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研讲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4778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科研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教育科研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教育科研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教育科研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教育科研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科研讲座.docx

《小学教育科研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科研讲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科研讲座.docx

小学教育科研讲座

小学教育科研讲座

一、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素养:

1、教育科研修养

①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育科研过程是一个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

因此,科研人员应具有追求真理、锐意进取的执著精神。

要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大胆探索教育教学内部规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同时,还应不辞劳苦、不计得失,以坚强的毅力和勇气面对困难。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现真理,求得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入认识,完成科研任务。

②严谨治学的态度

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严谨治学的态度,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从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实际操作到分析研究、形成成果,整个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

那种为了某种功利而弄虚作假的行为是和科研道德相背离的。

③团结协作的精神

进行教育科研常常需要教师间的密切协作。

这是因为小学教育教学中有些复杂的问题,不是单个教师所胜任的,必须有多名教师共同承担。

一般以课题组的形式结成科研群体,以便优势互补,协同攻关。

只有教师间密切配合,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科研任务。

2、教育科研知识

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

a、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这是一个教师从事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基础性知识。

b、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知识,这是教育科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有力保证。

②教育科研专门知识

a、教育统计学知识,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必不可少的知识,是工具。

b、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这是保证教育科研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前提。

③相关科学文化知识

指哲学、历史、科技、艺术等众多领域的知识,这可以扩大教师的知识面,为教师的研究提供启示和可借鉴的方法。

3、教育科研能力

①活动定向能力

研究者应具有在大量教育问题中准确地抓住今后有发展前途的两三个研究方向的胆识,能准确判断某问题该不该做(理论价值)、值不值得做(现实意义),而且也能把握住自己最突出的兴趣和特色,明确自己能不能做(可行性),有科学的预见能力。

②理论思维能力

能在繁杂的教育现象中把某个教育现象的本质提炼出来并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同时善于从一个基本的思想导出一系列的新见解,善于从理论上思考教育问题。

③发现创新能力

即产生新思想、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研究者要善于借助直觉、联想和想象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富于开拓创新精神,敢于突破原有的理论框架,从新的角度和高度分析研究教育问题。

④动手实践能力

是指研究者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变革教育现象的物质活动能力,如观察、调查、实验、查文献等

⑤评价分析能力

即综合力和判断力。

包括客观公正地对自己和他人所进行的科研过程、科研成果做评价分析。

如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筛选,对数据进行汇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

⑥组织科研活动的能力

作为研究者要能够组织有针对性的科研活动,利用科研活动进行观察、实验和研究分析教育现象,如组织教学研讨课、教学观摩活动、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等。

二、教育科研方法

1、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过程。

人们要探索教育规律,提高和完善对教育问题的认识,要改进教育和教学工作,都必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一般地讲,教育科学研究所探索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即教育事实和教育理论。

前者是探索“怎样教育”的问题,如“选用什么教材”、“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等等;后者则探索“什么是教育”的问题,如“教育具有什么功能”、“教育的性质是什么”等等。

他们两者是互相联系的。

想要得出教育问题的理论认识,就必须研究教育事实。

不依据教育事实就无法推出教育原理。

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即收集事实资料、科学地推出原理的过程。

2、教育科研的研究对象

关于教育科研的研究对象问题,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①教育科研的对象是人。

这是因为教育的所有工作都在于培养人和塑造人。

但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因为人作为教育的对象,虽然一定会成为教育科研的对象,但教育科研除了人这一研究对象外,还要研究教育中的其他问题,如教育的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对教育的影响等。

如果教育科研的对象只局限于人,那么,教育研究的结果,只能向我们提供有关教育对象的知识,而不能提供关于教育的全面知识。

②教育科研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这一提法有两个明显的不足:

一是教育现象的提法排斥了教育理论,而教育理论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对象;二是把教育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不妥,因为发现教育规律是教育研究的直接目的,这种提法则混淆了教育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界限。

