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561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7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岳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岳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岳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岳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池1.docx

《岳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池1.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池1.docx

岳池1

岳池——历史

沿革

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分南充、相如(今蓬安)2县置岳池县。

因境内有源于岳安山的岳池水,故名。

属剑南道果州郡。

最初治所在思岳池。

唐开元二十年(732年)迁至伏江里,明洪武初年,迁翔凤山南麓至今。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改隶广安军。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属梓州路潼川府果州。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新明(唐武德二年分石镜县置)、和溪(南宋开禧三年升和溪镇为县)县,并入岳池属广安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属顺庆府广安州。

清康熙七年(1668年)并入广安州,康熙六十年(1721年)复置,隶川北道顺庆府。

清宣统三年(1911年),大竹县人余临川率义军进驻岳池,结束清王朝在岳池的统治,隶大汉蜀北军政府。

民国元年,隶大汉四川军政府;同年4月,隶四川都督府。

次年,隶嘉陵道。

民国7年,四川军阀割据,岳池属第三防区。

民国24年,川政统一,全川划为十八个行政督察区,岳池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直至1949年。

1950年,岳池县属川北行政区南充专区。

1952年9月撤销川北行政区后,岳池县属四川省南充专区。

1968年,南充专区改为南充地区,岳池县属南充地区。

1993年7月2日,岳池县由南充地区划归新设立的广安地区,1998年7月广安地区改为广安市,岳池县隶属广安市。

行政区划

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岳池县编户21里(每里110户)。

嘉庆年间(1796—1820年),编户增至28里,分属东关、西关、资马3乡。

光绪元年(1875年),全县编户4乡31里,774团。

民国10年(1921年),实行乡保制,划为3个区,48乡(场)。

民国18年(1939年),全县调为4个区。

民国24年(1935年)6月,实行联保制,仍为4个区,改47乡为47联保,辖774保。

同年11月,调为3个区,48个联保。

民国25年(1936年),复调为4个区。

民国29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改联保为乡(镇),全县设4个区,27乡(镇),385保。

次年,将大乡(镇)划小,调为53乡(镇)。

民国31年(1942年),全县划为7个指导区,并保留第四区(罗渡)建制,辖53乡(镇),832保。

民国34年(1945年),调为5个指导区。

民国36年(1947年),全县调整区乡(镇),一区辖:

东城镇、南城镇、西城镇、北城镇、太平乡、石垭乡、明德乡、大石乡、义兴乡;二区辖:

苟角乡、骑龙乡、红兴乡、顾东乡、回龙乡、双鄢乡;三区辖:

平安乡、排楼乡、杨中乡、龙孔乡、镇裕乡;四区辖:

罗渡乡、高兴乡、华蓥乡、伏龙乡、普安乡、中和乡、阳和乡、啸马乡、赛龙乡;五区辖:

和溪乡、西板乡、白庙乡、新生乡、清石乡等。

5个区34个乡(镇)、562保。

1950年10月,调整行政区划,全县划为10个区56个乡。

1951—1952年,增设城关区、第十一区(高兴)、第十二区(普安)、第十三区(回龙);新置自生、白塔、洗马、新建、新场、踏水、解放、石鼓、石盘、新观、建设、新华、四合、汉山、和平、长田、高寺、石城、红庙、大城、催龙、天台、香山、天宝、渠河、溪口、新合、英角、裕佳、杨柳、粽粑31个乡,酉溪、顾县、苟角、石垭、罗渡、中和、庆华7个镇;撤销城关、洗马、新建、杨中、礼安、大佛6个乡。

1954年改解放乡为保华乡,增设山水、胜利、断桥、民主、大佛、三建、庆合、鸡心8个乡。

至此,全县为14个区,88个乡,7个镇。

1955年,在整社建社中,区乡建制随之调整。

撤销第十二区,分并于第八、九区;撤销第十三区,并入第七区;杨柳、粽粑合并为杨中乡;撤销第五区,并入第四区;裁撤汉山乡并入兴隆乡。

此时,除城关、城郊两区外,各区以所在地名命名。

农村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全县调为11个区,86个乡,7个镇,246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精简机构,行政区划再次调整。

