儒生,侍奉国君就为国君担忧,吃百姓的粮食就为百姓忧虑,处于下位不被任用就修养自身而已。

尧做天子时,天下人民苦于洪水的灾难,尧把洪水当做自己的忧愁,所以禹治水九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去看一看自己的儿子。

颜回出生时,天下百姓的忧虑比洪水还要厉害,天子的忧虑也比尧厉害。

但颜回像禹那样贤能,在陋巷中怡然自乐,丝毫不介意天下人的忧患。

这两个人难道不是一条路上的人吗?

所处的时代不同罢了。

出生在禹的时代却有颜回行为的人是杨朱;出生在颜回的时代却有禹行为的人是墨翟。

所以说,贤能的人被国君任用就把国君的忧虑当做自己的忧虑,吃百姓的粮食就把百姓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处于下位而不被国君任用,就修养自身罢了。

和忧患有什么关系呢?

所说的为国君的忧虑而忧虑,为百姓的忧患而忧患,也要根据道义。

假如不讲道义就能解除国君的忧虑、排除百姓的忧患,贤能的人也不会去做的。

《史记》上记载:

齐国攻打鲁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说:

“鲁国是我们将来安息的国家。

国家已经如此危难,你们为什么还不出国去想办法?

”子贡于是出国游说齐国去攻打吴国,游说吴国去救援鲁国,再去游说越国、晋国,从此五个国家之间发动了战争,有的强大了,有的败亡了,有的混乱了,有的称霸了,最终使鲁国保存下来。

看他说的话和他做的事,和张仪、苏秦、陈轸、苏代没什么区别。

唉!

孔子说:

“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想使自己的祖国保全下来,那么齐国、吴国的人难道就没有这种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