③教育科研的对象是教育存在。

这种观点较全面、较准确地揭示了教育科研工作所涉及的对象领域。

“教育存在”指研究者所认识到或预见到的一切教育问题,而不是指哲学意义上相对“意识”的物质“存在”。

因此,“教育存在”包括两种形态,一是实践形态上的存在,一是理论形态上的存在。

3、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区别

①研究的范围不同

科研:

一切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现象。

教研:

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微观领域。

②直接目的不同

科研:

为了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教育科研的三大要素:

科学的方法、严格的程序、全新的成果;三大功能:

理论解释、指导实践、预测未来)。

教研:

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活动有说课、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优质课评比等)。

③研究的过程不同

科研:

探索的过程,强调创造与开拓。

教研:

为日常教学服务,其创新必须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大纲、教材、教学常规、教学管理办法、教育法规等)

④成果及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

科研:

成果是新的科学知识,表现形式为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操作方案等。

教研:

成果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业上的进步、教学管理上的规范等。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领域中的表现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教学研究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应用某些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

科研是研究规律的;教研是运用规律的。

教研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科研应围绕教研中急迫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课题。

通过重点课题的研究,推动教研难点问题的解决。

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向教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应当成为中小学抓好教育科研和教研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

4、教育科研的原则

(略)

5、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的活动。

它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尽管如此,从大量的教育科学研究的文献中,我们仍然能够分析教育科学研究有下面这些基本程序:

(1)选题:

一项科学研究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问题是指引我们在隐藏着真理的曲折道路上前进的明灯。

选定研究课题是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2)文献综述:

科学研究的第二步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就是对既往文献的复习、整理、综合,从而系统地认识某一个专题的历史现状、成就和展望。

因此,确定课题后,文献综述将有助于我们评价课题和发展课题。

(3)形成假设:

通过文献综述,就有条件对选定的课题作出假设。

假设一般包括两个事件或概念之间的关系,用“如果……那么……”的句式来表述。

例如,通过对小学生四则运算中各种验算方法的有关资料综述以后,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假设——如果我们运用十字验算法,那么小学生四则运算的准确率将会比运用互逆算法有明显的提高。

科学的假设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科学性:

假设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事实作依据,并且是经过一定的科学论证的。

②预测性:

假设的基本思想和主要部分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推想出来的,因而是假定性的。

它是否正确,尚待验证。

③可行性:

假设中所包含的事件或条件是可以操纵或测量的。

在形成假设时,我们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注意使自己的思维方法符合唯物辩证法。

(4)选择研究方法:

有了假设以后,我们就得考虑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下面几个问题:

①这项教育科研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例如,有一些小男孩喜欢打架,常常对另一些孩子有进攻性行为。

有人发现:

喜欢侵犯同龄和小年龄伙伴的男孩平时都喜欢看武打电视片。

他们想了解:

看武打片和孩子的进攻性行为之间有没有联系。

于是,他们运用调查法,请家长记录一些孩子在两个星期里观看的电视节目,又请教师把这些孩子在学校里的进攻性行为记录下来。

假如发现平时观看武打片次数较多的孩子在学校里的进攻性行为也比较多,那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孩子的进攻性行为与多看武打片有关。

但是,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多看武打片增加了他们的进攻性行为,因为也可能是他们生性好斗所以爱看武打片。

因此,要确定孩子看武打片与平时进攻性行为之间是不是存在着因果关系,必须运用实验方法。

在实验时,研究者要考虑“控制”问题,要干预一下被试的行为。

譬如说,可以找40名年龄相同、性格也不特别倔强的孩子,把他们分成平时进攻性行为的次数比较接近的、人数相等的两组,让其中一组孩子每天都看一定时间的武打片,让另一组孩子每天看相同时间的没有武打内容的电视。

一个阶段以后,如果发现看武打电视片的那组孩子在学校里地进攻性行为明显增加,甚至是另一组孩子的进攻性行为的多少倍时,我们才可断言:

多看武打电视片的确是引起孩子进攻性行为的一个原因。

②这项教育科研的条件能不能控制和操纵

从对对象的控制和操纵的程度来看,几种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可作这样从低到高的排列:

观察方法→调查方法→测验方法→实验方法。

这里,实验方法对条件的控制和操纵的程序最高,因而它能够准确地探明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教育规律,所以我们应优先考虑使用实验方法。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育科研目的条件我们无法加以控制和操纵,因此不能采用实验方法。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游戏中的行为,或是由于条件不易控制,或是由于控制条件会使行为失真。

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观察方法进行研究。

又如,我们要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及其对某些问题的态度、意见等,就可以用调查方法。

再如,要研究小学生的智力和学科成绩之间的关系,就应考虑到智力是个体特征,它不能被我们随意操纵,所以只能少测验方法进行研究——用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科成绩测验来测量某部分学生,然后作智力与学科成绩之间的相关研究。

测验方法还能用作发展研究,即追踪一批小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并记下他们在智力上的成长、学业上的成绩、体格上的特征和社交上的成熟程度等。

发展研究可以是纵向研究、即测量同一组儿童在不同的年龄(如在7岁、8岁、9岁、10岁、11岁、12岁)的情况,通过这种研究,来建立小学生成长的常模。

发展研究也可以是横向研究,它不是在不同年龄测量同一组儿童,而是分别对不同年龄的好几组儿童同时测验,然后把这些数据画成曲线,用以描绘从一个年龄到另一个年龄的成长过程。

③这项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有多大

实验方法总是人为地干预、控制被试,简化环境因素,因此,实验条件下学生的行为,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有一定的距离,使实验结果有时难以推广用来解释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行为。

这说明,我们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应考虑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考虑结果进一步推广的范围。

如果想了解自然情境下人的行为,那只有牺牲观测的严密科学性,而采用非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至于如何作更细致的选择,则有待在介绍研究方法的各章中加以说明。

(5)对变量进行分类

变量,是指数值可以变化的量。

例如,每年小学生的身高是个变量,每个学生在学习某学科时获得的各次成绩也是个变量。

研究方法确定以后,我们应当考虑涉及本研究有关的各种变量。

首先,应当根据假设定自变量(假定的原因变量)和因变量(假定的结果变量),并且考虑是否或如何加以操纵以及测量。

同时,还应辨明涉及这项研究的无关变量,并且考虑能否或如何加以控制。

这一切,将在“实验方法”这章中作详细的说明。

(6)选择被试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没有必要研究的每个单位都加以研究,而仅仅从中抽取部分单位,使这部分单位能代表全部单位。

如果要华而不实研究的全部单位的范围是明确界定的,则能增加这部分单位的代表性。

如果抽取的单位数过少,则应考虑它是否能代表全部单位的一般特性。

如果要研究的全部单位之间十分相似,则抽取较少的单位仍有其代表性。

(7)制定研究方案

一个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三个内容;我们对这些内容都应作出详细周密的考虑:

1、研究的设计一项研究设计包括下列三项内容:

一是自变量的数目和等级的安排,二是分配被试的措施(仅在实验中),三是对资料进行分析的统计检验。

研究设计就是对上述各项作合理的安排,以便经济地、高效率地达到目的。

2、抽取研究单位的数量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应当注意两点:

一是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二是实际发收集数据的可能性。

3、仪器和材料的使用

(8)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小学教育研究过程中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大致可分为四类:

①计数资料:

这是按个体的某一属性或某一反应属性进行分类记数的资料。

这种资料是数出来的,这用整数表示。

例如,有45人赞成。

②计量资料:

这是用测量所得到的数值来表示的资料。

例如,被试的年龄(岁)、体重(千克)、脉搏(次/分)、反应频率(次/秒)、智商(IQ)等,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③等级资料:

这是一种描述性的半计量资料。

例如被试的能力可分为强、中、弱;被试对某项措施的态度可分强烈赞成、赞成、无意见、反对,强烈反对等。

上述三种资料统称为数据。

根据研究的需要,上述三种资料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④描述性资料:

这就是非数量化的资料。

如果只重视数据,而对于实验的条件、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各种影响都不作记录,这样的结果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