撤销白庙区,其辖乡分并于城郊区、酉溪区;撤销顾县区,并入苟角区;撤销自生、翔凤、胜利、山水、新观、石鼓、新华、建设、民主、高桥、石城、红庙、大城、催龙、天台、三建、渠河、庆合、鸡心、香山、裕佳、英角、粽粑、踏水、断桥、四合等26个乡。

全县为9个区,60个乡,7个乡级镇。

1957年城关区更名城关镇(区级镇);恢复翔凤、鸡心乡。

1958年9月成立农村人民公社(简称“公社”),村为管理区(后改为大队)。

除白庙、杨中、郑家、新场、合兴5个乡合并成立电光公社(区级)外,其他各乡均分别成立公社。

同时,增设跃进(花园)公社。

1959年,改鸡心公社为前进公社;撤销清溪公社。

全县设8个区,1个区级镇,7个乡级镇,58个公社。

1960年撤销前进公社。

1961年,恢复白庙、兴隆、顾县区;撤销电光公社;撤并的白庙、鸡心、建设、新场、杨中、合兴、郑家、踏水、催龙、渠河、红庙、高桥、石鼓13个乡,分别恢复建立公社。

1962年,增设铺芽公社,改翔凤公社为响水公社,原被裁撤的自生、洗马、香山、天台、粽粑、新观、新华、石城、大城、三元(更名新建)10个乡分别成立公社。

全县为11个区,1个区级镇,81个公社,7个乡级镇。

1963年,撤销新建公社;恢复清溪公社。

1966年9月,改顾县区公所为东升区公所,所辖顾县镇为东升镇、高桥公社为红日公社、东板公社为战斗公社、长田公社为民主公社、双龙公社为团结公社。

改苟角区公所为东风区公所,所辖回龙公社为新中公社、苟角镇为东风镇、红兴公社为红星公社、高寺公社为永新公社、石城公社为大兴公社、安东公社为卫星公社、骑龙公社为革新公社。

改城郊区公所为红旗区公所,所辖义兴公社为群力公社、万寿公社为五一公社、土门公社为兴无公社、花园公社为东方红公社、北城公社为新建公社、响水公社为自力公社、洗马公社为红旗公社、杜家公社为星火公社、白塔公社为向阳公社、朝阳公社为友谊公社、高垭公社为五星公社。

改白庙区公所为红卫区公所,所辖白庙公社为红卫公社、新场公社为永红公社、郑家公社为锦山公社、踏水公社为向东公社、杨柳公社为电光公社、粽巴公社为永生公社、合兴公社为火炬公社。

改坪滩区公所为红光区公所,所辖新观公社为新胜公社、龙孔公社为前卫公社、排楼公社为富强公社、保华公社为保卫公社、坪滩公社为红光公社、石盘公社为建强公社、石鼓公社为火光公社、镇裕公社为建华公社、西板公社为建中公社。

改酉溪区公所为前进区公所,所辖酉溪镇为前进镇、石龙公社为前锋公社、长安公社为挺进公社、同兴公社为跃进公社。

改兴隆区公所为胜利区公所,所辖兴隆公社为胜利公社、铺芽公社为红专公社、清溪公社为图强公社、黄龙公社为壮志公社、高升公社为立志公社。

改石垭区公所为曙光区公所,所辖石垭镇为曙光镇、大石公社为反帝公社、红庙公社为金星公社、明德公社为飞跃公社、文昌公社为文革公社、催龙公社为强力公社、大城公社为反修公社、太平公社为劳动公社、普安公社为劳武公社。

