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738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docx

《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docx

银盆岭东西引桥方案doc

长沙湘江银盆岭大桥东西引桥抢险维修工程

施工组织方案

 

中交二航局长沙湘江

银盆岭大桥加固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1、工程概况

湘江银盆岭大桥(原湘江二桥)东起长沙市丽臣广场,与波隆立交桥相接,向西跨越湘江,与银北立交桥相接,连通319国道。

大桥全长3616.66m,其中正桥(包括东引桥+主桥+西引桥)共92孔,总长2355.94m。

匝道桥全场365.78m,非机动车道桥梁全场894.94米。

东引桥机动车道60孔长1049.66m,由4联16m空心板(9×16m空心板+9×16m空心板+8×16m空心板+10×16m空心板)+三联现浇连续箱梁[(3×16m连续梁+7×20m连续梁10孔一联)+(2×20m+16m+2×20m连续梁5孔一联)+(9×20m连续梁9孔一联)]组成。

主桥15孔(共三联)总长1025.26m,由顶推箱梁+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105m+210m+105m三孔一联)+顶推连续箱梁(3×50m3孔一联)组成。

西引桥长281.02m,由17孔(分为9孔一联+8孔一联共两联)16m空心板组成。

2、东西引桥主要病害情况

2.1东引桥病害

长沙市银盆岭大桥东引桥采用空心板梁结构,跨度有16m和20m两种。

桥面净宽l5m,预制板横断面为13块空心板组成,其中中块11块,边块2块。

空心板梁高0.7m,板宽为1.03m,边块为2.015m。

空心板及其铰缝都采用C40混凝土。

通过对东引桥空心板梁进行检测,得出如下结论:

1)银盆岭桥东引桥中,一类桥为2跨,占东引桥比例为6.5%,二类桥为10跨,占东引桥比例为32.3%,三类桥为14跨,占东引桥比例为45.2%,四类桥为5跨,占东引桥比例为16.1%。

2)预制空心板梁共有5处铰缝失效较为严重,分别为第1跨5号、6号板间铰缝和7号、8号板间铰缝,第3跨5号、6号板间铰缝和7号、8号板间铰缝以及第11跨6号、7号板间铰缝。

根据上述铰缝两侧板底应力实测值及计算值对比结果推测,其失效程度超过40%。

3)预制板空心板内存在较多的积水现象,从分布规律来看,铰缝处漏水较为严重的相邻空心板都有较多积水,有水渍(或水印)的空心板的积水量次之,外观完好的空心板则积水较少或没有积水;具体来说,第1跨5号~8号板,第3跨的5号、6号板,第10跨5号、6号板和第11跨7号、8号板积水较多,漏水时间都在2~4min之间。

4)空心板梁端部桥面连续部分基本都存在横向裂缝、混凝土破碎等病害;相对来讲,预制空心板梁端部桥面连续部分的病害情况较现浇空心板梁的更严重。

5)银盆岭桥东引桥中,第1跨到第4跨的5#~8#空心板、第10跨5#,6#板和第11跨7#,8#板存在较严重的病害情况。

2.2西引桥病害

银盆岭大桥西引桥采用空心板梁结构,跨度为16m。

西引桥桥面净宽26.6m,预制板横断面由23块空心板组成,其中,中块21块,边块2块。

空心板梁高0.7m,板宽中块为1.03m,边块为2.015m。

空心板及其铰缝都采用C40混凝土,盖梁采用C30混凝土,桥墩采用C25混凝土。

1)银盆岭桥西引桥中,桥梁健康状况为一类桥共0跨、二类桥共9跨、三类桥共7跨、四类桥共1跨、五类桥共0跨。

2)空心板梁病害检测结果:

①预制空心板梁病害主要有铰缝渗水、空心板梁开裂、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和露筋等。

其中,铰缝处渗水比较严重的区域共11处,包括第1跨7,12#板,第6跨13#板,第11跨1~3,8,16,17#板,第12跨8#板和第15跨12#板,渗水面积均超过1.0m2;混凝土剥落比较严重的区域共6处,包括第2跨18#板,第1跨22#板,第10跨12、22#板,第13跨3#板和第11跨22#板,剥落面积均超过0.15m2。

②从病害分布情况来看,在顺桥向,第1,10~13跨为病害较为密集的区域(尤其是第13跨3#板);在横桥向,边块(即1、23#空心板)的病害情况相对较中块的更严重。