描述性资料如果没有数据作为客观的尺度,在对它进行解释时也容易产生主观片面的错误。

因此对描述性资料的解释必须小心谨慎。

研究得到数据应当用统计方法加以整理,制成图表。

(9)得出结论

对于获得的结果,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给予解释,分析它与假设符合的程度:

是否证实了假设,证实了假设的哪些内容,还有哪些末被证实,是否有超出假设或与假设相矛盾的情况。

同时,还应分析自己研究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并将结果与已有的理论或假设加以比较。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作实事求是的分析,便可以得出结论了。

(10)撰写科研报告

这是科学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这项教育科研工作的总结。

它概括科研工作的进程,反映科研的成果,体现科研的水平和价值,以及研究者的严谨科学态度。

同时也便于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

6、教育科研课题的含义

所谓教育科研课题,就是指研究者通过研究想探索解决的问题。

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

①必须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是研究者认为目前还没有有效解决的办法的问题。

②具有一定的普遍价值,有可操作性的问题。

③必然是经过研究者慎重考虑,自感既是必要又有可能研究的问题。

7、科研课题的来源

①申请课题:

国家、省市等各级科研主管部门每五年都要发布一个“科研规划”,以指导和规范科研工作。

随着“科研规划”的发布,一般都附一个“课题指南”,供课题申请的单位和个人参考。

国家级课题主要由教育部设在中央教科所的“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审批立项;省级教育科研课题一般由设在省教科所的省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审批立项;市级教育科研课题主要由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心)负责审批立项。

②协作课题:

上级科研单位或不同区域的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科研单位,有时为了研究某一课题,往往需要把课题委托给某些单位或个人,或是双方共同协作来完成。

③自选课题:

来自广大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成果往往是更有实用价值。

8、科研课题的选题线索

选择一个合适的科研课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工作。

选择课题必须围绕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所贡献这一中心。

一线教师和广大教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可以参照以下线索进行选题。

①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②注意发现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空白点。

③留心于相近学科的“边缘区”和“接合部”。

④对成功的经验或实验成果进行实践检验。

⑤以取得研究成果为起点,跟踪追击。

⑥抓住课题研究中心以外出现的问题和副产品,调整课题,转向进攻,甚至可以变副为主。

⑦整理教育遗产的研究。

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研究。

⑧以失败的探索为借鉴,从反面提出问题。

9、科研课题的分类

就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状况而言,可以按研究的范围、领域、方式方法等不同标准,将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A、按研究的范围,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单项研究,也可以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1、整体研究包括了宏观研究和中观研究两个层次。

宏观研究是对较大范围内的教育问题进行的系统研究有人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与外部的关系,如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人口等关系的研究;二是教育内部带全面性问题的研究,如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政策、教育投资、教育的宏观控制的研究。

这些大多是小学以外的职能部门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的研究。

至于整体研究中的中观研究层次,是指与宏观研究的范围相比范围稍小的一类研究。

例如,研究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衔接的问题、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的问题、小学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问题、小学内部整体改革的问题等等。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所进行的主体性教育研究、和谐教育研究、发展性教育研究、愉快教育研究、小主人教育研究等等,也都属于这一层次。

2、单项研究一般又可称为微观研究,是指对教育系统中某个单独因素进行的具体研究。

如对某种教育方法的研究,对某类学生(如差生)的研究,对某学科内容的研究(如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学校课程结构研究,学校德育、美育专题研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研究等等。

这类研究大多数是对学校以内问题的研究。

B、按研究的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1、基础性研究是对教育基本问题进行的研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概括性和普遍价值,目的是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阐明教育规律,提出教育原则,指导教育实践。

基础性研究如果滞后必将造成教育基本理论滞后,必将极大地制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基础性研究在教育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础性研究不可局限于少数教育理论专家的范围之内,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也应积极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探索教育基本问题,为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做出应有的贡献。

2、应用性研究与基础性研究相比较而存在。

应用性研究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教育实际问题而开展的以实验为主的,以解决操作中的技术性问题为目的的研究。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把教育科学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可行性方案就属应用性研究这种研究直接解决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