改罗渡区公所为先锋区公所,所辖裕民公社为解放公社、香山公社为光华公社、罗渡镇为先锋镇、天台公社为勤俭公社、齐福公社为上游公社、大佛公社为永胜公社、赛龙公社为五四公社。

改中和区公所为赤卫区公所,所辖中和镇为赤卫镇、渠河公社为华光公社、临溪公社为光明公社、天宝公社为光芒公社、伏龙公社为光辉公社、高兴公社为星光公社、阳和公社莹光公社。

华云区公所所辖福星公社为战旗公社、溪口公社为华蓥公社(1967年1月改为红岩公社)、鸡心公社为工农公社。

1971年9月复名,行政区划未变。

1978年,华蓥区所辖庆华镇和庆华、福星、鸡心、溪口、新合公社,中和区所辖高兴、阳和公社,划归华云工农示范区。

1979年,增置团结公社。

1981年,地名普查,因重名,有19个公社更名:

土门公社更名为龙藏公社,义兴公社更名为镇龙公社,白塔公社更名为银塔公社,星火公社复名杜家公社,合心公社更名为齐心公社,新场公社改名为断桥公社,石盘公社更名为嘉陵公社,新观公社更名为雷峰公社,石龙公社更名为恐龙公社,长安公社更名为平安公社,建设公社更名为郭家公社,清溪公社更名为秦溪公社,和平公社更名为观桥公社,双龙公社更名为双鄢公社,骑龙公社更名为鱼峰公社,回龙公社更名为天平公社,文昌公社更名为文明公社,太平公社更名为乔家公社,明德公社更名为花板公社。

1984年3月16日,改公社为乡,改生产大队为村,并撤销罗渡、顾县、石垭、苟角、中和、酉溪乡,分别划归罗渡、顾县、石垭、苟角、中和、酉溪镇。

1985年,撤销坪滩乡,设坪滩镇。

全县辖10个区,1个区级镇(城关),7个乡级镇,68个乡,866个村,628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社”),22个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119个居民小组。

1986年6月,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改村为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

年末,全县共10个区、1个区级镇,68个乡、7个乡级镇,866个村委会、28个居委会,6283个社、127个居民小组。

1988年6月,全县6283个社均设立村民小组。

1990年5月,撤酉溪镇石桌子、破岩、断桥河、余家寨村委会。

1992年9月,调整行政建制,撤10个区和1个区级镇,将75个乡(镇)调整为县直辖的镇龙、鱼峰、长田、东板、双鄢、西板、排楼、断桥、粽粑、普安、大石、大佛、赛龙、伏龙、临溪等15个乡和九龙、花园、苟角、天平、顾县、兴隆、秦溪、酉溪、同兴、坪滩、镇裕、龙孔、白庙、石垭、乔家、罗渡、裕民、中和等18个镇,全县共862个村委会、33个居委会、6280个村民小组、143个居民小组。

1994年6月,完善行政建制,从相关镇析出新建黄龙、团结、平安、恐龙、北城、朝阳、花板、嘉陵、石鼓、齐福等10个乡,全县共43个乡镇,862个村委会、33个居委会,6277个村民小组、143个居民小组。

1996年5月,撤罗渡镇高石村委会、石垭镇温家堡村委会。

1997年5月,设石垭镇双河口村委会。

1998年9月撤九龙镇园田村委会,11月设顾县镇汪家沟村委会。

2001年10月,撤断桥、普安、赛龙、临溪4个乡,设新场、普安、赛龙、临溪4个镇;将花园镇的白岩沟、伍家沟、龙华山、奶山坡、金鳌寺、响水滩6个村委会和县水电局响水滩水库管理处合并建立翠湖景区开发管理委员会。

2002年末,全县共有21个乡、22个镇、1个管委会、861个村委会、6264个村民小组、50个居委会、178个居民小组。

境域

岳池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渠江和嘉陵江汇合处的三角台地,北纬30°15’~30°48’,东经106°7’~106°44’。