3)预制空心板内存在一定的积水情况。

铰缝漏水处空心板内有较多积水,其中,第1跨8#板、第6跨的13#板、第9跨1#板和第13跨2#板的漏水事件都在1分20秒以上;有水渍(或水印)的空心板的积水情况仅有零星滴水,外观完好的空心板基本未发现积水情况。

4)西引桥盖梁的典型病害为露筋和浸渗问题。

第1,10跨的西侧盖梁未发现露筋,其他盖梁在悬挑端、底面和侧面存在露筋现象,且外露钢筋锈蚀严重;盖梁浸渗现象以第7~9和第11跨的悬挑部位最严重。

5)空心板梁端部桥面连续部分都存在横向贯通裂缝和混凝土破损等病害;其他区域桥面铺装的病害主要为局部破损、排水孔堵塞和积水等问题。

6)西引桥桥台正中处有纵向贯通裂缝,裂缝宽为5mm。

3、病害处理方案

3.1常规病害处治

1)裂缝处治:

裂缝≥0.1mm采用壁可法灌缝;裂缝<0.1mm用环氧胶泥封闭。

2)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

清除松散灰浆、砂粒、油垢,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干净。

灌浆过程中,裂缝宜处于干燥状态(灌缝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3)灌缝用胶必须按所选用产品确定试验的配合比进行拌合,准确称量各组成材并搅拌均匀。

灌缝胶配好后,应尽快将其注入到裂缝中,并在该产品规定的适用期内使用完毕。

4)缝隙全部注满后应按材料要求进行养护,待桨液固化后,拆除灌桨嘴,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整。

5)灌缝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灌缝结束后应检验灌缝效果及其质量。

凡有不密实或重新开裂等不合格的情况,应采取补灌等补救措施,确保质量。

必要时可钻芯取样以检查灌缝是否饱满、密实,取芯数量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确定。

6)全桥耐久性病害处理:

a)对全桥所有锈蚀钢板及钢筋采取除锈措施,并进行防锈处理。

b)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露筋、破损及结晶等病害时,在混凝土保护层起壳和脱落位置,凿毛表面混凝土,直至露出新鲜密实混凝土表面,并凿出沟槽,然后用环氧砼或环氧砂浆修补。

c)混凝土表面质量缺失和孔洞处采用环氧硷或环氧砂桨修补。

7)橡胶支座钢板、外露钢筋等钢构件油漆防腐。

3.2东引桥预制空心板更换

3.2.1空心板更换数量

湘江银盆岭大桥(原湘江二桥)东引桥E14}-15号桥墩之间顺桥向(由东至西方向)左侧第6块空心板梁于2010年10月28日在挂车作用下出现异常变形,在该空心板两侧铰缝处桥面破损严重,板底跨中位置出现横桥向较多裂缝,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该跨为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梁,桥面连续,横桥向由13块空心板组成,空心板之间由绞缝连接。

由于绞缝渗水失效,横桥向13块空心板横向分布系数不均匀,且大量运输渣土的后八轮载重车趁重行驶,导致东引桥E14~E15号桥墩之间顺桥向(由东至西方向)左侧第6块空心板梁承受过量活载作用整体破坏且跨中出现异常变形。

跨中底板出现多条破坏性横向受力裂缝。

本次加固设计确定将东引桥第1跨5号、6号、7号、8号空心板、第2跨6号空心板、第3跨6号、7号空心板、第4跨6号空心板(按照检测报告排序规则:

东引桥EIS--F16号墩跨为第一跨,由西往东方向顺序依次为第二跨至第三十二跨,西引桥由西往东方向顺序依次为第一跨至第十七跨,横桥向沿桩号递增方向由左至右依次为1~13(23)号空心板)共8片预制空心板更换为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预制梁。

3.2.2空心板更换顺序

1)桥下预制场整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梁。

2)全桥封闭交通。

清除空心板梁顶面桥面铺装层及其下现浇硷层(第30跨4号、5号空心板顶面清除范围为1800x205cm(顺×横),第一到第十二跨顶面桥面铺装层及其下现浇砼层全部清除),凿除需更换空心板两侧绞缝砼,并保留原绞缝钢筋。

3)整体吊离空心板,更换为新预应力硷简支空心板梁,注意将新、旧空心板梁绞缝钢筋交叉绑扎,绞缝内浇注C50小石子砼,尽量振捣密实,确保绞缝能发挥横向联系作用。

4)设盖桥面连续构造,浇注C40桥面现浇层,然后在第一到第十二跨C40防水砼顶面浇注环氧渡层,在第三十跨C40顶面先设置防水层,再浇注沥青砼桥面铺装。

5)东引桥第1跨的3号、4号、9号、10号空心板分别替换至第2跨6号空心板、第3跨6号、7号空心板、第4跨6号空心板处,再将东引桥第1跨的3号~10号空心板置换为新空心板。