应用性研究包括: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研究,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研究,加强对学生进行近代史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研究,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学校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等等。

广大第一线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是实践性研究的主力。

3、按研究的方式方法,可以划分为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经验总结、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等等

10、科研课题的论证

开题之前,为了进一步确认课题的研究价值,明确研究方向,完善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还要组织有关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论证,论证的主要内容有:

①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

主要阐明课题研究的问题什么性质的问题,其内涵是怎样的。

②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主要从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对所选课题的任务、目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论证,把选题时已经有了的基本思考或想法进一步细化,提出明确的认识。

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③课题研究的背景。

也就是说明课题是在什么社会、历史、教育、理论或实践的条件下提出来的,从而阐明课题产生的背景与追求的研究目标。

特别要注意对所选课题涉及到的研究内容进行资料调查,研究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明确所选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预计可能有所突破的方面。

④分析研究的可能性、基本条件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⑤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

⑥论证报告的格式、语句及写作上的问题。

11、课题论证的具体内容:

⑴课题研究依据

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2课题形成的理论、实践、思维方法依据

③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⑵课题研究的目标系统

1课题的目标确定性

②课题的目标体系

⑶课题的研究范畴

1课题研究的类型

②课题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

⑷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进度

1课题研究方法的预计效果

2课题研究步骤的落实程度

③课题研究进度的可行性

⑸课题研究策略

1课题研究工作与常规工作的协调

②课题研究的难点、重点、对策

⑹课题成果结构形式

1课题成果的组成结构

②课题成果提供形式

⑺课题研究保证条件

1课题研究人员结构及与任务的匹配

②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和物资器件

12、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

课题研究计划是对研究工作所作的整体安排。

良好的研究计划是确保教育科研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般地讲,研究计划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研究计划必须遵循相应的科学方法的要求。

②要合乎客观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

③操作性要强。

④要具有系统性。

各项措施与安排要前后呼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计划的内容要有完整性,包括人员、设备、研究的步骤、研究的方法等等。

课题研究计划因课题研究的目的不同和采用的方法不同,其内容就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为:

①课题的名称。

②研究的单位名称和研究人员名单。

③研究背景和目的,包括课题提出的缘由及其意义、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的现状、课题的目的及其任务。

④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具体研究计划。

包括关键概念的界定、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组合、研究方法及其实施要点、观测目标及指标、资料的搜集与处理的方法等等。

⑤组织工作,包括人员的组成与分工、研究日程或分阶段工作计划及分阶段的成果指标、研究所需设备及经费预算等等。

⑥主要参考文献。

⑦制订方案的日期及制订人签名。

13、课题研究具体方法

在小学教育科研活动中,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是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以取得对象的行为表现他们所处的环境气氛等事实材料。

它不仅可以从正常的对象中获取资料,还可以从不能直接报导的对象(如幼儿、哑巴)和不愿报导的对象身上获得有用的资料。

它能帮助我们判定研究对象“是什么”和“怎么样”。

(2)、调查法:

调查,是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以确定被研究者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等与他对问题的了解、意见、期望、动机、兴趣、态度、信念之间的关系。

调查的具体方法有谈话法和问卷法等。

谈话法是以口头形式所作的调查;意味着问卷是以书面形式所和的调查。

调查法能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现象之间有没不联系。

(3)、测验法:

测验,是根据研究对象解答试卷的情况,来测量和评定研究对象现状的一种方法。

测验法帮助我们很经济地获取我们所需要的资料,了解研究对象的实际水平,进行相关研究。

(4)、实验法:

实验,是为了解决某个研究课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假设,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积极控制的条件下,有计划地组织不同水平的教育实践,并经过一定时间后,就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就假设能否成立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

实验的具体方法有对照组实验和轮组实验等。

实验法能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现象之间有没有因果联系。

(5)、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指就一个个体的某个有关问题搜集尽可能多的资料加以研究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时,往往需要综合运用观察、调查、测验和实验等方法。

此外,还有选题法、文献法、教育统计法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