东邻广安区,东南接华蓥市,南毗重庆市合川市,西南靠武胜县,西界南充市嘉陵区,北枕南充市高坪区、蓬安县。

县境南北长59.66公里,东西宽59公里。

2000年,金城山森林公园1.37平方公里划入后,幅员面积由1457.09平方公里增至1458.46平方公里。

民国30年(1941年),调整与邻县的插花地,将双鄢乡境内的四方坡肖家大坝以北的120户、马家山以北的万家沟地段30户和长王闾沟一段8户划归南充县,南充县的鄢家乡部分划入岳池。

1950年,南充县的金城山半边寨至罐子垭一带划入岳池。

1952年,武胜县的新场乡、踏水乡,南充县的同兴乡和浸水乡的八、九、十村以及胜观乡的五、六、七村划入岳池;广安县所辖罗渡场部分,合川县所辖啸马场部分及庆合乡的12个村划属岳池;岳池黄龙乡的白岩沟村划归南充县,礼安乡划归武胜县。

1953年,岳池的啸马乡划归合川县。

1954年,广安县郑山乡第十八村的6、7组和明月乡五、六村的4个组划入岳池。

1955年,岳池安东乡第十村划归广安县;汉山乡第五村划归南充县。

1957年,兴隆乡第七村划归南充县。

1959年,南充县万家公社16户及广安县广罗公社的一个大队(高石村)划入岳池。

1978年,高兴、阳和、新合、福星、庆华、溪口、鸡心公社和庆华镇划归华云工农示范区(今华蓥市)。

1979年,南充县的黄溪、浸水、万家公社的7个大队划入岳池。

岳池历史人物

1.罗玉君原名罗正淑(1907—1987),女,乔家镇人。

早年就读于县立女子师范学校。

当时岳池被军阀割据,生杀予夺的大权皆操于军阀之手,军阀头目见罗正淑品貌端庄,顿萌邪念,向她逼婚,罗正淑不甘彩凤随乌,坚决抗拒军阀的无耻行径。

为免遭毒害,1925年1月被迫离乡背井,只身逃往重庆,改名罗玉君,考入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插班续读,1926年考入上海市立大夏大学,1928年2月毕业。

她怀着追求知识,开阔眼界的愿望,于当年7月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经过刻苦学习,取得优异成绩,获文学博士学位。

1932年1月至1933年10月,在法国巴黎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任助教。

1933年12月回国,历任山东大学、成都华西大学、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解放后,罗玉君曾任四川省文联委员、南京市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51—1964年,罗玉君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她全身心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195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罗玉君在法国留学时开始翻译作品,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硕果累累,影响深远,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很大贡献。

其主要译著有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莫泊桑的小说《我们的心》,法国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的《安吉堡的磨工》、《祖母的故事》、《比克多尔堡》、《说话的橡树》等多部小说,国内现有法国作家的小说译著多为她所翻译。

她的译作文笔流畅,能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不少译文多次被选入大学教材,尤其是她所译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仍不断出版,发行量多达数十万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1965年,罗玉君因患高血压和冠心病退休。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无辜受害,身心受到很大摧残,但她不顾年迈体弱,仍坚持不停地从事翻译工作。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心情舒畅,干劲倍增,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进行翻译,1980—1983年翻译出版了大仲马的小说《红屋骑士》、乔汉桑的小说《印典娜》、雨果的小说《海上劳工》3部长篇著作。

1986年上海翻译家协会成立时,罗玉君当选为理事。

1987年8月20日,罗玉君因脑溢血,病逝于上海华山医院,终年80岁。

 

2.1943年,多幕四川方言话剧《抓壮丁》在延安扬家岭为中央领导同志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毛泽东主席三次观看《抓壮丁》,笑得前仰后合,朱德、周恩来、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邓颖超等中央领导同志赞扬《抓壮丁》是一出好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抓壮丁》剧本几经加工锤炼,正式出版,并改编拍成同名电影在全国放映,成为享誉全国的地方优秀代表剧目之一。