新空心板在第1跨E15~E16桥墩处桥下预制场内制梁,竖向吊梁至桥面再横移装配到位。

3.2.3新空心板设计

1)主要材料

a).混凝土

(1)水泥:

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级、52.5级和42.5级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板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2)粗集料:

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注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

预制空心板、封锚端、铰缝、桥面现浇层和封端混凝土均采用C40。

b).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

本次加固中R235钢筋用于直径d=6mm.8mm两种规格;HRB335钢筋用于直径d=8mm、10mm、14mm、16mm五种规格。

c).预应力钢筋

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rn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

d).其他材料

(1)钢板:

采用《碳素结构钢》(GB700—1988)规定的Q235B钢板。

(2)锚具:

采用15-3型和15-4型系列锚具及其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

(3)支座:

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其材料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交通部部颁标准的规定。

3.3东、西引桥预制空心板加固

由检测报告可知,大桥原预制空心板(东引桥E4~E16号墩跨共12跨,西引桥共17踌,合计29跨)由于部分铰缝及桥面防水系统工作状况不佳,导致横向分配系数不均匀,空心板积水现象严重,承载能力下降。

为此,采取如下综合处治措施进行加固:

①凿除合计29跨预制空心板桥原桥面3cm的C20现浇层及7cm的沥青硷(合计10cm厚度),更换10片空心板。

②对部分已失效的铰缝采用高压水清除全部填料,对板缝底部和端部进行封堵,

防止灌胶过程中漏胶,对铰缝下部2cm宽56cm高缝隙内灌注JN-G拼梁结构灌缝胶,铰缝上部14cm高度菱形槽口内灌注HPM-G聚合物改性水泥注桨料以恢复空心板铰缝传递横向剪力的功能。

③预制空心板底面粘贴钢板条以增加空心板承载能力。

④桥面空心板顶植入梅花状L形剪力钢筋,布置标准带肋钢筋网成品,喷涂JN-J界面剂,浇8cm厚度C40桥面现浇层。

⑤浇注0.5cm厚JN-R环氧覆层。

3.4空心板桥桥墩盖梁加固方案

引桥预制空心板桥桥均存在不同数量、不同程度的支点负弯距竖向裂缝和个别剥落露筋现象,裂缝均属于受力裂缝,加固措施:

①采用胶泥挂抹或壁可法封闭裂缝;②在盖梁侧面粘贴钢板条位置开1cm深度、15m宽度槽口,再在盖梁侧面上、下缘所开槽口内粘贴Q235平方向钢板条(厚度8mm,宽度10cm),上、下缘钢板条间粘贴45°角度斜向抗剪钢板条进行加固,以提高盖梁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

③对盖梁表面露筋除锈后涂刷阻锈剂,再对坑洞、麻面清除松散砼后采用环氧砂浆或环氧砼封闭、④对盖梁两侧面及雇面进行打磨后刮涂2mm厚JN-CE混凝土修补胶保护层。

3.5主桥横向预应力锚头处治方案

在斜拉桥及项推梁桥左幅共观测到横向预应力束锚头1648个,其中有混凝土脱落、锚头锈蚀情况的共330个,这330个中锚头严重锈蚀的有87个,一般锈蚀的有243个。

在斜拉桥及顶推梁桥右幅共观测到横向预应力束锚头1652个,其中有混凝土脱落、锚头锈蚀情况的共367个,这367个中锚头严重锈蚀的有112个,一般锈蚀的有255个。

本次加固对合计697个横向预应力束锚头进行除锈防锈处理,再在锚头位置植筋后采用环氧砼封锚,封锚砼在箱梁悬臂翼缘端部设计成滴水板构造以有效排除雨水,避免侵蚀锚头砼。

3.6型钢伸缩装置更换

银盆岭大桥全桥共12联,合计13条伸缩装置,分为80mm、160mm、240mm、320mm、480mm共5种型号,南北匝道80mm伸缩装置11条,非机动车匝道80mm伸缩装置14条,全部整体更换为相应的型钢伸缩装置。