  多幕方言话剧《抓壮丁》是由吴雪编剧和导演,并扮演剧中主角李老栓。

  吴雪,1914年出生于岳池县普安镇,18岁进入岳池县中学就读。

1933年开始从事戏剧工作。

1939年,吴雪赴延安,1940年5月担任延安青年艺术剧院院长。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历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全国剧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1984年离休。

  吴雪从小受家乡川剧“泰洪班”的影响和艺术熏陶,对戏剧艺术非常爱好。

读小学时,他就时常以口技等在学校表演,并在艺人的指导下,演出了川剧《打渔杀家》,初露表演才华。

1936年,受爱国思想的影响,吴雪在成都投入救亡活动,参加“剧人协”举办的业余募捐演出。

次年,又只身去上海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元旦,由吴雪牵头成立的“四川旅外剧队”在重庆演出阳翰笙的《塞上风云》,引起轰动。

接着,剧队又排演了不少进步剧目到城乡巡回演出,获得好评。

由吴雪编导与他人合演的方言剧《抓壮丁》便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剧目。

  《抓壮丁》真实而生动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农村的现实生活,揭露了官、绅、兵、匪的丑恶行径,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区征兵政策带给人民深重的灾难。

该剧演出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确立了吴雪在中国戏剧界显著的地位。

抗日战争胜利后,吴雪去东北参加土改运动。

在此期间,他导演了《土地还家》、《送公粮》、《白毛女》等戏剧,受到一致好评。

离休后,吴雪还常回家乡岳池,关心家乡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力将余热献桑梓。

3.杨仁凯(1915.10-)。

四川岳池人,1915年10月生,号遗民,笔名易木。

1934年任成都群觉女子中学教师。

后曾任成都球精印刷厂校对员、重庆德光印书局协理及说文月刊出版社顾问。

1941年到重庆私立敬业高级商业学校任教。

1945年在北平市政府任技正。

自1950年调东北文化部文物处任研究员,1952年任东北博物馆研究员,历任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名誉馆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画鉴定家,自1983年起参加全国书画鉴定组,鉴定全国各博物馆所藏古代书画。

著作有《唐簪花仕女图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叶茂台辽墓出土画考》(文物出版社)等,有关书画鉴定的文章大都收入《沐雨楼书画论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杨仁恺书画鉴定集》(河南美术出版社)、《沐雨楼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等著作中。

 

岳池历任领导

 

岳池故事

王母护童

传说王母又叫西王母,是神话中的美丽女神,住在天的最西边。

王母年轻时长得特别漂亮,无人可比,人见人爱。

这天西天王在西神坝举行神马大赛,西天国举国皆庆。

一马平川的赛马场两边围满了男女老少,长长的跑道望不到尽头.整个赛场显得既热闹又严肃.

赛台设在正北方,两边彩旗飞舞,台前牲畜头骨显目,鼓角声起之后,接着炮声齐鸣.比赛正要开始,一个七八岁的儿童突地从南横穿赛场,向北面的赛台而去,破坏了纪律,搅乱了秩序,等待参赛的飞马及骑手,都一时傻了眼,主持比赛的西天王气得面红耳赤,挥手顿足。

按照赛场规矩,小孩破坏比赛,即使不予处死,也会受到重罚。

在一片“打死他!

”“抓住他!

”的喝斥叫吼声中,有人指责小孩应该弄去处死,更多的人为小孩的安危担心,怕小娃抓住受罚。

眼看小孩就要被冲上去的兵士抓获,可小孩非常机灵,飞一样冲到对面,溶入赛台西面的人群中。

兵士向人群冲去,被人墙挡了,兵士挥着武器,逼众人交出孩子.站在人群中的王母,心地善良,也为小孩的安危捏着一把汗,见小孩挤进前来,急中生智,将裙裾一摆,那小孩就钻了进去。

后退着的人群没见了小孩,纷纷向四处散开,只有王母亭亭玉立在那儿.