3.7全桥集中导向式排水系统设计

全桥现桥面污水由纵、横坡导入泄水孔,再由箱梁及空心板悬臂处泄水管悬空直接排入湘江,泄水管命近梁体处水流对梁体硷严重侵蚀,大大降低了构件耐久性。

东、西引桥(岸上)排水PVC管道设l不合理,老化、破损严重,失去使用功能,影响城市美观。

因此,本次加固设计在全桥设置集中导向式排水系统,桥面污水由泄水管导入纵向PVC管路,再从桥墩处竖向排水管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系统。

4、加固维修的施工步骤和施工工艺

4.1裂缝修补

4.1.1工艺流程

1)裂缝宽度≥0.1mm的采用壁可法裂缝灌注胶(结构胶)封闭裂缝,结构胶的安全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22-2008)中表4.7.1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裂缝修补胶浆液的勃度小,渗透性、可灌性好:

②裂缝修补胶桨液固化后收缩性小;固化时间可调节;灌桨工艺简便:

固化后不应遗留有害化学物质。

流程:

基底清扫→标注注胶底座位置→配置灌缝用环氧树脂→封闭裂缝→粘结注胶底座、注入灌缝材料→养护→结构表面处理。

2)裂缝宽度<0.1mm的涂刷环氧树脂胶泥封闭。

表面处理→清洁表面→沿裂缝开6~8mm深的V形槽→环氧树脂胶泥封闭裂缝→涂刷环氧树脂胶液→养护→检查质量。

4.1.2施工方法

4.1.2.1裂缝调查及标注

首先对裂缝进行全面的调查,结合原裂缝普查资料,现场核实裂缝数量、长度、宽度等,并对裂缝一一编号,做好记录,绘制裂缝分布图。

将裂缝调查结果以报告形式上报监理工程师,待监理工程师核查后,即可进行裂缝的灌胶与封闭处理。

4.1.2.2裂缝缝口表面的处理

①用钢丝刷沿裂缝走向清理约5cm范围的表面混凝土,仔细清理混凝土的表面;

②用锤子和钢钎凿除两侧疏松的混凝土块和沙粒,露出坚实的混凝土表面;

③用略潮湿的抹布清除表面的浮尘(如缝口因灰尘等堆积过多而完全堵死,还应用砂轮片对缝口进行拓宽处理(或用凿子对堵死部分凿槽),如整条裂缝都已完全堵死,应沿缝表面每隔400-800mm间距进行局部拓宽),并彻底晾干,用丙酮除处表面的油污,若缝内潮湿,用喷灯烘干使其充分干燥。

4.1.2.3埋粘贴注入座

①待清缝处理后,调制好环氧树脂胶泥,搅拌均匀,用抹刀将少许胶刮在注入座底的四边,骑缝将注入座固定在混凝土上;

②注入座的布置:

沿缝的走向,间距以300~500mm为宜,原则上缝窄宜密,缝宽可稀。

但每一条裂缝至少须有一个进胶孔和排气孔。

裂缝分岔处的交叉点应设注入座,选混凝土表面平整处设置,避开剥落部位。

对贯通缝,在一侧布置注入座,另一侧完全封闭;缝宽较大且内部畅通时,则要加大密度布置。

4.1.2.4密封裂缝

经丙酮擦洗干净的裂缝及裂缝两侧50mm左右范围内混凝土表面上,涂抹一薄层环氧树脂基液,待其初凝后,用环氧树脂胶泥抹压进行封闭处理,再用橡皮刮板将表面刮抹平整,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待环氧树脂胶泥初凝后,表面涂刷二度环氧树脂基液。

环氧树脂胶泥在混凝土表面的抹压厚度应控制在2~3mm左右。

对于枝脉状裂缝(一条主缝有多枝分散侧斜向枝脉缝)应加宽封闭面积。

封好的缝表面应光滑、平整,边缘与混凝土面应紧贴,不应有卷边现象。

特别注意与灌胶嘴/注入座衔接的地方。

4.1.2.5封口胶的固化

密封完成后,让环氧树脂自然固化,在固化过程中防止其接触水。

4.1.2.6密封检查

待密封胶达到强度后,沿缝涂抹一层肥皂水,并从一端灌胶注入嘴(其余灌胶嘴关闭阀门、灌胶注入嘴隔1000-2000mm的间距把中间的注入孔用螺栓(缠生料带)堵上)通入气压为0.2MPa的压缩空气,如密封的缝上有冒泡现象,应对该部位重新密封,当缝较长时可分段试气检查。

4.1.2.7灌浆

壁可法(BICS)是日本SHO-BOND建设侏式会社开发的一种针对裂缝修补的新工艺,它能将裂缝两侧的混凝土牢固连接,连接处的强度一般高于其他未开裂部位。

工艺原理:

它利用在特制合成橡胶管状注入器中,充满树脂膨胀产生的300KPA左右的恒定自然弹性压力,将高分子树脂修补材料缓慢持续的压入裂缝中。

在此压力下树脂长时间的自动注入,使其充分达到裂缝深处,树脂的粘度很低,可以深入到缝宽仅0.02mm的细缝末端,甚至包括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缝隙。

同时,缓慢均匀的压力可以有效防止裂缝中积存的空气产生的气阻,从而保证修补质量。

施工工序

工具:

BL/DD注入器、密封良好的进口黄油枪、加线增强管(内径9mm,耐压5kg/cm2以上)、喉箍(蜗轮蜗杆式,直径10~16mm)、阀门、过滤器、桶、搅拌棒、丙酮、台秤(精确到10g)、钳子、螺丝刀、生料带。

使用BL注入器时:

(1)将注入器的连接端安装在注入座上,把卡口部分的两扣卡紧,用力不要过猛,以免损坏座的颈部,注意橡胶密封圈处于正常位置。

同一条裂缝上的注入器同时安装好;

(2)按顺序连接工具,螺纹配合处用生胶带缠绕密封;

(3)将灌注胶按成分混合搅拌均匀,一次能用完一整套包装时不必称量;全部混合即可;用少量时要分别称两种成分,按规定配合比配合;

(4)将混合好的胶装入黄油枪,盖好盖。

将黄油枪倒置,打开阀门,推动黄油枪活塞,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5)当过滤器中有胶流出时,将它连接到注入器的注入端,卡紧卡口,慢慢推动黄油枪的活塞,开始注入。

每次推动都要达到活塞的尽头,一般3~5秒推动一下。

当橡胶管膨胀至充满限制套时停止注入;

(6)一个注入器注完后,先关闭阀门,再小心地脱开注入端的连接,避免连接端之间的连接松动,移到下一个注入器继续注入;

(7)水平走向的裂缝从一端开始逐个注入,倾斜或垂直走向的裂缝要从较低的一端开始向上推进。

如果注入器膨胀后收缩较快,说明该处裂缝深,缝内空间大,要补灌,直到能保持膨胀状态;

(8)操作时不要让注入座的颈部不正常受力;

使用DD注入器时:

(1)按顺序连接好工具,螺纹配合处要密封;

(2)将灌注胶搅拌均匀,装入黄油枪,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3)将过滤器连接到注入器的端头,开始注入灌注胶液,直至充满限制套,关闭阀门,取下注入器;

(4)整条裂缝所需的注入器全部注满后,逐个安装在注入座上。

4.1.2.8封口

灌胶后待缝内胶液初凝,拆除灌胶/压胶嘴,用环氧树脂胶泥对灌胶孔口进行封口抹平。

(1)让灌注胶自行固化,用手捏注入管了解固化进程;

(2)固化时间一般为4-24小时,气温越高,速度越快。

4.2混凝土龟裂、剥落、露筋等局部病害修复

1)、清除表层松散混凝土,外露钢筋除锈。

2)、凿毛表面混凝土,直至露出新鲜密实的混凝土表面,并凿出沟槽。

3)、用环氧砂桨或环氧混凝土(空洞深度大于5cm采用环氧混凝土)修补。

施工要求如下:

A.混凝土疏松区较浅处的修补

(1)修补材料

a.环氧树脂桨液的配合比(采用JN-MG环氧树脂胶)

配合比—A:

B=2:

1

b.配制环氧砂浆的配合比:

①浇注用环氧砂浆JN-MG:

细骨料(C组分)=1:

4

②涂刮用环氧砂桨(用JN-CE混凝土修补胶)JN-CE—A:

B=2:

1

c.配置环氧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JN-MG环氧树脂浇注料)

配合比:

JN-MG细集料(C组分):

碎石=1:

4:

5(碎石粒径要小于15mm)。

B.混凝土疏松区较深处与孔洞的修补(孔洞以及深度超过5cm的深层疏松区)

(1)修补材料

采用环氧混凝土配合比可参照前述的配合比,要求1天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7天杭压强度不小于60MPa。

C.钢筋露筋锈蚀处理

1)凿除全桥所有露筋部位的剥落、琉松、腐蚀等劣化混凝土,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对于锈蚀面积达到钢筋面积20%以上的主筋,必须将其完全凿出,进行除锈处理后,在侧面焊接相同直径的接长钢筋,然后用环氧砂浆涂将结构修补平整。