按照西天国的风俗,未婚女子裙裾又长又大,拖在地上,且不许任何人触摸。

王母的美丽猛惊四座,她的坦然更让人赞叹,喧闹的赛场顿时鸦雀无声。

西天王更被惊呆了,久久没有说话,他的部属见他失态,撞撞他才让其醒过神来,这才重新命令比赛开始。

王母悄悄来到赛台后,那个调皮的小顽童猛地冲破她的裙裾跑了.望着逃命般地远去的儿童,王母嗔骂了一句“捣蛋鬼!

”就提着裙回家了。

她不便再穿这套衣裙,就把它挂在秘密之处。

后来裙破的一瞬画面印在西王国的王石上,受日月风霜的影响与折射,这个画面移到大巴山的巨石表面,若干年后受其影响又长出如此形态的大树.

西天王被王母的美丽与善良所动,就让她作了妻子。

后来王母成仙,相传有病的孩子钻过裙洞胜似灵丹妙药,无子嗣的夫妻去钻,很快会有身孕。

诸君如若不信,不妨试试。

苏轼观景

宋徽宗建中元年(1101年),号称东坡的苏轼逝世后,时局更加动荡不安,他的灵魂不肯落地也不愿投胎做人,只在神州上空遨游。

26年后,朝廷由汴梁(河南开封)迁到临安(浙江杭州),再建南宋.虽然皇帝一代代替换,可没有改变国弱民穷现状,外敌不断入侵,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又过了40多年,他听人说起,有个名叫陆游的爱国诗人.到汉中去做官时.路经岳池,写有一首《岳池农家》的诗,很受蜀人称道。

于是他来到巴地,找来一读,先是被诗中描述的岳池农家欢乐情景感动,继后就生出怀疑来:

当时金人入侵,北国民众受异族蹂躏而处水深火热之中,南宋朝廷风雨飘摇,真有世外桃园?

苏东坡缩身隐形,飘到岳池上空,当时正是陆游在诗中描写的季节.,只见春意浓浓,田园阡陌,连绵不断。

尚待收割的小麦片片,微风吹过,金浪翻滚。

远处青山起伏,在蓝天下艳阳中更显青翠。

竹树掩映中的农家院落,炊烟冉冉而起。

不时从院落中传出吹打、喧哗、爆竹之声,原来是有户农家姑娘成婚要出嫁了。

近处块块水田,内有农人三三两两,卷衣扎裤,露出强健的肌肤。

有的挥锄钩田,溅起水浪点点;有的吆喝耕牛,犁田耙地。

因农忙而不得不出来犁田的母牛,带崽携子拉犁。

小牛犊围住妈妈,蹦前跳后,尽情撒欢。

不时将头伸在母牛肚下,吸吮几口奶水。

慈母疼子,只得停下步来,用舌头轻舔小牛,爱怜之情显然可见。

这就影响了耕作,农人嗔怒,在空中“啪”地甩出一鞭,小东西受惊逃开,在田中欢蹦乱跳。

母牛哞哞直叫,似对儿子的叮咛,担心摔倒田中;又似对农人破坏了母子之爱而发出的抗议。

忠诚的母牛奋蹄向前,踩烂田坭。

农人扶犁在后,耕出希望,播撒丰收。

那浑浊的田水,映着农人脸上的满足。

在另一块已耕耙的田中,几个小伙将挑来的秧苗抛进,星星点点,青翠悦目。

一小伙跳进田中,抓起秧把,从田角一头向对角边栽边退。

他栽得好快,一手拿秧,一手栽插,点头撅背,一点就是一窝秧。

手快如风,后退似跑。

所栽秧苗,横望成行,纵看为排,像拉了线那么直,行距窝距又相等。

此时田坎上走来一老人,手捋银须,伸出拇指直夸赞。

几个后生不甘示弱,人人磨拳擦掌,纷纷跳下田去,紧追不舍,好一场栽秧赛。

谁说只有姑娘能织锦?

农村小伙胜姑娘。

不多久,他们把绿锦织于田中。

春风起处,绿波涟涟,令人心荡神怡,思绪万千。

苏东坡立足道上,早将被人追杀的情景忘干干净净,正看得出神,突从侧面的桑林中传来银铃般的笑声。

他寻声望去,见桑树下两个女子身背桑篓,正在采桑。

一个姑娘,身姿健美,衣着打扮很像城里人。

她将装满桑叶的竹篓放在地上,手扶树干,然后两人就开始戏耍玩笑。

天真清脆的笑声飘往天际,流向田野。

苏轼看得欢喜,高声赞道:

“蜀中盆地,原来真有岳池农家这等欢乐呀!

他这一呼一赞,就在地上现了人形,立身于此,与游人同乐。

托子登天

古时候岳池有父子俩相依为命。

父亲人近中年,儿子方才十二三岁。

儿子看到父亲思念死去的母亲,常常一个人坐着落泪,他很是心疼,就背着父亲求人作媒,想找个继母,来分散父亲的愁苦。

可是父亲看到有后母虐带继子的家庭,他不忍让儿子受那份罪,拒绝了无数人来作媒让他续弦。

这家人虽然不是很富裕,可父亲一心想让儿子成才,就千方百计送他读书,省吃俭用哪怕是不吃不喝,也不许儿子停学。

一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儿子见家中确实困难,就不想再去上学,对父亲说:

“我留在家中会减少开支,你就不那样为难了。

”父亲说:

“我就是讨口,也要让你把书读好,将来才有用处,好为乡亲做点事情。

”儿子见说不动对方,只得流着泪去上学。

儿子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家头真的无粮米了,父亲把煮好的东西舀放上桌,就找各种理由离开,想让儿子吃个饱。

儿子是个懂事的人,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早上吃饭,不是装着吃饱了,就是借故肚子疼,只吃很少的东西.就去上学,把食物匀出让给父亲。

这样你推我让,结果两个人的身子很快就拖垮了,父亲先倒下。

儿子抱住病倒床上的父亲痛哭着说:

“都是我不好,要不我去读书,你的身子也不会垮得这样快!

”父亲拍拍儿子的头说:

“傻孩子,尽说傻话,我年龄大些当然就容易垮了哟.我要是不垮,你怎么会跪在我面前傻哭,我是想看到你小时候的哭相,我才睡在床上的呀。

”说得儿子破泣为笑道:

”你坏你坏。

”伸出小拳头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父子俩苦着脸乐了。

父亲起不了床,儿子就去讨要,每讨到一点他就送回让父亲吃,并且说他已经吃得很饱的了,还故意鼓着肚子,敲得咚咚响。

父亲知道儿子是做的样子,也不说破,和着眼泪吃下乞讨而来的食物。

春去秋来,困难的日子终于度过了.这天父亲从地里收回点粮食,饱饱地吃了一顿,当晚父子俩同时做了一个同样的梦,说是他们父疼子,子疼父的事迹很让灶王感动,就向玉皇大帝报告了,上天鼓励儿子成才,让其从天梯那么爬上天去,到天堂学校深造。

次日一早,父子来到屋外,一架天梯真的就吊在房前,可是儿子终因营养不良身体发育不快,还差一节才拉得到天梯最下的一梯.直急得父亲叫他把脚垫高些,两手再伸长点.儿子虽然又照做了,可还是够不着,父亲突然灵光一闪,跑上前去双手把儿子尽力向上托着,再托着,儿子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抓住了天梯最下梯。

儿子到了天堂学校,刻苦用功,学业归来,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再次受到玉皇大帝的好评,被选上天堂当了神仙,他的父亲也成了仙。

听说南天门外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