2)混凝土表层缺陷处理前应对生锈钢筋进行除锈,缺陷处理后宜在修补范围及周边剧渗透型阻锈剂。

3)阻锈剂的质且及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4)新浇筑混凝土采用阻锈剂溶液时,混凝土拌和物的搅拌时间应延长1min;采用阻锈剂粉剂时,应延长3min。

4.3伸缩装置更换

1)新伸缩缝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的相关规定。

伸缩装置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更换各种伸缩缝装置时,应通过计算校核定位值。

2)更换伸缩装置时,应更具施工环境温度确定新伸缩装置开口量。

3)更换前应认真做好伸缩装置的清理工作。

4)若采用半幅施工,应确保新伸缩装置横向连接平顺、可靠。

5)伸缩缝两侧槽口尺寸应满足新伸缩装置的安装连接要求。

桥面板(梁)上锚固预埋件有缺损时,应补植连接锚筋;采用焊接时,应保证连接筋与锚筋的有效搭接长度,严禁点焊连接。

6)伸缩缝槽口采用JN-RX高韧性环氧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封闭开口,以避免混凝土流入伸缩装置构件内。

4.4粘贴钢板条补强

粘贴钢板采用灌注法,施工要点和主要工艺流程为:

灌钢区域混凝土表面处理→钻孔→安装钢板→配制结构胶→封边→灌注→钢板表面防腐处理。

(1)灌钢区域混凝土表面处理:

在需灌钢加固混凝土的表面放出钢板位置大样,凿除需灌钢区混凝土表面2~5mm厚的表层砂浆,使坚实的混凝土石外露,并形成平整的粗糙面,表面不平处应用尖凿轻凿整平。

再用钢丝轮清除表面浮桨,剔除表层疏松物,最后用压缩空气吹净表面粉尘,并用甲苯或工业丙酮擦拭表面。

(2)钻孔植埋螺杆:

在需灌钢区域沿粘贴钢板长度方向每隔30cm左右钻孔植埋一直径为12mm的螺杆,螺杆植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按设计要求控制。

(3)安装钢板:

依据现场混凝土上的实际放样进行钢板下料。

(4)配置结构胶:

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配置结构胶。

(5)封边:

用钢板封边胶封闭钢板边缘,完成封边。

(6)灌注:

用泵将粘钢灌注胶从注入咀灌注到钢板和混凝土的空隙中,灌注工作持续到所有排气管均有胶液流出。

在灌注过程中,用橡皮锤敲打钢板以确认是否灌注密实。

要求灌浆之前先通气试压,以0.2~0.4MPa的压力将粘钢灌注胶从注入咀压入,当排气孔出现浆液后停止加压,以钢板封边胶堵孔,再以较低压力维持10分钟以上。

(7)钢板表面防腐处理:

经检验确认钢板粘贴固化密实效果可靠后,去除所有注入咀,并清除钢板表面污垢和锈斑,对外露钢板防腐处理涂装。

4.5植筋施工

(1)植筋定位、钻孔

①钻孔前可用钢筋探测仪探测桥梁构件植筋部位钢筋位置,或凿去保护层暴露钢筋,若植筋孔位处存在钢筋,则应适当调整钻孔位置。

②钻孔施工遇到钢筋或预埋件时应立即停钻,并适当移动钻孔孔位:

若移动值太大,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处理。

(2)清洁孔壁、钢筋

①先将喷嘴伸入成孔底部并吹人洁净无油的压缩空气,向外拉出喷嘴,反复3次。

②将硬毛刷插入孔中,往返旋转清刷3次。

③再将喷嘴伸入钻孔底部吹气,向外拉出喷嘴,反复3次;

④对要植入钥筋上的锈迹、油污进行除锈与清理:

⑤植筋前用丙酮或工业用酒精擦拭孔壁、孔底和植入钢筋。

(3)植筋

①住筋用胶黏剂应采用专用灌注器或注射器进行灌注,灌注量一般为孔深的2/3,并应保证在植入钢筋后有少许胶黏剂溢出。

②注入胶黏剂后应立即单向旋转插入钢筋,直至达到设计的深度,并保证植人钢筋与孔壁间的间隙鑫本均匀,校正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

(4)静静置固化

胶黏剂完全固化前,不得触动或振动已植钢筋,以免影响其粘结性能。

4.6JN-R桥面环氧覆层(兼桥面防水层)

1)需保证水泥混凝土桥面干燥

因此应选择在持续三天以上无雨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